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離心風機中電機、葉輪與機殼之間多通過法蘭盤以及螺栓固定,其裝配較為不便,由其是大型的風機,其裝配較為耗時耗力,且后期拆裝檢修時較為耗時耗力,對電機的移動也較為不便,不利于對葉輪及電機的檢修,因此,亟需一種便于拆裝、檢修維護的風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包括底座、機殼、電機架、電機和葉輪;
上述機殼安裝于底座上,其一側中部開有安裝孔,對應的另一側中部開有進風孔,上述機殼側端連通設有出風通道;
上述電機架位于機殼開有上述安裝孔的一側,上述電機架滑動安裝在底座上,且可沿底座朝向過背離上述機殼移動;
上述電機架靠近機殼的一側固定有與上述安裝孔匹配的封蓋,且上述封蓋和安裝孔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上述電機水平固定于電機架內,且其驅動端穿過封蓋中部伸出電機架外,上述葉輪安裝在電機驅動端上,且上述葉輪轉動過程中外輪廓形成的圓直徑小于上述安裝孔的直徑,當電機架朝向機殼移動至封蓋蓋住安裝孔時,電機的驅動端及葉輪由安裝孔伸入機殼內,當電機架背離機殼移動至封蓋遠離安裝孔時,電機的驅動端及葉輪由安裝孔處移動出機殼外。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電機及葉輪移動方便,利于檢修、清理,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上述電機架底部設有滑板,上述底座沿上述電機架移動方向的兩側對稱設有與上述滑板兩側對應的滑槽,上述滑板兩側分別伸入對應的滑槽內,并可沿兩個上述滑槽朝向或背離機殼移動。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涉及合理,移動操作比較方便。
進一步,兩個上述滑槽相對的外側均螺紋連接有穿過其的若干螺栓,通過若干螺栓可將滑板固定在底座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滑板固定方便,利于拆裝。
進一步,上述滑槽縱截面為L型。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涉及合理。
進一步,上述安裝孔邊緣處向機殼內部折彎形成圓環形的抵觸臺,上述封蓋背離上述電機架的一端邊緣處環設有與上述抵觸臺對應的橡膠密封圈,當電機架朝向機殼移動至封蓋蓋住上述安裝孔時,上述橡膠密封圈伸入安裝孔內并抵接在抵觸臺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涉及合理,使得封蓋與安裝孔之間的配合比較緊湊,密封性良好。
進一步,上述進風孔外側安裝有集風罩。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外界空氣經集風罩聚集后由進風孔進入機殼內部。
進一步,上述底座底部設置有若干均勻設置的行走輪。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整個風機移動。
進一步,上述底座沿其行走方向的其中一側設有扶手。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推動整個風機行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中滑板與滑槽之間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機殼,3、電機架,4、電機,5、葉輪,11、滑槽,12、行走輪,13、扶手,21、安裝孔,22、進風孔,23、出風通道,31、封蓋,32、滑板,211、抵觸臺,221、集風罩,311、橡膠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的便于拆裝的離心風機包括底座1、機殼2、電機架3、電機4和葉輪5;
上述機殼2安裝于底座1上,其一側中部開有安裝孔21,對應的另一側中部開有進風孔22,上述機殼2側端連通設有出風通道23;
上述電機架3位于機殼2開有上述安裝孔21的一側,上述電機架3滑動安裝在底座1上,且可沿底座1朝向或背離上述機殼2移動;
上述電機架3靠近機殼2的一側固定有與上述安裝孔21匹配的封蓋31,且上述封蓋31和安裝孔21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上述電機4水平固定于電機架3內,且其驅動端穿過封蓋31中部伸出電機架3外,上述葉輪5安裝在電機4驅動端上,且上述葉輪5轉動過程中外輪廓形成的圓直徑小于上述安裝孔21的直徑,當電機架3朝向機殼2移動至封蓋31蓋住安裝孔21時,電機4的驅動端及葉輪5由安裝孔21伸入機殼2內,當電機架3背離機殼2移動至封蓋31遠離安裝孔21時,電機4的驅動端及葉輪5由安裝孔21處移出機殼2外。
裝配過程中,只需要將電機架3靠近在底座1上靠近機殼2移動,使得葉輪5在其帶動下伸入機殼2內,同時,使得封蓋31緊緊蓋住安裝孔21,最后將電機架3固定住即可,拆裝時,只需解除電機架3的固定,將電機架3通過外力移動遠離機殼2即可,整個過程不再需要電機4或葉輪5與機殼2之間的螺栓等固定,避免了多次拆裝損壞機殼2的問題,同時,利于后期檢修、清理及維護。
如圖3所示,優選的,上述電機架3底部設有滑板32,上述滑板32為“凸”型的臺階狀結構,上述底座1沿上述電機架3移動方向的兩側對稱設有與上述滑板32兩側對應的滑槽11,上述滑板32兩側分別伸入對應的滑槽11內,并可沿兩個上述滑槽11朝向或背離機殼2移動,便于電機架3帶動電機4及葉輪5的移動。
優選的,兩個上述滑槽11相對的外側均螺紋連接有穿過其的若干螺栓,通過若干螺栓可將滑板32固定在底座1上,便于對電機架3的固定定位,使用較為方便。
優選的,上述滑槽11縱截面為L型,且兩個滑槽11均與安裝孔21或進風孔22的中心線平行設置,其設計合理,兩個滑槽11構成滑板32滑動時的“滑動軌道”,比較利于電機架3在滑板32帶動下直線移動靠近機殼2或遠離。
優選的,上述安裝孔21邊緣處向機殼2內部折彎形成圓環形的抵觸臺211,上述封蓋31背離上述電機架3的一端邊緣處環設有與上述抵觸臺211對應的橡膠密封圈311,當電機架3朝向機殼2移動至封蓋31蓋住上述安裝孔21時,上述橡膠密封圈311伸入安裝孔21內并抵接在抵觸臺211上,使得封蓋31與安裝孔21之間的配合比較緊密,密封性較好。
優選的,上述進風孔22外側安裝有集風罩221,便于空氣聚集進入機殼2內。
如圖4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底座1底部設置有若干均勻設置的行走輪12,非常利于整個風機的移動。
優選的,上述底座1沿其行走方向的其中一側設有扶手13,利于整個風機的推動行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