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室儀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效干式恒溫器。
背景技術:
干式恒溫器取代了傳統的水浴加熱方式,新型的數控金屬加熱方式可廣泛應用于酶制劑反應,血清滅活試驗,Rh血樣研究,交叉配血,以及膽固醇的鑒定檢測等多個領域。然而,現有的實驗室專用的干式恒溫器一般由恒溫器主體和放置平臺組成,其中部分產品在放置平臺上設有可蓋合的蓋體,但這種設計的恒溫效率較低效果欠佳,金屬導熱裝置產生的熱量容易從沒有蓋體的放置平臺或沒有保溫裝置的放置平臺上流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干式恒溫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高效干式恒溫器,其包括恒溫器主體和設置在所述恒溫器主體上面的操作臺,所述操作臺包括放置平臺和位于放置平臺上方的平臺蓋體,所述平臺蓋體與放置平臺鉸接,所述平臺蓋體可與放置平臺蓋合形成密閉區間,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埋設于放置平臺底部的第一導熱裝置和埋設于平臺蓋體內部的第二導熱裝置,所述第一導熱裝置與第二導熱裝置連接,所述恒溫器主體通過第一導熱裝置與操作臺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多個容置腔和多條凹槽,所述多個容置腔位于所述放置平臺上并呈矩形陣列設置,所述多條凹槽位于所述平臺蓋體上,所述凹槽的位置和數量與容置腔的列數相對應。具體地,一般實驗樣品放置于放置平臺后,相對放置平臺所在水平面突起,因此所述凹槽的設置時為了避開實驗樣品突出放置平臺的部分,使平臺蓋體可與放置平臺實現密閉蓋合,從而可對實驗樣品進行全方位的加熱及恒溫操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平臺蓋體上設有隔熱手柄。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恒溫器主體還包括外蓋體,所述外蓋體與恒溫器主體鉸接。具體地,外蓋體具有一定保溫功能,使整個干式恒溫器在操作過程中恒溫效果更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蓋體上設有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操作臺的結構優化,將第一導熱裝置和第二導熱裝置分別埋設在放置平臺內部和平臺蓋體內部,利用放置平臺和平臺蓋體蓋合形成密封空間,可對位于放置平臺上的實驗樣品實現全方位加熱及恒溫,且操作過程的效率高、效果好。本實用新型用于實驗樣品干式恒溫。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一種高效干式恒溫器,其包括恒溫器主體1和設置在所述恒溫器主體1上面的操作臺,所述操作臺包括放置平臺21和位于放置平臺21上方的平臺蓋體22,所述平臺蓋體22與放置平臺21鉸接,所述平臺蓋體22可與放置平臺21蓋合形成密閉區間,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埋設于放置平臺21底部的第一導熱裝置和埋設于平臺蓋體22內部的第二導熱裝置,所述第一導熱裝置與第二導熱裝置連接,所述恒溫器主體1通過第一導熱裝置與操作臺連接。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操作臺還包括多個容置腔211和多條凹槽221,所述多個容置腔211位于所述放置平臺21上并呈矩形陣列設置,所述多條凹槽221位于所述平臺蓋體22上,所述凹槽221的位置和數量與容置腔211的列數相對應。具體地,一般實驗樣品放置于放置平臺21后,相對放置平臺21所在水平面突起,因此所述凹槽221的設置時為了避開實驗樣品突出放置平臺21的部分,使平臺蓋體22可與放置平臺21實現密閉蓋合,從而可對實驗樣品進行全方位的加熱及恒溫操作。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平臺蓋體22上設有隔熱手柄222。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恒溫器主體1還包括外蓋體11,所述外蓋體11與恒溫器主體1鉸接。具體地,外蓋體11具有一定保溫功能,使整個干式恒溫器在操作過程中恒溫效果更好。
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外蓋體11上設有把手111。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