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風扇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77819閱讀:156來源:國知局
風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扇,所述風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內具有進風腔,所述基座上設有與所述進風腔連通的進風口;出風件,所述出風件設在基座上,所述出風件內具有與所述進風腔連通的出風腔,所述出風件上設有多個沿所述出風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以分別形成多個與所述出風腔連通的出風口;氣流發生裝置,所述氣流發生裝置設在所述進風腔內,所述氣流發生裝置將外界的空氣吸入所述進風腔后導向所述出風腔。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能夠避免扇葉外露,具有使用安全、易清潔、風量大、風速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風扇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風扇。

【背景技術】
[0002] 相關技術中的風扇,其結構為在前后網罩內設置高速轉動的葉片,這給使用者不 安全感,孩童也有可能出于好奇而直接或間接觸旋轉的扇葉,造成傷害。并且,網罩的清洗 非常不便。為此,部分風扇采用隱藏扇葉的結構,但存在風量較小的問題,無法滿足用戶的 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風扇,該風扇能夠避免扇葉外露,具有使用安全、易 清潔、風量大、風速高等優點。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風扇,所述風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內具 有進風腔,所述基座上設有與所述進風腔連通的進風口;出風件,所述出風件設在基座上, 所述出風件內具有與所述進風腔連通的出風腔,所述出風件上設有多個沿所述出風件的長 度方向延伸的狹縫以分別形成多個與所述出風腔連通的出風口;氣流發生裝置,所述氣流 發生裝置設在所述進風腔內,所述氣流發生裝置將外界的空氣吸入所述進風腔后導向所述 出風腔。
[000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通過將所述氣流發生裝置設置在所述進風腔內,由所述 氣流發生裝置將外界的空氣吸入所述進風腔后導向所述出風腔,可以避免扇葉外露,不僅 提高了安全性,而且也可以便于所述風扇的清潔。此外,由于在所述出風件上設置多個所述 出風口,可以提高送風的風量,滿足用戶需求。并且所述出風口由沿所述出風件的長度方向 延伸的狹縫形成,所述出風腔內的氣流經過所述狹縫時,會迫使風速迅速增加,形成一股高 速氣流,高速氣流又帶動周圍的低速空氣,大幅增加了風速和風量,進而可以提高吹風的舒 適性。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扇能夠避免扇葉外露,具有使用安全、易清潔、風量大、風 速1?等優點。
[0006]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 所述出風件為自基座向上延伸的立柱體形,所述狹縫自下向上延伸,多個所述出 風口的出風方向朝前。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出風效果,而且可以在所述風扇的前方形成氣流。
[0008] 多個所述出風口位于所述出風件的側壁或前壁上。這樣可以在所述出風件的側部 或前方形成氣流。
[0009] 多個所述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出風件的側壁的后端。這樣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出風口 和所述第二出風口的送風量。
[0010] 所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上分別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所述出風口,且所述出風件的 兩相對側壁在所述出風口前側的水平距離小于所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上的所述出風口 之間的水平距離。由此可以便于提高所述出風腔內的風速。
[0011] 所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由前至后逐漸增大。由此可以便于 提高所述出風腔內的風速。
[0012] 所述出風件的下端設有安裝罩,所述基座的上端設有安裝沿,所述安裝罩扣裝在 所述安裝沿上。由此可以實現所述基座與所述出風件的安裝,且所述風扇更加美觀。
[0013] 所述氣流發生裝置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設在所述進風腔內;風輪,所述風輪與所 述電機傳動連接。這樣可以實現所述氣流發生裝置的導風功能,且所述風輪具有較高的導 風量。
[0014] 所述出風腔下部的橫截面積大于上部的橫截面積。這樣可以使所述出風口排出的 氣流更加均勻。
[0015] 所述出風腔包括多個子出風腔,多個所述子出風腔彼此分隔且均與所述進風腔連 通,每個所述子出風腔與至少一個所述出風口連通。這樣可以使風扇由多個出風口均勻送 風,并保證每一個出風口的出風量。
[0016] 所述出風件上設有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所述出風件內設有將所述出風腔分 隔成第一子出風腔和第二子出風腔的隔板,所述第一子出風腔與所述第一出風口連通且所 述第二子出風腔與所述第二出風口連通。這樣可以使風扇由兩個出風口均勻送風,并保證 每一個出風口的出風量。
[0017] 所述第一出風口設在所述出風件的左側壁上且朝向左前方,所述第二出風口設在 所述出風件的右側壁上且朝向右前方。這樣可以增大送風面積。
[0018] 所述第一出風口的后壁向左向前延伸以形成第一導風翼,所述第二出風口的后壁 向右向前延伸以形成第二導風翼。這樣可以避免風量散失。
[0019] 所述出風口形成有引導氣流的柯恩達表面,所述出風腔的空氣流經所述柯恩達表 面后從所述出風口排出。由此可以使所述風扇的送風方向朝向前方,且可以提高風速。
[0020] 所述基座為一圓柱體,所述出風件為一自所述基座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出風腔 包括多個子出風腔,多個子出風腔所述均開設在所述立柱中且通過隔板彼此分隔,多個所 述子出風腔均與所述進風腔連通,每所述子出風腔與至少一個所述出風口連通。這樣可以 使風扇由多個出風口均勻送風,并保證每一個出風口的出風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的結構示意圖。
[0022]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的堅面剖視圖。
[0023]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的堅面剖視圖。
[0024]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的橫面剖視圖。
[0025]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的橫面剖視圖。
[0026] 附圖標記:風扇1、基座100、進風腔110、進風口 120、安裝沿130、出風件200、第一 子出風腔211、第二子出風腔212、隔板213、第一出風口 221、第二出風口 222、安裝罩230、 第一導風翼241、第二導風翼242、氣流發生裝置300、電機310、風輪320。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 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 的限制。
[0028] 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
[0029] 如圖1-圖5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包括基座100、出風件200和氣 流發生裝置300。
[0030] 基座100內具有進風腔110,基座100上設有與進風腔110連通的進風口 120。出 風件200設在基座100上,出風件200內具有與進風腔110連通的出風腔,出風件200上設 有多個沿出風件20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以分別形成多個與所述出風腔連通的出風口。 氣流發生裝置300設在進風腔110內,氣流發生裝置300將外界的空氣吸入進風腔110后 導向所述出風腔,并由所述出風口送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地是,狹縫是指相對于 所述出風腔細小且狹長的縫隙。
[0031]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通過將氣流發生裝置300設置在進風腔110內, 由氣流發生裝置300將外界的空氣吸入進風腔110后導向所述出風腔,可以避免扇葉外露, 不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基座100區別于相關技術中網罩的網狀結構,更加便于清潔。此 夕卜,由于在出風件200上設置多個所述出風口,可以提高送風的風量,滿足用戶需求。并且 所述出風口由沿出風件200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形成,所述出風腔內的氣流經過所述狹 縫時,會迫使風速迅速增加,形成一股高速氣流,高速氣流又帶動周圍的低速空氣,大幅增 加了風速和風量,進而可以提高吹風的舒適性。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能夠 避免扇葉外露,具有使用安全、易清潔、風量大、風速高等優點。
[0032] 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1.
[0033]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氣流發生裝置300可以包 括電機310和風輪320。電機310可以設在進風腔110內。風輪320可以與電機310的電 機軸傳動連接。這樣可以利用電機310驅動風輪320旋轉,以將外界的空氣吸入進風腔110 并導向所述出風腔,實現氣流發生裝置300的導風功能,且風輪320具有較高的導風量。
[0034] 圖1-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1。如圖1-圖3所示,出 風件200為自基座向上延伸的的立柱體形,基座100為圓柱體形,出風件200的下端可以設 有呈圓柱體形的安裝罩230 (上下方向如圖1-圖3中的箭頭A所示),基座100的上端面 上可以設有安裝沿130,安裝沿130可以為直徑小于基座100直徑的環形且圍繞進風腔110 的敞口的周沿設置。安裝罩230可以扣裝在安裝沿130上。由此可以實現基座100與出風 件200的安裝,而且可以保證進風腔110與所述出風腔連接處的密封性。立柱體形的出風 件200和圓柱體形的基座100不僅可以使空氣流過進風腔110和所述出風腔時更加順暢, 而且可以減小風扇1占用的空間,使風扇1更加整齊美觀。
[0035] 進風口 120可以在基座100的周壁上排列成沿基座100的周壁的周向間隔開的多 列,每列可以包括若干個進風口 120。氣流發生裝置300可以通過多個進風口 120將外界的 空氣均勻吸入進風腔110,提高風扇1的進風量以滿足較大的出風量。
[0036] 圖1、圖4和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風扇1。如圖1、圖4和 圖5所示,出風件200的兩相對偵彳壁在所述出風口前側的水平距離可以小于出風件200的 兩相對側壁上的所述出風口之間的水平距離。
[0037] 具體地,如圖1、圖4和圖5所示,出風件200的兩側壁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由前至 后逐漸增大,出風件200的兩側壁是指出風件200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前后方向如圖1、 圖4和圖5中的箭頭B所示,左右方向如圖1-圖5中的箭頭C所示)。換言之,出風件200 的左側壁的前沿與出風件200的右側壁的前沿之間的距離小于出風件200的左側壁的后沿 與出風件200的右側壁的后沿之間的距離,從上下方向看向出風件200時,出風件200大體 呈前小后大的錐形。由此可以使所述出風腔內同一水平面內的風壓不同,便于提高所述出 風腔內的風速。
[0038]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出風腔下部的橫截面積可 以大于上部的橫截面積。具體而言,出風件200下部兩側壁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可以大于 出風件200上部兩側壁在水平方向上的距離。換言之,出風件200可以整體為開口朝下的 喇叭形,也可以使出風件200的一部分構造成喇叭形,圖3中示出了將出風件200的下部構 造成喇叭形的示例。這樣不僅可以便于進風腔110中的空氣進入所述出風腔,而且可以使 所述出風口排出的氣流更加均勻,以提高風扇1的送風效果。
[0039] 圖2-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示例的風扇1。如圖2-圖5所示,所述 出風腔可以包括多個子出風腔,多個所述子出風腔可以彼此分隔且多個所述子出風腔均與 進風腔110連通,每個所述子出風腔與至少一個所述出風口連通。
[0040] 具體而言,出風件200上可以設有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2,出風件200 內可以設有將所述出風腔分隔成第一子出風腔211和第二子出風腔212的隔板213,第一子 出風腔211和第二子出風腔212相互平行且從出風件200的頂壁堅直向下貫通出風件200。 第一子出風腔211可以與第一出風口 221連通且第二子出風腔212可以與第二出風口 222 連通,第一出風口 221可以平行于第一子出風腔211且兩者的長度相等,第二出風口 222可 以平行與第二子出風腔212且兩者的長度相等。這樣可以利用第一子出風腔211將空氣導 向第一出風口 221,利用第二子出風腔212將空氣導向第二出風口 222,使風扇由兩個出風 口均勻送風,并保證每一個出風口的出風量。
[0041]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地是,出風件200上設有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 口 222是指,所述出風口為兩個且分別被命名為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
[0042] 可選地,如圖1-圖5所示,所述狹縫可以自下向上延伸,多個所述出風口的出風方 向可以朝前。這樣可以在風扇1的前方形成氣流。
[0043]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2可以分別設在出風件200的兩側壁上且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2可以鄰近出 風件200的后壁。這樣可以使空氣從出風件200的兩側壁處排出,以在出風件200的兩側 形成氣流。此外,所述出風腔內的氣流在經過所述出風口前需向后水平流動,由于所述出風 腔后部的空間大于前部的空間,氣流在流動過程中速度會增加,以提高第一出風口 221和 第二出風口 222的送風量。
[0044] 具體地,如圖4所示,第一出風口 221可以設在出風件200的左側壁上且第一出風 口 221可以朝向左前方,第二出風口 222可以設在出風件200的右側壁上且第二子出風腔 212可以朝向右前方。這樣可以使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2排出的風形成一個朝 向前方的扇面,由此可以增大送風面積,提高風扇1的送風效果。
[0045] 有利地,如圖5所示,第一出風口 221的后壁可以向左向前延伸以形成第一導風翼 241,第二出風口 222的后壁可以向右向前延伸以形成第二導風翼242。由第一出風口 221 送出的風在第一導風翼241的導向下吹向左前方,由第二出風口 222送出的風在第二導風 翼242的導向下吹向右前方,這樣可以避免風量散失,充分利用送出的風量。
[0046]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所述出風口形成有引導氣流的 柯恩達表面,所述出風腔的空氣流經所述柯恩達表面后從所述出風口排出。當氣流從靠近 所述柯恩達表面的輸出口流出流經該柯恩達表面時將呈現出柯恩達效應,氣流將緊靠表面 流動,幾乎是貼在表面上或抱住該表面流動,形成吸風壁效果,將所述出風口排出的風導向 前方。同時,所述出風口外側附近的空氣也可以被帶動朝前流動,增大送風量。
[0047]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出風件200的左側壁和右側壁分別與第一導風翼241和第 二導風翼242相對的面形成為柯恩達表面,所述出風腔的空氣流經所述柯恩達表面后從第 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2排出。
[0048]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第一出風口 221和第二出風口 222可以設在出風件200的前壁上。這樣可以使空氣從出風件200的前壁排出,以在出風件 200的前方形成氣流。
[0049]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隱藏了扇葉,使用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高,且清 潔更加方便。通過設置狹縫作為出風口,可以提高出風的風量和風速,使用更加舒適。
[0050]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堅直"、"水平"、"頂"、"底""內"、"外"、"順 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 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51]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 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52]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 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 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 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 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53]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 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 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4]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 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 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 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
[0055]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 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 一種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內具有進風腔,所述基座上設有與所述進風腔連通的進風口; 出風件,所述出風件設在基座上,所述出風件內具有與所述進風腔連通的出風腔,所述 出風件上設有多個沿所述出風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狹縫以分別形成多個與所述出風腔連 通的出風口; 氣流發生裝置,所述氣流發生裝置設在所述進風腔內,所述氣流發生裝置將外界的空 氣吸入所述進風腔后導向所述出風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件為自基座向上延伸的立柱體 形,所述狹縫自下向上延伸,多個所述出風口的出風方向朝前。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出風口位于所述出風件的側壁 或前壁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出風口設置在所述出風件的側 壁的后端。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上分別設置有 一個或多個所述出風口,且所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在所述出風口前側的水平距離小于所 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上的所述出風口之間的水平距離。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件的兩相對側壁在水平方向上 的距離由前至后逐漸增大。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件的下端設有安裝罩,所述基座 的上端設有安裝沿,所述安裝罩扣裝在所述安裝沿上。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發生裝置包括: 電機,所述電機設在所述進風腔內; 風輪,所述風輪與所述電機傳動連接。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腔下部的橫截面積大于上部的 橫截面積。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腔包括多個子出風腔,多個所 述子出風腔彼此分隔且均與所述進風腔連通,每個所述子出風腔與至少一個所述出風口連 通。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件上設有第一出風口和第二 出風口,所述出風件內設有將所述出風腔分隔成第一子出風腔和第二子出風腔的隔板,所 述第一子出風腔與所述第一出風口連通且所述第二子出風腔與所述第二出風口連通。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風口設在所述出風件的左 側壁上且朝向左前方,所述第二出風口設在所述出風件的右側壁上且朝向右前方。
13.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風口的后壁向左向前延伸 以形成第一導風翼,所述第二出風口的后壁向右向前延伸以形成第二導風翼。
1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形成有引導氣流的柯恩達表 面,所述出風腔的空氣流經所述柯恩達表面后從所述出風口排出。
1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為一圓柱體,所述出風件為一 自所述基座向上延伸的立柱,所述出風腔包括多個子出風腔,所述多個子出風腔均開設在 所述立柱中且通過隔板彼此分隔,多個所述子出風腔均與所述進風腔連通,每所述子出風 腔與至少一個所述出風口連通。
【文檔編號】F04D29/54GK203835761SQ201420229827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豆海, 盧燕 申請人:廣東美的環境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连云港市| 磴口县| 抚州市| 根河市| 偃师市| 临湘市| 承德市| 郑州市| 甘谷县| 青浦区| 宁明县| 无极县| 岱山县| 宁远县| 和政县| 信宜市| 科尔| 泰安市| 潮州市| 合作市| 巧家县| 海盐县| 合肥市| 石台县| 即墨市| 衡阳县| 奉节县| 浦北县| 盐边县| 邛崃市| 邓州市| 韶关市| 威海市| 新巴尔虎左旗| 泰宁县| 馆陶县| 宜兰县| 武山县| 家居|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