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從油患子中提取天然表面活性物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固液分離過程。
油患子樹是一種野生落葉喬禾,它的果實外殼含有天然表面活性物質-皂素(C41H61O18)。皂素這種天然表面活性物質具有很強降低表面張力的作用,去污、洗滌等性能十分良好,而對人體又無害,但是,目前國內外對它尚未進行開發利用。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油患子果外殼中提取皂素的生產工藝過程。
附圖
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圖中1為干燥器,2為脫殼機,3為粉碎機,4為反應器,5為沉降器,6為離心機,7為成品罐。
本發明生產工藝過程如下首先將無雜質的油患子放進干燥器進行干燥,其干燥溫度通常控制在70°-130°之間,當油患果含水量達到85%左右時,將干燥好的果粒送到脫殼機進行脫殼,由脫殼機出來的殼皮進入粉碎機,經粉碎粒度達到20-80目左右,再將合格殼粉送至反應器同含水99%的水溶液進行反應,所使用的水溶液可為自來水或天然水溶液,也可使用蒸餾水或無離子水溶液。其反應條件是操作壓力為常壓,反應溫度在30°-100°之間。經反應得到合乎要求的液體送至沉降器,經沉降作用、在沉降器上邊的清液層即為含有一定濃度的皂素液,送至成品罐;沉降器下邊的混濁液送至離心機,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其濾液為皂素液送至成品罐,濾渣可作為它用。
本發明生產工藝路線簡單,操作方便,設備投資少,生產過程不產生三廢,經濟效益顯著。
本發明不僅在實驗室研制獲得成功,而且小型化生產也取得成功,效果令人滿意。
權利要求
1.一種從油患子果外殼中提取皂素的生產工藝過程,其特征在于該過程包括干燥、脫殼、粉碎、反應、沉降和離心等操作過程。
2.按權利要求1所說的干燥過程,其特征在于干燥溫度為70°-130°。
3.按權利要求1所說的反應過程,其特征在于所參加反應的溶液為含水99%的水溶液,其反應條件是壓力為常壓,溫度為30°-100°之間。
4.按權利要求3所說的水溶液,其特征在于該水溶液可為自來水或天然水溶液,也可為蒸餾水或無離子水溶液。
全文摘要
一種從油患子果外殼提取天然表面活性物質——皂素的生產工藝過程,主要包括了干燥、脫殼、粉碎、反應、沉降和離心等操作過程。該工藝路線簡單,操作方便,設備投資少,并且原料來源廣泛,經濟效益顯著。
文檔編號B01F17/56GK1039249SQ8910363
公開日1990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1989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1989年5月25日
發明者張敏杰, 高鴻賓, 劉佩茹, 趙俊滋, 方懷安, 趙玉升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