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尤其適合高頻振動沉管的樁管連接。
背景技術:
現有大直徑全套管取土樁其施工大多采用高頻振動沉管的方法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沉管深度不同,因而需根據實際情況接管或截管。目前接管或截管工藝都是采用焊接或氣割,因此,費時費工。中國專利公報CN201908301U,公開一種預應力管樁接頭,該發(fā)明包括一對接頭板,接頭板分別與各自管樁一端固定連接,接頭板上分別設有一一對應的連接槽, 藉配套的弓形連接卡爪兩端分別卡入所述連接槽內,形成一對接頭板的相互固定。其優(yōu)點即是,避免在施工現場焊接樁管,也能保證樁管連接后中軸線一致。但該專利的連接結構, 并不可靠,尤其不能勝任諸如高頻振動沉管樁上使用,容易將弓形連接卡爪振脫,導致樁管連接部分離,連接結構不可靠。如何發(fā)明一種適合高頻振動環(huán)境、高可靠連接樁管的方案, 即成為本發(fā)明研究的對象。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通過連接板緊貼在接口環(huán)表面,通過螺栓鎖固的樁管快速連接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包括一對接口環(huán),接口環(huán)分別與各自樁管的端部相固定,其特征是一對接口環(huán)的對接部,分別設有復數個一一對應的凸檐企口 ;復數片中部設有孔槽的連接板,連接板套設在每對對齊的凸檐企口上;所述連接板和接口環(huán),分別設有對應的螺栓孔,借助螺栓將連接板鎖固接口環(huán)上。所述凸檐企口與連接板至少在樁管軸向的兩個接觸面為傾斜面結構,當連接板鎖緊在接口環(huán)時,一對接口環(huán)對接部形成壓緊結構。所述連接板具有與接口環(huán)表面吻合的弧面結構。本發(fā)明具有結構巧妙、連接可靠、現場接管操作簡單、設備要求低的特點;尤其是接口環(huán)斷面小,沉管負載小。
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圖1樁管快速連接器立體分解示意2樁管快速連接器立體示意圖其中1-接口環(huán) 11-凸檐企口 2-連接板 21-孔槽3-樁管 4-螺栓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樁管快速連接器,包括一對接口環(huán)1,兩接口環(huán)1分別與各自樁管 3的端部相固定,一般采用焊合的方式,將接口環(huán)1焊固在樁管3的連接端頭;所述一對接口環(huán)1的對接部,分別設有復數個一一對應的凸檐企口 11 ;配套有復數片連接板2,連接板 2的中部設有孔槽21,所述連接板2和接口環(huán)1,分別設有對應的螺栓孔;連接板2套設在每對對齊的凸檐企口 11上;借助螺栓4將連接板2鎖固接口環(huán)1上。為了使連接板2能順利套設在兩對齊的凸檐企口 11上,在所述凸檐企口 11與連接板2至少在樁管軸向的兩個接觸面為傾斜面結構,當連接板2鎖緊在接口環(huán)1時,一對接口環(huán)1對接部形成壓緊結構;而兩對齊的凸檐企口 11與連接板2間,能提供一定的預緊力。 預緊力在高頻振動沉管時,可保證兩樁管3結合可靠,另外該結構使得在沉管時,高頻振動載荷由連接板2和凸檐企口 11承擔,大大提高了連接的可靠性。再者,連接板2具有與接口環(huán)1表面吻合的弧面結構,使得連接結構截面更加緊湊,減少沉管時的阻力。
權利要求
1.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包括一對接口環(huán),接口環(huán)分別與各自樁管的端部相固定,其特征是一對接口環(huán)的對接部,分別設有復數個一一對應的凸檐企口 ;復數片中部設有孔槽的連接板,連接板套設在每對對齊的凸檐企口上;所述連接板和接口環(huán),分別設有對應的螺栓孔,借助螺栓將連接板鎖固接口環(huán)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其特征是凸檐企口與連接板至少在樁管軸向的兩個接觸面為傾斜面結構,當連接板鎖緊在接口環(huán)時,一對接口環(huán)對接部形成壓緊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其特征是連接板具有與接口環(huán)表面吻合的弧面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樁管快速連接器,包括一對接口環(huán),接口環(huán)分別與各自樁管的端部相固定,其特征是一對接口環(huán)的對接部,分別設有復數個一一對應的凸檐企口;復數片中部設有孔槽的連接板,連接板套設在每對對齊的凸檐企口上;所述連接板和接口環(huán),分別設有對應的螺栓孔,借助螺栓將連接板鎖固接口環(huán)上。本發(fā)明具有結構巧妙、連接可靠、現場接管操作簡單、設備要求低的特點;尤其接口環(huán)斷面小,沉管負載小。
文檔編號E02D5/52GK102433877SQ20121000444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fā)明者晏岱, 簡洪鈺, 練國富 申請人:福建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