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碎紙機領域,尤其涉及防止碎紙機的刀軸彎曲的碎紙機支撐結構及碎紙機。
背景技術:
在知識的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保密意識越來越強。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經常會有文件紙張需要銷毀,從而防止他人獲得文件上所記載的資料。相應的對各種廢棄的紙質等薄片類介質,采用粉碎處理后才當垃圾扔掉。不同的碎紙方式適用于不同的場合,如果是一般性的辦公場合則選擇段狀、粒狀、絲狀、條狀就可以了。但如果是用到一些對保密要求比較高的場合就一定要用到沫狀的。于是目前各種各樣的碎紙機,在辦公室內得到廣泛地利用。
然而,碎紙機在長時間運行后,往往因為刀軸受到擠壓力而向外側撐開,故一般在碎紙機中設置相應的刀軸支撐機構,然而現有的刀軸支撐機構要不結構復雜,要不只能從左右兩側對刀軸進行支撐,而在刀軸的上下側不能實現有效支撐。
故,急需一種結構簡單、效果好的碎紙機支撐結構及碎紙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果好的碎紙機支撐結構及碎紙機。
為了實現上有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碎紙機支撐結構,包括安裝架和安裝于所述安裝架上的四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包括加強塊、沿所述加強塊的第一縱向邊沿向一側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輔強塊,四個所述支撐件分別安裝于所述安裝架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方向,且所述安裝架的左上、右上的兩所述支撐件的加強塊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的上下兩側并位置相對,所述安裝架的左下、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的加強塊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的左右兩側并位置相對,所述安裝架的左上、左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的第一輔強塊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的上下兩側并位置相對,所述安裝架的右上、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的第一輔強塊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的上下兩側并位置相對,以使四個所述支撐件之間形成一個支撐區。
與現有技術相比,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支撐件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固定碎紙機,結構穩固。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將四個支撐件兩個為一組,兩組支撐件分布設于安裝架的兩側,即一側兩個支撐件,兩個支撐件位置對應設置,在安裝時,可以調節兩個支撐件之間的距離來調整支撐區的大小,使得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碎紙機構,且可以依據實際需要以及碎紙機導紙包的材料調節支撐區上下左右的大小,適用性廣。
較佳地,所述安裝架左上、左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組成一組加強件,所述安裝架右上、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組成另一組加強件,所述加強塊的第二縱向邊沿向所述安裝架外側彎折并水平延伸形成第二輔強塊,所述第二縱向邊沿與所述第一縱向邊沿位置相對,每一組所述加強件中的兩個第二輔強塊位置相對并具有一定間隙。第二輔強塊進一步增加安裝架的結果以及固定碎紙機的加強力。
具體地,每一所述加強件的兩所述第二輔強塊以一定間距位置相對并分別設有對應的固定孔。
更具體地,位置相對的兩所述第二輔強塊的固定孔與一螺釘配合連接,以使位置相對的兩所述輔強塊固定在一起,該方案使得一個加強件里的兩個支撐件連接在一起,增加支撐結構的穩固性。
更具體地,所述第二輔強塊的縱向邊沿上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一卷圓邊,所述安裝架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一卷圓邊配合的第一固定軸,所述第一固定軸伸入所述第一卷圓邊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第一卷圓邊和第一固定軸的配合使得本實用新型支撐件安裝方便,而第一卷圓邊還進一步加強了支撐件的強度。
較佳地,所述第一輔強塊的縱向邊沿上向所述安裝外側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二卷圓邊,所述安裝架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二卷圓邊配合的第二固定軸,所述第二固定軸伸入所述第二卷圓邊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第二卷圓邊增加了支撐件的強度。
較佳地,所述加強塊的第二縱向邊沿向所述安裝架外側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三卷圓邊,所述第二縱向邊沿與所述第一縱向邊沿相對,所述安裝架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三卷圓邊配合的第三固定軸,所述第三固定軸伸入所述第三卷圓邊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第三卷圓邊增加了支撐件的強度。
較佳地,所述支撐件的前后兩端上分布固定有安裝片,所述安裝片與所述安裝架固定連接以使所述支撐件固定于所述安裝架上。該方案便于支撐件的安裝,且安裝穩固。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防刀軸撐開的碎紙機,包括殼體、碎紙機構和驅動機構,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所述碎紙機構連通的進紙口,還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如上述碎紙機支撐結構所示,所述安裝架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碎紙機構和驅動機構安裝于所述安裝架上且所述碎紙機構安裝于所述支撐區內,所述安裝架左右兩側的加強塊從左右兩側固定所述碎紙機構,所述安裝上下兩側的第一輔強塊從上下兩側固定所述碎紙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支撐件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固定碎紙機,結構穩固。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將四個支撐件兩個為一組,兩組支撐件分布設于安裝架的兩側,即一側兩個支撐件,兩個支撐件位置對應設置,在安裝時,可以調節兩個支撐件之間的距離來調整支撐區的大小,使得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碎紙機構,且可以依據實際需要以及碎紙機導紙包的材料調節支撐區上下左右的大小,適用性廣。
具體地,所述碎紙機還包括碎卡固定架和碎卡機構,所述殼體上設有與所述碎卡機構連通的進卡口,所述碎卡固定架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內并位于所述安裝架一側,所述碎卡機構安裝于所述碎卡固定架上,所述安裝架左上、左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組成一組加強件,所述安裝架右上、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組成另一組加強件,所述加強塊的第二縱向邊沿向所述安裝架外側彎折并水平延伸形成第二輔強塊,所述第二縱向邊沿與所述第一縱向邊沿位置相對,每一組所述加強件中的兩個第二輔強塊位置相對并具有一定間隙,所述碎卡固定架上設有兩個與所述安裝架一側的兩個第二輔強塊卡合連接的凹槽。該方案不但使得本實用新型同時具有碎紙和碎卡兩種功能,而且將碎卡固定架和支撐件連接起來,增加了碎紙機內整體結構的穩固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碎紙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碎紙機去掉殼體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所述碎紙機的截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所述支撐機構的截面圖。
圖6是圖4中所述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a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b是圖7a中所述支撐機構的截面圖。
圖7c是圖7a中所述支撐機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8a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b是圖8a中所述支撐機構的截面圖。
圖8c是圖8a中所述支撐機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機構的界面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碎紙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考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防刀軸撐開的碎紙機100,包括殼體10、碎紙機構12、驅動機構13和支撐機構,所述殼體10上設有與所述碎紙機構12連通的進紙口101,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安裝架11和四個支撐件21,四個支撐件21安裝于所述安裝架11上并從四個方向圍成一個支撐區20,所述安裝架11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10內,所述碎紙機構12和驅動機構13安裝于所述安裝架11上且所述碎紙機構12位于所述支撐區20內,所述支撐件21從左右上下四個方向支撐碎紙機構12,以防止碎紙機構12的刀軸撐開或彎曲。
參考圖2和圖3,所述碎紙機100還包括碎卡固定架14和碎卡機構15,所述殼體10上設有與所述碎卡機構15連通的進卡口102,所述碎卡固定架14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10內并位于所述安裝架11一側,所述碎卡機構15安裝于所述碎卡固定架14上。
參考圖4至圖5,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安裝架11和安裝于所述安裝架11上的四個支撐件21,所述支撐件21包括加強塊211、沿所述加強塊211的第一縱向邊沿向一側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輔強塊212,四個所述支撐件21分別安裝于所述安裝架11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方向,且所述安裝架11的左上、右上的兩所述支撐件21的加強塊211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11的上下兩側并位置相對,所述安裝架11的左下、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21的加強塊211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11的左右兩側并位置相對,所述安裝架11的左上、左下的兩所述支撐件21的第一輔強塊212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11的上下兩側并位置相對,所述安裝架11的右上、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21的第一輔強塊212分別位于所述安裝架11的上下兩側并位置相對,以使四個所述支撐件21之間形成一個支撐區20。本實用新型將四個支撐件21兩個為一組,兩組支撐件21分布設于安裝架11的兩側,即一側兩個支撐件21,兩個支撐件21位置對應設置,在安裝時,可以調節兩個支撐件21之間的距離來調整支撐區20的大小,使得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碎紙機構12,且可以依據實際需要以及碎紙機導紙包的材料調節支撐區20上下左右的大小,適用性廣。
較佳地,所述安裝架11左上、左下的兩所述支撐件21組成一組加強件,所述安裝架11右上、右下的兩所述支撐件21組成另一組加強件,所述加強塊211的第二縱向邊沿向所述安裝架11外側彎折并水平延伸形成第二輔強塊213,所述第二縱向邊沿與所述第一縱向邊沿位置相對,每一組所述加強件中的兩個第二輔強塊213位置相對并具有一定間隙。第二輔強塊213進一步增加安裝架11的結果以及固定碎紙機的加強力。
具體地,每一所述加強件的兩所述第二輔強塊213以一定間距位置相對并分別設有對應的固定孔31。參考圖4,位置相對的兩所述第二輔強塊213的固定孔31與一螺釘30配合連接,以使位置相對的兩所述輔強塊固定在一起,該方案使得一個加強件里的兩個支撐件21連接在一起,增加支撐機構的穩固性。其中,所述固定孔31為螺孔。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機構還包括一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厚度與兩第二輔強塊213之間的間隙相匹配,所述固定板為外殼10引出的一個支板或者是與安裝架11固定的板材,所述加固板的邊沿設有與所述固定塊31對應的通孔,所述加固板伸入兩第二輔強塊213之間的間隙,并通過螺釘一次穿過一固定孔31、通孔和另一固定孔31從而將加固板固定在兩第二輔強塊213之間。
參考圖4至圖6,所述支撐件21的前后兩端上分布固定有安裝片,所述安裝片與所述安裝架11固定連接以使所述支撐件21固定于所述安裝架11上。該方案便于支撐件21的安裝,且安裝穩固。
參考圖7a至圖7c,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在該實施例中,支撐件21a中,所述加強塊211的第二縱向邊沿向所述安裝架11外側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三卷圓邊221,所述第二縱向邊沿與所述第一縱向邊沿相對,所述安裝架11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三卷圓邊221配合的第三固定軸41,所述第三固定軸41伸入所述第三卷圓邊221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21a,第三卷圓邊增加了支撐件21a的強度。即,使用第三卷圓邊221代替了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二輔強塊213。
其中,為了使得支撐件21a安裝的更加穩定,在支撐件21a的第一輔強塊212的兩端凸設有兩個卡合片,所述安裝架11上開設有與所述卡合片對應的卡合孔,所述支撐件21a安裝于安裝架11上時,第三固定軸41伸入第三卷圓邊221中,卡合片伸入卡合孔中,以使卡合片和第三卷圓邊221從上學兩個方向將支撐件21a固定于安裝架11上。
參考圖8a至圖8c,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不同的,支撐件21b中,所述第一輔強塊212的縱向邊沿上向所述安裝外側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二卷圓邊222,所述安裝架11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二卷圓邊222配合的第二固定軸42,所述第二固定軸42伸入所述第二卷圓邊222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21b,第二卷圓邊222增加了支撐件21b的強度。即,相對于第二實施例,在第一輔強塊212的邊沿形成了一起到加強安裝作用的卷圓邊。且第三卷圓邊221與第二卷圓邊222配合,從上下兩個方向固定支撐件21b,使得支撐件21b無需其他部件進行輔助安裝,安裝穩定且無需螺釘固定。
參考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支撐件21c中,所述第一輔強塊212的縱向邊沿上向所述安裝外側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二卷圓邊222,所述安裝架11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二卷圓邊222配合的第二固定軸42,所述第二固定軸42伸入所述第二卷圓邊222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21b,第二卷圓邊222增加了支撐件21c的強度。所述第二輔強塊213的縱向邊沿上卷曲形成中空的第一卷圓邊223,所述安裝架的前后兩端分別凸設有與所述第一卷圓邊223配合的第一固定軸43,所述第一固定軸43伸入所述第一卷圓邊223的中空區域并固定所述支撐件21c,第一卷圓邊223加強了支撐件21c的強度,且第一卷圓邊223與第二卷圓邊222配合,從上下兩個方向固定支撐件21c,使得支撐件無需其他部件進行輔助安裝,安裝穩定且無需螺釘固定。
參考圖10,在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碎卡固定架14a上設有兩個與所述安裝架11一側的兩個第二輔強塊213卡合連接的凹槽141。該方案將碎卡固定架14a和支撐件21連接起來,增加了支撐件21對刀軸的固定作用,以及使得碎卡機構15安裝的更加穩固,且簡化了碎卡固定架14a的安裝結構。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