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抽渣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類設備,特別是一種抽渣泵。
背景技術:
現有的直接抽取含有纖維類物質的泵型主要有以下幾種1、離心泵,應用最廣,具有揚程聞、效率聞等優點,但存在易被纖維類物質堵塞、卡死等缺點;2、螺桿栗,具有重量大、造價高和不方便移動等缺點,因而較為少用;3、活塞泵,由于不具有破碎能力,容易被纖維類物質堵塞,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揚程高、效率高、工作穩定和不易堵塞流道的抽渣泵。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抽渣泵,它包括泵體、進水孔板、清理刀片、軸套、葉輪和泵軸,泵軸設置于泵體的中心,泵軸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固定螺釘、清理刀片、進水孔板、軸套和葉輪,清理刀片通過固定螺釘固定在泵軸上,進水孔板上均勻設置有多個進水孔。所述的進水孔板與泵殼之間設置有波形墊圈。所述的泵殼與底座采用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清理刀片能有效的將大塊的雜物和纖維組織撥開,使得流道不易堵塞,保證進水孔板的暢通,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提高抽渣泵的工作的穩定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向視圖圖中1-泵體,2-泵軸,3-葉輪,4-泵殼,5-波形墊圈,6-進水孔板,7-清理刀片,8-底座,9-軸套,10-固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圖I所示,一種抽渣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體I、進水孔板6、清理刀片7、軸套9、葉輪3和泵軸2,泵軸2設置于泵體I的中心,泵軸2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固定螺釘10、清理刀片7、進水孔板6、軸套9和葉輪3,清理刀片7通過固定螺釘10固定在泵軸2上,進水孔板6上均勻設置有多個進水孔。進水孔板6與泵殼4之間設置有波形墊圈5。泵殼4與底座8采用螺紋連接。[0013]在含有雜物的液體進入泵殼之前,由泵軸2帶動的清理刀片7 將大塊的雜物撥開,小塊的雜物通過進水孔板6進入泵殼4,再由葉輪3將帶有雜物的液體輸出至管道內。
權利要求1.一種抽渣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泵體(I)、泵軸(2)、葉輪(3)、進水孔板(6)、清理刀片(7)和軸套(9),泵軸(2)設置于泵體(I)的中心,泵軸(2)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固定螺釘(10 )、清理刀片(7 )、進水孔板(6 )、軸套(9 )和葉輪(3 ),清理刀片(7 )通過固定螺釘(10 )固定在泵軸(2 )上,進水孔板(6 )上均勻設置有多個進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抽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孔板(6)與泵殼(4)之間設置有波形墊圈(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抽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殼(4)與底座(8)采用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渣泵,它包括泵體(1)、進水孔板(6)、清理刀片(7)、軸套(9)、葉輪(3)和泵軸(2),泵軸(2)設置于泵體(1)的中心,泵軸(2)下端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固定螺釘(10)、清理刀片(7)、進水孔板(6)、軸套(9)和葉輪(3),清理刀片(7)通過固定螺釘(10)固定在泵軸(2)上,進水孔板(6)上均勻設置有多個進水孔。進水孔板(6)與泵殼(4)之間設置有波形墊圈(5)。泵殼(4)與底座(8)采用螺紋連接。通過清理刀片(7)將大塊的雜物撥開,使得流道不易堵塞,保證進水孔板的暢通,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提高抽渣泵的工作穩定性。
文檔編號F04D29/00GK202707562SQ2012203831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王志云, 豆建平 申請人:四川嘉能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