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形冷卻風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特別涉及一種環形冷卻風扇。
背景技術:
內燃機是將液體或氣體燃料與空氣混合后,直接輸入汽缸內部的高壓燃燒室燃燒爆發產生動力。是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一種熱機。內燃機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熱量,其熱量不及時的排出或及時的對內燃機實施冷卻則會對內燃機造成損壞,縮短內燃機的使用壽命。目前,對內燃機的冷卻散熱主要通過風扇實施,此類風扇主要由封閉的輪轂及均布于輪轂外周面上的若干葉片,各葉片與輪轂連接的一端為根部,另一端為端部,葉片的根部與端部之間呈扭曲狀設置。此類風扇在旋轉過程中葉片產生的噪音較大、重量較重,并且部分具有熱量的氣流容易積聚在輪轂處,影響到其冷卻效果。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靜音、輕便、平衡性好、冷卻效果佳的環形冷卻風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形冷卻風扇,包括輪轂及呈傾斜狀均布于輪轂外輪廓上的若干葉片,葉片與輪轂連接的一端為根部,另一端為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端部處設有與其固定連接的環狀外環體,該外環體包覆葉片,所述輪轂的橫向端面上開設有導流通孔,葉片上設有輔助導流葉片,輔助導流葉片與葉片的橫向端面呈垂直設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葉片的端部處設置包覆葉片的環狀外環體,使葉片在旋轉過程可減少噪音,達到靜音的效果,并且這樣設置使葉片在旋轉過程的平衡度得到保證;輪轂上導流通孔及葉片上輔助導流葉片的設置則可提到輪轂中心的通用量,具有熱量的氣流由葉片帶入至輔助導流葉片處,然后由輔助導流葉片將其帶入至輪轂的導流通孔,有效的防止熱量聚積于輪轂處,從而提高了冷卻效果。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輔助導流葉片呈弧狀,且輔助導流葉片設于葉片的根部,輔助導流葉片相對于與葉片連接一端的另一端為斜面。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輔助導流葉片設置葉片的根部一方面使輔助導流葉片具有更好的導流效果,另一方面使葉片根部的受力強度得到加強,所以輔助導流葉片在導流的同時也具有與加強筋等同的作用。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輪轂的導流通孔與葉片之間設有若干輪轂加強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這樣設置是為了提高輪轂的受力強度。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環形冷卻風扇,包括輪轂I及呈傾斜狀均布于輪轂I外輪廓上的若干葉片2,葉片2與輪轂I連接的一端為根部21,另一端為端部22,葉片2的端部22處設有與其固定連接的環狀外環體3,該外環體3包覆葉片2,輪轂I的橫向端面上開設有導流通孔11,葉片2上設有輔助導流葉片4,輔助導流葉片4與葉片2的橫向端面呈垂直設置。上述方案中,通過在葉片2的端部22處設置包覆葉片2的環狀外環體3,使葉片2在旋轉過程可減少噪音,達到靜音的效果,并且這樣設置使葉片2在旋轉過程的平衡度得到保證;輪轂I上導流通孔11及葉片2上輔助導流葉片4的設置則可提到輪轂I中心的通用量,具有熱量的氣流由葉片2帶入至輔助導流葉片4處,然后由輔助導流葉片4將其帶入至輪轂I的導流通孔11,有效的防止熱量聚積于輪轂I處,從而提高了冷卻效果。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為了使輔助導流葉片4具有更好的導流效果,輔助導流葉片4呈弧狀,且輔助導流葉片4設于葉片2的根部21,輔助導流葉片4相對于與葉片2連接一端的另一端為斜面。這樣設置一方面使輔助導流葉片4具有更好的導流效果,另一方面使葉片2根部21的受力強度得到加強,所以輔助導流葉片4在導流的同時也具有與加強筋等同的作用。輪轂I的導流通孔11與葉片2之間設有若干輪轂加強筋12,該處加強筋12的作用為了提高輪轂I的受力強度。
權利要求1.一種環形冷卻風扇,包括輪轂及呈傾斜狀均布于輪轂外輪廓上的若干葉片,葉片與輪轂連接的一端為根部,另一端為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端部處設有與其固定連接的環狀外環體,該外環體包覆葉片,所述輪轂的橫向端面上開設有導流通孔,葉片上設有輔助導流葉片,輔助導流葉片與葉片的橫向端面呈垂直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冷卻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助導流葉片呈弧狀,且輔助導流葉片設于葉片的根部,輔助導流葉片相對于與葉片連接一端的另一端為斜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環形冷卻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的導流通孔與葉片之間設有若干輪轂加強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特別涉及一種環形冷卻風扇。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形冷卻風扇,包括輪轂及呈傾斜狀均布于輪轂外輪廓上的若干葉片,葉片與輪轂連接的一端為根部,另一端為端部,葉片的端部處設有與其固定連接的環狀外環體,該外環體包覆葉片,所述輪轂的橫向端面上開設有導流通孔,葉片上設有輔助導流葉片,輔助導流葉片與葉片的橫向端面呈垂直設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靜音、輕便、平衡性好、冷卻效果佳的環形冷卻風扇。
文檔編號F04D29/32GK202833302SQ20122054883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葉舟, 程陸軍 申請人:溫州車舟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