本發明涉及飼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飼料原料微粉碎系統。
背景技術:
飼料是由飼料原料經過粉碎、造粒構成,在飼料粉碎的過程中,如果粉碎后的顆粒較大,一方面會增大造粒難度,另一方面將影響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造成巨大的浪費。因此,現有技術中一直在尋求能對飼料進行微粉碎的方案,現有的用于飼料粉碎的系統,是直接在粉碎筒內設置轉軸,轉軸上設置粉碎刀片,但這種做法存在巨大的問題,導致粉碎效果不佳。例如:秸稈作為一種重要的原料廣泛的應用在飼料加工中,但秸稈由于其特殊的形狀,如不先加以壓碎和切割就直接進行粉碎,將急劇增加設備的負荷,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現有技術中在粉碎后,通常是利用篩網對粉碎后的原料進行分離,合格品進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通過回料管打回重新進行粉碎,一方面這就需要在回料管上增設用于返料的設備,造成設備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延長了粉碎的時長,同時不便于物料的收集和轉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碎效率高且便于物料轉運的飼料原料微粉碎系統。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飼料原料微粉碎系統,包括粉碎機和位于粉碎機一側的物料轉運箱,所述粉碎機包括支撐腿和設置在支撐腿上的主體,所述主體的頂部設置進料斗,主體內的上部設置倒品字形的粗粉碎腔,所述粗粉碎腔的頂部與進料斗連通,所述主體內的下部設置與粗粉碎腔底部連通的細粉碎腔。
所述粗粉碎腔的上部設置兩個相互平行的碾壓輥,下部設置打斷輥。所述碾壓輥的周面上均勻設置碾壓齒,所述兩碾壓輥上的碾壓齒相互嚙合。所述碾壓輥和打斷輥由位于主體側面的減速電機驅動。所述細粉碎腔的中心設置豎向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外表面沿豎向均勻設置多組破碎刀片組,所述轉軸由位于主體底部的減速電機驅動。所述粗粉碎腔兩側的主體內設置吸料管,所述吸料管的一端與細粉碎腔的頂部連通且在該端設置第一過濾篩網,吸料管的另一端與位于物料轉運箱一側上部的進料口可拆卸連接。所述物料轉運箱另一側的上部設置負壓風機,所述負壓風機的進風端與物料轉運箱內部連通且設置有第二過濾篩網。所述物料轉運箱的底部設置出料口和多根豎向的支撐腳,所述出料口處設置閥門,所述支撐腳的下端設置滾輪。
優選的,所述主體下部繞主體的外表面設置螺旋狀的換熱盤管,所述換熱盤管的下端與細粉碎腔的內部連通。
優選的,所述打斷輥包括中心軸,所述中心軸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圓環,所述圓環通過連桿支撐在中心軸外,所述中心軸外繞中心軸環形均勻設置若干斷料桿,所述斷料桿的兩端分別與圓環固接。
優選的,所述破碎刀片組由四根沿轉軸徑向延伸的十字形刀片構成,所述十字形刀片的一端與轉軸固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集中體現在,將原料先碾碎和切割后再進行粉碎,提高了粉碎的效果,能夠避免較粗的物料堆積在細粉碎腔底部,使得粉碎的效率更高,同時便于物料的轉運。具體來說,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將原料從進料斗處加入主體內部,原料先經過碾壓輥碾壓破碎,再經過打斷輥打斷后初步破碎為原料粗顆粒,原料粗顆粒接著落入細粉碎腔內,轉軸轉動帶動破碎刀片組將原料粗顆粒再次破碎為原料細顆粒,較細的顆粒在負壓風機的抽風作用下,穿過第一過濾篩網和吸料管進入物料轉運箱內部。當原料全部粉碎完畢后,工作人員將物料轉運箱和吸料管分離,即可將粉碎好的原料運送至下一工序,使用非常方便。本發明和傳統的粉碎機相比,由于采用負壓風機上吸的方式從細粉碎腔內抽走原料細顆粒,就帶動了原料粗顆粒在細粉碎腔內上下方向上的運動,避免了原料粗顆粒堆積在細粉碎腔底部導致的粉碎效果差的問題。同時,由于負壓風機的作用,主體內產生負壓,空氣在進料斗處的流動方向為有外至內,就避免了粉塵外泄,凈化了生產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部放大圖;
圖4為打斷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4所示的一種飼料原料微粉碎系統,包括粉碎機和位于粉碎機一側的物料轉運箱1,所述粉碎機包括支撐腿2和設置在支撐腿2上的主體3,所述主體3的頂部設置進料斗4,主體3內的上部設置倒品字形的粗粉碎腔,飼料原料在粗粉碎腔內進行初步粉碎。所述粗粉碎腔的頂部與進料斗4連通,所述主體3內的下部設置與粗粉碎腔底部連通的細粉碎腔,經過初步粉碎的飼料原料在細粉碎腔內再次進行粉碎。
所述粗粉碎腔的上部設置兩個相互平行的碾壓輥5,下部設置打斷輥6。所述碾壓輥5用于碾碎原料,所述打斷輥6用于將原料打斷為較為較粗的顆粒。所述碾壓輥5的周面上均勻設置碾壓齒,所述兩碾壓輥5上的碾壓齒相互嚙合,飼料原料從兩碾壓輥5之間通過,被碾壓輥5上的碾壓齒碾碎并輸送至打斷輥6處。打斷輥6的具體結構可以是包括中心軸18,中心軸18的外表面均勻設置多根沿中心軸18徑向延伸的刀片,通過刀片將原料切斷。為了使原料更好的通過打斷輥6,更好的做法還可以是打斷輥6采用鏤空結構,結合圖1和4所示,所述打斷輥6包括中心軸18,所述中心軸18的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圓環19,所述圓環19通過連桿20支撐在中心軸18外,所述中心軸18外繞中心軸18環形均勻設置若干斷料桿21,所述斷料桿21的兩端分別與圓環19固接。所述的斷料桿21可以是極為細小的鋼絲、鋼條,也可以是長條狀的刀片。當然,采用其他起到相同作用的方式也是可行的。
所述碾壓輥5和打斷輥6由位于主體3側面的減速電機7驅動。所述細粉碎腔的中心設置豎向的轉軸8,所述轉軸8的外表面沿豎向均勻設置多組破碎刀片組9,所述破碎刀片組9可以是由多根刀片構成,為了提高破碎刀片組9上的刀片刃口與物料的接觸面積,更好的做法還可以是,所述破碎刀片組9由四根沿轉軸8徑向延伸的十字形刀片構成,所述十字形刀片的一端與轉軸8固接。也就是說,十字形刀片上設置有4條刃口,4條刃口可充分的與物料進行接觸,從而將物料粉碎至極為細小的顆粒。所述轉軸8由位于主體3底部的減速電機7驅動。當然,采用其他起到相同作用的方式構成破碎刀片組9也是可行的。
所述粗粉碎腔兩側的主體3內設置吸料管10,所述吸料管10的一端與細粉碎腔的頂部連通且在該端設置第一過濾篩網11,所述第一過濾篩網11可通過微小的原料細顆粒,而原料粗顆粒無法通過。吸料管10的另一端與位于物料轉運箱1一側上部的進料口12可拆卸連接,構成可拆卸連接的方式較多,例如,所述吸料管10和進料口12的端部外共同套設有橡膠套,通過橡膠套構成可拆卸連接;也可以是所述吸料管10與進料口12的端部分別設置外螺紋,通過共同套設在進料口12和吸料管10上的螺紋套管構成可拆卸連接。所述物料轉運箱1另一側的上部設置負壓風機13,所述負壓風機13的進風端與物料轉運箱1內部連通且設置有第二過濾篩網14,所述第二過濾篩網14為篩孔極小的過濾篩網,其篩孔的尺寸還要小于原料細顆粒,爹過濾篩網14可將粉碎好的原料截留在物料轉運箱1內。所述物料轉運箱1的底部設置出料口和多根豎向的支撐腳15,所述出料口處設置閥門,所述支撐腳15的下端設置滾輪16。
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將原料從進料斗4處加入主體3內部,原料先經過碾壓輥5碾壓破碎,再經過打斷輥6打斷后初步破碎為原料粗顆粒,原料粗顆粒接著落入細粉碎腔內,轉軸8轉動帶動破碎刀片組9將原料粗顆粒再次破碎為原料細顆粒,較細的顆粒在負壓風機13的抽風作用下,穿過第一過濾篩網11和吸料管10進入物料轉運箱1內部。當原料全部粉碎完畢后,工作人員將物料轉運箱1和吸料管10分離,即可將粉碎好的原料運送至下一工序,使用非常方便。本發明和傳統的粉碎機相比,由于采用負壓風機13上吸的方式從細粉碎腔內抽走原料細顆粒,就帶動了原料粗顆粒在細粉碎腔內上下方向上的運動,避免了原料粗顆粒堆積在細粉碎腔底部導致的粉碎效果差的問題。同時,由于負壓風機13的作用,主體3內產生負壓,空氣在進料斗4處的流動方向為有外至內,就避免了粉塵外泄,凈化了生產環境。
由于破碎刀片組9在對物料進行粉碎時,由于相互碰撞會產生熱量,尤其是在設備負荷較高時,高熱將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為此,更好的做法還可以是,所述主體3下部繞主體3的外表面設置螺旋狀的換熱盤管17,所述換熱盤管17的下端與細粉碎腔的內部連通。空氣一方面可通過進料斗4進入主體3內,也可以通過換熱盤管17進入主體3內部,由于換熱盤管17采用螺旋狀上升的形式,能有效的保證粉塵不從換熱盤管17處外泄,同時換熱盤管17也可以帶動冷空氣從管內快速流動與細粉碎腔內部進行熱交換,從而降低其內部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