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泵,特別涉及一種組合式離心泵用充氣懸浮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城市中存在大片的老舊居民小區,建成時間均在二十到三十年,這些小區當年建設時由于消防標準的滯后,未在建筑附近設置消防栓,同時由于這些小區尚不屬于D級危房,因此無法納入城市舊房改造的范圍,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用完水后必須在附近河道取水。
現有技術的消防車離心泵在使用時,存在以下技術缺陷:一)、僅有一條出水通路,存在消防車水箱取水的速度慢,耽擱滅火時間,影響滅火效果;二)、城市河道邊為了防止車輛駛入,不僅河邊小路狹小,小路與河面之間還有灘涂,取水困難,必須從附近橋面向河面取水,離心泵進口的進水管長度影響了取水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要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組合式離心泵用充氣懸浮裝置,包括箱體,箱體為長方形箱體,長方形箱體底部無蓋板;箱體的底部四角上均設置有支腳,每個支腳的底部均設置有腳輪,箱體的頂部設置有四臺液下長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的中部設置有壓板A,壓板A的下部設置有平行布置的壓板B,壓板A的頂部設置有充氣泵,壓板A和壓板B均為繞箱體四邊布置的環形結構,壓板A和壓板B外圈設置有繞壓板四邊布置的環形充氣圈,環形充氣圈的裙邊固定在壓板A和壓板B之間,環形充氣圈的裙邊上設置有充氣口,充氣口與充氣泵連接。
所述的壓板A的四邊和四角均設置有圓角。
所述的壓板B與壓板A的尺寸相同,壓板B的四邊和四角均設置有圓角。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能在靠近城市河道邊的橋面使用,離心泵進口與河面接觸,減少了取水管的長度,通過四臺泵四路同時進水,加快了消防車水箱取水的速度,為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了保障,推廣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未安裝環形充氣圈時的三維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環形充氣圈充氣前安裝結構三維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環形充氣圈充氣后安裝結構三維圖。
圖中:1.箱體;2.充氣泵;3.壓板A;4.環形充氣圈;5.壓板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一種組合式離心泵用充氣懸浮裝置,包括箱體1,箱體1為長方形箱體,長方形箱體底部無蓋板;箱體1的底部四角上均設置有支腳,每個支腳的底部均設置有腳輪,箱體1的頂部設置有四臺液下長軸泵,所述的箱體1的中部設置有壓板A3,壓板A3的下部設置有平行布置的壓板B5,壓板A3的頂部設置有充氣泵2,壓板A3和壓板B5均為繞箱體1四邊布置的環形結構,壓板A3和壓板B5外圈設置有繞壓板A3、壓板B5四邊布置的環形充氣圈4,環形充氣圈4的裙邊固定在壓板A3和壓板B5之間,環形充氣圈4的裙邊上設置有充氣口,充氣口與充氣泵2連接;所述的壓板A3的四邊和四角均設置有圓角;所述的壓板B5與壓板A3的尺寸相同,壓板B5的四邊和四角均設置有圓角。
具體實施時,1)、將本實用新型從車上推至橋面欄桿處;2)、充氣泵2通電,向環形充氣圈4內充滿氣體后持荷運行;3)、將消防水帶展開后分別與大流量出水裝置的進水管、液下長軸泵的泵出口管連接;4)、打開卷揚機電源開關,通過卷揚機鋼絲繩將箱體1越過橋面欄桿、放下橋面后懸浮于河面;5)、液下長軸泵的電源通電;5)、組合式離心泵同時通過四條通路將水經過消防水帶、大流量出水裝置的進水管、電動閘閥輸送到消防車水箱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做的舉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各項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