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粉末涂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晶泳木紋粉末涂料涂層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建筑外觀內飾的圖案和顏色的要求越來越高,單純的金屬原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另外,對于建材本身的保護和養護也存在缺點,這些建材在極端的條件下表面容易被侵蝕,此問題亟待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種晶泳木紋粉末涂料涂層結構,它解決了上述的這些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晶泳木紋粉末涂料涂層結構,包括第一層木紋膜層,所述木紋膜層一側設置有合成云母粉涂層,所述合成云母粉涂層一側設置有雙面包膜金銀粉末涂層,所述雙面包膜金銀粉末涂層一側設置有防靜電涂層,所述防靜電涂層一側設置有高光透明彩色涂層,所述高光透明彩色涂層一側設置有高流平透氣涂層。
優選地,各層的厚度為膜厚10-30微米。
優選地,相鄰的粉末顆粒之間分開3到5倍的粉末顆粒本體粒徑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實用新型通過本涂層結構設計,可以達到顏色艷麗,金屬感強,具有很高的防靜電功能,高光透明,非常透氣。
附圖說明
圖 1 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晶泳木紋粉末涂料涂層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晶泳木紋粉末涂料涂層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層木紋膜層1,所述木紋膜層1一側設置有合成云母粉涂層2,所述合成云母粉涂層2一側設置有雙面包膜金銀粉末涂層3,所述雙面包膜金銀粉末涂層3一側設置有防靜電涂層4,所述防靜電涂層4一側設置有高光透明彩色涂層5,所述高光透明彩色涂層5一側設置有高流平透氣涂層6。
優選地,各層的厚度為膜厚10-30微米。
優選地,相鄰的粉末顆粒之間分開3到5倍的粉末顆粒本體粒徑的距離。
上述實施方式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是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與權利范圍的,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保護范圍所述的內容做出的等效變化和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