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鼓風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進一步重視,垃圾發電項目越來越多,垃圾在發電燃燒后會留下大量的灰粉,這些灰粉一般用于制磚、水泥和鋪路使用,實現了能源的再次利用。但是電廠在對這些灰粉進行處理時都是通過氣化輸送,一般是用常溫空氣加壓后再用電加熱器加熱空氣來氣化灰粉,因為灰粉在低溫度時容易結塊,結塊后就無法自動輸送只能人工搬運,這樣既增加了工人勞動強度又污染環境。現有的采用壓縮空氣進行輸送時,輸送流量小,受限條件多,并且采用電加熱器后廠用電增加,增加了成本。因此想出了一種辦法,是直接利用鍋爐排放的高溫煙氣加壓后作為介質對灰粉進行輸送,從而不需要使用壓縮空氣進行輸送,同時煙氣的熱能直接利用不需要電加熱器來加熱每年可節約廠用電,提高發電效率。但現有的鼓風機無法滿足對高溫尾氣的加壓要求,不能直接拿來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送介質溫度高、升壓高的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包括雙出軸電機、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所述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均包括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機殼、位于機殼中的轉軸和葉輪,所述雙出軸電機的一輸出軸與第一風機的轉軸連接,另一輸出軸與第二風機的轉軸連接,所述第一風機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第二風機的進風口連接,所述第一風機和第二風機中轉軸與機殼之間均設有密封組件。
如上所述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進一步說明為,所述密封組件包括動密封體、靜密封體和密封蓋,所述動密封體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靜密封體與密封蓋固定連接,所述動密封體和靜密封體之間為迷宮密封,所述密封蓋與機殼固定連接,所述密封蓋和靜密封體上設有連通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出口與迷宮密封連通。
如上所述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進一步說明為,所述流通通道入口與第一風機的進風口連通。
如上所述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進一步說明為,所述流通通道入口連接密封氣。
如上所述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進一步說明為,所述轉軸上還設有用于抵緊動密封體的壓緊套。
如上所述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進一步說明為,所述葉輪材質為高溫合金鋼。
如上所述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進一步說明為,所述葉輪上設置有多個葉片,所述葉片為弧形截面,各葉片在葉輪上與葉輪旋轉方向反方向設置,葉片入口端切線與該處葉輪圓周切線夾角呈15°~35°,葉片出口端切線與該處葉輪圓周切線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能對高溫煙氣直接進行加壓處理,通過雙出軸電機同時驅動兩個風機進行轉動,從而達到小流量高壓力的要求,通過本裝置對鍋爐的高溫煙氣進行加壓處理,既解決了灰粉氣化和輸送問題又節約了能源,將煙氣的熱能直接利用不需要電加熱器來加熱每年可節約用電50~80萬度。并且本裝置密封效果好,不會造成泄漏,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不污染環境。通過對葉輪型線進行優化設計,對葉輪葉片結構及葉片入口端和出口端角度進行設置,葉輪旋轉過程中尾氣中的固體顆粒會隨氣體一起被帶走,從而防止固體顆粒在葉片上堆積而形成積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剖視圖。
圖3為圖2中B放大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流通通道與第一風機進風口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葉輪型線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雙出軸電機;2、第一風機;201、第一風機進風口;3、第二風機;4、機殼;5、轉軸;6、葉輪;601、葉片;7、管道;8、密封組件;801、動密封體;802、靜密封體;803、密封蓋;804、迷宮密封;805、流通通道入口;806、流通通道;807、壓緊套;808、流通通道出口;α、葉片入口端切線與該處葉輪圓周切線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煙氣加壓處理的高溫高壓離心鼓風機組,包括雙出軸電機1、第一風機2和第二風機3。所述雙出軸電機1即為有兩個輸出軸,且兩個輸出軸同時旋轉,所述雙出軸電機1為現有技術,這里不做詳細闡述。
所述第一風機2和第二風機3均包括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機殼4、位于機殼4中的轉軸5和葉輪6,所述轉軸5帶動葉輪6進行旋轉,從而高溫煙氣在葉輪6的作用下進行加壓,從機殼4上的出風口排出,所述葉輪6的材質優選為高溫合金鋼,如采用12Cr1MoV。所述雙出軸電機1的一輸出軸與第一風機2的轉軸連接,另一輸出軸與第二風機3的轉軸連接,即通過雙出軸電機1帶動第一風機2和第二風機3同時轉動。所述第一風機2的出風口通過管道7與第二風機3的進風口連接,即通過第一風機2進行加壓后的煙氣在進行到第二風機3中,從而使煙氣在第二風機3中進行二次加壓,使煙氣達到指定壓力后,在從第二風機3的出風口排出,用于灰粉的輸送。通過采用雙出軸電機同時驅動兩個風機進行轉動,從而達到小流量高壓力的要求,本裝置在使用時能夠對鍋爐的高溫煙氣進行加壓處理,從而既解決了灰粉氣化和輸送問題又節約了能源,將煙氣的熱能直接利用不需要電加熱器來加熱每年可節約用電50~80萬度。
所述第一風機2和第二風機3中轉軸5與機殼4之間均設有密封組件8。如圖2至圖3所示,所述密封組件8包括動密封體801、靜密封體802和密封蓋803,所述動密封體801與轉軸5固定連接,即動密封體801與轉軸5一起轉動,作為優選,所述轉軸5上還設有用于抵緊動密封體801的壓緊套807,從而使動密封體801連接更加穩定。所述靜密封體802與密封蓋803固定連接,所述動密封體801和靜密封體802之間為迷宮密封804,即動密封體801和靜密封體802相互靠近的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密封齒,所述迷宮密封804為現有技術,這里不做具體闡述。
所述密封蓋803與機殼4固定連接,所述密封蓋803和靜密封體802上設有連通的流通通道806,該流通通道出口808與迷宮密封804連通,為實現該密封組件對轉軸的密封,可通過在流通通道806中通入密封氣或是將流通通道入口805與第一風機進風口201連通,下面對這兩種密封方式分別進行說明。
在流通通道入口805連接密封氣,密封氣通過流通通道806進入到迷宮密封804中,從而對機殼4中的煙氣進行密封,所述密封氣可以采用高壓氮氣。
對于不能提供密封氣的工況,如圖4,可將流通通道入口805與第一風機進風口201連通,由于各密封組件密封處泄露的煙氣經風機加壓后壓力要高于大氣壓力,而第一風機進風口201處壓力要小于大氣壓力,從而在第一風機進風口201和流通通道入口805之間形成負壓,從各密封組件處泄露的煙氣在壓力的作用下重新進入第一風機進風口201,對泄露的煙氣進行回收,從而實現對轉軸的密封。
在風機的運行過程中,風機葉輪上會產生積塵現象,影響風機的正常運行,為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中對風機葉輪進行了優化,具體地,如圖5,葉輪6上設置的葉片601采用弧形截面,各葉片601在葉輪6上與葉輪旋轉方向反方向設置,葉片601入口端切線與該處葉輪圓周切線夾角α呈15°~35°,優選地,本實施例中葉片601入口端切線與該處葉輪圓周切線夾角α呈17°,葉片601出口端與該處葉輪圓周切線相垂直。通過對葉輪型線進行優化設計,對葉輪葉片結構及葉片入口端和出口端角度進行設置,葉輪旋轉過程中尾氣中的固體顆粒會隨氣體一起被帶走,從而防止固體顆粒在葉片上堆積而形成積塵。
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變形或修改均受本專利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