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脂,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鋼絲繩表面脂是涂敷于股和捻成后鋼絲繩表面的一種潤滑脂,其作用一方面是減少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股中鋼絲間的摩擦及鋼絲繩與繩輪槽的摩擦,以減小鋼絲繩的磨損;另一方面是保護鋼絲繩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受腐蝕。這就要求鋼絲繩表面脂產品具有如下性能優良的黏附性、滲透性能、良好的防銹、防腐蝕性能以及良好的擠壓抗磨性能。·鋼絲繩表面脂按其成分可分為烴基型鋼絲繩表面脂、浙青型鋼絲繩表面脂、皂基型潤滑脂等不同類型。烴基型鋼絲繩表面脂,一般采用廢舊石蠟、地蠟制備,滴點較低,使用溫度范圍在45 55°C左右,用量較大。一些學者嘗試在烴基型鋼絲繩表面脂的基礎脂內加入各種添加劑以改善其黏附性、高低溫性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朱立等在石蠟基潤滑脂的基礎上加入增強樹脂、黏度調節劑等,可使烴基型鋼絲繩表面脂在夏季存放3個月后不出現滴落現象。凌偉紅、姜和基等采用高黏度基礎油,以固體石蠟為稠化劑,加入聚乙烯石蠟、酚醛樹脂、石油樹脂等高分子聚合物改善其高低溫性能。申請號為200510068165. 3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鋼絲繩防護的潤滑脂制備方法,該潤滑脂滴點大于65°C,但最高只有73°C。申請號為20111032194. 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烴基潤滑脂組合物,采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為增黏劑,使其潤滑脂的滴點大于60°C。在改善油脂滴點性能方面,添加高分子聚合物作為潤滑脂增黏劑已成為一種趨勢。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較高滴點,且防銹、防腐性能優異的烴基潤滑脂,滿足鋼絲繩表面的防護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烴基潤滑脂滴點偏低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較高滴點,且防銹、防腐性能優異的烴基潤滑脂,滿足鋼絲繩表面的防護要求。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包括基礎油、微晶蠟、增稠劑、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石油磺酸鋇、羊毛脂鈣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基礎油52.0 78.0%
微晶蠟10.0~35.0%
增稠劑8.0~30.0%
烷基二苯胺0.25~0.6%
石油磺酸鋇1.5 3.0%
羊毛脂鈣皂1.5-3.0%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
所述基礎油為100°C的運動粘度為10. O 40. OmmVs的基礎油,所述增稠劑為APP (無規聚丙烯)或APAO (非晶態α-烯烴共聚物);所述微晶蠟的滴熔點為65 85°C。優選地,上述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
基礎油53.5 75.0%
微晶蠟12.0~30.0%
增稠劑10.0 26 0%
烷基二苯胺0.3 0.5%
石油磺酸鋇1.8-2.5%
羊毛脂鈣皂1.8 2.5%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優選地,所述增稠劑為APAO。APAO外觀為白色顆粒,其軟化點為129 146°C,密度約為 O. 86g/cm3。優選地,所述的基礎油為環烷基油、石蠟基油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所述基礎油的100°c的運動粘度為25. O 38. 0mm2/s。優選地,所述微晶蠟的滴熔點為80 85°C。上述所涉及的原料均為工業品,均可以直接從市場上購買得到。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基礎油投入釜中,升溫至120 155°C,投入增稠劑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20 150°C范圍內,保持10 30min,再投入微晶蠟至全部溶解,保持45 60min,然后依次加入烷基二苯胺、石油磺酸鋇、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45 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制得該烴基潤滑脂。本發明選擇APP(無規聚丙烯)或ΑΡΑ0(非晶態α -烯烴共聚物)作為增稠劑,無規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它是以傳統工藝生產等規聚丙烯(IPP :1sotacticpolypropylene)時所產生的副產物。以往這些不受歡迎的產物一直是直接挖坑掩埋、焚燒或者是被當作燃料處理掉的。本發明選擇APP作為增稠劑,提高了烴基潤滑脂的滴點,增強了其黏附性能,且防銹、防腐性能優異,滿足鋼絲繩表面的防護要求。隨著催化技術的進步,聚合工業中產生的無規聚丙烯的量越來越少,為此該材料供應市場上的缺口越來越大。APAO(非晶態α -烯烴共聚物,Amorphous poly alpgaolefin)是一種低分子量的非晶態飽和塑性體材料,由α-烯烴經聚合反應生成,微觀結構上是一種非晶態的、無規則的排列狀態,與APP具有相同的特性,并具有更穩定的質量。同時,因為APAO是采用專門工藝有目的生產的聚合物,所以與副產品APP的隨機性不同。因此,增稠劑APAO的選擇,相對于增稠劑ΑΡΡ,制備出具有較高滴點的烴基潤滑脂,并且在其防銹、防腐蝕方面均具有較好結果,從而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選擇APP或APAO作為增稠劑,提高了烴基潤滑脂的滴點,增強了其黏附性能,且防銹、防腐性能優異,滿足鋼絲繩表面的防護要求。增稠劑APAO的選擇,相對于增稠劑APP來說,使滴點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并且在其防銹、防腐蝕方面均具有較好結果,且原料來源更穩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但不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對比例I首先將680g基礎油(環烷基油,100°C運動粘度為15. 5mm2/s)投入釜中,升溫至120 140°C,投入160g微晶蠟(70#,滴熔點為67V )至全部溶解,保持約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16g石油磺酸鋇、16g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約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將其性能列于表I。實施例1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480g基礎油(環烷基油,100°c運動粘度為15. 5mm2/s)投入釜中,升溫至120°C左右,投入200g增稠劑APP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30 140°C范圍內,保持約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蠟(70#,滴熔點為67V )至全部溶解,保持約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16g石油磺酸鋇、16g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約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將其性能列于表I。實施例2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480g基礎油(環烷基油,100°c運動粘度為15. 5mm2/s)投入釜中,升溫至150°C左右,投入200g增稠劑APAO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40 150°C范圍內,保持約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蠟(70#,滴熔點為67V )至全部溶解,保持約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16g石油磺酸鋇、16g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約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將其性能列于表I。實施例3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480g基礎油(石蠟基油,100°c運動粘度為35. 5mm2/s)投入釜中,升溫至120°C左右,投入200g增稠劑APP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30 140°C范圍內,保持約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蠟(85#,滴熔點為83°C )至全部溶解,保持約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16g石油磺酸鋇、16g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約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將其性能列于表I。實施例4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480g基礎油(石蠟基油,100°c運動粘度為35. 5mm2/s)投入釜中,升溫至150°C左右,投入200g增稠劑APAO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40 150°C范圍內,保持約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蠟(85#,滴熔點為83°C )至全部溶解,保持約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16g石油磺酸鋇、16g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約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將其性能列于表I。實施例5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560g基礎油(石蠟基油,100°c運動粘度為35. 5mm2/s)投入釜中,升溫至150°C左右,投入120g增稠劑APAO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40 150°C范圍內,保持約lOmin,再投入160g微晶蠟(85#,滴熔點為83°C )至全部溶解,保持約60min。然后依次加入3. 5g烷基二苯胺(石油化工產品名稱代號T557)、16g石油磺酸鋇、16g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約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將其性能列于表I。表I烴基潤滑脂實施例對比數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礎油、微晶蠟、增稠劑、烷基二苯胺、石油磺酸鋇、羊毛脂鈣皂,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基礎油52.0 78.0%微晶蠟10.0~35.0%增稠劑8.0 30.0%烷基二苯胺0.25 0.6%右油磺酸鋇1.5 3.0%羊毛脂鈣皂1.5 3.0%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所述基礎油為100°C的運動粘度為10. O 40. OmmVs的基礎油,所述增稠劑為APP (無規聚丙烯)或APAO (非晶態α-烯烴共聚物);所述微晶蠟的滴熔點為65 85°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53.5-75.0%基礎油微晶I昔增稠劑烷基二苯胺石油磺酸鋇羊毛脂鈣皂12.0-30.0%10.0-26.0% 0.3-0.5%1.8-2.5%1.8-2.5%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稠劑為ΑΡΑ0。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礎油為環燒基油、石臘基油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所述基礎油的100°C的運動粘度為25. O 38. 0mm2/s。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蠟的滴熔點為80 85°C。
6.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基礎油投入釜中,升溫至120 155°C,投入增稠劑至全部熔化,維持物料溫度在120 150°C范圍內,保持10 30min,再投入微晶蠟至全部溶解,保持 45 60min,然后依次加入烷基二苯胺、石油磺酸鋇、羊毛脂鈣皂,使之全部溶解,并在此溫度下攪拌45 60min,自然降溫至90°C以下即可出釜,制得該烴基潤滑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鋼絲繩表面防護的烴基潤滑脂及其制備方法。該烴基潤滑脂包括的各組分及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基礎油52.0~78.0%;微晶蠟10.0~35.0%;增稠劑8.0~30.0%;烷基二苯胺0.25~0.6%;石油磺酸鋇1.5~3.0%;羊毛脂鈣皂1.5~3.0%;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所述基礎油為100℃的運動粘度為10.0~40.0mm2/s的基礎油,所述增稠劑為APP或APAO;所述微晶蠟的滴熔點為65~85℃。本發明選擇APP或APAO作為增稠劑,提高了烴基潤滑脂的滴點,增強了其黏附性能,且防銹、防腐性能優異。
文檔編號C10N40/32GK102994198SQ20121058125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閆洪, 崔彥兵, 邱輝玉, 彭繼民 申請人:天津市津冠潤滑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