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脫模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有機硅聚合物制備的建筑金屬模板脫模劑用成膜助劑。
背景技術:
:
混凝土成型需借助建筑模板來固定,待混凝土形成一定強度后需要拆除模板。為了防止模板拆除過程中混凝土粘連在模板上,給模板的再使用增加處理難度,通常會在模板內壁噴涂脫模劑。脫模劑在模板與混凝土表面之間起隔離與潤滑作用,用以克服模板與混凝土表面的粘結力,使拆模時模板能順利脫離混凝土,既保持混凝土形狀完好無損,又保護模板表面不受損壞。
傳統建筑模板脫模劑以廢機油、地溝油和大豆油為主,雖然成本低,但脫模效果一般。目前,隨著人們對脫模劑的深入研究,有機硅高分子樹脂乳液分散體系類產品應運而生,但其使用成本高,并且在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存在一定環保問題。另外,部分脫模劑雖然脫模效果好,但存在易產生氣孔、粉化和腐蝕模板的缺陷。成膜助劑是脫模劑的關鍵功能助劑,如選用合適將顯著提高脫模劑的成膜性,縮短固化成膜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縮短固化成膜時間且能顯著提高涂層柔韌性的利用有機硅聚合物制備的建筑金屬模板脫模劑用成膜助劑。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利用有機硅聚合物制備的建筑金屬模板脫模劑用成膜助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有機硅聚合物15-20份、氫化松香甘油酯6-11份、氯化聚乙烯5-9份、乳化硅油4-8份、聚乙烯醇縮丁醛4-8份、松節油3-6份、田菁膠3-6份、預糊化淀粉3-6份、米糠蠟2-4份、茶籽粉2-4份、硫酸化蓖麻油1-2份、羊毛脂1-2份、磷酸氫二鈉0.5-1份、異丙醇25-35份。
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向異丙醇中加入有機硅聚合物和氯化聚乙烯,分散均勻后加熱至回流狀態保溫混合10min,再加入氫化松香甘油酯和聚乙烯醇縮丁醛,繼續回流保溫混合10min,即得物料I;
(2)將乳化硅油和松節油充分混合,再加入田菁膠、米糠蠟和硫酸化蓖麻油,加熱至80-85℃保溫混合10min,然后將所得混合物轉入-5-0℃環境中靜置12h,隨后再加熱至65-70℃保溫混合5min,即得物料II;
(3)向物料I中加入物料II、預糊化淀粉、茶籽粉、羊毛脂和磷酸氫二鈉,充分混合均勻,所得混合物料送入球磨機中,球磨至細度小于10μm。
所述有機硅聚合物的制備方法為:將10份硅微粉加入2倍重量份乙醇中,分散均勻后于0-5℃環境中靜置3h,再加入3份聚氧化乙烯和2份C5加氫石油樹脂,混合均勻后利用微波反應器微波處理3min,然后加入2份聚丙烯酸鈉和0.5份納米膠粉,充分混合后利用等離子表面處理機對所得混合物處理15s,處理結束后在冰水浴下以10℃/min的速度進行冷卻降溫,待溫度降至0-5℃后保溫靜置5h,最后將所得物料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再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所述納米膠粉使用前經過預處理,其處理方法為:向20份納米膠粉中加入1份三鯨蠟醇磷酸酯和0.5份二茂鐵,加熱至完全熔融后保溫混合2-3min,再趁熱加入1份聚四氟乙烯超細粉和0.5份鈦酸酯偶聯劑,繼續保溫混合3-5min,所得混合物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充分干燥后最后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納米膠粉經過預處理,能顯著增強納米膠粉的滲透性,促進其與其余原料的均勻混合。
所述微波反應器的微波頻率2450MHz、微波功率700W。
所述等離子表面處理機的工作頻率40Hz、輸出功率600W。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以有機硅聚合物為主要原料,輔以氫化松香甘油酯、氯化聚乙烯及多種助劑制得建筑金屬模板脫模劑用成膜助劑,該成膜助劑添加到脫模劑中,不僅能顯著提高脫模劑的成膜性,還能有效縮短脫模劑的固化成膜時間,且能增強所形成膜層的附著力,避免膜層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氣孔和粉化現象,從而有助于提高脫模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1)向30份異丙醇中加入15份有機硅聚合物和5份氯化聚乙烯,分散均勻后加熱至回流狀態保溫混合10min,再加入6份氫化松香甘油酯和5份聚乙烯醇縮丁醛,繼續回流保溫混合10min,即得物料I;
(2)將4份乳化硅油和5份松節油充分混合,再加入3份田菁膠、3份米糠蠟和1份硫酸化蓖麻油,加熱至80-85℃保溫混合10min,然后將所得混合物轉入-5-0℃環境中靜置12h,隨后再加熱至65-70℃保溫混合5min,即得物料II;
(3)向物料I中加入物料II、4份預糊化淀粉、2份茶籽粉、1份羊毛脂和0.5份磷酸氫二鈉,充分混合均勻,所得混合物料送入球磨機中,球磨至細度小于10μm。
有機硅聚合物的制備:將10份硅微粉加入2倍重量份乙醇中,分散均勻后于0-5℃環境中靜置3h,再加入3份聚氧化乙烯和2份C5加氫石油樹脂,混合均勻后利用微波反應器微波處理3min,然后加入2份聚丙烯酸鈉和0.5份納米膠粉,充分混合后利用等離子表面處理機對所得混合物處理15s,處理結束后在冰水浴下以10℃/min的速度進行冷卻降溫,待溫度降至0-5℃后保溫靜置5h,最后將所得物料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再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納米膠粉的預處理:向20份納米膠粉中加入1份三鯨蠟醇磷酸酯和0.5份二茂鐵,加熱至完全熔融后保溫混合3min,再趁熱加入1份聚四氟乙烯超細粉和0.5份鈦酸酯偶聯劑,繼續保溫混合3min,所得混合物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充分干燥后最后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其中,微波反應器的微波頻率2450MHz、微波功率700W。等離子表面處理機的工作頻率40Hz、輸出功率600W。
實施例2
(1)向35份異丙醇中加入20份有機硅聚合物和5份氯化聚乙烯,分散均勻后加熱至回流狀態保溫混合10min,再加入6份氫化松香甘油酯和4份聚乙烯醇縮丁醛,繼續回流保溫混合10min,即得物料I;
(2)將5份乳化硅油和4份松節油充分混合,再加入4份田菁膠、2份米糠蠟和2份硫酸化蓖麻油,加熱至80-85℃保溫混合10min,然后將所得混合物轉入-5-0℃環境中靜置12h,隨后再加熱至65-70℃保溫混合5min,即得物料II;
(3)向物料I中加入物料II、6份預糊化淀粉、2份茶籽粉、1份羊毛脂和0.5份磷酸氫二鈉,充分混合均勻,所得混合物料送入球磨機中,球磨至細度小于10μm。
有機硅聚合物的制備:將10份硅微粉加入2倍重量份乙醇中,分散均勻后于0-5℃環境中靜置3h,再加入3份聚氧化乙烯和2份C5加氫石油樹脂,混合均勻后利用微波反應器微波處理3min,然后加入2份聚丙烯酸鈉和0.5份納米膠粉,充分混合后利用等離子表面處理機對所得混合物處理15s,處理結束后在冰水浴下以10℃/min的速度進行冷卻降溫,待溫度降至0-5℃后保溫靜置5h,最后將所得物料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再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納米膠粉的預處理:向20份納米膠粉中加入1份三鯨蠟醇磷酸酯和0.5份二茂鐵,加熱至完全熔融后保溫混合3min,再趁熱加入1份聚四氟乙烯超細粉和0.5份鈦酸酯偶聯劑,繼續保溫混合5min,所得混合物送入真空干燥機中,充分干燥后最后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
其中,微波反應器的微波頻率2450MHz、微波功率700W。等離子表面處理機的工作頻率40Hz、輸出功率600W。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