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靜音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發電機是將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的機械設備,它由水輪機、汽輪機、 柴油機或其他動力機械驅動,將水流,氣流,燃料燃燒或原子核裂變產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傳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發電機在工農業生產、國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發電機通常由定子、轉子、 端蓋及軸承等部件構成,定子由定子鐵芯、線包繞組、機座以及固定這些部分的其他結構件組成,轉子由轉子鐵芯繞組、護環、中心環、滑環、風扇及轉軸等部件組成,由軸承及端蓋將發電機的定子,轉子連接組裝起來,使轉子能在定子中旋轉,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從而產生感應電勢,通過接線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產生了電流,發電機在工作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噪音,包括內燃機排煙噪音、進氣噪音和排氣噪音,這些噪音可達100多 dB,對醫院、酒店、學校等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地方,影響較大,發電機組正常的通風冷卻是保證機組輸出額定功率的必要條件,風冷式機組的冷卻主要靠發動機缸體向空氣輻射散熱,而在相對密閉的小空間里如果通風處理不好,很容易引起高溫停機,例如專利號為201320379579.8的專利,包括括內燃機和靜音箱,所述靜音箱包括箱體,箱體設有進風口、出風口和門,雖然降噪效果好,但是通過冷卻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靜音發電機組,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靜音發電機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頂端設有蓋體,所述外殼的右上角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腔設有控制器,所述外殼的正面設有門體,所述外殼的右側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端設有制冷裝置,所述制冷裝置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制冷裝置的后側設有高壓泵,所述高壓泵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制冷裝置與高壓泵相連,所述外殼的內腔設有降噪板,所述降噪板包括第三板體,所述第三板體的外壁上設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的外壁上設有第二板體,所述第二板體的外壁上設有隔音氈,所述隔音氈的外壁上設有第一板體,所述第一板體的外壁上設有循環管道,所述循環管道的右側與制冷裝置相連,所述吸音棉的內腔設有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的右側設有高壓泵相連,所述循環管道通過連接管與輸送管道相連,所述降噪板的內側設有發電機組。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左側設有風機散熱箱,所述風機散熱箱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風機散熱箱的外壁上設有散熱網。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底端四角均設有滑輪。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頂端設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外側設有透明罩。
優選的,所述門體的外壁上設有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靜音發電機組,通過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形成有效的隔聲結構,大量的聲波被反射回外殼內部,與原有聲波形成混響聲,通過隔音氈和吸音棉可以通過吸聲材料對外殼內部噪聲進行吸聲處理,在降低噪聲向外輻射的同時降低外殼內的噪聲能量,從而有效降低總體噪聲級有效阻斷噪聲傳播,將噪聲源阻斷在外殼內部,從而降低對外界的影響,通過高壓泵可以把水輸送到循環管道內,通過制冷裝置可以把水制冷,形成冷水循環,從而確保了冷卻效果,冷卻效果好,不會引起高溫停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殼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降噪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循環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把手,3、蓋體,4、凹槽,5、控制器,6、透明罩,7、高壓泵,8、制冷裝置,9、支撐板,10、滑輪,11、降噪板,111、第一板體,112、第二板體,113、隔音氈,114、吸音棉,115、第三板體,12、通孔,13、門體,14、散熱網,15、風機散熱箱,16、循環管道,17、連接管,18、輸送管道,19、發電機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靜音發電機組,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的底端四角均設有滑輪10,通過滑輪10可以更方便的移動該裝置,所述外殼1的頂端設有蓋體3,所述蓋體3的頂端設有把手2,通過把手2可以更方便的拿動該裝置,所述外殼1的右上角設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內腔設有控制器5,所述凹槽4的外側設有透明罩6,通過透明罩6可以保護控制器5,所述外殼1的左側設有風機散熱箱15,所述風機散熱箱15與控制器5電性連接,通過風機散熱箱15可以給外殼1內散熱,所述風機散熱箱15的外壁上設有散熱網14,所述外殼1的正面設有門體13,所述門體13的外壁上設有通孔12,通過通孔12可以更方便的拉動門體13,所述外殼1的右側設有支撐板9,所述支撐板9的頂端設有制冷裝置8,所述制冷裝置8與控制器5電性連接,所述制冷裝置8的后側設有高壓泵7,所述高壓泵7與控制器5電性連接,所述制冷裝置8與高壓泵7相連,所述外殼1的內腔設有降噪板11,所述降噪板11包括第三板體115,所述第三板體115的外壁上設有吸音棉114,所述吸音棉114的外壁上設有第二板體112,所述第二板體112的外壁上設有隔音氈113,所述隔音氈113的外壁上設有第一板體111,所述第一板體111的外壁上設有循環管道16,所述循環管道16的右側與制冷裝置8相連,所述吸音棉114的內腔設有輸送管道18,所述輸送管道18的右側設有高壓泵7相連,所述循環管道16通過連接管17與輸送管道18相連,所述降噪板11的內側設有發電機組19。
通過第一板體111、第二板體112形成有效的隔聲結構,大量的聲波被反射回外殼1內部,與原有聲波形成混響聲,通過隔音氈113和吸音棉114可以通過吸聲材料對內部噪聲進行吸聲處理,在降低噪聲向外輻射的同時降低外殼1的噪聲能量,從而有效降低總體噪聲級有效阻斷噪聲傳播,將噪聲源阻斷在外殼1內部,從而降低對外界的影響,通過高壓泵7可以把水輸送到循環管道16內,通過制冷裝置8可以把水制冷,形成冷水循環,從而確保了冷卻效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