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對油田注水井小層進行脈沖增壓解堵工藝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對單獨注水井內的低吸水層進行增壓解堵處理,改善吸水剖面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錦16塊2003年不吸水厚度占射孔井段30. 4%, 2009年上升到53.6%,錦99塊2003年不吸水厚度占34.1 %,2009年上升到54. 3 %。為提高吸水層的厚度,就要增加低滲透層吸水量,可采取封堵高滲透層(注水井調剖)、增壓注水、低滲透層解堵二種方法。注水井調剖和其余兩種方法的原理不同,這里將不進行對比。而關于增壓注水和低滲透層解堵這兩種方法,現有的一些技術中都進行了不同結構的實施,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使注水井的解堵作業并不順利。如下所述的現有技術現有技術1:油田注水自動增壓泵,申請號為01140026. 9,該技術介紹了一種注水井增壓泵,因其需要低壓注水管網作為輔助,它的實施,會向低壓井注入大量不需要的水,造成注水系統紊亂,使之難以實現。現有技術2 :—種調壓注水泵,申請號為96249259. 0,原理和缺點和上面專利基本相同,實施困難。現有技術3 :油田注水增壓水輪泵,申請號為96228470. X ;現有技術方4 :井中增壓注水法及其裝置,申請號為89100282. 0 ;現有技術5 :壓力脈沖油井注水裝置,申請號為200610005334. 3 ;現有技術6 :增壓注水裝置,申請號為201010114436. 5 ;上述現有技術3-6,均需外加動力裝置,才能實現注水井增注,工藝復雜,成本高。所以,針對現有的注水井解堵作業來說,十分迫切的就是研究和開發一宗低成本、解堵效果顯著的注水井解堵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及其方法,對單獨注水井內的低吸水層進行增壓解堵處理,改善吸水剖面。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中,該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能夠對單獨注水井內的低吸水層進行增壓解堵處理,改善吸水剖面,該裝置安裝至注水干線、高壓注水管線及注水井上;該裝置包括增壓箱,設有高壓腔及低壓腔,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之間設有活塞,且分別經由第一進水管線及第二進水管線與所述注水干線連通;所述高壓腔經由一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連通,與所述注水井的連通;低壓注入管線,其第一端與所述低壓腔連通,其第二端與所述注水井的套管閥門連接;所述高壓注入管線、第一進水管線、第二進水管線、高壓管線及低壓注入管線上分別依次設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單向止回閥;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與所述油管閥門之間設有壓力表。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中,所述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的連接點位于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與所述油管閥門之間。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中,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兩端面的面積比為1: 4。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中,該裝置設有多個并列設置的所述增壓箱。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一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該封隔器下入至設定的油層深度座封。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方法,其中,該方法采用如上述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進行解堵;該方法包括a、關閉所有單向止回閥、油管閥門及套管閥門,將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安裝至一注水井上,并將所述第一進水管線及第二進水管線與所述注水干線連接,將所述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連接,將上述低壓注入管線與所述套管閥門連接;b、打開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油管閥門及套管閥門,對注水井進行試注,讀取壓力表的壓力值Ml ;C、啟動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注水井進行增壓注水,并讀取所述裝置工作過程中的壓力表的壓力值M ;d、當所述壓力值M增大至一最大值M2后開始回落,繼續采用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注水井增壓注水,直至所述壓力值M回落至一壓力值M3,且壓力值M3
<M1,停止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增壓注水。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方法,其中,步驟c中還包括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操作步驟Cl、同時打開第二單向止回閥及第五單向止回閥,向所述高壓腔中注水,并將低壓腔中的水排至套管環空中,使活塞向所述低壓腔方向移動至最大位移;c2、關閉第二單向止回閥及第五單向止回閥,同時打開第三單向止回閥及第四單向止回閥,向所述低壓腔中注水,推動活塞向所述高壓腔方向移動至最大位移,所述高壓腔向所述高壓注入管線注入增壓水;c3、關閉第三單向止回閥及第四單向止回閥;c4、循環執行 cl、c2、c3。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方法,其中,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活塞位于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兩端面的面積比為1: 4。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方法,其中,在步驟a中還包括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所述增壓箱。上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方法,其中,該方法在步驟a之前,還包括將一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下入至設定的油層深度座封,對指定油層進行注水。由以上說明得知,本發明確實具有如下的優點該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能夠對單獨注水井內的低吸水層進行增壓解堵處理,改善吸水剖面I、成本低,裝置可重復使用。2、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無需外接動力。3、脈沖解堵優于持續增注解堵。4、增壓壓力可調,使用范圍廣。
圖1為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本發明1:高壓注入管線2:第一進水管線3:第二進水管線11:第一單向止回閥21:第二單向止回閥31:第三單向止回閥4:第四單向止回閥5:第五單向止回閥6:高壓腔7 :活塞8 :低壓腔9 :增壓箱10 :壓力表11 :高壓管線12 :低壓注入管線13 :油管14 :套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安裝至注水干線、高壓注水管線及注水井上;所述高壓注入管線,其第一端與一注水干線連通,其第二端與一注水井的油管閥門連接;該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該裝置包括增壓箱、低壓注入管線;所述增壓箱設有高壓腔及低壓腔,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之間設有活塞,且分別經由第一進水管線及第二進水管線與所述注水干線連通;所述高壓腔經由一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連通,與所述注水井的連通;所述低壓注入管線其第一端與所述低壓腔連通,其第二端與所述注水井的套管閥門連接;所述高壓注入管線、第一進水管線、第二進水管線、高壓管線及低壓注入管線上分別依次設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單向止回閥;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與所述油管閥門之間設有壓力表。通過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采用脈沖增壓解堵方式,無需外接增壓動力,結構簡單,有效增加注水井低滲透層的吸水量,增加驅油體積,提高采收率。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較佳的,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安裝至所述注水干線、高壓注水管線及注水井上;所述高壓注入管線I其第一端與一注水干線連通,其第二端與一注水井的油管13閥門連接;在常用的注水井上所設有的注水干線能夠提供一定壓力的注入水,同時對應每一注水井,均設有與注水井的油管13連接的高壓注入管線1,用以持續的增壓注水。該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該裝置包括增壓箱,該增壓箱設有高壓腔6及低壓腔8,所述高壓腔6及低壓腔8之間設有活塞7,且分別經由第一進水管線2及第二進水管線3與所述注水干線連通;所述高壓腔6經由一高壓管線11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I連通,并與所述注水井的連通;所述高壓腔6與第一進水管線2連通,并且由第一進水管線2引入的來自注水干線上的水對該高壓腔6進行填充,而所述低壓腔8與第二進水管線3連通,并且由第二進水管線3引入的來自注水干線上的水對該低壓腔8進行填充;該增壓箱內形成的活塞7結構,通過設置低壓腔8的活塞7端面大于高壓腔6 —側的活塞7端面,實現通過輪流經由第一進水管線2和第二進水管線3進行注水而使活塞7來回移動,并使高壓腔6 —側的水獲得以活塞7兩端面面積比成反比的壓力大小,以此得到高壓水,并將高壓水輸送至注水井內進行注水解堵作業。低壓注入管線12,其第一端與所述低壓腔8連通,其第二端與所述注水井的套管閥門連接;低壓注入管線12從能夠從低壓腔8引出低壓腔8內的水,并將其輸送至注水井內。本發明較佳的是將低壓水引入注水井的套管14環空內。如上所述的高壓注入管線I、第一進水管線2、第二進水管線3、高壓管線11及低壓注入管線12上分別依次設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單向止回閥5 ;本發明通過對各單向止回閥的順序控制,控制增壓箱向高壓注入管線I內輸送高壓水,并將低壓水通過低壓注入管線12輸送至注水井的低壓套管14內。為了更好的監控脈沖注水解堵的壓力,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11與所述油管13閥門之間設有壓力表10,用以判斷解堵的效率和結果。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高壓管線11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I的連接點位于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11與所述油管13閥門之間,借此更好的保證高壓水在輸送過程中能夠完全進入所要注入水的注水井中。如上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較佳的,所述活塞7位于所述高壓腔6及低壓腔8兩端面的面積比為1: 4。通過差異化的端面面積設置,使活塞7兩側的水壓比相應的變化,使用1: 4的比例,在滿足注入水壓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夠使增壓箱的大小與注水量的大小接近一個最佳的數值。減小增壓箱的體積能夠有效減少該裝置所占用的空間,還能在使用過程中使操作人員安裝和拆卸更為容易和方便。為了滿足不同注水井現場的實際需求,根據注入水壓力和水量的需求的不同,較佳的,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設有多個并列設置的所述增壓箱。具體的,通過將多個增壓箱的第一進水管線2、第二進水管線3、高壓管線11及低壓注入管線12并列連接,使多個增壓箱同時工作,并且同時向高壓注入管線I中注入高壓水,以適應不同注水井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經由多個增壓箱的設置,來達到單個增壓箱小型化的效果,在安裝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對多個增壓箱的簡單組裝而降低作業強度。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較佳的實施例中,該裝置還包括一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該封隔器下入至設定的油層深度座封。該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用以當要對嘴上吸水層進行解堵時,將該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下入指定高度,并將高壓注入管線I接在油套環空,低壓注入管線12接在油管13上引入低壓油層。本發明的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較佳實施例中,采用如上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進行解堵;該方法包括
a、關閉所有單向止回閥、油管13閥門及套管閥門,將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安裝至一注水井上,并將所述第一進水管線2及第二進水管線3與所述注水干線連接,將所述高壓管線11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I連接,將上述低壓注入管線12與所述套管閥門連接。在連接所述解堵裝置前,關閉所有閥門防止液體滲漏;在連接所述裝置的過程中只需要將第一進水管線2和第二進水管線3分別與注水干線連接,同時將高壓管線11與原有的高壓注入管線I連接,而用以排出低壓水的抵押注入管線與套管閥門連接即可,過程簡單,操作方便。b、打開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11、油管13閥門及套管閥門,對注水井進行試注,讀取壓力表10的壓力值Ml。連接好所述解堵裝置后,在開始進行脈沖增壓解堵作業前,首先打開第一單向止回閥11、油管13閥門及套管閥門,并通過壓力表10讀取壓力讀數,借此能夠通過常用的直接注水方式進行注水,并測量注水后的壓力值Ml ;借此,能夠得知通過直接注水而無法解堵的壓力值的大小。C、啟動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注水井進行增壓注水,并讀取所述裝置工作過程中的壓力表10的壓力值M ;即啟動該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指定油層進行脈沖增壓解堵作業,依序控制各所述閥門的開啟和關閉,并通過閥門的開啟和關閉分別引入注水干線中的水至增壓箱內,由于增壓箱的活塞7兩側輪流受到注入水的作用,活塞7來回活動,并通過活塞7不同面積的端面的作用,使高壓腔6能夠通過高壓管線11及高壓注入管線I向油管13中以脈沖的形式間歇地注入高壓水;形成如打氣筒的注入增壓模式。d、當所述壓力值M增大至一最大值M2后開始回落,繼續采用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注水井增壓注水,直至所述壓力值M回落至一壓力值M3,且壓力值M3
<M1,停止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增壓注水。在該步驟中,油管13內注入水的所述壓力值M會隨著增壓裝置不斷的注入而提升;由于低滲透層的封堵壓力一般是有一定的極限的,當所述壓力值M到達低滲透層的封堵壓力的最大值M2后,低滲透層解堵成功,并且不斷的擴大解堵范圍,而導致低滲透層釋放壓力的速度要大于增壓箱提供的壓力提高速度,故油管13內的壓力值M在到達最大值M2后會隨之下降;為了保證解堵的效果,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繼續工作,直至壓力值M下降至一壓力值M3,且該壓力值M3 < Ml,則可以基本表明該低滲透層的增壓解堵作業有效完成,即可以停止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如上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較佳的實施例中,步驟c中還包括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操作步驟Cl、同時打開第二單向止回閥21及第五單向止回閥5,向所述高壓腔6中注水,使活塞7向所述低壓腔8方向移動至最大位移,并將低壓腔8中的水排至套管14環空中;借此,能將高壓腔6中注滿水,并將活塞7 —直推至靠近低壓腔8 一側的最大位移位置,若此時低壓腔8中有水,則能夠將低壓腔8中的存水壓送至套管14中,由油套環空進行泄壓。c2、關閉第二單向止回閥21及第五單向止回閥5,同時打開第三單向止回閥31及第四單向止回閥4,向所述低壓腔8中注水,推動活塞7向所述高壓腔6方向移動至最大位移,所述高壓腔6向所述高壓注入管線I注入增壓水;在步驟Cl完成后,高壓腔6中注滿了水,并且低壓腔8為最小空間位置,此時,關閉第二單向止回閥21,停止向高壓腔6中注水,同時打開第三單向止回閥31并關閉第五單向止回閥5,開始向高壓腔6中注水,停止向低壓注入管線12中注水;同時打開第四單向止回閥4,使高壓腔6中的水能夠輸送至高壓注入管線I中;通過向低壓腔8中注水,使增壓箱的活塞7向高壓腔6方向移動,由于活塞7于低壓腔8方向的端面較大,故能夠在擠壓高壓腔6中的水時,使高壓腔6中的水產生較高的壓力強度,并擠壓至高壓注入管線I中,為油管13中提供高壓注水。直至活塞7移動至靠近低壓腔8 —端的最大位移處,完成一次增壓箱的高壓注水作業。c3、關閉第三單向止回閥31及第四單向止回閥4 ;完成所述高壓腔6的水輸送至油管13中之后,隨即關閉所述第三單向止回閥31及第四單向止回閥4,不再往低壓腔8中注入水,同時高壓腔6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I之間封隔開,以準備高壓腔6中進行蓄水作業。此時即完成了 一個脈沖注水作業周期。較佳的,在完成一個脈沖注水作業的同時,可以保持持續向高壓注入管線I注水,防止壓力下降過快,影響解堵效果。c4、循環執行步驟Cl、c2、c3。通過不斷的循環執行上述3個步驟,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即可以不停地執行增壓注水作業,向油管13中注入高壓水。上述閥門開啟與關閉的控制,只是本發明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的其中一種較佳的實施例而已。其具體的也可以是一直保持第二單向止回閥21常開等控制方式進行,并不以此為限。如上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活塞7位于所述高壓腔6及低壓腔8兩端面的面積比為I 4。通過差異化的端面面積設置,使活塞7兩側的水壓比相應的變化,使用1: 4的比例,在滿足注入水壓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夠使增壓箱的大小與注水量的大小接近一個最佳的數值。減小增壓箱的體積能夠有效減少該裝置所占用的空間,還能在使用過程中使操作人員安裝和拆卸更為容易和方便。如上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較佳的,在步驟a中還包括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所述增壓箱。具體的,通過將多個增壓箱的第一進水管線2、第二進水管線3、高壓管線11及低壓注入管線12并列連接,使多個增壓箱同時工作,并且同時向高壓注入管線I中注入高壓水,以適應不同注水井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經由多個增壓箱的設置,來達到單個增壓箱小型化的效果,在安裝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對多個增壓箱的簡單組裝而降低作業強度。較佳的,可以增設2 5組增壓箱。如上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較佳的實施方式中,該方法在步驟a之前,還包括將一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下入至設定的油層深度座封,對指定油層進行注水。該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用以當要對嘴上吸水層進行解堵時,將該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下入指定高度,并將高壓注入管線I接在油套環空,低壓注入管線12接在油管13上引入低壓油層。注水井由于長期注水,形成了一些高吸水層,這些吸水層,吸水壓力偏低。一般分注措施也難以解決層間矛盾,大多情況下都棄之不用,或用調剖劑進行封堵。本發明通過上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及其方法,經由所述各個具體的實施例,利用液壓增壓原理,通過變徑活塞7將注水壓力提高1. 05-5倍,強行對低滲透層進行增壓解堵。同時,本發明利用這些低壓吸水層,作為泄壓通道,完成對低滲透層的增壓解堵。實施時,可以利用原井管柱,也可以重新下入符合設計要求的管柱。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特征在于,一高壓注入管線,其第一端與一注水干線連通,其第二端與一注水井的油管閥門連接;該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安裝至所述注水干線、高壓注水管線及注水井上;該裝置包括增壓箱,設有高壓腔及低壓腔,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之間設有活塞,且分別經由第一進水管線及第二進水管線與所述注水干線連通;所述高壓腔經由一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連通,與所述注水井的連通;低壓注入管線,其第一端與所述低壓腔連通,其第二端與所述注水井的套管閥門連接;所述高壓注入管線、第一進水管線、第二進水管線、高壓管線及低壓注入管線上分別依次設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單向止回閥;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與所述油管閥門之間設有壓力表。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的連接點位于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與所述油管閥門之間。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位于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兩端面的面積比為I : 4。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有多個并列設置的所述增壓箱。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一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該封隔器下入至設定的油層深度座封。
6.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采用如上述權利要求I或2中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進行解堵;該方法包括a、關閉所有單向止回閥、油管閥門及套管閥門,將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安裝至一注水井上,并將所述第一進水管線及第二進水管線與所述注水干線連接,將所述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連接,將上述低壓注入管線與所述套管閥門連接;b、打開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油管閥門及套管閥門,對注水井進行試注,讀取壓力表的壓力值Ml ;C、啟動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注水井進行增壓注水,并讀取所述裝置工作過程中的壓力表的壓力值M ;d、當所述壓力值M增大至一最大值M2后開始回落,繼續采用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對注水井增壓注水,直至所述壓力值M回落至一壓力值M3,且壓力值M3 < M1,停止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增壓注水。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還包括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操作步驟Cl、同時打開第二單向止回閥及第五單向止回閥,向所述高壓腔中注水,使活塞向所述低壓腔方向移動至最大位移,并將低壓腔中的水排至套管環空中;c2、關閉第二單向止回閥及第五單向止回閥,同時打開第三單向止回閥及第四單向止回閥,向所述低壓腔中注水,推動活塞向所述高壓腔方向移動至最大位移,所述高壓腔向所述高壓注入管線注入增壓水;c3、關閉第三單向止回閥及第四單向止回閥;c4、循環執行步驟Cl、c2、c3。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的活塞位于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兩端面的面積比為I : 4。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還包括所述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所述增壓箱。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在步驟a之前,還包括將一非差壓式解封的封隔器下入至設定的油層深度座封,對指定油層進行注水。
全文摘要
一種油田注水井分層脈沖增壓解堵裝置及其方法,該裝置安裝至注水干線、高壓注水管線及注水井上;該裝置包括增壓箱,設有高壓腔及低壓腔,所述高壓腔及低壓腔之間設有活塞,且分別經由第一進水管線及第二進水管線與所述注水干線連通;所述高壓腔經由一高壓管線與所述高壓注入管線連通,與所述注水井的連通;低壓注入管線,其第一端與所述低壓腔連通,其第二端與所述注水井的套管閥門連接;所述高壓注入管線、第一進水管線、第二進水管線、高壓管線及低壓注入管線上分別依次設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單向止回閥;所述第一單向止回閥與所述油管閥門之間設有壓力表。本發明能夠對單獨注水井內的低吸水層進行增壓解堵處理,改善吸水剖面。
文檔編號E21B31/00GK102979473SQ20121049673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高玉軍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