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缸。更詳細而言,涉及在物體的移動、固定等用途中使用的缸。
背景技術:
流體缸具有通過供給或排出工作流體而使桿從缸體出沒的構造,根據其用途而使用適當的工作流體。例如,若為液壓缸,則用于壓力機、重型設備的工作等,若為氣缸,則用于使生產線上的各部件移動的促動器等。
在上述流體缸中,存在其缸體以及桿都固定于工作、移動的對象物或者框架等的情況、以及缸體固定于其他部件等而桿的前端不固定于其他部件的情況。
作為前者的例子,能夠列舉使起重機的動臂倒伏的缸,在該情況下,缸體與桿的伸縮以外的相對移動被限制。
另一方面,作為后者的例子,能夠列舉相對于起重機拆裝配重的缸。在該缸中,缸體與旋轉臺連結,桿的前端在插入于配重的凸臺的狀態下固定。但是,在未安裝配重的狀況下,成為在桿的前端未進行任何固定的狀態。若在該狀態下使桿出沒,則桿有可能相對于缸體旋轉。這樣,桿前端的姿勢會變化,有可能無法將桿插入于配重的凸臺。因此,在相對于起重機拆裝配重的缸中,需要在將桿相對于缸體的旋轉固定的狀態下使桿移動。
這樣,作為以限制了相對于缸體的旋轉的狀態下使桿移動的機構,開發了以下那樣的機構。
例如,在圖3所示的缸100中,通過在缸體103內配置多邊形的引導棒105并將該引導棒105插入于桿104內,從而防止桿104的旋轉。另外,也開發了在缸體內設置有貫通活塞的多根引導棒的缸(參照專利文獻1)、在外側筒體(相當于缸體)的內表面設置導軌并將沿著該導軌移動的可動部件設置于內側筒體(相當于桿)的缸(參照專利文獻2)等。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5497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9789號公報
但是,具有上述那樣的機構的缸均在缸體內部設置特別的構造來防止桿的旋轉。因此,缸的構造變得復雜,從而制造工時變多,制造成本增大。并且,由于構造比較復雜,所以難以維護,也容易發生故障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鑒于上述狀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簡單的構造防止桿的旋轉的缸。
第1技術方案的缸的特征在于,具備:缸體;桿,其以能夠相對于該缸體出沒的方式設置;移動部件,其與該桿連結且沿著上述缸體的側面設置;以及引導部件,其設置于上述缸體的側面且對上述移動部件的移動進行引導,該引導部件具備對上述移動部件在上述缸體的周向上的移動進行限制的移動限制部。
第2技術方案的缸的特征在于,在第1技術方案中,上述引導部件的移動限制部是在上述引導部件的前端以從上述缸體的周向夾著上述移動部件的方式設置的一對突起狀部。
第3技術方案的缸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技術方案中,在上述缸體中,在與上述桿的前端突出的端部相反的一側的端部設置有對上述移動部件進行檢測的接近開關。
第4技術方案的缸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3技術方案的任一個技術方案中,在上述移動部件沿著上述桿的軸向刻有刻度。
根據第1技術方案,若桿移動,則連結于桿的移動部件與桿一同移動。移動部件被引導部件的移動限制部限制在缸體的周向上的移動,因此桿也被限制相對于缸體在周向上移動。因此,在桿伸縮時,能夠防止桿相對于缸體旋轉。而且,由于移動部件以及引導部件均設置于缸體的外部,不會使缸的構造變得復雜,因此也容易進行維護。
根據第2技術方案,由于引導部件的移動限制部是一對突起狀部,所以在移動部件的設置等時,移動限制部不會成為阻礙。因此,容易進行缸的制造、維護。
根據第3技術方案,若以桿完全伸縮時能夠檢測到移動部件的方式預先設置接近開關,則能夠掌握桿的收納。
根據第4技術方案,僅通過確認移動部件的刻度就能夠掌握桿的行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缸1的概略說明圖,(a)是側視圖,(b)是俯視圖。
圖2中,(a)是將本實施方式的缸1的缸主體2伸長的狀態下的局部側視圖,(b)是將本實施方式的缸1的缸主體2伸長的狀態下的局部側視圖,(c)是(b)的c-c線概略剖視圖。
圖3是現有的具有旋轉防止功能的缸100的概略說明圖,(a)是立體圖,(b)是剖視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缸;2…缸主體;3…缸體;4…桿;10…引導部件;10a…移動限制部;11…移動部件;20…接近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缸具備在伸縮時防止桿的旋轉的機構,并且具有即使設置上述機構也能夠簡化缸的構造的特征。
本發明的缸的使用用途并沒有特別的限定,能夠用于需要在缸伸縮時避免桿相對于缸體相對旋轉的裝置等。例如,作為本發明的缸的用途,能夠列舉拆裝起重機的配重所使用的缸等。
本發明的缸的工作流體也沒有特別的限定,作為工作流體能夠列舉工作油、空氣等。
(本實施方式的缸1)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缸1在借助工作流體進行工作的缸主體2設置有移動部件11與引導部件10。
(缸主體2)
如圖1所示,缸主體2在筒狀的缸體3插入有軸狀的桿4。桿4以其前端從缸體3的前端(圖1中為右端)突出的狀態配置,并設置為若缸體3被供給工作流體則沿著缸體3的軸向移動。具體而言,在缸體3內,以將其內部的空間分割為前端側的空間與基端(圖1中為左端)側的空間的方式設置有活塞。該活塞以能夠沿著缸體3的軸向移動的方式設置,在該活塞連結有桿4的基端。
因此,若對朝向由活塞分割的兩個空間供給的工作流體進行控制,則能夠調整桿4從缸體3突出的量(行程)。換言之,若控制朝向缸主體2供給的工作流體,則能夠使缸主體2伸縮。
此外,缸主體2除了上述機構之外,還可以具有使用本實施方式的缸1的各用途中所需的機構。換言之,本實施方式的缸1的缸主體2能夠使用作為基本結構而具有上述那樣的機構的、在各用途中所采用的一般的缸。
(引導部件10)
如圖1所示,在缸體3的前端附近的側面設置有引導部件10。該引導部件10具備從其前端沿缸體3的徑向突出的一對移動限制部10a、10a。而且,在引導部件10的前端部,形成有被一對移動限制部10a、10a夾在中間的槽狀的空間10h(參照圖2的(c))。
(移動部件11)
如圖1所示,在缸主體2的缸體3的側方設置有長條的板狀部件亦即移動部件11。該移動部件11設置為,其一端(圖1中為右端)與桿4的前端連結,其長邊方向與缸主體2的軸向(桿4的軸向)平行。并且,移動部件11設置為位于引導部件10的前端部的槽狀的空間10h內。換言之,以使引導部件10的一對移動限制部10a、10a成為從缸體3的周向將移動部件11夾在中間的狀態的方式配設有移動部件11。
由于形成為以上那樣的結構,所以若向缸主體2供給工作流體來使缸主體2伸縮,則能夠使桿4沿其軸向移動。這樣,與桿4連結的移動部件11也與桿4一同沿桿4的軸向(即缸主體2的軸向)移動(參照圖2的(a)、(b))。
此時,若桿4欲繞其軸旋轉,則移動部件11也欲沿缸體3的周向移動。但是,由于移動部件11配置在引導部件10的空間10h內,所以若移動部件11沿缸體3的周向移動,則移動部件11與一對移動限制部10a、10a接觸而無法進一步移動。這樣,連結有移動部件11的桿4也被限制旋轉。
如以上那樣,在本實施方式的缸1中,在缸主體2伸縮時,利用引導部件10與移動部件11,能夠防止桿4相對于缸體3旋轉。這樣,能夠使桿4以規定的姿勢移動,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缸1,能夠實施穩定的作業。
例如,若將本實施方式的缸1用作相對于起重機拆裝配重的缸,則能夠將桿4的前端可靠地插入于配重的凸臺。這樣,能夠迅速且穩定地實施安裝配重的作業。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的缸1中,引導部件10以及移動部件11均設置于缸主體2的缸體3的外部。這樣,缸主體2能夠保持原樣地使用以往以來在各用途中使用的缸,可以不在缸體3的內部設置特別的構造,因此缸主體2的構造不會變得復雜。因此,能夠降低缸1產生故障等的可能性,也能夠提高維護性。
(引導部件10)
引導部件10只要能夠對隨著桿4的移動而產生的移動部件11的移動進行引導并能夠限制移動部件11沿缸體3的周向移動,就不限定于上述那樣的形狀。
例如,也可以在引導部件10設置貫通缸1的軸向的貫通孔,并將移動部件11插通于該貫通孔。此時,形成貫通孔的部分作為引導部件10的移動限制部而發揮功能。
但是,作為引導部件10,如果像上述那樣形成為設置有一對移動限制部10a、10a并具有形成于槽狀的空間10h那樣的構造,則在移動部件11的設置、維護等時移動限制部不會成為阻礙,容易進行缸的制造、維護。
另外,也可以構成為:在移動部件11的靠缸體3側的內表面形成沿著其長邊方向延伸的狹縫狀的孔或者沿著其長邊方向延伸的槽,并且設置插入于該孔、槽的插入部件來作為移動限制部。即使在該情況下,也能夠利用插入部件來限制移動部件11的朝向缸體3周向的移動。
此外,引導部件10也可以以能夠分割的方式設置。
(移動部件11)
移動部件11也可以在其表面設置刻度。具體而言,也可以在移動部件11的表面沿著桿4的軸向設置刻度。此時,只要能確認移動部件11的刻度,作業者就能通過目視觀察來確認桿4的行程,能夠削減行程檢測設備。
例如,如圖1的(b)所示,在桿4被完全收納的狀態下,預先形成刻度,以使在引導部件10的位置移動部件11的刻度為0。而且,在引導部件10預先設置有在桿4被完全收納的狀態下與刻度0對應的基準線等。這樣,若桿4從缸體3突出而使移動部件11移動,則如果能確認引導部件10的基準線等的位置的刻度,作業者就能夠掌握桿4的行程(參照圖2的(b))。
此外,也可以代替刻度,沿著移動部件11的軸向設置多個貫通孔、凹痕、突起等標記。即使在該情況下,只要能確認標記的位置,作業者就能夠掌握桿4的行程。在該情況下,通過每隔規定的間隔地變更標記的形狀、大小、標記的種類,從而作業者能夠更加簡單地掌握桿4的行程。
在上述例子中,作為移動部件,對采用板狀的部件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移動部件只要能夠發揮上述那樣的功能,就可以采用任意的部件。例如,也能夠采用棒材、管材等作為移動部件。但是,在采用板狀的部件作為移動部件的情況下,容易在其表面記載各種信息。例如,能夠預先記載油量標示、銷的可操作區域等。
另外,在移動部件11中,優選在有可能與引導部件10接觸的部分,預先安裝有由滑動阻力較小的材料、耐磨損性較高的材料形成的保護部件。
例如,若將板狀、軸狀的保護部件預先設置為沿著移動部件11的長邊方向,則即使移動部件11移動,移動部件11也不與引導部件10直接接觸,而是保護部件與引導部件10接觸。這樣,若預先安裝由滑動阻力較小的材料形成的保護部件,則能夠防止因設置移動部件11、引導部件10而使得桿4的移動阻力增加的情況。另外,若預先安裝由耐磨損性較高的材料形成的保護部件,則難以產生移動部件11的損傷,因此能夠防止因移動部件11的損傷而使得維護頻度增加的情況。
此外,作為保護部件所使用的滑動阻力較小的材料、耐磨損性較高的材料,能夠列舉聚乙烯、聚酰胺等樹脂材料。
另外,若將保護部件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設置于移動部件11,則即使保護部件損傷移動部件11主體也不損傷,那么通過更換保護部件就能夠繼續進行作業,因此還具有能夠容易且短時間地實施維護作業的優點。例如,若像螺釘固定那樣,通過可簡單地拆裝的方法將保護部件固定于移動部件11,則容易進行保護部件的更換作業。
此外,將保護部件固定于移動部件11的方法并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除了上述螺釘固定之外,也能夠通過粘合劑等各種方法來進行固定。如果能夠簡單地更換移動部件11本身,則保護部件完全固定于移動部件11的方式不會產生在使用中脫離等問題,因此優選。
此外,保護部件可以不僅設置于移動部件11還設置于引導部件10。另外,保護部件也可以不設置于移動部件11而僅設置于引導部件10。
(接近開關20)
另外,對于桿4的移動而言,雖然作業者可以通過目視觀察來確認移動部件11的移動從而確認桿4的移動,但更加優選能夠自動地檢測桿4的移動量。例如,在缸體3中,預先在與桿4突出的端部相反一側的端部附近(圖1中為右端附近)設置接近開關20。更詳細而言,在桿4完全收納在缸體3內的狀態(即缸主體2最為收縮的狀態)下,預先在移動部件11的前端所配置的位置附近設置接近開關20(參照圖1)。這樣,若桿4完全收納在缸體3內,則接近開關20檢測到移動部件11,因此能夠自動地掌握桿4的收納。這樣,容易實現與自動地進行銷的插拔的動作相關聯的系統的擴展。
工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缸適于作為起重機的配重、支腿等重物的拆裝時使用的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