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柴油濾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層柴油濾芯。
背景技術:
高品質的柴油過濾器能夠有效地阻擋柴油中夾帶的微塵和水分,并能極有效地延長噴油泵、柴油噴嘴和其它過濾元件的使用壽命。
大大小小的油滴,大油滴通過油氣分離器易于分離,而小油滴(懸浮油微粒)則必須通過油氣分離濾芯的微米級玻纖層過濾。當正確選擇玻纖直徑及厚度時,濾料對氣體中油霧進行攔截、擴散和聚合,效果可達最佳。小油滴很快聚成大油滴,在氣動及重力推動下通過濾層,積聚在濾芯底部,再通過濾芯底部凹處的回油管進口返回潤滑系統,從而使壓縮機排出更加純凈、無油的壓縮空氣。旋裝機油濾芯是當今機械領域廣
泛應用的新型機油過裝置,具有安裝簡便、更換快捷、密封好、耐壓高、過濾精度高等特點。其廣泛應用 于油潤滑螺桿壓縮機、活塞式壓縮機、發電機組、各種國產及進口重載汽車、裝載機及工程機械設備等。 旋裝機油濾芯總成配有高強度鋁合金濾頭,用于油潤滑螺桿壓縮機潤滑油循環系統和工程液壓系統作為過濾裝置。并裝有壓差發訊器,當濾芯需要更換時,壓差發訊器能及時發出指示信號。
現有的濾芯都是單層濾芯,如果濾芯毀壞或者長時間沒有更換導致濾芯過濾效果差,都會影響機械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層柴油濾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層柴油濾芯,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側壁下部設有出油口,所述殼體的底部鋪設有防漏墊,所述防漏墊的邊緣且位于殼體的底部設有第一螺紋圈,所述第一螺紋圈螺紋連接第一濾芯,所述第一濾芯的內壁邊緣且位于殼體的底部設有第二螺紋圈,所述第二螺紋圈螺紋連接第二濾芯,所述殼體的內壁的上端設有一圈螺紋壁,所述殼體的中間設有濾芯蓋,所述濾芯蓋的邊緣設有與螺紋壁相匹配的螺紋邊沿,所述濾芯蓋的下表面粘接有防滲層,所述濾芯蓋的中間穿有進油管,所述進油管依次穿過濾芯蓋和防滲層并延伸至第二螺紋圈的內腔中。
優選的,所述出油口的內部設有濾網。
優選的,所述防滲層的直徑大于濾芯蓋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殼體 的外壁設有防腐層。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雙層柴油濾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第一螺紋圈和第二螺紋圈的設置,用于固定第一濾芯和第二濾芯,防漏墊的設置,防止油液從底部流走,影響過濾效果,螺紋邊沿的設置,方便濾芯蓋的擰合,兩層濾芯的設置,不僅過濾效果好而且在其中一個濾芯毀壞的情況下不影響過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出油口、3第一螺紋圈、4第二螺紋圈、5第一濾芯、6第二濾芯、7防漏墊、8螺紋壁、9濾芯蓋、10螺紋邊沿、11防滲層、12進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雙層柴油濾芯,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側壁下部設有出油口2,所述殼體1的底部鋪設有防漏墊7,所述防漏墊7的邊緣且位于殼體1的底部設有第一螺紋圈3,所述第一螺紋圈3螺紋連接第一濾芯5,所述第一濾芯5的內壁邊緣且位于殼體1的底部設有第二螺紋圈4,所述第二螺紋圈4螺紋連接第二濾芯6,所述殼體1的內壁的上端設有一圈螺紋壁8,所述殼體1的中間設有濾芯蓋9,所述濾芯蓋9的邊緣設有與螺紋壁8相匹配的螺紋邊沿10,所述濾芯蓋9的下表面粘接有防滲層11,所述濾芯蓋9的中間穿有進油管12,所述進油管12依次穿過濾芯蓋9和防滲層11并延伸至第二螺紋圈4的內腔中,所述出油口2的內部設有濾網,所述防滲層11的直徑大于濾芯蓋9的直徑,所述殼體1 的外壁設有防腐層。
工作原理:過濾時,油液首先從進油管12進入第二濾芯6的內腔中,分別經過第二濾芯6和第一濾芯5兩個濾芯的兩次過濾后從出油口2流出,第一螺紋圈3和第二螺紋圈4的設置,用于固定第一濾芯5和第二濾芯6,防漏墊7的設置,防止油液從底部流走,影響過濾效果,螺紋邊沿10的設置,方便濾芯蓋9的擰合。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