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煙氣混合技術領域,更具體地來說,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煙氣混合器管路上的氣體旋流裝置。
背景技術:
煙氣混合裝置是將不同溫度的氣體進行混合以滿足工藝對煙氣溫度要求的裝置,廣泛應用于冶金、動力、能源、化工、建材、制藥、食品加工等行業。在工程實際應用中,為了降低設備運營成本,故希望煙氣混合裝置對原有系統的附加阻力越小越好,而現有的煙氣混合器中對降阻力設計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煙氣混合器管路上的氣體旋流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煙氣混合器對降阻力設計的效果并不理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用于煙氣混合器管路上的氣體旋流裝置,包括:具有第一半徑的第一環套,間隔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上;具有第二半徑的第二環套,所述第二半徑小于所述第一半徑;具有第三半徑的第三環套,所述第三半徑小于所述第二半徑,所述第一環套、第二環套及第三環套按同一圓心依次布設在同一平面內;且在所述第一環套和第二環套、所述第二環套和第三環套之間分別沿同一方向連接若干旋流片。
優選地,所述若干旋流片的傾斜角度為30°~60°。
優選地,所述第一環套間隔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上的結構包括: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第一環套上連接至少三個各固定柱,在所述第一環套/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上對應連接至少三個固定帽,通過所述固定柱與固定帽的配合連接來實現所述第一環套間隔連接在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環套間隔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上的結構包括:在所述第一環套和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之間焊接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環套上,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上。
優選地,所述固定柱與所述第一環套/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之間具有第一間隙距離。
優選地,所述第一間隙距離為2~10mm。
優選地,所述固定帽與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第一環套之間具有第二間隙距離。
優選地,所述第二間隙距離為2~10mm。
優選地,所述第一環套、第二環套及第三環套為金屬材質。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將上述氣體旋流裝置設置在煙氣混合器管路上,來實現對煙氣混合器管路中煙氣的深度混合,采用在多個環套之間構建多層旋流片,從而有效減少氣流的阻力和實現煙氣的充分混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煙氣混合器管路上的氣體旋流裝置的原理圖。
圖2為1中A的放大圖。
圖3為1中B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煙氣混合器管路上的氣體旋流裝置,包括:具有第一半徑的第一環套1,間隔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具有第二半徑的第二環套2,所述第二半徑小于所述第一半徑;具有第三半徑的第三環套3,所述第三半徑小于所述第二半徑,所述第一環套1、第二環套2及第三環套3按同一圓心依次布設在同一平面內;且在所述第一環套1和第二環套2、所述第二環套2和第三環套3之間分別沿同一方向連接若干旋流片4。
通過將上述氣體旋流裝置設置在煙氣混合器管路上,來實現對煙氣混合器管路中煙氣的深度混合,采用在多個環套之間構建多層旋流片4,從而有效減少氣流的阻力和實現煙氣的充分混合。
在具體實施中,旋流片4是指與風扇扇葉相似結構的葉片,其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具體地,其傾斜角度可以優選為30°~60°。
在具體實施中,請參見圖2和圖3,所述第一環套1間隔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的結構包括: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第一環套1上連接至少三個各固定柱6,在所述第一環套1/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對應連接至少三個固定帽7,通過所述固定柱6與固定帽7的配合連接來實現所述第一環套1間隔連接在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例如,在第一環套1連接多個固定柱6,然后在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焊接相應數量的固定帽7,通過將固定柱6插入固定帽7中來實現配合連接,從而實現第一環套1和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的間隔連接。當然地,也可以選擇在第一環套1上連接若干固定柱6和固定帽7,然后在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連接對應的固定帽7和固定柱6來實現配合連接。
此外,所述第一環套1間隔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的結構包括:在所述第一環套1和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焊接一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環套1上,所述固定柱6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上。即只通過固定柱6來實現第一環套1和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的間隔連接。
需要理解的是,也可以在第一環套1和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設置多對固定柱6和固定帽7以及單固定柱6的組合結構來實現間隔連接。
在具體實施中,所述固定柱6與所述第一環套1/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具有第一間隙距離。即如果固定柱6的一端連接在第一環套1上,那么其另一端與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具有第一間隙距離;同理,相反也一樣。具體地,所述第一間隙距離可以為2~10mm。
在具體實施中,所述固定帽7與所述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第一環套1之間具有第二間隙距離。即如果固定帽7的一端連接在第一環套1上,那么其另一端與煙氣混合器管路的內壁5之間具有第二間隙距離;同理,相反也一樣。具體地,所述第二間隙距離可以為2~10mm。
在具體實施中,所述第一環套、第二環套及第三環套為金屬材質。
上述具體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 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