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流風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等寬的軸流風機葉型。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軸流風機,有使用葉片弦線不等寬、也有使用葉片弦線等寬的機翼形葉片,經檢索,CN98248354.6公開了一種軸流風機葉片,其葉片是由一個等寬等厚沒有扭角的機翼形葉身和與其相連的不等寬薄板襟翼組成,這種葉片的實質性不足是:在低風速運行時,軸流風機的升力系數很低,因此,對于在機車冷卻風扇、核電換熱器風扇、冷卻塔及空冷器中使用的軸流風機,很難達到使用要求。
對于葉輪直徑在1m至2.4m的風機,目前多使用等寬度擠拉型材的葉片,這種拉擠型材的葉片是由等寬機翼形葉片構成,在使用時的實質性不足是:低風速運行時的升力系數很低,氣動性能低、很難滿足現有生產的需要。
因此,到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一種結構的軸流風機能夠使葉輪直徑在1m至2.4m的尺寸范圍內進行低風速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升力系數高、氣動性能高、工作效率高的高效等寬的軸流風機葉型。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效等寬的軸流風機葉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等寬等厚的機翼部和襟翼部,所述機翼部和襟翼部的迎風面間經圓弧面光滑過渡連接,以達到實現大彎度的尾翼效果,所述襟翼部由葉輪連接端至外沿等寬等厚度,所述襟翼部和機翼部的背風面呈圓弧光滑過度,且所述襟翼部的弦長跨20°-30°的圓周,以使本實用新型在低風速運行時,具有優異的升力系數。
本實用新型機翼部和襟翼部的弦長跨度的比例為19:7,所述圓弧面的半徑為R150mm,機翼部的寬度為190mm,通過這種彎度和跨度比例的葉型,顯著提高了風機葉型的氣動性能和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機翼部和襟翼部的根坐標系數、葉型上曲面坐標系數和葉型下曲面坐標系數的比例分別為1:0.6~2.0,以使本實用新型達到最佳的升力系數,如附圖2所示的具體優選數據示例圖表, X為根坐標;Y1為葉型上曲面坐標,Y2為葉型下曲面坐標所對應的最佳數值。
本實用新型專利由于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升力系數高、氣動性能高、工作效率高等優點。本實用新型已經在機車冷卻風扇、核電換熱器風扇、冷卻塔及空冷器中應用效果顯著,得到廣大業主的高度青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葉片型線的坐標系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附表對本專利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高效等寬的軸流風機葉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等寬等厚的機翼部1和襟翼部2,所述機翼部1和襟翼部2的迎風面間經圓弧面3光滑過渡連接,以達到實現大彎度的尾翼效果,所述襟翼部2由葉輪連接端至外沿等寬等厚度,所述襟翼部2和機翼部1的背風面呈圓弧光滑過度,且所述襟翼部2的弦長跨20°-30°的圓周,以使本實用新型在低風速運行時,具有優異的升力系數。
本實用新型機翼部1和襟翼部2的弦長跨度的比例為19:7,所述圓弧面3的半徑為R150mm,機翼部1的寬度為190mm,通過這種彎度和跨度比例的葉型,顯著提高了風機葉型的氣動性能和工作效率。
如實施例1,一種高效等寬的軸流風機葉型其結構包括機翼部1和襟翼部2,機翼部1寬度190mm,襟翼部2以R150的圓弧面3連接襟翼部2,實現葉型迎風面大彎度的尾翼,所述襟翼部2跨26°的圓周,襟翼部2和機翼部1的背風面呈圓弧光滑過度,保持此種設計彎度及跨度比例的葉型,所述機翼部和襟翼部的根坐標系數、葉型上曲面坐標系數和葉型下曲面坐標系數的比例分別為1:0.6~2.0,以使本實用新型達到最佳的升力系數,如附圖2所示的具體優選數據示例圖表, X為根坐標;Y1為葉型上曲面坐標,Y2為葉型下曲面坐標所對應的最佳數值。在實際測試及應用中具有優異的升力系數,該葉型的最大升力系數可達1.7左右。
在實際測試及應用中具有優異的升力系數,該葉型的最大升力系數可達1.7。
本實用新型專利由于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升力系數高、氣動性能高、工作效率高等優點;本實用新型已經在機車冷卻風扇、核電換熱器風扇、冷卻塔及空冷器中應用效果顯著,得到廣大業主的高度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