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在一圓柱體氣缸上徑向輻射狀均布數個氣缸室和活塞,圓柱式氣缸軸心連接驅動軸,圓柱氣缸外偏置一軸承。活塞隨氣缸旋轉同時做氣缸體徑向往復運動,完成吸氣、壓縮及排氣過程。吸氣口及排氣口均位于氣缸軸心側,氣缸軸心處設置一壓縮調節盤,自動調節排氣時空氣壓縮比,以使排氣時壓縮室內壓力等于排氣側壓力。氣缸旋轉時吸氣、壓縮、排氣過程是連續的,載荷是穩定的,降低了需求驅動力矩,并且由于沒有吸氣及排氣閥,理論容積效率100%,無偏心轉動,所以有效提高了壓縮效率,降低了運轉振動。本實用新型用于封閉式電機驅動壓縮機和驅動外置式壓縮機。
【專利說明】—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壓縮裝置。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封閉式電機驅動空氣壓縮機。
[000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驅動外置式空氣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4]目前,空氣壓縮機有轉子式、渦旋式、柱塞式等。此類壓縮機均存在載荷不穩定、壓縮效率低、振動大、需求驅動力矩大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壓縮機克服了現有的空氣壓縮機載荷不穩定、壓縮效率低、振動大、需求驅動力矩大等缺點。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在一圓柱體氣缸上徑向輻射狀均布數個氣缸室和活塞,氣缸軸心連接驅動軸,氣缸外偏置一軸承。活塞隨氣缸旋轉同時在離心作用以及偏置軸承的控制下做氣缸徑向往復運動,完成吸氣、壓縮及排氣過程。吸氣口及排氣口均位于氣缸軸心側,氣缸軸心處設置一壓縮調節盤,自動調節排氣時空氣壓縮比,以使排氣時壓縮室內壓力等于排氣側壓力。氣缸圓周以直徑劃分為吸氣半周和壓縮/排氣半周。氣缸旋轉時吸氣、壓縮、排氣過程是連續的,載荷是穩定的,降低了需求驅動力矩。并且本新型壓縮機沒有吸氣及排氣閥,理論容積效率100 %,無偏心轉動,所以有效提高了壓縮效率,降低了運轉振動。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壓縮效率,降低運轉振動,結構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OlA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剖面圖。
[0011]圖OlB是圖OlA的C—C剖視圖。
[0012]圖OlC是圖OlA的D—D剖視圖。
[0013]圖OlD是空氣壓縮機構的局部立體爆炸圖。
[0014]圖OlE是反轉自鎖裝置示意圖。
[0015]圖02是本實用新型以封閉電機驅動施例圖。
[0016]圖03是本實用新型以外置動力驅動施例圖。
[0017]圖中1.氣缸,2.軸承,3.活塞,4.電機驅動軸,5.壓縮調節盤,6.固定軸蓋(有外排氣孔),7.進氣管,8.固定軸座(無外排氣孔),9.固定軸套,10.扭簧,11.固定螺栓,12.固定銷,13.內殼體,14.內殼蓋,15.鋼珠,16.壓縮調節座,17.電機,18.排氣管,19.密封殼下蓋,20.密封殼,21.密封殼上蓋,22.同定軸蓋(無外排氣孔),23.外置動力驅動軸,24.固定軸座(有外排氣孔)【具體實施方式】:
[0018]氣缸(I)在驅動軸(4)驅動下逆時針旋轉,活塞(3)在離心作用及偏置軸承(2)的控制下沿氣缸(I)徑向往復運動。圖OlB中,吸氣側活塞(3a,3b,3c,3d)處于吸氣狀態;壓縮及排氣側活塞(3e,3f,3g,3h)處于壓縮及排氣狀態。
[0019]圖OlB中,壓縮調節盤(5)上布置一壓力室(5b),壓縮調節盤(5)還受扭簧(10)控制。壓力室(5b)氣壓以及扭簧(10)提供壓縮調節盤(5)順時針扭矩;壓縮調節盤排氣口(5a)壓力提供壓縮調節盤(5)逆時針扭矩;壓力室(5b)與前級壓縮氣缸室(3e所處位置)連通,排氣壓力為壓力室(5b)壓力的倍數;排氣壓力與吸氣壓力比越大,排氣壓力與壓力室(5b)壓力差就越大,排氣壓力推動壓縮調節盤(5)逆時針轉動,同時扭簧(10)被壓縮,力矩增大到和逆時針扭矩平衡狀態時壓縮調節盤(5)停止轉動。相反,若排氣壓力與吸氣壓力比減小,壓力調節盤(5)就會順時針旋轉到新的扭矩平衡位置。在壓力調節盤(5)的調節作用下,排氣開始時相應氣缸室內壓縮氣體壓力等于排氣壓力,避免空氣的過度壓縮或壓縮不足引起的效率損失。壓縮調節座(16)固定在固定軸座(8)上,與固定軸套(9)、固定軸蓋出)以及壓力室(5b)壁形成密封,阻止排氣側氣體進入壓力室(5b)。
[0020]固定軸套(9)、壓縮調節盤(5)和固定軸蓋(6)通過固定螺栓(11)被軸向固定在固定軸座(8)上形成氣缸(I)的旋轉軸,與氣缸(I)內圓壁形成密封,阻止氣缸體之間躥氣,或氣體向排氣口以外區域泄露。固定軸座(8)上開有進氣口(8b)與進氣管(7)連通,活塞處于吸氣側時(3a, ab,3c,3d)均可吸氣。
[0021]固定軸座(8)、內殼體(13)以及內殼蓋(14)連接形成相對密閉空間,此空間通過油氣連接孔(8d)與吸氣口(Sb)相連,以保證此密閉空間壓力與吸氣壓力相同,并且排出此密閉空間內多余的潤滑油。活塞⑶在吸氣時可以順利做離心運動。
[0022]氣缸(3)端面上布置反轉自鎖槽(Ia),自鎖槽(Ia)與氣缸(3)端面形成自鎖傾角,鋼珠(15)被置于其中,與固定軸座(8)上鋼珠溝槽(Sc) —起組成反轉自鎖裝置。當停止驅動時,可以阻止氣缸反轉引起壓縮空氣回流到吸氣側。
[0023]在圖02所不實施例中,電機(15)置于密封殼(20)、密封殼上蓋(21)、密封殼下蓋
(19)組成的密閉空間內;固定軸座上排氣口(8a)與壓縮調節盤外排氣孔(5b)及固定軸蓋
(6)上外排氣孔相連,通向驅動軸上的外排氣孔(4a);排出氣體吹過電機線圈(17b)和電機轉子(17a)由排氣管(18)排出,并帶走電機熱量。由于載荷穩定,需求驅動力矩小而提高電機效率、無氣閥降壓損失、容積效率高、滑動摩擦少、無偏心轉動,因而有效提高壓縮機效率,降低振動。
[0024]在圖03所示實施例中,固定軸座上設置外排氣孔,排氣管(18)連接在此外排氣孔上,固定軸座上排氣口(8a)直接通向排氣管排出壓縮空氣,固定軸蓋(22)及外置動力驅動軸(23)上不再設置外排氣孔。由于載荷穩定,需求驅動力矩小而降低對外置動力源的干擾、無氣閥降壓損失、容積效率高、滑動摩擦少、無偏心轉動,因而有效提高壓縮機效率,降低振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活塞在氣缸室內往復運動,封閉電機驅動或外置動力驅動,其特征是:圓柱體氣缸沿氣缸軸心旋轉,活塞旋轉同時沿氣缸徑向往復運動,氣缸軸心側布置進氣口和排氣口,氣缸軸心側布置壓縮調節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圓柱體氣缸(I)徑向福射狀均布數個氣缸室,氣缸與驅動軸相連,氣缸端面設置鋼珠自鎖>j-U ρ?α裝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圓柱形活塞(3)置于氣缸室內,活塞上開有腰型槽,之間插固定銷(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氣缸軸心側零件上開有進氣口和排氣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壓縮調節盤(5)上設置壓力室、排氣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活塞⑶外側與內殼壁(13)之間為封閉的低壓區間,此低壓區間以連接孔連通吸氣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圓柱體氣缸(I)外偏置一軸承(2),軸承內壁與活塞(3)外側圓弧相切。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調節壓縮比的旋轉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其特征是:固定軸座(8、24)上設置進氣口`,進氣管(7)連接在進氣口上。
【文檔編號】F04C28/24GK203641008SQ201320463986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孫繼偉 申請人:孫繼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