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及其氣流分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電池回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及其氣流分選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人類對能源的不斷需求及地球上能源地不斷減少,促使人們致力于開發新型能源。太陽在四十分鐘內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可供全球目前能源消費的速度使用一年, 合理地利用好太陽能將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長期發展戰略,是新能源中最受矚目的研究項目之一。太陽能電池是一種能有效地吸收太陽輻射能,并使之轉變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 由于其利用各種勢壘的光生伏特效應,所以也成為光伏電池,其核心是可釋放電子的半導體。最常用的半導體材料是硅,地殼硅儲量豐富,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太陽能光伏發電在給人類帶來清潔能源的同時也為人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按照光伏行業迅猛的發展趨勢,如此大的產量在生產出了大量優質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基礎上,也不可避免地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待處理的殘次廢品,同時根據光伏組件的平均使用壽命為二十五年的情況,隨著光伏組件的壽命日益臨近,對它們的處理及綜合利用等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若干年后,廢棄的光伏組件將形成大量的工業垃圾,如果處理不當, 會造成危害社會總體環境的嚴重問題,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時,廢棄光伏組件問題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太陽能源的綜合利用亦不會成為終身清潔能源,對人類新能源發展戰略存在不利影響。報廢光伏電池組件在分解回收時,在分離艙內加溫達到EVA、PVB等封裝膠膜熔融的溫度條件下,采用高速離心旋轉,報廢光伏電池組件除玻璃外,其他材料由于沒有了 EVA、 PVB的粘接,都被離心甩出,達到了材料分離的目的。未熔融材料中包括背板、碎電池片、焊帶、殘余EVA、PVB膠液等,上述未熔融材料通過對切破碎刀具的切碎作用形成長條狀碎料導出分離艙,而后需要對長條狀碎料進行分離,上述碎料包括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材料。由于碎料中摻雜較混亂,造成碎料的分離較困難。因此,如何實現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材料的分離,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以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氣流分選裝置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包括
艙體,所述艙體包括設置于底部的備料艙和多級依次設置于所述備料艙之上的分離艙,所述備料艙和與其相鄰的所述分離艙及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分離艙由環狀隔板隔開,所述備料艙的側壁設有進料口,各級所述分離艙的底部側壁均設有出料口 ;覆蓋于所述環狀隔板的中空部上側的彈性片,且所述彈性片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環狀隔板;貫穿于所述備料艙和各級所述分離艙的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多個可變距風扇, 且多個所述可變距風扇與多級所述分離艙一一對應;設置于所述備料艙內且固定設置于所述轉軸的托盤,所述托盤與所述進料口相對應;用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控制各級所述分離艙內的可變距風扇的螺距及控制各級所述分離艙的出料口啟閉的控制裝置。優選地,所述彈性片包括連接部、掀起部及位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掀起部之間的彎折部,所述彈性片通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環狀隔板固定連接,所述彎折部的兩側邊之間的距離沿其至所述掀起部的方向漸增,所述環狀隔板的中心部形狀與所述彈性片形狀相一致。優選地,所述掀起部的上端設有限位片。優選地,所述連接部通過螺栓連接于所述環狀隔板。優選地,所述彈性片與所述環狀隔板的中心部邊緣之間設有密封裝置。優選地,所述密封裝置為橡膠密封圈。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柴油機。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包括艙體,所述艙體包括設置于底部的備料艙和多級依次設置于所述備料艙之上的分離艙,所述備料艙和與其相鄰的所述分離艙及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分離艙由環狀隔板隔開,所述備料艙的側壁設有進料口,各級所述分離艙的底部側壁均設有出料口 ;覆蓋于所述環狀隔板的中空部上側的彈性片,且所述彈性片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環狀隔板;貫穿于所述備料艙和各級所述分離艙的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多個可變距風扇,且多個所述可變距風扇與多級所述分離艙一一對應;設置于所述備料艙內且固定設置于所述轉軸的托盤,所述托盤與所述進料口相對應;用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控制各級所述分離艙內的可變距風扇的螺距及控制各級所述分離艙的出料口啟閉的控制裝置。如此設置,剪碎的碎料通過進料口進入備料艙內,由于托盤與備料艙的進料口相對應,碎料落入托盤中。啟動驅動裝置,由于托盤和各級分離艙內的可變距風扇均與轉軸相連接,故托盤和可變距風扇同時轉動。托盤轉動過程中,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碎料被向四周方向甩出,同時在可變距風扇的氣流作用下向上升。同時,彈性片在可變距風扇的吸力作用下,產生彈性形變,環狀隔板打開,碎料進入最底層的分離艙。待碎料進入最底層的分離艙內時,控制裝置控制可變距風扇改變葉片螺距,使得氣流減小,同時,控制裝置控制最底層的出料口打開。由于氣流的吸力作用減小,比重最大的碎料不能繼續上升,而由最底層的出料口導出。次重和較輕的物料在風扇氣流的作用下,進入次底層分離艙,同樣,控制裝置控制可變距風扇的螺距,使得可變距風扇的氣流繼續減小,此時,次重的碎料不能繼續上升, 而由次底層分離艙的出料口導出。如此,直至最輕的物料由最頂層分離艙的出料口排出。顯然,如此設置,本發明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能夠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如此設置,本發明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能夠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離。其有益效果的推導過程與上述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所帶來的有益效果的推導過程大體相同,故本文不再贅述。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彈性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以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氣流分選裝置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彈性片結構示意圖。本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包括艙體11, 該艙體11包括設置于其底部的備料艙111和多級依次設置于備料艙111之上的分離艙 112,備料艙111和與其相鄰的分離艙112之間設有環狀隔板113,同樣,相鄰的兩個分離艙 112之間也需設有環狀隔板113。應當理解,備料艙111與分離艙112以及各相鄰的分離艙112通過環狀隔板113 隔開,環狀隔板113具有中空部,碎料可通過環狀隔板113的中空部進入上層分離艙。其中,備料艙111的側壁開設有進料口 1111,碎料可通過該進料口 1111進入備料艙111內,各級分離艙112的底部側壁均設有出料口 1121,碎料可從該出料口 1121導出至艙體外部。本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氣流分選裝置,還包括覆蓋于環狀隔板113的中空部上側的彈性片114、轉軸12、托盤13、驅動裝置14及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其中,彈性片114的一端固定于環狀隔板113。需要說明的是,彈性片114的一端固定于環狀隔板113的上側面,其另一端為自由端,在作用力的作用下,該自由端可被掀開,碎料可由下層分離艙從彈性片114被掀開的自由端進入上層分離艙。轉軸12貫穿于備料艙111和各級分離艙112。需要說明的是,轉軸12上設有多個可變距風扇121,多個可變距風扇121與多級分離艙112 —一對應。應當理解,可變距風扇121與多級分離艙112 —一對應,系指每個分離艙112內均設有一個可變距風扇121。當然,個別分離艙112內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多個可變距風扇121,本具體實施方式
不作具體限定。應當理解,可變距風扇121系指其螺距可改變,在轉速相等的情況下,螺距越大的風扇產生的風力越大。托盤13設置于備料艙111內,其連接于轉軸12,且托盤13與進料口 1111相對應。 需要指出的是,托盤13與進料口 1111相對應系指,碎料可直接由進料口 1111落入托盤13 內。驅動裝置14用于提供轉軸12轉動所需的動力,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用于控制各級分離艙112內的可變距風扇的螺距及控制各級分離艙112的出料口的啟閉。如此設置,剪碎的碎料通過進料口 1111進入備料艙111內,由于托盤13與備料艙 111的進料口 1111相對應,碎料落入托盤13中。啟動驅動裝置14,由于托盤13和各級分離艙112內的可變距風扇121均與轉軸12相連接,故托盤13和可變距風扇121同時轉動。 托盤13轉動過程中,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碎料向四周方向甩出,同時在可變距風扇121的氣流作用下向上升。同時,彈性片114在可變距風扇121的吸力作用下,產生彈性形變,環狀隔板113 打開,碎料由備料艙111進入最底層的分離艙112。待碎料進入最底層的分離艙112內時, 控制裝置控制可變距風扇121改變葉片螺距,使得氣流減小,同時,控制裝置控制最底層的出料口 1121打開。由于氣流的吸力作用減小,比重最大的碎料不能繼續上升,而由最底層的出料口 1121導出。次重和較輕的物料在風扇氣流的作用下,進入次底層分離艙112,同樣,控制裝置控制可變距風扇121的螺距,使得可變距風扇121的氣流繼續減小,此時,次重的碎料不能繼續上升,而由次底層分離艙的出料口導出。如此,直至最輕的物料由最頂層分離艙112的出料口排出。顯然,如此設置,本發明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能夠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離。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優選方案中,彈性片114包括連接部1141、掀起部1142及彎折部1143,其中彎折部1143位于連接部1141和掀起部1142之間。彈性片114通過連接部 1141連接于環狀隔板113,彎折部1143的兩側邊之間的距離沿其至掀起部1142的方向漸增,且環狀隔板113的中心部形狀與彈性片114形狀相一致。需要說明的是,彎折部1143的兩側邊之間的距離沿其至掀起部1142的方向漸增, 系指彎折部1143相對于掀起部1142較窄,故該彎折部1143更易產生彈性形變,在氣流作用下,彎折部1143產生彈性形變,掀起部1142將與環狀隔板113相分離,進而使得相鄰的兩層分離艙112相通。需要說明的是,可變距風扇121產生的氣流較大,彈性片121易產生較大的形變, 進而導致彈性片121不能恢復形變。為了規避彈性片121產生較大的形變,本具體實施方式
可在掀起部1142的上端位置設置一限位裝置112。該限位裝置112可包括固定部、支撐部及限位部,固定部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于環狀隔板113,支撐部用于支撐限位部,該限位部用于限制彈性片121產生過大形變。如此設置,可有效規避彈性變121在氣流的作用下,產生過大形變,而導致其不能恢復形變的問題。本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彈性片 114的連接部1141可通過螺栓連接于環狀隔板113。當然,也可通過其它方式,比如,焊接、 鉚接等連接方式,本具體實施方式
不作具體限定。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當彈性片114蓋于環狀隔板113的中空部時,二者之間需具有較好的密封性能,以避免進入上層分離艙112的碎料落入下層分離艙112。鑒于此,本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氣流分選裝置,其彈性片114與環狀隔板113的中心部邊緣之間設有密封裝置(圖中未示出)。該密封裝置可具體為橡膠密封圈,當然,也可為其它類型的密封裝置,比如,硅膠密封條、尼龍密封墊等,本具體實施方式
對密封裝置的具體類型不作具體限定。如此設置,可有效避免彈性片114與環狀隔板113相貼合時,進入上層分離艙112 的碎料落入下層分離艙112。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氣流分選裝置,其驅動裝置14可具體為電機,當然,也可為其它類型的驅動裝置,比如,柴油機、汽油機等,只需能夠提供轉軸12旋轉所需驅動力即可。本具體實施方式
還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包括上述任一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如此設置,本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供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能夠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材料的分離。其有益效果的推導過程與上述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所帶來的有益效果的推導過程大體相同,故本文不再贅述。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 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艙體,所述艙體包括設置于底部的備料艙和多級依次設置于所述備料艙之上的分離艙,所述備料艙和與其相鄰的所述分離艙及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分離艙由環狀隔板隔開, 所述備料艙的側壁設有進料口,各級所述分離艙的底部側壁均設有出料口 ;覆蓋于所述環狀隔板的中空部上側的彈性片,且所述彈性片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環狀隔板;貫穿于所述備料艙和各級所述分離艙的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多個可變距風扇,且多個所述可變距風扇與多級所述分離艙一一對應;設置于所述備料艙內且固定設置于所述轉軸的托盤,所述托盤與所述進料口相對應;用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控制各級所述分離艙內的可變距風扇的螺距及控制各級所述分離艙的出料口啟閉的控制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片包括連接部、掀起部及位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掀起部之間的彎折部,所述彈性片通過所述連接部與所述環狀隔板固定連接,所述彎折部的兩側邊之間的距離沿其至所述掀起部的方向漸增,所述環狀隔板的中心部形狀與所述彈性片形狀相一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掀起部的上端設有限位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接部通過螺栓連接于所述環狀隔板。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片與所述環狀隔板的中心部邊緣之間設有密封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裝置為橡膠密封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裝置為柴油機。
9.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包括艙體,艙體包括設置于底部的備料艙和多級依次設置于備料艙之上的分離艙;覆蓋于環狀隔板的中空部上側的彈性片,且彈性片的一端固定連接于環狀隔板;貫穿于備料艙和各級分離艙的轉軸,轉軸上設有多個可變距風扇;設置于備料艙內且固定設置于轉軸的托盤;用于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裝置;控制可變距風扇的螺距及控制各級分離艙的出料口啟閉的控制裝置。如此設置,本發明公開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的氣流分選裝置,可有效實現太陽能電池回收過程的碎料中背板、碎電池片、金屬等比重不同的碎料的分離。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氣流分選裝置的太陽能電池回收分解設備。
文檔編號B07B7/01GK102416381SQ20111034877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王士元 申請人:英利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