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預埋止水條,尤其涉及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1、鋼模預埋止水條作為保障隧道工程質量、防止滲漏的關鍵環節,其安裝效率與精確度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進度與質量。然而,傳統的預埋止水條安裝方法要求工人使用橡膠錘對止水條進行反復敲打實現卡接適配,以確保其牢固地嵌入到預埋槽內。這一過程不僅繁瑣耗時,尤其在面對需鋼模鋪設多道止水條的復雜情況時,更是極大地考驗了操作人員的耐心與體力。
2、預埋止水條的敲打入槽需精準控制力度與角度,否則將對模具造成損傷或導致止水條安裝位置偏移,影響管片密封效果。如此高強度、重復性的人工操作,不僅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也增加了生產成本和出錯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現有的鋼模在預埋止水條時,必須用橡膠錘進行敲打卡接在預埋槽內,對于鋼模內壁周側上下均需要安裝止水條,對其不斷敲打安裝造成人員的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和出錯率而提出的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包括鋼模,所述鋼模內壁周側設置若干個預埋槽,所述預埋槽頂部設置有導向槽,所述預埋槽和所述導向槽相通,止水條安裝在所述預埋槽內,定位件安裝在所述導向槽內。
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4、所述預埋槽內設置有卡槽,所述止水條上設置有卡體,所述卡體和所述卡槽相匹配。
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6、所述止水條上設置有抵接槽,所述定位件上設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抵接在所述抵接槽內。
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8、所述定位件上設置有第一斜導柱和第二斜導柱,所述鋼模上設置有第一導槽和第二導槽,所述第一斜導柱和所述第一導槽匹配,所述第二斜導柱和所述第二導槽匹配。
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一斜導柱和所述第二斜導柱相互平行。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二斜導柱位于所述第一斜導柱的正上方。
13、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預埋槽頂部設置與其相通的導向槽,將止水條的直接放入預埋槽內,然后將定位件沿著導向槽向下移動,定位件的抵接面抵接在抵接槽內,定位件受到重力的作用,不會發生位移,此結構替代傳統需要敲打預埋止水條,大大提高了止水條安裝效率,節省人力和成本。
1.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鋼模,所述鋼模內壁周側設置若干個預埋槽,所述預埋槽頂部設置有導向槽,所述預埋槽和所述導向槽相通,止水條安裝在所述預埋槽內,定位件安裝在所述導向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埋槽內設置有卡槽,所述止水條上設置有卡體,所述卡體和所述卡槽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條上設置有抵接槽,所述定位件上設置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抵接在所述抵接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設置有第一斜導柱和第二斜導柱,所述鋼模上設置有第一導槽和第二導槽,所述第一斜導柱和所述第一導槽匹配,所述第二斜導柱和所述第二導槽匹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導柱和所述第二斜導柱相互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預埋止水條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導柱位于所述第一斜導柱的正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