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軸類零件是機械工業中極為常見的零件,也是非常重要的零件,其形狀誤差精度直接影響機械的運動性能以及使用壽命,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對軸類要求越來越高,從事軸類的生產企業也越來越多,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淘汰,首要任務就是是控制好產品質量精度,對零件進行檢測時,傳統的檢測是采用單純人工視覺檢測或人工視覺與機械量具、光學儀器相結合進行抽檢,人工檢測往往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檢測精度不高、成本高等缺點;另外,是采用工業相機檢測,檢測精度不高,檢測數據不夠穩定,受外界光影響較大,所以,現有的檢測方式及設備已經滿足不了現代工業發展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效率高,保證檢測精度和數據準確性,保證產品質量的軸類工件的扁位檢測設備。
本發明主要是針對單扁軸工件的扁位檢測設備,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主要包括有基板、校扁組件、夾持組件以及長度檢測組件,所述校扁組件包括有支撐架、支撐輪、電機、氣缸二以及氣缸十,其中支撐架有相同的兩個,兩個支撐架上設有兩根平行的轉軸,每根轉軸上均設有兩個相對支撐輪,其中一根轉軸上的支撐輪與另一根轉軸上的支撐輪徑向錯開,所述兩根轉軸的一端均設從動帶輪,這兩個從動帶輪與電機輸出端上的主動帶輪通過傳動帶傳動連接,電機設置在基板下方的固定板上;所述其中一個支撐架的一側設氣缸十,該氣缸十為滑臺氣缸,其滑臺上設氣缸二,氣缸二的活塞端設氣動夾爪一;所述夾持組件包括有直線模組、安裝架、模組滑板、氣缸一、氣缸三、氣缸七、氣缸八、氣動夾爪二以及氣缸夾爪三,其中直線模組與上述支撐軸平行設置,直線模組由兩個設置在基板上的安裝架支撐,直線模組的滑臺上設有模組滑板,該模組滑板上設有兩個滑臺氣缸,即氣缸一和氣缸三,其中氣缸三的滑臺上設朝下的氣缸七,氣缸三的滑臺上設朝下的氣缸八,所述氣缸七的活塞端設氣動夾爪二,氣缸八的活塞端設氣動夾爪三;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上述氣缸十的一側位置設CDD測量儀,該CDD測量儀與直線模組垂直設置;所述長度檢測組件包括有氣缸五、接觸式傳感器、支架以及定位塊,其中氣缸五設在基板上并位于CDD測量儀的一側,該氣缸五為滑臺氣缸,其滑臺上設接觸式傳感器,上述氣缸五與CDD測量儀之間依次設定位塊和支架,定位塊上具有一個能夠頂住工件的支撐桿,支架上具有卡住工件的V形槽,支撐桿朝向V形槽,接觸式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V形槽。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方案,所述另一個支撐架的一側設氣缸四,氣缸四的活塞端與氣動夾爪一相對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方案,還包括上料組件,該上料組件包括有料倉、推料板、氣缸九以及過渡板,其中料倉是由矩形板組成的中空殼體,其設置在基板上,料倉的底板上靠近前端位置設條形開口,該條形內設有一個豎直的推料板,該推料板的頂面是朝向前端的斜面,所述推料板的下部穿過基板與氣缸九活塞端相接,所述料倉的前端板上設有向前端傾斜的過渡板,所述這兩個支撐架相對設置在基板上并對應所述過渡板的下料位置。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方案,還包括分選出料組件,分選出料組件包括下料板、連板、氣缸六以及接料盒,上述氣缸五的一側設下料板,該下料板為人字形板,其兩個自由端分別伸入開設在基板上的矩形下料孔內,所述下料板上具有一個向外延伸的連板,該連板與設置在基板上的氣缸六活塞端相接,所述基板的下部設料盒,接料盒內部由隔板分成兩個儲料空間,這兩個儲料空間分別與基板上的兩個下料孔一一對應。
本發明的工作可通過PLC控制,以傳感器信號作為各氣缸及檢測部件的工作指令,實現上料、校扁、檢測以及下料自動順序化進行,無需人工操作,實現全自動檢測,并且能夠根據檢測結果實現產品的自動篩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能夠實現對軸類零件的扁位、直徑、長度自動化檢測,大大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成本,節省了大量的人工費用;
2、檢測精度高,穩定性強,大大提高加工效率,保證加工的連續性;
3、降低產品廢品率,保證產品質量,節約生產成本。
4、操作簡單,便于維護和維修,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左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初始狀態右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校扁組件工作狀態示意圖(主視方向)。
圖6為本發明的夾持組件工件狀態示意圖(主視方向)。
圖7為本發明的長度檢測組件工作狀態示意圖(主視方向)。
圖8為本發明的出料工作狀態示意圖(主視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接下來就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上料組件包括有料倉、推料板、氣缸九以及過渡板,其中料倉9是由矩形板組成的中空殼體,其設置在基板17上,料倉的底板上靠近前端位置設條形開口,該條形內設有一個豎直的推料板30,該推料板的頂面是朝向前端的斜面,所述推料板的下部穿過基板與氣缸九23活塞端相接,所述料倉的前端板上設有向前端傾斜的過渡板35。
工作時,工件置于料倉內,氣缸九工作,推料板推出一個工件滾落至過渡板上,然后由過渡板滾出。
如圖1、圖2、圖3以及圖5所示,校扁組件包括有支撐架、支撐輪、電機、氣缸二以及氣缸十,其中支撐架30有相同的兩個,這兩個支撐架相對設置在基板17上并對應所述過渡板35的下料位置,兩個支撐架上設有兩根平行的轉軸32,每根轉軸上均設有兩個相對支撐輪31,其中一根轉軸上的支撐輪與另一根轉軸上的支撐輪徑向錯開,所述兩根轉軸的一端均設從動帶輪,這兩個從動帶輪與電機22輸出端上的主動帶輪通過傳動帶34傳動連接,電機設置在基板下方的固定板33上;所述其中一個支撐架的一側設氣缸十25,該氣缸十為滑臺氣缸,其滑臺上設氣缸二3,氣缸二的活塞端設氣動夾爪一36;所述另一個支撐架的一側設氣缸四8,氣缸四的活塞端與氣動夾爪一相對設置。
工作時,工件27由上料組件的過渡板滾落至支撐輪上,氣缸四工作,使工件的軸向位置固定,電機工作,使工件的扁面向上,氣缸十工作,氣缸二靠近工件,氣缸二工作,通過氣動夾爪一將工件的扁面校正,氣缸二、氣缸十復位。
如圖1、圖2、圖3以及圖4所示,夾持組件包括有直線模組、安裝架、模組滑板、氣缸一、氣缸三、氣缸七、氣缸八、氣動夾爪二以及氣缸夾爪三,其中直線模組7與上述支撐軸平行設置,直線模組由兩個設置在基板上的安裝架4支撐,直線模組的滑臺上設有模組滑板5,該模組滑板上設有兩個滑臺氣缸,即氣缸一1和氣缸三6,其中氣缸三的滑臺上設朝下的氣缸七18,氣缸三的滑臺上設朝下的氣缸八20,所述氣缸七的活塞端設氣動夾爪二19,氣缸八的活塞端設氣動夾爪三21;所述基板上并位于上述氣缸十25的一側位置設CDD測量儀10,該CDD測量儀與直線模組垂直設置。
工作時,如圖6所示,氣缸七18工作,氣動夾爪二19夾取校扁后的工件27,氣缸七復位,直線模組7工作,工件通過CDD通過CDD測量儀10,通過的過程中,工件的扁厚及直徑檢測完成。
如圖1和圖2所示,長度檢測組件包括有氣缸五、接觸式傳感器、支架以及定位塊,其中氣缸五13設在基板17上并位于CDD測量儀10的一側,該氣缸五為滑臺氣缸,其滑臺上設接觸式傳感器14,上述氣缸五與CDD測量儀之間依次設定位塊11和支架26,定位塊上具有一個能夠頂住工件的支撐桿,支架上具有卡住工件的V形槽,支撐桿朝向V形槽,接觸式傳感器的檢測端朝向V形槽。
工作時,如圖7所示,氣缸一1工作,將氣缸七18向下移動,然后氣缸七工作,氣動夾爪二19上的工件27坐落在支架26上,氣缸五13工作,接觸式傳感器14檢測端接觸工件,完成對工件長度的檢測。
如圖1、圖2以及圖4所示,分選出料組件包括下料板、連板、氣缸六以及接料盒,上述氣缸五13的一側設下料板15,該下料板為人字形板,其兩個自由端分別伸入開設在基板17上的矩形下料孔內,所述下料板上具有一個向外延伸的連板2,該連板與設置在基板上的氣缸六16活塞端相接,所述基板的下部設料盒29,接料盒內部由隔板分成兩個儲料空間,這兩個儲料空間分別與基板上的兩個下料孔一一對應。
工作時,由圖8所示,工件27完成長度檢測后,氣缸七18和氣缸一1復位,直線模組5返回至初始位置,氣缸七再次工作,夾取第二支工件36,直線模組工作,再次通過CDD檢測儀10,然后工件36到達支架26上方,工件27到達下料板15上方,氣缸七18、氣缸一1、氣缸三6、氣缸八20同時工作,工件36落入支架26上,實現長度檢測,工件27由下料板出料。
由圖4所示,即將進入下料板的工件由以上檢測結果分選,合格品由下料板15的一個自由端進入接料盒29一個空間(接合格產品),若為不合格產品,氣缸六16工作,不合格產品由下料板15的另一個自由端進入接料盒29的另一個空間(接不合格產品),這樣就完成一次檢測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