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安全攪拌機。
背景技術:
攪拌機是耐火材料行業常用的攪拌設備,攪拌機種類較多,是國內比較成熟的產品,在耐火材料的制備過程中,需要對大量的物料進行攪拌,再攪拌完成進行出料時,由于底部壓強較大,容易發生危險,且耐火磚的原材料中經常會添加帶有腐蝕性的原料,不適合人工出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安全攪拌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安全攪拌機,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之間通過立柱連接,所述上底板上開有向下的圓形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軸承,所述軸承內套裝有主軸,所述主軸下端連接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還連接有驅動裝置,所述上底板上端通過支桿連接有攪拌倉,所述主軸上端延伸至攪拌倉內并連接有刀盤,所述刀盤外側連接有鏟刀,所述攪拌倉靠近最低位置處開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側設置有開口向下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上與出料口相對的位置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的頂桿頂部設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堵蓋。
優選地,所述出料通道上與出料口相對的位置開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外側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的頂桿穿過所述第一孔延伸至出料通道內。
優選地,所述出料通道上圍繞第一孔還均勻開有3-4個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內設置有導桿,所述導桿一端固定在堵蓋上,另一端能夠在第二孔內來回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二孔內設置有導套,所述導套內穿裝有導桿,所述導桿與導套之間間隙配合。
優選地,所述堵蓋靠近氣缸的一端的外緣還設置有防撞環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氣缸控制出料口的開合,避免人工接觸,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提高安全性能,在出料口設置出料通道,能夠避免物料向外擴散,避免工作環境受到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出料部分局部剖視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安全攪拌機,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包括上底板2、下底板1,上底板2、下底板1通過立柱3焊接在一起,保證上底板2和下底板1之間具有良好的平行度,方便攪拌機工作件的安裝,同時具有很好的結構強度,上底板2上偏向其中一端位置開有向下的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內設置有導向支撐7,導向支撐靠近上、下端均設置有軸承8,軸承8內套裝有主軸4,主軸4由316不銹鋼材料制成,設置導向支撐,能夠保證主軸在旋轉時跳動較小,提高安全性能,及攪拌效率,主軸4為通過聯軸器6連接的上主軸、下主軸,下主軸下端連接有減速器5,減速器5一側還連接有電機12,上底板2上端通過支桿連接有攪拌倉11,上主軸上端延伸至攪拌倉11內,并連接有刀盤9與鏟刀10,主軸4與攪拌倉11之間設置有密封軸瓦13,密封軸瓦13為鎢鋼軸瓦。
攪拌倉11靠近最低位置處開有出料口20,出料口20外側設置有開口向下的出料通道14,出料通道14上與出料口20相對的位置開有第一孔,第一孔的外側設置有氣缸15,氣缸15的頂桿穿過所述第一孔延伸至出料通道內,氣缸15的頂桿頂部設置有用于封堵出料口的堵18,堵蓋18由鋁合金材料制成,表面電鍍一層Ni,在保證耐腐蝕性能的同時,保證結構強度,降低重量,出料通道14上圍繞第一孔還均勻開有4個第二孔,第二孔內設置有導套16,導套16內穿裝有導桿17,導桿16與導套17之間間隙配合,保證堵蓋18能夠沿直線來回移動,堵蓋18靠近氣缸的一端的外緣還設置有橡膠防撞環19,避免剛性碰撞,提高安全性能。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具體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