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為原料,依次經過破碎、篩選、熱風干燥各步驟處理,然后壓制成型。本發明所不僅可實現污泥的有效減量化,而且可實現污泥的資源化再利用,符合節能減排政策,為巨量污泥的處置提供了一條經濟有效的根本途徑,具有重要價值和社會意義。
【專利說明】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污泥的處置方法,具體說,是涉及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固體殘留物,污泥量約占污水處理量的3%。~5%。(以含水率97%計)。隨著污水處理廠的不斷興建,我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量正在迅速增加,必將產生更多的污泥。污泥的成分非常復雜,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難降解的有機物、多種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重金屬等成分。如何將產量巨大、成分復雜的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已成為全世界環境界矚目的課題之一。
[0003]目前,污泥的處理主要朝三個方面發展:一是穩定化,通過堆肥、消化等手段,使污泥處置后不再進一步降解,避免二次污染;二是無害化,去除病原體,固化、穩定重金屬,保障生態安全;三是資源化,在處理污泥的同時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現有技術中關于污泥的處置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0004]1、填埋——污泥消化后經脫水再進行填埋是目前國內外常采用的方式。填埋投資少、容量大、見效快,但場地不宜尋找,污泥運輸和填埋場建設費用較高,填埋容量有限,有害成分的滲漏可能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填埋場的衛生、臭氣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會使大量病原菌繁衍等。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污泥如果未經預處理直接進入填埋場將引起填埋場的工程事故。近年來,部分填埋場已經開始拒絕接收污泥進入,故填埋處置污泥的方式將面臨著限制。
[0005]2、土地利用——利用污泥中的植物營養氮、磷、鉀等,將污泥制成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用于園林綠化、土壤改良、農用。但污泥中的重金屬屬于不能降解的污染成分,而且在土壤中遷移的速度極其緩慢,即使污泥經過堆肥,其中的重金屬也會在土壤中不斷累積。從全國范圍看,土地利用的處置方式也將面臨日趨嚴格的限制。
[0006]3、建筑材料利用一利用污泥中的硅、鋁、鐵、鈣等無機物制成水泥、磚、陶瓷等建筑材料,替代現有的資源消耗型建材。污泥的建材利用有制輕質陶粒、制熔融微晶玻璃、生產水泥等。但磚瓦行業作為一種夕陽產業,行業整體將面臨著轉型,所以,依靠建筑材料利用來消納污泥也將面臨困境。
[0007]4、焚燒-利用焚燒爐將脫水污泥加溫干燥,再用高溫氧化污泥中的有機物,使污泥成為少量灰燼。焚燒可將污泥實現最大減量化;所有病原體均可殺滅,有毒污染物被氧化,灰塵和灰渣中的重金屬活性比污泥中的要低得多。但污泥直接焚燒存在投資大、處理費用高等問題及有機物燃燒會產生二惡英等劇毒物質。因此,污泥直接焚燒處置方式并不適宜大范圍推廣。
【發明內容】
[0008]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以真正實現污泥的“減量化和資源化”,變廢為寶,利國利民,為巨量污泥的處置提供一條經濟有效的根本途徑。
[0009]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0]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是以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為原料,依次經過破碎、篩選、熱風干燥各步驟處理,然后壓制成型。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原料的含水率低于45%。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破碎采用去除網罩的粉碎機,目的只是將污泥結塊打碎,但不破壞污泥中其它混雜的物品。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案,篩選采用網孔直徑為8~15mm的篩網,目的是使打碎的污泥可以順利從網眼中漏出,而其它雜物包括大量的塑料制品從污泥中篩選出,以避免塑料制品混壓入后續的燃料棒中,以致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有害氣體污染環境。
[0014]作為一種優選方案,熱風干燥的溫度控制在400~600°C,此步處理的目的之一是通過高溫對污泥作進一步殺菌處理,另一個目的是進行干燥,使污泥的含水率達到8%~15%。
[0015]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壓制成型為燃料棒。
[0016]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燃料棒的直徑為8~33mm,長度大于20mm。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發明所述方法的各步驟操作簡單,可實現低成本、規模化處置污泥。
[0019]2、所制備的燃料棒的燃燒值在3700~4200千卡/千克之間,可替代煤作為鍋爐燃料,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能減排;并且該產品的二氧化碳為零排放,硫化物、氮化物可直接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燃燒率可達到95%以上,燃燒后的余灰可進一步用作有機肥或建筑材料。
[0020]綜上所述可見,本發明所述的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不僅可實現污泥的有效減量化,而且可實現廢物再利用,使處理后的污泥變成清潔燃料和有機肥得到再利用,符合節能減排政策,為巨量污泥的處置提供了一條經濟有效的根本途徑,具有重要價值和社會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2]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是以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為原料,依次經過破碎、篩選、熱風干燥各步驟處理,然后壓制成型。
[0023]作為一種優選方案,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原料的含水率低于45% ;破碎采用去除網罩的粉碎機,目的只是將污泥結塊打碎,但不破壞污泥中其它混雜的物品;篩選采用網孔直徑為8~15_的篩網,目的是使打碎的污泥可以順利從網眼中漏出,而其它雜物包括大量的塑料制品從污泥中篩選出,以避免塑料制品混壓入后續的燃料棒中,以致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有害氣體污染環境;熱風干燥的溫度控制在400~600°C,此步處理的目的之一是通過高溫對污泥作進一步殺菌處理,另一個目的是進行干燥,使污泥的含水率達到8%~15% ;壓制成型為燃料 棒,所述燃料棒的直徑為8~33mm,長度大于20mm。
[0024]實施例
[0025]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0026]I)以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低于45%)為原料,采用去除網罩的粉碎機進行破碎處理;此步處理的目的只是將污泥結塊打碎,但不破壞污泥中其它混雜的物品;
[0027]2)采用網眼直徑為8~15mm的篩網對破碎后的污泥進行篩選;此步的目的是從污泥中篩選出其它雜物包括大量的塑料制品,以避免塑料制品混壓入后續的燃料棒中,以致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有害氣體污染環境;
[0028]3)對篩選得到的污泥進行熱風干燥:在400~600°C熱風干燥,使處理后的污泥含水率達到8%~15% ;
[0029]4)壓制成燃料棒:直徑為8~33mm,長度大于20mm。
[0030]性能測試所依據的標準為:GB/T211— 2007《煤中全水份的測定方法》、GB/T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GB/T213— 2008《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及Q/IRUB1 — 2012《生物質成型燃料的企業標準》。
[0031]由本實施例處置方法得到的燃料棒的性能測試結果見表1所示:
[0032]表1燃料棒的性能測試結果
[0033]
【權利要求】
1.一種資源化處置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為原料,依次經過破碎、篩選、熱風干燥各步驟處理,然后壓制成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經好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泥原料的含水率低于 45%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破碎采用去除網罩的粉碎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篩選采用網孔直徑為8~15_的篩網。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熱風干燥的溫度為400~600°C。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熱風干燥步驟控制污泥的含水率達到8%~1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壓制成型為燃料棒。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燃料棒的直徑為8~33mm,長度大于20mm。
【文檔編號】C10L5/46GK103787559SQ201310379660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蔣秀娟 申請人:上海新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