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壓噴水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壓噴水治具,包括儲水區、設置于儲水區側邊的進水端以及設置于儲水區下方的出水端,進水端包括進水噴頭以及設置于進水噴頭下方連接管路的進水接口,進水噴頭前端連通至儲水區內,出水端包括出水口;進水噴頭內部沿其軸向設置有一限流部件,進水噴頭的內徑小于出水口內徑。通過在進水噴頭內部設置一限流部件,使得進水噴頭的內徑遠小于出水口的內徑,從而在治具內部形成壓力差,利用壓力差的大小使得水流在管路內平穩的流動循環,密封性能強,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該治具結構緊湊、簡潔,且水平高度可調節,適用范圍廣。
【專利說明】
一種高壓噴水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工件清洗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壓噴水治具。
【背景技術】
[0002]工件在加工完成后其表面會殘留大量的廢削,為了保證工件的整潔度以及粗糙度,通常在工件加工完成后或者在某一加工工序完成后需要對工件進行清洗,以達到有效清潔工件的目的。
[0003]現有技術中清洗工件時通常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高壓水槍是通過動力裝置使高壓柱塞栗產生高壓水來沖洗工件表面,水的沖擊力大于污垢與物體表面的附著力,高壓水就會將污垢剝離、沖走,達到清洗工件表面的目的。高壓清洗也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最為科學、經濟、環保的清潔方式之一。
[0004]目前,在采用高壓水槍對工件進行清洗時,進水噴頭上接進水接口,通過進水接口接水管,水流自管路通過進水接頭后自進水噴頭注入到純水區內以供噴水,而由于目前進水噴頭處尺寸相對較大,又由于進水噴頭后側為開放式結構,水流經常會自該處向外流出,致使水流量減小,清潔能力降低,且造成水源浪費。
[0005]因此,鑒于以上問題,有必要提出一種新型的高壓噴水設備,提高設備的密封性能,實現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壓噴水治具,通過在進水噴頭內部設置一限流部件,使得進水噴頭的內徑遠小于出水口的內徑,從而在治具內部形成壓力差,利用壓力差的大小使得水流在管路內平穩的流動循環,密封性能強,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種高壓噴水治具,包括儲水區、設置于所述儲水區側邊的進水端以及設置于所述儲水區下方的出水端,所述進水端包括進水噴頭以及設置于所述進水噴頭下方連接管路的進水接口,所述進水噴頭前端連通至所述儲水區內,所述出水端包括出水口;
[0008]所述進水噴頭內部沿其軸向設置有一限流部件,所述進水噴頭的內徑小于出水口內徑。
[0009]優選的,所述限流部件為設置于所述進水噴頭中心位置處的銅絲線。
[0010]優選的,所述銅絲線直徑為0.018-0.1mm。
[0011]優選的,所述銅絲線直徑為0.02mm。
[0012]優選的,所述進水噴頭的前端呈錐形結構。
[0013]優選的,所述進水噴頭對稱設置于儲水區的兩側,每側至少設置一組進水噴頭。
[0014]優選的,所述出水端上設置有用以調節出水端高度的上下調節結構。
[0015]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壓噴水治具,包括儲水區、設置于儲水區側邊的進水端以及設置于儲水區下方的出水端,進水端包括進水噴頭以及設置于進水噴頭下方連接管路的進水接口,進水噴頭前端連通至儲水區內,出水端包括出水口;進水噴頭內部沿其軸向設置有一限流部件,進水噴頭的內徑小于出水口內徑。通過在進水噴頭內部設置一限流部件,使得進水噴頭的內徑遠小于出水口的內徑,從而在治具內部形成壓力差,利用壓力差的大小使得水流在管路內平穩的流動循環,密封性能強,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壓噴水治具的主視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壓噴水治具的左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壓噴水治具的俯視圖。
[0020]圖中的數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應部件的名稱:
[0021]1、儲水區 2、出水端 3、進水端 4、固定座5、固定板;
[0022]21、出水口 22、上下調節結構
[0023]31、進水接口 32、進水噴頭33、限流部件34、出水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目前,在采用高壓水槍對工件進行清洗時,進水噴頭上接進水接口,水流自管路通過進水接頭后自進水噴頭注入到純水內以供噴水,而由于目前進水噴頭處尺寸相對較大,又由于進水噴頭后側為開放式結構,水流經常會自該處向外流出,水流量減小,造成水源浪費,清潔能力降低。
[002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高壓噴水治具,通過在進水噴頭內部設置一限流部件,使得進水噴頭的內徑遠小于出水口的內徑,從而在治具內部形成壓力差,利用壓力差的大小使得水流在管路內平穩的流動循環,密封性能強,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
[0026]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7]請一并參見圖1至圖3,如圖所示,一種高壓噴水治具,包括儲水區1、設置于儲水區I側邊的進水端3以及設置于儲水區I下方的出水端2,進水端包括進水接口 31以及連接于進水接口 31前端的進水噴頭32,進水接頭連接水管,進水噴頭32前端連通至儲水區內,向儲水區內供給純水。出水端包括出水口 21,清洗工件時,儲水區的純水經過出水口 21輸出進行清潔。
[0028]進水噴頭32的內徑小于出水口21內徑。在實際生產時盡可能的將進水噴頭處的內徑尺寸做小,這樣,由于進水噴頭后部為開放式,當進水噴頭內徑尺寸小于出水口的內徑時,在高壓噴水治具內部就形成了壓力差,利用壓力差的大小使得水流在管路內平穩的流動循環,密封性能強,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
[0029]進水噴頭32內部沿其軸向設置有一限流部件33,限流部件為設置于進水噴頭中心位置處的銅絲線。該銅絲線插入進水噴頭內后既能使得水流通過,又能保證進水噴頭處的內徑減小,使得進水噴頭后部的出水部不存在漏水現象,密封性能強,使得水流穩定波動少。
[°03°] 其中,銅絲線直徑為優選為0.018mm,除此之外,還可設定為0.02mm或0.1mm等,具體不做限制。
[0031]進水噴頭32的前端呈錐形結構。該結構的設置可實現水流的匯聚。
[0032]進水噴頭32對稱設置于儲水區的兩側,每側至少設置一組進水噴頭。本實施例中每側設置兩組進水噴頭,進水接口可連接管路,水流經過管路進入進水噴頭進入儲水區。
[0033]出水端3上設置有用以調節出水端高度的上下調節結構22。通過設置該調節機構可調節出水端的水平高度,該高度可根據需要設定,在此不做限制。
[0034]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壓噴水治具,包括儲水區、設置于儲水區側邊的進水端以及設置于儲水區下方的出水端,進水端包括進水噴頭以及設置于進水噴頭下方連接管路的進水接口,進水噴頭前端連通至儲水區內,出水端包括出水口;進水噴頭內部沿其軸向設置有一限流部件,進水噴頭的內徑小于出水口內徑。通過在進水噴頭內部設置一限流部件,使得進水噴頭的內徑遠小于出水口的內徑,從而在治具內部形成壓力差,利用壓力差的大小使得水流在管路內平穩的流動循環,密封性能強,在使用時避免漏水情況發生,提高進水流量、流速,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降低清潔成本,提高清潔效率。
[0035]該治具結構緊湊、簡潔,且水平高度可調節,適用范圍廣。
[0036]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水區、設置于所述儲水區側邊的進水端以及設置于所述儲水區下方的出水端,所述進水端包括進水噴頭以及設置于所述進水噴頭下方連接管路的進水接口,所述進水噴頭前端連通至所述儲水區內,所述出水端包括出水口 ; 所述進水噴頭內部沿其軸向設置有一限流部件,所述進水噴頭的內徑小于出水口內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部件為設置于所述進水噴頭中心位置處的銅絲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銅絲線直徑為0.018-0.1mm。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銅絲線直徑為0.018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噴頭的前端呈錐形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噴頭對稱設置于儲水區的兩側,每側至少設置一組進水噴頭。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噴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上設置有用以調節出水端高度的上下調節結構。
【文檔編號】B05B3/02GK205701149SQ20162055365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發明人】張文標
【申請人】昆山碩凱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