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機械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度自動化型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建筑機械水泥攪拌機都是圓筒式結構,水泥、水以及砂石都是從一側攪拌機內倒入,都是需要人為的用鏟子把地上的砂石鏟到攪拌機內,同時把水泥倒入到攪拌機內才行,這樣不僅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且影響生產水泥的進度,間接影響到整個施工隊的施工進度。
為此,中國專利2015209835001公開了一種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包括基座、支架、轉動軸、攪拌機主體、液壓缸、按鈕控制器、抽水泵、轉動電機、抽水管、風泵、吸風管;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上設置有風泵和抽水泵,可以對砂石、水泥和水進行抽取,抽完后進入到攪拌機主體內進行攪拌,完成攪拌后利用液壓缸舉升使攪拌機主體的左端向上,攪拌后的水泥就從攪拌機主體右端流出,整個過程無需人為的操作,完全自動化控制,減少工人勞動強度,增加生產進度,但是該實用新型一旦風機堵塞或損壞,或吸風管堵塞,設備將無法繼續運行,受外界影響較大,且在運輸過程中由于攪拌機主體的支撐機構只有支架和液壓缸,其中液壓缸只能成為輔助支撐,否側長時間擠壓會導致液壓缸經常性損壞,降低液壓缸使用壽命;這就使得攪拌機主體的主要支撐點在支架上,這就容易導致攪拌機主體不穩定,運輸安全性不高,容易引發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度自動化型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度自動化型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包括底座和攪拌殼體,底座頂端中間設有第二支撐座,第二支撐座上設有放置槽,第二支撐座通過放置槽安放攪拌殼體,底座頂端前后側對稱設有兩個第一支撐座,第一支撐座通過液壓缸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支撐座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攪拌殼體,攪拌殼體的右端設有電機,電機與設置在攪拌殼體內的攪拌裝置連接,攪拌殼體的左端上部設有風泵和水泵,風泵上設有風管,水泵上設有水管,攪拌殼體的左端底部設有手動進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設在手動進料口的下方,出料口上設有自動門,手動進料口上設有機械門,底座的底端均勻的設有若干滾輪,攪拌殼體一側端設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別與風泵、水泵、液壓缸和電機以及自動門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風管和水管的活動端均設有保護套。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風管的直徑大于水管的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機械門上設有把手。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底座的底端均勻的設有4或6個滾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滾輪上設有腳剎。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底座的右端設有掛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高度自動化運轉,工人只需準備好攪拌料和維護設備的運轉即可,省事實力,運轉高效,也可手動運行,提高設備的適應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度自動化型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度自動化型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的第二支撐座截面圖。
圖中:1-底座,2-攪拌殼體,3-第一支撐座,4-液壓缸,5-第二支撐座,6-控制器,7-電機,8-風泵,9-水泵,10-風管,11-水管,12-機械門,13-滾輪,14-放置槽,15-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高度自動化型建筑機械用水泥混合攪拌機,包括底座1和攪拌殼體2,所述底座1頂端中間設有第二支撐座5,所述第二支撐座5上設有放置槽14,第二支撐座5通過放置槽14安放攪拌殼體2,所述底座1頂端前后側對稱設有兩個第一支撐座3,所述第一支撐座3通過液壓缸4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支撐座3通過轉軸15轉動連接攪拌殼體2,所述攪拌殼體2的右端設有電機7,所述電機7與設置在攪拌殼體1內的攪拌裝置(未畫出)連接,所述攪拌殼體2的左端上部設有風泵8和水泵9,所述風泵8上設有風管10,所述水泵9上設有水管11,所述風管10和水管11的活動端均設有保護套,所述風管10的直徑大于水管11的直徑,所述攪拌殼體2的左端底部設有手動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設在手動進料口的下方,所述出料口上設有自動門,所述手動進料口上設有機械門12,所述機械門12上設有把手,所述底座1的底端均勻的設有若干滾輪13,所述滾輪13上設有腳剎,所述底座1的右端設有掛鉤,方便隨時拖走底座1,所述攪拌殼體2一側端設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分別與風泵8、水泵9、液壓缸4和電機7以及自動門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需用腳剎固定滾輪12,然后把材料包括水泥和砂石都準備好放置在底座1左側地面上,可以放入在箱體或槽體內,然后把風管10插入到箱體或槽體內,再通過控制器6開啟風泵8對水泥和砂石進行吸取,同時,開啟水泵9用來吸取水進行混合攪拌,而轉動電機7轉動對攪拌殼體2內部進行攪拌,攪拌完成后啟動液壓缸4,調整攪拌殼體2的角度,使得攪拌殼體右側高于左側,打開自動門,攪拌好的料從出料口流出,然后在放回攪拌殼體2;當風泵8或水泵9損壞時,或風管10堵塞時,只需打開機械門12,手動加料,不影響整個設備的運轉。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