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特征是:包括表層套管、固井水泥、隔熱油套管、變徑接箍、油層套管、浮箍和引鞋,其中隔熱油套管經變徑接箍接油層套管,表層套管間隙套裝在隔熱油套管上端的四周,在隔熱油套管與表層套管之間以及隔熱油套管、變徑接箍、油層套管、浮箍和引鞋油層套管的周圍填充有固井水泥,在位于油層段處的油層套管上射孔。本實用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具有三層鋼管和雙層隔熱層結構,極大提高了隔熱性能,在其中第二層隔熱層中注入惰性氣體減緩了“氫滲”現象,延長了隔熱壽命,螺紋連接處的雙層結構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了該處的熱損失問題。
【專利說明】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屬于稠油熱采井管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稠油開采通常采取蒸汽吞吐和蒸汽驅兩種工藝,而這兩種工藝均需使用隔熱油管作為注汽工具,油套的環空中伴注氮氣輔助隔熱,同時須采用封隔器或者氮氣的壓力來阻止高溫高壓蒸汽與套管接觸。該工藝在保護油井套管、降低井筒熱損失、提升注采效果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經過多年的應用后發現其存在工藝復雜、管柱可靠性低、生產效率和采收率低,且接箍連接處熱損失無法避免的缺點,造成稠油熱采過程中蒸汽的浪費和套損問題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工作性能優良的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其技術方案為:
[0004]一種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層套管、固井水泥、位于油層段以上的隔熱油套管、變徑接箍、油層套管、浮箍和引鞋,其中隔熱油套管通過變徑接箍與油層套管連接,表層套管間隙套裝在隔熱油套管上端的四周,在隔熱油套管與表層套管之間以及隔熱油套管、變徑接箍、油層套管、浮筘和引鞋油層套管的周圍填充有固井水泥,且位于油層段處的油層套管和固井水泥上均布有水平貫穿的氣孔。
[0005]所述的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隔熱油套管由多組支管螺紋串接而成,每一組支管均包括鋼制間隙套裝的外管、中間管和內管,其中中間管一端加工內螺紋,另一端加工外螺紋,中間管加工內螺紋的一端與外管在管端處焊接、與內管在預留內螺紋長度處焊接,中間管加工外螺紋的一端與外管在預留外螺紋長度處焊接,與內管在管端處焊接;外管與中間管構成的環空中填充隔熱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熱層,中間管與內管的環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氣體,形成第二隔熱層。
[0006]本實用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
[0007]I)隔熱油套管具有雙層隔熱層,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隔熱性能;
[0008]2)在隔熱油套管的內管與中間管的環空中注入惰性氣體減緩了“氫滲”現象,延長了隔熱壽命;
[0009]3)在隔熱油套管之間的連接處為雙層結構,徹底解決了該處的熱損失問題。本實用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的隔熱性能由目前的A?E級提升為D?E級,連接處熱損失由原來占管柱總熱損失的70%降低為10%,據推算,本實用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的隔熱壽命可由目前的2年延長至8?10年;
[0010]4)解決了隔熱油套管之間連接處的套損問題;
[0011]5)本實用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具有內徑統一,連接處無紊流的優點?!緦@綀D】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隔熱油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表層套管2、固井水泥3、隔熱油套管4、變徑接箍5、油層套管6、浮箍7、引鞋8、氣孔9、外管10、中間管11、內管12、第一隔熱層13、第二隔熱層14、油層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描述依據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包括表層套管1、固井水泥2、位于油層段14以上的隔熱油套管3、變徑接箍4、油層套管
5、浮箍6和引鞋7,其中隔熱油套管3由多組支管螺紋串接而成,每一組支管均包括鋼制間隙套裝的外管9、中間管10和內管11,其中中間管10—端加工內螺紋,另一端加工外螺紋,中間管10加工內螺紋的一端與外管9在管端處焊接、與內管11在預留內螺紋長度處焊接,中間管10加工外螺紋的一端與外管9在預留外螺紋長度處焊接,與內管11在管端處焊接;外管9與中間管10構成的環空中填充隔熱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熱層12,中間管10與內管11的環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氣體,形成第二隔熱層13。隔熱油套管3的下端通過變徑接箍4與油層套管5連接,表層套管I間隙套裝在隔熱油套管3上端的四周,在隔熱油套管3與表層套管I之間以及隔熱油套管3、變徑接箍4、油層套管5、浮箍6和引鞋7油層套管5的周圍填充有固井 水泥2,且位于油層段14處的油層套管5和固井水泥2上均布有水平貫穿的氣孔8。
[0016]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用于采油作業試驗。按SY/T5324-94標準對完井管柱中的隔熱油套管(新管)和使用兩年后的隔熱油套管(舊管)測試其隔熱性能,結果見表1。可見,新型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中的油套管新管的隔熱性能均在D~E之間,使用兩年后視導熱系數變化不大,據此數據,可以推算,本發明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的隔熱壽命可達8~10年。
[0017]表1本發明完井管柱中隔熱油套管的隔熱性能
[0018]
【權利要求】
1.一種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層套管(I)、固井水泥(2)、位于油層段(14)以上的隔熱油套管(3)、變徑接箍(4)、油層套管(5)、浮箍(6)和引鞋(7),其中隔熱油套管(3)通過變徑接箍(4)與油層套管(5)連接,表層套管(I)間隙套裝在隔熱油套管(3)上端的四周,在隔熱油套管(3)與表層套管(I)之間以及隔熱油套管(3)、變徑接箍(4)、油層套管(5)、浮箍(6)和引鞋(7)油層套管(5)的周圍填充有固井水泥(2),且位于油層段(14)處的油層套管(5)和固井水泥(2)上均布有水平貫穿的氣孔(8)。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熱油套管完井管柱,其特性在于:隔熱油套管(3)由多組支管螺紋串接而成,每一組支管均包括鋼制間隙套裝的外管(9)、中間管(10)和內管(11),其中中間管(10) —端加工內螺紋,另一端加工外螺紋,中間管(10)加工內螺紋的一端與外管(9)在管端處焊接、與內管(11)在預留內螺紋長度處焊接,中間管(10)加工外螺紋的一端與外管(9)在預留外螺紋長度處焊接,與內管(11)在管端處焊接;外管(9)與中間管(10)構成的環空中填充隔熱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熱層(12),中間管(10)與內管(11)的環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氣體,形成第二隔熱層(13)。
【文檔編號】E21B17/08GK203742574SQ201420068385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7日
【發明者】王新國, 謝甲偉, 楊元亮, 王淑斌, 宿行俊, 殷鳳仕, 王加德, 李長山, 郝繼開, 李文剛, 于海龍 申請人:勝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