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異型油管接頭的成型模具結構、尤其是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異型油管接頭的成型,目前主要采用沖床壓扁工藝獲得8.30的扁位厚度,然后再通過后續機加工,如圖1所示,從左至右,包括冷鐓、車外圓、壓扁、粗車扁位、精車。具體來說,加工過程是:1).冷鐓時將壓扁前的坯料頭部成型為圓柱狀,即:¢15.50;2).車外圓是為了將冷鐓后殘留在坯料表面的磷化層去除干凈,避免壓扁時由于磷化層的存在而影響扁位的光潔度,從而影響扁位的密封性能;3).壓扁工序是為了獲得產品的扁位厚度尺寸及最小外圓尺寸;4).粗車是為了將壓扁后不規則的產品外形車成規則的外圓,同時將產品的桿部粗車到位,該工序主要是為了提高成品的尺寸精度及提高刀具壽命;5).精車工序將成品要求的尺寸車加工到位。
但是該工藝存在如下兩個問題:
1).后續加工工序比較多,工藝繁瑣;
2).產品質量不可控,波動比較大;如精車后的產品會有圓心與扁位中心不同心現象,從而導致客戶在裝配時出現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簡化后續加工工序,以及提高產品質量的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結構,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其中上模部分是:上模沖棒設在上模內,上模上墊塊和上模下墊塊安裝在上模后端;上模打棒設在上模下墊塊的內孔中;上述安裝好的整套上模固定在冷鐓設備上;其中下模部分:下模活動模芯固定在下模模殼中;下模沖棒設在下模沖棒墊桿內,下模沖棒設在下模活動模芯內;矩形彈簧設在下模模殼內;下模后打棒設在下模后墊塊的孔內,下模后墊塊固定在下模模殼后面;組裝好的整套下模固定在冷鐓設備上。
本實用新型的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結構,通過矩形彈簧的彈力,使產品在整個成型過程中都密閉在上下模腔內,依靠上模的運動讓金屬材料產生擠壓,從而將異型油管接頭一次擠壓成型。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異型剎車油管接頭的加工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異型剎車油管接頭的加工示意圖。
圖3是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擠壓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擠壓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模后打棒;2-下模后墊塊;3-褐色矩形彈簧;4-下模模殼;5-下模活動模芯;6-上模;7-上模上墊塊;8-上模下墊塊;9-下模沖棒墊桿;10-下模沖棒;11-成型前坯料;12-上模沖棒;13-上模打棒;14-成型后坯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結構,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將上模沖棒放入上模內,然后將上模上墊塊和上模下墊塊安裝到上模后端;2).將上模打棒放入上模下墊塊的內孔中;3).將上述安裝好的整套上模固定在冷鐓設備上;下模部分:1).將下模活動模芯固定在下模模殼中;2).將下模沖棒放入下模沖棒墊桿內,然后將下模沖棒放入下模活動模芯內;3).將褐色矩形彈簧放到下模模殼內;4).將下模后打棒放入到下模后墊塊的孔內,并將下模后墊塊固定在下模模殼后面;5).將其組裝好的整套下模固定在冷鐓設備上。
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異型油管接頭的一次成型模具結構,通過矩形彈簧的彈力,使產品在整個成型過程中都密閉在上下模腔內,依靠上模的運動讓金屬材料產生擠壓,從而將異型油管接頭一次擠壓成型。
加工過程是:
1).冷鐓時將成品的要求外形尺寸(¢16.8X8.3)全部成型到位,同時將外形也成型為規則外形;
2).精車工序將成品要求的尺寸車加工到位。
通過該結構可以在冷鐓工序中直接獲得¢16.80的外圓和8.30的扁位厚度,然后將冷鐓產品進行精車即可獲得成品所需要求;而采用傳統的模具結構的話,則需要經過冷鐓、車外圓、壓扁、粗車扁位和精車工序才能獲得成品所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