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仿真與實物聯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與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離心泵仿真軟件只是工業實際運行參數的真實過程的模擬,可滿足操作人員進行正常運行操作、斷電等事故處理。操作人員雖能順利完成各項操作,但對離心泵的運行狀態沒有直觀的認識。因此,提供一種能夠直觀反映出仿真操作中離心泵運行狀態的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及系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直觀反映出仿真操作中離心泵運行狀態的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及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所述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包括:
離心泵,所述離心泵的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路,所述進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進口閥、第一壓力表和安裝有球閥的放空管,所述離心泵的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路,所述出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安裝有球閥的排空管、第二壓力表、出口閥、流量調節閥及流量計;
水罐,所述水罐通過進水管路與離心泵相連,所述水罐底部設有安裝有排水閥的排水管,所述水罐頂部設有第三壓力表,所述水罐一側設有安裝有第一氣體調節閥的進氣管和安裝有第二氣體調節閥的出氣管,所述水罐另一側設有混合進水管,所述混合進水管的出水口上設有過濾網,所述混合水管的進水口上設有三通管接頭,所述三通管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連接安裝有冷水調節閥的冷水管和安裝有熱水調節閥的熱水管。
進一步的,所述水罐頂部設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伸入水罐內部,所述攪拌軸上設有攪拌槳。
進一步的,所述水罐內部設有溫度計。
進一步的,所述水罐的一側安裝有液位計。
一種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所述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所述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還包括:
氣動調節閥,其數量為六個,分別為與流量調節閥并聯的第一氣動調節閥、與排水閥并聯的第二氣動調節閥、與第一氣體調節閥并聯的第三氣動調節閥、與第二氣體調節閥并聯的第四氣動調節閥、與冷水調節閥并聯的第五氣動調節閥以及與熱水調節閥并聯的第六氣動調節閥;
壓力傳感器,其數量為三個,分別為設置于第一壓力表后方的第一壓力傳感器、設置于第二壓力表后方的第二壓力傳感器和設置于水罐頂部的第三壓力傳感器;
流量傳感器,其數量為一個,所述流量傳感器設置于流量計后方;
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輸入模塊、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及流量傳感器相連,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六個所述氣動調節閥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設有無線傳輸模塊,所述無線傳輸模塊分別連接中央控制器和客戶端。
進一步的,所述水罐上內部設有低液位傳感器和高液位傳感器,所述低液位傳感器和高液位傳感器分別與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水罐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設有水罐、進氣管及出氣管,通過調節水罐內的氣體壓力,可以模擬不同離心泵安裝高度下的離心泵的運行狀態;設有混合進水管,可以通過調節進入離心泵的水的溫度,模擬不同流體溫度下離心泵的運行狀態。
2、本實用新型設有氣動調節閥和中央控制器,通過輸入模塊輸入參數,并通過中央控制器控制氣動調節閥,通過調節氣動調節閥模擬不同條件下的離心泵的運行狀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的控制系統連接示意圖。
其中:1.離心泵,2.進水管路,3.進口閥,4.第一壓力表,5.放空管,6.出水管路,7.排空管,8.第二壓力表,9.出口閥,10.流量調節閥,11.流量計,12.水罐,13.排水閥,14.排水管,15.第三壓力表,16.第一氣體調節閥,17.進氣管,18.第二氣體調節閥,19.出氣管,20.混合進水管,21.冷水調節閥,22.冷水管,23.熱水調節閥,24.熱水管,25.攪拌電機,26.第一氣動調節閥,27.第二氣動調節閥,28.第三氣動調節閥,29.第四氣動調節閥,30.第五氣動調節閥,31.第六氣動調節閥,32.第一壓力傳感器,33.第二壓力傳感器,34.第三壓力傳感器,35.流量傳感器,36.低液位傳感器,37.高液位傳感器,38.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所述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包括:離心泵1,所述離心泵1的進水口連接有進水管路2,所述進水管路2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進口閥3、第一壓力表4和安裝有球閥的放空管5,所述離心泵1的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路6,所述出水管路6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安裝有球閥的排空管7、第二壓力表8、出口閥9、流量調節閥10及流量計11;水罐12,所述水罐12通過進水管路2與離心泵1相連,所述水罐12底部設有安裝有排水閥13的排水管14,所述水罐12頂部設有第三壓力表15,所述水罐12一側設有安裝有第一氣體調節閥16的進氣管17和安裝有第二氣體調節閥18的出氣管19,所述水罐12另一側設有混合進水管20,所述混合進水管20的出水口上設有過濾網,所述混合水管的進水口上設有三通管接頭,所述三通管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連接安裝有冷水調節閥21的冷水管22和安裝有熱水調節閥23的熱水管24。
作為舉例,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改變流量調節閥10的開度調節離心泵1的流量;通過調節第一氣體調節閥16和第二氣體調節閥18的開度改變水罐12內的液體壓力,從而模擬不同安裝高度下泵的工作狀態;通過調節冷水調節閥21和熱水調節閥23的開度來改變水罐12內液體的溫度,從而模擬不同液體溫度下離心泵1的工作狀態。
進一步的,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水罐12頂部設有攪拌電機25,所述攪拌電機25的輸出軸連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伸入水罐12內部,所述攪拌軸上設有攪拌槳,可以對水罐12內部的水進行攪拌,使其溫度均勻一致。
進一步的,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水罐12內部設有溫度計,可以對水罐12內部的水溫進行顯示。
進一步的,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水罐12的一側安裝有液位計,可以對水罐12內的液位進行顯示。
如圖2所示,一種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所述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所述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系統還包括:氣動調節閥,其數量為六個,分別為與流量調節閥10并聯的第一氣動調節閥26、與排水閥13并聯的第二氣動調節閥27、與第一氣體調節閥16并聯的第三氣動調節閥28、與第二氣體調節閥18并聯的第四氣動調節閥29、與冷水調節閥21并聯的第五氣動調節閥30以及與熱水調節閥23并聯的第六氣動調節閥31;壓力傳感器,其數量為三個,分別為設置于第一壓力表4后方的第一壓力傳感器32、設置于第二壓力表8后方的第二壓力傳感器33和設置于水罐12頂部的第三壓力傳感器34;流量傳感器35,其數量為一個,所述流量傳感器35設置于流量計11后方;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輸入模塊、第一壓力傳感器32、第二壓力傳感器33、第三壓力傳感器34及流量傳感器35相連,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六個所述氣動調節閥相連。
作為舉例,在本實用新型中,輸入模塊通過中央控制器控制氣動調節閥的開度,需要自動控制時,將流量調節閥10、第一氣體調節閥16、第二氣體調節閥18、冷水調節閥21和熱水調節閥23關閉,通過改變第一氣動調節閥26的開度調節離心泵1的流量;通過調節第三氣動調節閥28和第四氣動調節閥29的開度改變水罐12內的液體壓力,從而模擬不同安裝高度下泵的工作狀態;通過調節第五氣動調節閥30和第六氣動調節閥31的開度來改變水罐12內液體的溫度,從而模擬不同液體溫度下離心泵1的工作狀態。
進一步的,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設有無線傳輸模塊,所述無線傳輸模塊分別連接中央控制器和客戶端,在操作過程中,通過客戶端可以完成輸入和顯示過程,從而可以完成遠程監控。
進一步的,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水罐12內部設有低液位傳感器36和高液位傳感器37,所述低液位傳感器36和高液位傳感器37分別與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當水罐12內液位較低時,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五氣動調節閥30或第六氣動調節閥31打開,為水罐12內供水,直到高液位傳感器37檢測到水位,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五氣動調節閥30或第六氣動調節閥31關閉,停止供水,當水位超過高液位傳感器37時,第二氣動調節閥27打開,水罐12進行排水,當水位低于高液位傳感器37時,第二氣動調節閥27關閉,水罐12停止排水。
進一步的,還可以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所述水罐12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38,所述溫度傳感器38與中央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相連,通過溫度傳感器38對水罐12內部水溫進行監測。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提供一種能直觀反映出仿真操作中離心泵的工作狀態的離心泵仿真與實物聯動裝置與系統。
以上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