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田開發井下作業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液壓油管刮壁器。
背景技術:
目前,油管除銹裝置分為工廠內油管除銹裝置和井內油管除銹裝置兩類。工廠內油管除銹主要是用電機帶動除銹刀具或圓形鋼絲刷旋轉和低壓水沖洗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該方法需要對油管修復設備進行改造,成本高,作業效率低。現有井內油管除銹裝置存在以下不足:(1)刀具過油管接箍時容易發生刀板崩斷事件;(2)存在高壓水射流,不能確定裝置是否已經到達管柱底部;(3)鐵銹皮子全部落井;(4)在通井管柱或套管刮削管柱中使用時,套管刮削器或通井規等大直徑裝置被銹皮子卡住的風險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刮掉的鐵銹等污物不會落到井底的液壓油管刮壁器。
為此,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液壓油管刮壁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螺紋連接的刀軸、連接管、卡爪和皮碗芯軸;其中,所述刀軸為一實心圓柱體,其外壁上自上而下設置有多組呈螺旋狀分布的刀板;所述連接管為一圓柱形筒體結構,其側壁上開設有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布的連通孔;所述卡爪套裝在所述連接管下側且通過底端內壁上的內螺紋固定在所述連接管的外壁上;所述卡爪上部由六個均勻分布的彈性爪構成;所述皮碗芯軸為一圓柱形筒體結構,其上部側壁上開設有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布的皮碗 芯軸連通孔、下部側壁上自上而下套裝有多個皮碗,每個皮碗底端還設置有一皮碗托;所述皮碗芯軸內側設置有一封堵在所述皮碗芯軸連通孔處的滑套,所述滑套頂端外壁上設有卡簧,在位于連通孔上方的所述皮碗芯軸內壁上設有一限制卡簧下行的環形臺階。
所述刀軸外壁上自上而下設置有多個呈螺旋狀分布的刀軸凹槽,每個刀軸凹槽內設置有一個與刀軸凹槽形狀相適應的刀板;所述刀板外側面設有多排刀刃、內側面沿軸向開設有多個設置有壓縮彈簧的徑向盲孔,所述刀板外側面頂端和底端通過設置在所述刀軸外壁上的壓板限位固定在刀軸凹槽內。
所述彈性爪向外伸展的最大外徑大于油管內徑,用于向上運動時卡在油管之間的接縫處。
在所述皮碗芯軸外側套裝有支撐管,所述支撐管設置在相鄰皮碗之間;在位于底側的皮碗下方套裝并固定有一鎖環。
所述滑套上部和下部外壁與所述滑套的內壁之間分別安裝有第一O形密封圈和第二O形密封圈并形成密封;所述滑套(7)的外壁與每個所述皮碗托內壁之間也設置有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液壓油管刮壁器種刀板的360°全方位覆蓋套管(圓周覆蓋率達115%),可實現套管全方位無死角刮削;與工廠內油管除銹裝置相比,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與現有的井內油管除銹裝置相比,該刮壁器能夠探知其到達管鞋處的時間,此外,其刮掉的鐵銹等污物掉落自封皮碗上,而不會落到井底,刮削作業結束后通過反洗將污物反洗出井口,反洗井時該裝置被固定在某個位置,不會隨意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油管刮壁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下述實施例絕非對本實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圖1示,該液壓油管刮壁器一種液壓油管刮壁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刀軸1、連接管4、卡爪5、皮碗芯軸6;所述刀軸1的下端螺紋連接所述連接管4,所述連接管4的下端從上到下依次螺紋連接所述卡爪5和所述皮碗芯軸6;所述連接管4為圓柱形管體且在側壁上形成有多個連接管連通孔13。
所述刀軸1外壁上自上而下設置有多個呈螺旋狀分布的刀軸凹槽,每個刀軸凹槽內鑲嵌有一個與刀軸凹槽形狀相適應的刀板2;具體地,所述刀板(2)有三組,每組有兩個,呈軸對稱狀態鑲嵌在刀軸1內,相鄰兩組刀板之間呈60度相位角;所述刀板2外側面設有多排刀刃、內側面沿軸向開設有多個設置有壓縮彈簧12的徑向盲孔,所述刀板(2)外側面的頂端和底端通過設置在所述刀軸1外壁上的壓板3進行限位并通過裝訂在壓板3上螺釘17固定在刀軸凹槽內。
所述皮碗芯軸6為圓柱形筒體結構且在上部側壁上形成有四個皮碗芯軸連通孔14,所述皮碗芯軸6內套裝有滑套7且所述滑套7套裝在所述皮碗芯軸6的上部,所述滑套7的頂部外壁設置有卡簧16,所述皮碗芯軸6中部向下依次套裝有第一自封皮碗801、第一皮碗托901、支撐管10、第二自封皮碗802和第二皮碗托902,所述皮碗芯軸6下部螺紋安裝有用于支撐所述第二皮碗托902的鎖環11,所述支撐管10用于支撐所述第一皮碗托901和第二自封皮碗802。
所述卡爪5下部通過螺紋固定在所述連接管4下部的外壁上,所述卡爪5上部為六個均勻分布的彈性爪且所述彈性爪最大外徑大于油管內徑,以使所述卡爪5向上運動時可卡在油管之間的接縫處。
所述滑套7上部和下部外壁與所述滑套7的內壁之間分別安裝有第一O形密封圈1501和第二O形密封圈1502并形成密封,所述滑套7的外壁與所述第一皮碗托901和所述第二皮碗托902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三O形密封圈1503和第四O 形密封圈1504并形成密封。
如圖2所示,所述皮碗芯軸6的下部外壁向內凹陷形成環形臺階,所述環形臺階對所述第一自封皮碗801的上端面形成支撐;所述皮碗芯軸6上部內壁自上而下內徑逐漸減小形成第一級環形臺階、第二級環形臺階和第三級環形臺階,所述第一級環形臺階和第三級環形臺階分別對所述連接管4下端面和所述滑套7的下端面的下行形成支撐。
所述卡簧16在所述滑套7上行到第二級環形臺階上部時由于所述皮碗芯軸6內徑擴大使所述卡簧16張開形成對所述滑套7下移限位。
所述刀板2的螺旋凸起的刀刃外徑大于所述刀軸1的外徑且高于所述壓板3的外壁,所述刀板2在所述彈簧12支撐力作用下向外并與油管相互貼合。
所述卡簧16為軸用卡簧。
所述第二級環形臺階內徑略大于所述第三級環形臺階。
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油管刮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油管刮壁器,使用前,先確保滑套7密封住皮碗芯軸6上部的皮碗芯軸連通孔14,然后將該液壓油管刮壁器塞進油管內,開泵打壓,液壓通過連接管4上部的連接管連通孔13作用在滑套7頂部,使滑套7不能向上運動,同時液壓也作用在第一自封皮碗801和第二自封皮碗802上及刀軸1頂部,推動裝置下行,直至裝置到達管鞋處遇阻泵壓升高。液壓油管刮壁器向下運動過程中,刀板2的刀刃在彈簧12的彈力作用下始終與油管內壁緊貼在一起,刮掉的污物落到第一自封皮碗801和第二自封皮碗802上。刮削作業后進行反洗井,卡爪5卡在最下一根油管與倒數第二根油管之間的接縫處,滑套7受向上的液壓力作用上行至皮碗芯軸6上部的擴徑處,同時卡簧16張開,阻止滑套7再次向下運動堵塞皮碗芯軸連通孔14,同時皮碗芯軸連通孔14打開與油管連通,液體經皮碗芯軸連通孔14流至皮碗芯軸6外側,反洗出油管內的污物。反洗井結束后起管柱,并將該液壓油管刮壁器一起提出井口。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例,相同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指導思想之內提出其他的實施例,但這種實施例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