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在現有選礦系統的基礎上增加引風機、抽風罩、旋風落料器等,該選礦系統能夠將大鱗片石墨在干態下從破碎的礦粉中分離出來,不進入球磨工藝環節,直接進入浮選槽進行浮選,從而保護了大量的大鱗片石墨原料,使得大鱗片石墨的產量增加一倍以上,大幅提高了大鱗片石墨的產出率。
【專利說明】
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墨選礦系統,具體涉及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多年以來,石墨行業用于深加工的石墨精粉原料需采用80目以上的大鱗片石墨,例如,可膨脹石墨原料、柔性石墨卷材、球形石墨、超薄石墨膜材及石墨烯、散熱傳熱等高價值制品均需由大鱗片石墨制成,而細鱗片石墨僅能用于耐火材料、煉鋼、石墨坩禍、鑄造等低端產品。但是,目前石墨礦山采選出的大鱗片石墨原料只占15?20%,80%以上的鱗片石墨均為細鱗片石墨,而市場上大鱗片石墨原料的價格是細鱗片石墨(100目以下)的2?4倍。
[0003]目前,石墨礦開采行業采用的選礦方法通常為浮選法,其選礦系統中通常包括用于粗破的第一破碎裝置、用于對破碎后原料進行篩選分離的篩選裝置、用于收集篩分后粒度較細的篩下物的收集裝置(如粉礦倉)、用于對篩上物進行二次破碎的第二破碎裝置、用于將篩分后粒度較大的篩上物運送至第二破碎裝置的第一運輸機構、用于將經第二破碎裝置破碎后原料運送至篩選裝置的第二運輸機構、與收集裝置相連的球磨機、與球磨機相連的浮選槽。采用現有選礦系統選礦的過程參見圖1,即將石墨礦石經第一破碎裝置(如顎式破碎機)粗破后,輸入篩選裝置(如圓振篩);篩上物輸入第二破碎裝置(如反擊式破碎機)進行細破,細破后再經第二運輸機構輸入篩選裝置(如圓振篩)再次篩選;而篩下物輸入收集裝置(如粉礦倉),再輸入球磨機,球磨后輸入浮選槽,注入清水,加入適量浮選劑,經過攪拌,鱗片石墨就會浮上水面,在旋轉刮片作用下,排入料槽,沙子沉在水底。
[0004]利用現有選礦系統進行選礦,石墨礦石經過粗破、篩分、細破,大量的大鱗片石墨從礦石中分離出來,經過圓振篩,隨篩下物一起由皮帶輸送機送人粉礦倉,再由皮帶輸送機從粉礦倉輸入球磨機進行球磨,在輸送和球磨過程中,大鱗片石墨原料與顆粒礦石相互撞擊和設備摩擦受到嚴重破壞而變小,鱗片石墨的片徑由Imm左右(甚至更大)變成0.1mm甚至更小。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現提出了一種新的選礦裝置,以增加大鱗片石墨的產出率。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包括用于粗破的第一破碎裝置、用于對破碎后原料進行篩選分離的篩選裝置、用于收集篩分后粒度較細的篩下物的收集裝置、用于對篩上物進行二次破碎的第二破碎裝置、用于將篩分后粒度較大的篩上物運送至第二破碎裝置的第一運輸機構、用于將經第二破碎裝置破碎后原料運送至篩選裝置的第二運輸機構、與收集裝置相連的球磨機、用于對球磨機處理后物料進行浮選的浮選槽;
[0008]還包括用于將大鱗片石墨從篩選裝置中吸離的引風機、設置在篩選裝置上的抽風罩、設置在抽風罩和引風機之間的旋風落料器,該旋風落料器設有入風口、排風口及位于該旋風落料器底部用于將大鱗片石墨排出的出料口,所述浮選槽對應設置在出料口下方,所述抽風罩與入風口連接,所述引風機與排風口連接;
[0009]所述篩選裝置包括用于容納篩上物的上部空間、用于容納篩下物的下部空間,所述抽風罩與該下部空間連通。
[0010]進一步,所述第一破碎裝置為顎式破碎機。
[0011]進一步,所述第二破碎裝置為反擊式破碎機。
[0012]進一步,所述收集裝置為粉礦倉。
[0013]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的選礦裝置能夠將大鱗片石墨在干態下從破碎的礦粉中分離出來,不進入球磨工藝環節,直接進入浮選槽進行浮選,從而保護了大量的大鱗片石墨原料,使得大鱗片石墨的產量增加一倍以上,大幅提高了大鱗片石墨的產出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現有選礦系統選礦工藝流程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選礦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利用圖2中選礦系統進行選礦的流程圖;
[0018]圖4為旋風落料器工作原理圖。
[0019]其中,I一引風機、2—抽風罩、3 —旋風落料器、4一篩選裝置、31—入風口、32—排風口、33—出料口、34—圓筒部、35 —椎體部、36 —集料部、37 —外側螺旋氣流、38 —內側螺旋氣流、39—排風筒、41 一上部空間、42—下部空間、43—篩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2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包括用于粗破的第一破碎裝置(圖中未示出)、用于對破碎后原料進行篩選分離的篩選裝置4、用于收集篩分后粒度較細的篩下物的收集裝置(圖中未示出)、用于對篩上物進行二次破碎的第二破碎裝置(圖中未示出)、用于將篩分后粒度較大的篩上物運送至第二破碎裝置的第一運輸機構(圖中未示出)、用于將經第二破碎裝置破碎后原料運送至篩選裝置4的第二運輸機構(圖中未示出)、與收集裝置相連的球磨機(圖中未示出)、用于對球磨機處理后物料進行浮選的浮選槽(圖中未示出)。
[0022]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的選礦裝置還包括用于將大鱗片石墨從篩選裝置4中吸離的引風機1、設置在篩選裝置4上的抽風罩2、設置在抽風罩2和引風機I之間的旋風落料器3,該旋風落料器3設有入風口 31、排風口 32及位于該旋風落料器3底部用于將大鱗片石墨排出的出料口 33,該浮選槽對應設置在出料口 33下方,該抽風罩2與入風口 31連接,該引風機I與排風口 32連接。本實施例中,旋風落料器3底部設有星型排塵閥,出料口 33設置在星型排塵閥上。
[0023]具體的,該篩選裝置4包括用于容納篩上物的上部空間41、用于容納篩下物的下部空間42,所述抽風罩2與該下部空間42連通。
[0024]工作時,參見圖2、圖3、圖4,物料先進入第一破碎裝置粗破后進入篩選裝置4,篩選裝置4上設有篩網43,使得粒度較細的物料(即細料)和粒度較大的物料(即粗料)分離。細料通過篩網43進入下部空間42,細料落入下部空間42的過程中有一瞬間處于懸浮狀態,由于細料中的大鱗片石墨和部分細粒砂子自重較小,在引風機I的作用下,這些大鱗片石墨和細粒砂子在這一瞬間經抽風罩2進入旋風落料器3,然后經旋風落料器3的星型排塵閥的出料口 33輸入浮選槽,進行后續工序,氣流進入旋風落料器3底部后回旋至排風口 32通過引風機I排出;而其余細料則落入下部空間42底部,再進入收集裝置,經球磨機處理后輸入浮選槽。粗料篩分后仍在上部空間41,分離后的粗料經第一運輸機構運送至第二破碎裝置內,經第二破碎裝置再次破碎后再經第二運輸機構運送回篩選裝置4再次進行篩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礦石碳含量及破碎情況調控引風量,以免抽吸大量細沙子至浮選槽。
[0025]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破碎裝置為顎式破碎機;第二破碎裝置為反擊式破碎機;收集裝置為粉礦倉;該篩選裝置4為圓振篩。
[0026]本實施例中,該旋風落料器3采用現有旋風除塵器的結構,參見圖4,該旋風落料器3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圓筒部34、椎體部35及集料部36,該圓筒部34椎體部35、集料部36—體貫通設置,入風口 31和排風口 32均設置在圓筒部34上,入風口 31設置在該圓筒部34頂部的側面,使得該入風口31呈蝸殼型,而該圓筒部34頂部中心設有排風筒39,該排風筒39底部貫通、頂部封閉,該排風筒39部分貫穿伸入圓筒部34內。當大鱗片石墨和部分細粒砂子被抽吸出下部空間42后,經入風口31進入圓筒部34,由于排風筒39部分伸入圓筒部34內,且入風口 31呈蝸殼型,使得氣流沿圓筒部34內壁旋轉流動,形成向下運送的外側螺旋氣流37,該外側螺旋氣流37至椎體部35底部后形成向上運送的內側螺旋氣流38,空氣經排風筒39排出,而大鱗片石墨和部分細粒砂子則在自重作用下落入集料部36,再經星型排塵閥輸入浮選槽。現有旋風除塵器是為了除塵,而本實用新型中的旋風落料器是為了收集分離出來的大鱗片石墨等物料。該星型排塵閥能夠實現排料不排氣,使得氣流無法通過出料口 33進出,有利于外側螺旋氣流37和內側螺旋氣流38的形成,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
[0027]本實用新型的選礦裝置利用抽風罩2、旋風落料器3和引風機I將大鱗片石墨和細粒砂子在干態分離出來直接輸入浮選槽,大鱗片石墨避免了在長距離輸送過程和球磨機中被顆粒礦石相互撞擊及設備摩擦受到破壞,使得大鱗片石墨得到有效保護,提高了大鱗片石墨的產出率;另外,由于部分細粒砂子和大鱗片石墨在負壓氣流作用下直接輸入浮選槽,可減少礦石破碎篩選過程中的粉塵,降低粉塵對作業環境的影響,有利于環境保護;并且,本實用新型的選礦系統只需在現有選礦系統的基礎上增加引風機1、抽風罩2、旋風落料器3及相應的控制裝置即可,無需更換原選礦生產線設備,降低了設備成本。
[0028]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包括用于粗破的第一破碎裝置、用于對破碎后原料進行篩選分離的篩選裝置、用于收集篩分后粒度較細的篩下物的收集裝置、用于對篩上物進行二次破碎的第二破碎裝置、用于將篩分后粒度較大的篩上物運送至第二破碎裝置的第一運輸機構、用于將經第二破碎裝置破碎后原料運送至篩選裝置的第二運輸機構、與收集裝置相連的球磨機、用于對球磨機處理后物料進行浮選的浮選槽,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用于將大鱗片石墨從篩選裝置中吸離的引風機、設置在篩選裝置上的抽風罩、設置在抽風罩和引風機之間的旋風落料器,該旋風落料器設有入風口、排風口及位于該旋風落料器底部用于將大鱗片石墨排出的出料口,所述浮選槽對應設置在出料口下方,所述抽風罩與入風口連接,所述引風機與排風口連接; 所述篩選裝置包括用于容納篩上物的上部空間、用于容納篩下物的下部空間,所述抽風罩與該下部空間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裝置為顎式破碎機。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碎裝置為反擊式破碎機。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護大鱗片石墨的氣流選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裝置為粉礦倉。
【文檔編號】B03B7/00GK205701118SQ20162067659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0日
【發明人】羅成旺, 韓永鳳, 岳新卿
【申請人】宜昌新成石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