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風扇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24669閱讀:495來源:國知局
風扇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風扇。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隨著現代工業的用工荒,人工制造費用的增加,以及現代社會對產品的外觀要求越來越來高,同時對復雜功能的產品品質要求更高;所以現在設計的產品要求方便生產裝配的少螺釘,且要求設計的產品外觀達到無螺釘或少螺釘化,以形成高端化的產品。

另外,在現有的風扇中,風扇的搖頭機構多采用齒箱或者是同步電機結合曲柄加上連桿來運行,采用的機構方式為四連桿機構,以帶動風扇的機頭運動實現其左右或上下的搖頭。然而,現有的風扇的搖頭機構屬于運動部件,為風扇的核心部件,若輕易改動存在驗證困難的問題,裝配的零件多,裝配困難,且裝配操作工人員多,裝配出錯率高,裝配不好易產生不良品,主要為搖頭異響、出現點頭現象,或疾步、卡死等,且生產效率低,人工操作多,且不易操作,另外,還容易使風扇的低壓啟動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風扇,所述風扇的裝配效率高。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扇,包括:機頭組件;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設在所述機頭組件的周向邊緣的外側且沿所述機頭組件的周向延伸,其中所述機頭組件相對于所述支撐組件可轉動,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前后設置的第一支撐殼和第二支撐殼,所述第一支撐殼和所述第二支撐殼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固定連接,所述多個支撐殼卡扣隱藏在所述第一支撐殼和所述第二支撐殼內;以及底盤組件,所述底盤組件設在所述支撐組件的底部,所述底盤組件用于支撐所述機頭組件和所述支撐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通過使支撐組件的第一支撐殼和第二支撐殼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固定連接,且使多個支撐殼卡扣隱藏在第一支撐殼和第二支撐殼內,極大地提高了第一支撐殼和第二支撐殼的裝配效率,從而降低了成本,且提升了風扇的整體品質。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支撐殼和所述第二支撐殼通過至少一個第一定位結構定位并通過第一緊固件固定連接。

具體地,所述至多兩個第一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一支撐殼后與所述第二支撐殼固定,所述第一支撐殼的遠離所述第二支撐殼的一側表面上設有裝飾殼,所述裝飾殼覆蓋所述至多兩個第一緊固件。

進一步地,所述裝飾殼通過卡扣結構連接至所述第一支撐殼,所述卡扣結構隱藏在所述裝飾殼和所述第一支撐殼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支撐殼內設有電源板,所述電源板通過至少一個第二定位結構定位在所述第二支撐殼內并通過第二緊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撐殼內。

具體地,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兩個支撐限位件,兩個所述支撐限位件左右彼此間隔設置,每個所述支撐限位件連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殼的內表面上,且每個所述支撐限位件包括支撐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撐部設在所述電源板的底部以支撐所述電源板,所述限位件設在所述電源板的側面;卡扣件,所述卡扣件連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殼的內表面上,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電源板的頂部并扣住所述電源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組件的兩端從所述機頭組件的底部分別沿所述機頭組件的周向邊緣向上延伸至所述機頭組件的左側和右側,其中所述機頭組件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撐組件的所述兩端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組件通過電機和帶傳動機構相對于所述底盤組件可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的爆炸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第二支撐殼組件的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圖;

圖4是圖1中所示的第一支撐殼、電機和帶傳動機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5是圖1中所示的機頭組件和支撐組件的裝配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的裝配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風扇的裝配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的爆炸圖;

圖9是圖8中所示的電機和帶傳動機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10是圖8中所示的第一支撐殼、電機和帶傳動機構的裝配示意圖;

圖11是圖8中所示的第一支撐殼的局部示意圖;

圖12是圖8中所示的旋轉支撐架和固定柱的示意圖;

圖13是圖8中所示的第一支撐殼、電機、帶傳動機構和旋轉支撐架的示意圖;

圖14是圖13中所示的第一支撐殼、電機、帶傳動機構和旋轉支撐架的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0:風扇;

1:機頭組件;11:第一網罩;12:第二網罩;13:驅動電機;

14:風葉;15:葉鎖;16:裝飾蓋;

2:支撐組件;21:第一支撐殼;211:第一定位柱;212:軸承;213:支撐組件管;

22:第二支撐殼;221:第二定位柱;222:加強筋;

223:支撐限位件;2231:支撐部;2232:限位部;2233:止抵部;

224:卡扣件;225:第二安裝孔;

23:裝飾殼;24:裝飾面板;25:旋轉定位片;

3:底盤組件;31:旋轉固定座;32:支撐柱;33:柱管;

34:連接板;35:底盤蓋;36:黑膠件;

37:旋轉支撐架;371:固定柱;

3721:臺階面;3722:限位凸起;3723:過線孔;

4:帶傳動機構;41:主動輪;42:從動輪;43:皮帶;

5:電機;51: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14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風扇100可以為落地扇。在本申請下面的描述中,以風扇100為落地扇為例進行說明。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風扇100還可以為臺扇等。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風扇100例如落地扇,包括機頭組件1、支撐組件2以及底盤組件3。

參照圖1并結合圖6-圖7,機頭組件1包括前后連接的第一網罩11和第二網罩12、設在第二網罩12上的驅動電機13、以及設在第一網罩11和第二網罩12內且與驅動電機13相連的風葉14,驅動電機13用于驅動風葉14旋轉。其中,第一網罩11連接在第二網罩12的前側。進一步地,風葉14和第一網罩11之間設有葉鎖15,且第一網罩11的前表面的中心處設有裝飾蓋16。

支撐組件2設在機頭組件1的周向邊緣的外側,且支撐組件2沿機頭組件1的周向延伸,其中機頭組件1相對于支撐組件2可轉動。支撐組件2對機頭組件1起到支撐的作用,且使機頭組件1相對于支撐組件2例如可上下旋轉。此外,風扇100例如落地扇的電路板、按鍵組件、連接電路的電控模塊、以及下文中的電源板、電機5和帶傳動機構4等可以均設在支撐組件2內。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方向“外”可以理解為朝向遠離機頭組件1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義為“內”。

具體地,支撐組件2包括前后設置的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第二支撐殼22連接在第一支撐殼21的后側,第一支撐殼21的后側敞開且第二支撐殼22的前側敞開,以便于將電路板、按鍵組件、電控模塊、電源板等安裝在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內。其中,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固定連接,多個支撐殼卡扣隱藏在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內。例如,如圖4所示,多個支撐殼卡扣沿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的周向間隔設置。由此,通過采用多個支撐殼卡扣的方式,極大地方便了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之間的裝配,提高了裝配效率,且由于多個支撐殼卡扣均隱藏在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內,從裝配完成后的風扇100的外觀上看不到支撐殼卡扣,從而提升了風扇100的品質。

底盤組件3設在支撐組件2的底部,底盤組件3用于支撐機頭組件1和支撐組件2。其中,底盤組件3可以與支撐組件2可拆卸地相連,使支撐組件2可以與不同高度的底盤組件3相連,以使風扇100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場合。例如,如圖6所示,當底盤組件3的高度較高時,底盤組件3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作為落地扇使用。當然,如圖7所示,當底盤組件3的高度較低時,底盤組件3可以放在桌上,作為臺扇使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通過使支撐組件2的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固定連接,且使多個支撐殼卡扣隱藏在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內,極大地提高了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的裝配效率,從而降低了成本,且提升了風扇100的整體品質。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通過至少一個第一定位結構定位并通過第一緊固件固定,由此,由于先采用第一定位結構進行定位,從而可以方便地將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對準,極大地提高了裝配效率,然后再將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通過第一緊固件進行固定,使得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連接牢靠,而且,第一緊固件的數量優選至多兩個,由于第一緊固件的數量少,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裝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可選地,第一緊固件為螺釘,當然,第一緊固件還可以為螺栓等。

具體而言,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每個第一定位結構包括設在第一支撐殼21內的第一定位柱211和設在第二支撐殼22內的第二定位柱221,第一定位柱211內形成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柱221的自由端(例如,圖1中的前端)適于伸入第一定位槽內,由此,可以方便地將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前后對準,且方便后續采用第一緊固件緊固。進一步地,為了保證第二定位柱221的強度,第二定位柱221的外周壁上設有沿其周向間隔設置的多個加強筋222,每個加強筋222可以從第二支撐殼22的內壁向前延伸出。

進一步地,上述至多兩個第一緊固件穿過第一支撐殼21后與第二支撐殼22固定,例如,第一緊固件可以自前向后穿過第一支撐殼21后,與位于第一支撐殼21后側的第二支撐殼22螺紋連接,以使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固定連接成一體。第一支撐殼21的遠離第二支撐殼22的一側表面(例如,圖1中的前表面)上設有裝飾殼23,裝飾殼23覆蓋上述至多兩個第一緊固件,如圖1和圖6-圖7所示,上述至多兩個第一緊固件可以隱藏在裝飾殼23內,從裝配完成后的風扇100的外觀上看不到第一緊固件,從而提升了風扇100的品質。

進一步地,裝飾殼23通過卡扣結構連接至第一支撐殼21,卡扣結構隱藏在裝飾殼23和第一支撐殼21內。由此,通過設置卡扣結構,裝飾殼23可以方便且牢靠地安裝在第一支撐殼21上,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裝配效率,而且,由于卡扣結構隱藏在裝飾殼23和第一支撐殼21內,從而從風扇100的外觀上看不到卡扣結構,進一步保證了風扇100的美觀性,進一步提升了風扇100的品質。例如,如圖1所示,卡扣結構包括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槽,卡扣可以從裝飾殼23的后表面的邊緣處向后延伸出,卡槽形成在第一支撐殼21的與卡扣相對的位置處,裝配時,將裝飾殼23從前向后扣裝至第一支撐殼21,卡扣的自由端可以伸入卡槽內并與卡槽配合,使得裝飾殼23可以牢靠地安裝在第一支撐殼21的前表面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如圖2和圖3所示,第二支撐殼22內設有電源板,電源板通過第二定位結構定位在第二支撐殼22內并通過第二緊固件固定在第二支撐殼22內。由此,通過設置第二定位結構,電源板可以被定位在第二支撐殼22內,從而方便后續采用第二緊固件將電源板固定在第二支撐殼22內,提高了裝配效率,而且,第一緊固件的數量優選至多兩個,此時由于第二緊固件的數量至多為兩個,第二緊固件的數量相對較少,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裝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可選地,第二緊固件為螺釘,當然,第二緊固件還可以為螺栓等。

具體而言,如圖2和圖3所示,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兩個支撐限位件223和卡扣件224,兩個支撐限位件223左右彼此間隔設置,每個支撐限位件223連接在第二支撐殼22的內表面(例如,圖2和圖3中的前表面)上,且每個支撐限位件223包括支撐部2231和限位部2232,支撐部2231設在電源板的底部以支撐電源板,支撐部2231從第二支撐殼22的內表面向前延伸出超過電源板的前表面,支撐部2231可以防止電源板向下移動,限位件設在電源板的側面,此時兩個支撐限位件223的限位件分別位于電源板的左側和右側,由此,兩個限位件可以限定電源板在左右方向上的運動。卡扣件224連接在第二支撐殼22的內表面上,卡扣件224位于電源板的頂部并扣住電源板,此時卡扣件224的卡口從卡扣件224的自由端向下向后傾斜延伸并與電源板的前表面相對,以防止電源板向前移動。進一步地,每個支撐限位件223還可以包括止抵部2233,止抵部2233位于電源板的后側,以防止電源板繼續向后運動。電源板的左側和右側分別形成有一個第二安裝孔225,當電源板通過第二定位結構定位在第二支撐殼22內后,兩個第二緊固件可以分別穿過電源板左側和右側的第二安裝孔225螺紋連接至第二支撐殼22。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如圖1、圖5-圖7所示,支撐組件2的兩端(例如,圖1、圖5-圖7中的左端和右端)從機頭組件1的底部分別沿機頭組件1的周向邊緣向上延伸至機頭組件1的左側和右側,其中機頭組件1可轉動地連接在支撐組件2的上述兩端之間。可選地,支撐組件2的上述兩端可以向上延伸至略高于機頭組件1的中心,以保證機頭組件1的穩固性。兩個第一緊固件可以分別位于支撐組件2的上述兩端。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參照圖4并結合圖8-圖14,支撐組件2通過電機5和帶傳動機構4相對于底盤組件3可轉動。其中,電機5和帶傳動機構4可以設在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限定出的容納空間內。

具體而言,如圖9和圖10所示,電機5固定在支撐組件2上,此時電機5相對于支撐組件2是固定不動的。可選地,電機5為同步電機,電機5可以通過緊固件如螺釘固定連接至支撐組件2,安裝方便且連接牢靠,但不限于此。電機5具有輸出軸51。

帶傳動機構4包括主動輪41、從動輪42和皮帶43,主動輪41與輸出軸51固定,此時主動輪41相對于輸出軸51是固定不動,當電機5啟動時輸出軸51旋轉,主動輪41可以隨輸出軸51一起轉動。

從動輪42固定在機體上,此時從動輪42相對于機體是固定不動的,從動輪42相對于機體不作旋轉運動。皮帶43張緊在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上,如圖9所示,皮帶43套設在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的外周且與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的外周配合。其中,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可以水平設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以減小帶傳動機構4在上下方向上的占用空間。

當電機5工作時,支撐組件2通過電機5和帶傳動機構4相對于機體旋轉實現搖頭。具體而言,電機5啟動后,電機5的輸出軸51可以帶動主動輪41旋轉,并將該動力通過皮帶43傳遞給從動輪42,使從動輪42具有與主動輪41同向旋轉的趨勢,由于從動輪42是固定在底盤組件3上的,即從動輪42是不發生旋轉的,從而上述動力將反作用在電機5上,使電機5帶動整個支撐組件2和機頭組件1相對于底盤組件3發生旋轉,以實現左右搖頭。

由此,通過采用帶傳動機構4作為運動傳輸,其實際為無級循環機構,這種機構可以確保搖頭時不會出現卡死現象,從而支撐組件2搖頭時不會產生疾步。而且,通過采用電機5加上帶傳動機構4的方式,與傳統的齒箱或者是同步電機結合曲柄加上連桿相比,改善了風扇100的裝配難度,且零部件少,從而提高了裝配效率。

可選地,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可以分別為齒輪,相應地,皮帶43的內表面上可以形成有與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嚙合的皮帶43齒。但不限于此。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例如落地扇,通過采用電機5和帶傳動機構4來實現搖頭,減小了風扇100的裝配難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支撐組件2上設有朝向底盤組件3延伸的支撐組件管213,底盤組件3上設有固定柱371,固定柱371的自由端(例如,圖12中的上端)穿過支撐組件管213與從動輪42固定,其中支撐組件管213和固定柱371之間設有至少一個軸承212。由此,通過在支撐組件管213和固定柱371之間設置軸承212,具有周向運轉支撐及長期的旋轉運行軸向固定作用,使得支撐組件2的運動更加平穩。可選地,軸承212為兩個且兩個軸承212分別位于固定柱371的兩端,軸承212為滾動軸承例如滾珠軸承212等。

例如,如圖10-圖12所示,第一支撐殼21的底部設有豎直向下延伸的支撐組件管213,支撐組件管213優選為圓管,固定柱371豎直向上延伸且與支撐組件2的容納空間相通,固定柱371的橫截面積小于支撐組件管213的橫截面積,從而固定柱371的上端可以向上伸入支撐組件管213內并伸入容納空間內與從動輪42相連,此時支撐組件管213的上端和下端內分別設有軸承212,軸承212可以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壓入支撐組件管213內。

可選地,固定柱371的自由端的橫截面為非圓形面。由此,可以有效限定從動輪42在固定柱371的周向上的運動。例如,在圖12的示例中,固定柱371的上端的橫截面形狀大體為長圓形,相應地,從動輪42上可以形成有與固定柱371的上端的外輪廓形狀相適配的配合槽,即長圓形槽,當從動輪42安裝到固定柱371上后,從動輪42相對于固定柱371不能旋轉。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柱371的自由端的橫截面還可以是三角形、長方形、橢圓形、多段曲線例如圓弧線依次首尾相連構成的形狀等,只要能起到限定從動輪42在固定柱371的周向上的運動即可。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支撐組件2和底盤組件3之間設有旋轉限位結構,旋轉限位結構用于使支撐組件2相對于底盤組件3旋轉預定夾角。由此,通過設置旋轉限位結構,可以限定支撐組件2相對于底盤組件3的旋轉角度(即風扇100的搖頭角度)。

具體而言,參照圖12并結合圖13-圖14,底盤組件3包括旋轉支撐架37,旋轉支撐架37套設在固定柱371外,且旋轉支撐架37與固定柱371的外周面彼此間隔開,旋轉支撐架37與固定柱371優選同軸設置。例如,旋轉支撐架37可以為頂部敞開的臺階結構,裝配到位后,支撐組件2適于支撐在旋轉支撐架37上,從而保證了支撐組件2的穩固性。其中支撐組件管213位于旋轉支撐架37和固定柱371之間,此時支撐組件管213的下端可以向下伸入旋轉支撐架37和固定柱371之間的空間。旋轉支撐架37可以與固定柱371一體成型。

其中,旋轉限位結構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凸起3722,限位槽形成在支撐組件2上,限位凸起3722設在旋轉支撐架37上,且限位凸起3722與限位槽配合,當支撐組件2轉動時,限位凸起3722在限位槽內可移動,當限位凸起3722與限位槽的兩端的側壁接觸時,由于限位槽的側壁的止擋作用,限位凸起3722不能繼續向限位槽的該端運動,從而有效地限定了支撐組件2的旋轉角度,且限位凸起3722同時具有與支撐組件2裝配定位的作用。其中限位凸起3722可以設在旋轉支撐架37的臺階面3721上,如圖12所示。可選地,限位槽為形成為弧形槽。

進一步地,限位凸起3722上形成有過線孔3723,如圖12所示,限位凸起3722為中空結構,風扇100中的相關導線等可以由該過線孔3723穿過,既方便了風扇100內的走線,又節省了限位凸起3722的材料,降低了成本。

可選地,支撐組件2相對底盤組件3的最大旋轉角度為α,其中,α滿足:α=90°。當風扇100例如落地扇工作時,支撐組件2可以相對于底盤組件3分別向左和向右旋轉45°。可以理解的是,支撐組件2相對底盤組件3的最大旋轉角度α的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而適應性改變,以更好地滿足實際需求,例如,α還可以為75°、120°等。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的裝配過程如下:

首先在支撐組件2上裝上帶有裝配好主動輪41和皮帶43的電機5例如同步電機;

然后在支撐組件管213內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安裝軸承212;

接著將裝配有電機5、主動輪41、皮帶43和軸承212的支撐組件2插入帶有固定軸的旋轉支撐架37內;

再將從動輪42固定到固定柱371的自由端,并使從動輪42嵌入皮帶43內,使得皮帶43在主動輪41和從動輪42的齒上運行;

整個帶傳動機構4裝配完成后,再將上述裝配后的部件裝入到旋轉固定座31中,最后插上柱管33,柱管33連接底盤,由此,完成風扇100的組裝。

其中,在將電機5、主動輪41、皮帶43和軸承212裝配至支撐組件2時,可以先將主動輪41固定到電機5的輸出軸51上,同時將皮帶43套設在主動輪41外,然后對電機5進行螺釘固定,例如,電機5具有徑向相對且向外延伸的兩個固定耳,在兩個固定耳上分別打上螺釘,以實現對電機5的固定。軸承212可以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壓入到支撐組件管213內。

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的搖頭原理是由同步電機作為驅動力,同步電機帶動主動輪41、從動輪42及皮帶43,從動輪42固定在柱管33、旋轉支撐架37上作為固定基體,同步電機則固定在支撐組件2上,以同步電機的運動帶動支撐組件2左右搖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是為了改變其運動結構,采用雙皮帶43輪的運行方式,機構運行穩定,方便生產的裝配,提高生產效率,且降低風扇100生產的不良率及總裝的生產難度,保證了裝配的一致性和生產的可靠性。而且,帶傳動運動無死點位置,不易出現搖頭疾步,確保了搖頭不易產生異響和卡死現象,給用戶帶來了不同的體驗感。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風扇100的裝配方法。其中,如圖1-圖14所示,風扇100包括機頭組件1、設在機頭組件1的周向邊緣的外側且沿機頭組件1的周向延伸的支撐組件2、以及底盤組件3,機頭組件1包括前后連接的第一網罩11和第二網罩12、設在第二網罩12上的驅動電機13、以及設在第一網罩11和第二網罩12內且與驅動電機13相連的風葉14,機頭組件1相對于支撐組件2可轉動,支撐組件2包括前后設置的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固定連接,多個支撐殼卡扣隱藏在第一支撐殼21和第二支撐殼22內,第二支撐殼22內設有電源板,電源板通過至少一個第二定位結構定位在第二支撐殼22內并通過第二緊固件固定在第二支撐殼22內,第一支撐殼21的遠離第二支撐殼22的一側表面上設有裝飾殼23,底盤組件3設在支撐組件2的底部,底盤組件3用于支撐機頭組件1和支撐組件2。

其中,上述風扇100的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第二網罩12與驅動電機13連接;

將電源板通過至少一個第二定位結構和第二緊固件安裝在第二支撐殼22內;

將安裝有驅動電機13的第二網罩12裝配至安裝有電源板的第二支撐殼22上以得到第二支撐殼22組件;

將第一支撐殼21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安裝在第二支撐殼22組件上;

將裝飾殼23連接在第一支撐殼21上;

將風葉14、第一網罩11依次安裝至驅動電機13和第二網罩12;

將底盤組件3安裝至裝配到位的機頭組件1和支撐組件2的底部。

例如,具體而言,在裝配時,首先,可以將驅動電機13和第二網罩12進行固定裝配,并將風扇100的機頭線布置好,如圖2所示;接著,將電源板扣裝到第二支撐殼22內,此時采用兩個第二緊固件將電源板和第二支撐殼22固定;然后,將機頭組件1的第二網罩12左側和右側的扣耳卡入第二支撐殼22左側和右側的卡槽中,由此,得到第二支撐殼22組件。在裝配第一支撐殼21組件時,可以將第一支撐殼21作為基體,然后將按鍵組件、電路板、電機5和帶傳動機構4、以及電控模塊安裝至第一支撐殼21,并接好線路和電源。接著,將第一支撐殼21組件和第二支撐殼22組件裝配,具體地,先將兩個旋轉定位片25分別插入第二支撐殼22組件的左端和右端并涂覆潤滑油,機頭組件1通過旋轉定位片25相對于支撐組件2可轉動,然后將第一支撐殼21組件通過多個支撐殼卡扣扣到第二支撐殼22組件上,進一步地,此時還可以采用兩個第一緊固件將第一支撐殼21組件和第二支撐殼22組件固定,隨后扣入裝飾殼23,再在裝飾殼23的前側扣上裝飾面板24,裝飾面板24與按鍵組件前后相對,接著將風葉14、葉鎖15、第一網罩11依次裝配上。最后,將底盤組件3安裝在支撐組件2的底部,具體而言,將旋轉支撐架37插入第一支撐殼21的固定柱371,再將旋轉固定座31套在旋轉支撐架37外,接著再依次裝上支撐柱32、柱管33,然后裝上連接板34、底盤蓋35、黑膠件36。至此,完成整個風扇100的裝配。

其中,該風扇100配有高度較低的底盤組件3,可以實現臺地兩用。風扇100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左右搖頭30°、45°、60°、90°,按程序運轉。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的裝配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風扇100的裝配效率,提高裝配的不良率,減少裝配所需的部件,從而降低了成本,而且,通過采用模組化的裝配方式,提高了裝配的準確率。另外,裝配有序可以確保風扇100在搖頭時不易產生異響和卡死現象。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扇100的其他構成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长海县| 诸城市| 麻城市| 海伦市| 天水市| 石狮市| 峨眉山市| 遵义县| 孟村| 凤山县| 剑河县| 弋阳县| 南丰县| 苍南县| 巨野县| 宿州市| 云梦县| 鄱阳县| 博湖县| 卓尼县| 永平县| 桂阳县| 公主岭市| 黄龙县| 泽州县| 辉南县| 六盘水市| 安义县| 临桂县| 吴旗县| 桐乡市| 青海省| 九江市| 永清县| 武穴市| 枣阳市| 泊头市| 清新县| 衡阳市|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