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吸附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的濾芯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1、濾芯是一種用于凈化流體的裝置,廣泛應用于水過濾、空氣過濾、油過濾等領域,主要作用是去除流體中的化學物質、雜質、顆粒、細菌等,提高流體的潔凈度。
2、一般情況下,針對電鍍行業應用的電鍍藥水過濾濾芯,采用活性炭或碳纖維復配材料濾芯,能夠有效過濾掉藥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干膜或濕膜溶解物,光劑分解物、無效光劑等雜質,提高藥水的純凈度,調整藥水的總含氮量和總含碳量,從而提高電鍍加工的品質。
3、目前,對于該類濾芯,一般采用兩種工藝方法制作,一類是先將活性炭或碳纖維復配材料通過抄造或其他方法制成過濾布或過濾棉,再環繞再中心的過濾網筒上,形成濾芯結構;另一類是將活性炭或碳纖維復配材料制成過濾布或過濾棉,再填塞進筒狀結構的外殼體中,形成濾芯。
4、以上兩種工藝方法,均為先將活性炭或碳纖維復配材料通過抄造或其他方法制成過濾布或過濾棉的具有具體結構形態,再進行進一步加工,而采用該方式制作的濾芯,存在制作工藝過程較長,流程較為復雜的問題,即,先制作過濾布或過濾棉,為一個較為復雜的制作過程,之后將過濾布或過濾棉設置于過濾網筒或外殼體,為另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導致加工時間較長;并且,將過濾布或過濾棉設置于過濾網筒或外殼體的過程,必須先將過濾布或過濾棉裁切成所需的尺寸,確保尺寸的均勻性和一致性,在裁切過程中,必定有一部分材料成為廢料,造成物料浪費,增加了加工材料成本;另外,過濾布或過濾棉設置于過濾網筒或外殼體時,存在接口縫隙不緊密,在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接口滲水、出現過濾不凈的問題,接口處理時效等問題,還存在過濾不良的風險。
5、基于以上背景和問題,需要提供一種制作工藝方法相對簡單,形成濾芯效果好的碳纖維過濾復材料的濾芯制作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采用先將活性炭或碳纖維復配材料,通過抄造或其他方法制成過濾布或過濾棉的具體結構形態,再卷裝于過濾網筒上或外殼體中,存在處理接口位置和整體結構差,以及加工工藝流程長,過程復雜,材料浪費成本高,過濾效果不良,及每一支濾芯有效過濾材料少的問題,提供一種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的濾芯制作方法,所述濾芯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s10:制備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
3、將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低熔點膠黏纖維、聚乙烯醇纖維及聚丙烯酰銨進行混合及攪拌,形成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并加入去離子水,進行攪拌,制成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
4、s20:制備濾芯網筒:
5、取圓柱體形塑料網筒,向其表面包裹第一無紡布,形成濾芯網筒;
6、s30:將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置于缸體中,進行連續攪拌,向所述濾芯網筒兩端設置密封抽液裝置,并將所述濾芯網筒整體浸入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中,使用所述密封抽液裝置進行抽液,將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吸植至所述第一無紡布的表面,整體形成第一濾芯;
7、s40:對所述第一濾芯表面進行擠壓,擠掉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中的所述去離子水,形成第二濾芯;
8、s50:對所述第二濾芯進行烘干,之后向外表面包裹第二無紡布,形成第三濾芯;
9、s60:向所述第三濾芯依次進行套網袋、裝端蓋加工,形成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的濾芯。
10、進一步地,所述制成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還包括:向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中加入活性炭粉末、硅藻土及針葉木漿纖維,進行混合及攪拌,并加入去離子水,進行攪拌,制成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
11、進一步地,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的體積濃度為5%至20%。
12、進一步地,所述圓柱體形塑料網筒的材質為pp、pvc、pet、ptfe的一種;所述圓柱體形塑料網筒的網格密度目數為:0.5目至20目;洛氏硬度為:48至120;耐高溫溫度為:80℃至150℃。
13、進一步地,所述抽液裝置包括支撐柱、卡合端、支撐臂、頂壓機構、升降機構、抽液管路、抽液泵,
14、所述卡合端密封卡合在所述濾芯網筒的兩端,所述濾芯網筒的安裝形態與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的液面平行;
15、所述卡合端安裝在所述支撐臂的一端,所述支撐臂的另一端安裝在所述頂壓機構上,所述頂壓機構安裝在所述升降機構上,所述升降機構安裝在所述支撐柱上;
16、所述抽液管路的一端連通所述卡合端,另一端連通所述抽液泵;
17、所述抽液泵的排液口通至所述缸體內;
18、通過所述s30形成所述第一濾芯的過程為:
19、將所述濾芯網筒的兩端安裝至所述卡合端上,
20、通過所述頂壓機構將所述卡合端頂緊至所述濾芯網筒的兩端,
21、通過所述升降機構將所述濾芯網筒整體浸入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中,
22、開啟所述抽液泵,通過所述抽液管路將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抽至所述濾芯網筒上,使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吸至所述第一無紡布的表面,
23、吸植完成后,關閉所述抽液泵,
24、通過所述升降機構將所述濾芯網筒升出,
25、松開所述頂壓機構,連動松開所述支撐臂與所述卡合端,取下所述第一濾芯。
26、進一步地,所述抽液的負壓為2.0kpa至20.0kpa;抽液加工完成后,形成的所述第一濾芯表面附著的所述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的厚度為5mm至30mm,密度為0.07g/cm3和0.80g/cm3。
2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無紡布或第二無紡布的材質為滌綸無紡布、丙綸無紡布、錦綸無紡布、維綸材質的的一種。
2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無紡布或第二無紡布的厚度為0.5mm至3.0mm,密度為5.0g/㎡至50.0g/㎡。
29、進一步地,所述對所述第一濾芯表面進行擠壓,為使用雙輥軸或三輥軸進行擠壓。
30、進一步地,所述烘干為使用100℃至150℃的溫度,烘干120分鐘至240分鐘。
31、本發明采用將碳纖維復配型吸附材料制成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再通過設置直接抽液的裝置,將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直接吸植至濾芯網筒的表面,相比現有技術先將活性炭或碳纖維復配材料通過抄造或其他方法制成過濾布或過濾棉,再卷裝于過濾網筒上或外殼體中的制作方法,具有加工工藝流程縮短,加工過程更加簡便,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使每一支濾芯有效碳纖維量增多,整體結構緊密,且不需要處理接口的優勢;并且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使用碳纖維組分實現主要吸附功能,膠粘物組分實現被吸植之后形成整體過濾層結構的功能,聚乙烯醇纖維的增強及分散功能,聚丙烯酰銨的凝膠功能,形成能夠有效通過抽液、附著加工性質的溶液,并通過設置特有的抽液裝置,形成碳纖維過濾復配材料溶液附著至濾芯網筒表面的吸植力強的、均勻的、可控制的吸植過程,吸植完成后,通過壓平形成吸附材料層的平整化,通過烘干形成吸附材料層的有效定型,形成結構上可直接應用的標準形態;整體加工過程實現具體的流程化,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濾芯的過濾效果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