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具體涉及一種性能穩定的離心泵。
背景技術:
離心泵在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使用廣泛,極大方便了日常的生產操作,解放了勞動力。離心泵的葉輪和泵頭殼體多由鑄鐵、鑄鋼制成,當其用于傳輸砂漿等顆粒性介質時,由于不斷的轉動摩擦,葉輪和泵頭殼體本身的碎屑以及介質顆粒會分散在傳動件之間,不僅會影響離心泵的正常運作,同時還會加快零件的腐蝕程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人將葉輪、殼體等全部進行特殊的耐腐、耐磨處理,此舉雖然能有效改善上述問題,但顯然會大幅提升制造成本,降低了其推廣使用價值,因此如何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此外,離心泵還存在的問題是:在啟動的一刻,由于葉輪需要克服的扭矩較大,從而極易引起電機的燒毀,進而不僅葉輪易于損壞,且降低了電機的使用壽命,有人通過在葉輪內添加彈簧等部件改善此問題,但會降低葉輪的強度和不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性能穩定的離心泵。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性能穩定的離心泵,包括電機、泵頭殼體和轉軸,泵頭殼體內設有葉輪,葉輪通過轉軸與電機相連,泵頭殼體的對應于葉輪中心的位置設有進水口,所述泵頭殼體的背離于進水口的內壁嵌有耐磨塊,所述耐磨塊與葉輪相對放置,且耐磨塊的表面上設有凹槽,耐磨塊中央設有供轉軸穿過的通孔,所述葉輪上設有葉片和葉片卡槽,所述葉片卡放在葉片卡槽內,所述葉輪中央還設有與轉軸配合的軸孔,所述葉輪內部還設有兩個腔室,分別為配重腔室和頂桿腔室。
進一步的,所述耐磨塊的面積大于葉輪的正投影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耐磨塊凹槽的橫截面形狀為平行四邊形,且凹槽內的表面上涂覆有磁性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內設有配重桿,所述配重桿頂端連有配重球,底端連有配重片,所述配重腔室內還設有上擋片和下擋片,所述頂桿腔室內設有葉片頂桿,所述葉片頂桿底端連有頂桿片,所述頂桿腔室內還設有上限位擋片和下限位凸臺。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內位于配重片和下擋片之間的配重桿上套有限位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和頂桿腔室部分連通,由配重片、下擋片和頂桿片圍成一公共的油液腔室,所述的油液腔室內盛放有液壓油。
進一步的,所述上擋片和下擋片分別固定于配重腔室內壁上,配重桿從上擋片和下擋片的中央穿過。
進一步的,所述葉片頂桿頂端與葉片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球為鋼球或鉛球,其表面經過防腐處理。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所述頂桿腔室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90°。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離心泵的使用缺陷進行了改進,其中在泵頭殼體內設置了耐磨塊,能有效改善葉輪轉動與泵頭殼體過分摩擦的問題,改動范圍小,冗余操作少,降低了制造成本,在耐磨塊上設置了若干對稱的凹槽,在凹槽表面上涂覆有磁性材料,此凹槽能有效儲存長期來摩擦轉動產生的碎屑,有效降低了離心泵部件因碎屑影響而產生腐蝕的速度,又保證了傳輸介質的純凈;此外又對葉輪的結構進行了改進處理,在葉輪內設置了兩個特殊的腔室,其初始狀態下葉片靠近軸孔,啟動時整體所需的扭矩較小,減少了對電機損傷,在啟動和停止的過程中,葉片可在轉速的控制下通過葉片頂桿帶動伸出或收回,整體的強度和使用穩定性得以保證,并較好的提升了電機與離心泵的使用壽命,推廣使用價值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離心泵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部位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耐磨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耐磨塊凹槽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葉輪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葉輪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葉輪B部位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請參閱附圖。
一種性能穩定的離心泵,包括電機1、泵頭殼體2和轉軸3,泵頭殼體2內設有葉輪4,葉輪4通過轉軸3與電機1相連,泵頭殼體2的對應于葉輪4中心的位置設有進水口6,所述泵頭殼體2的背離于進水口6的內壁嵌有耐磨塊5,所述耐磨塊5與葉輪4相對放置,且耐磨塊5的表面上設有凹槽51,耐磨塊51中央設有供轉軸3穿過的通孔52,所述葉輪4上設有葉片42和葉片卡槽43,所述葉片42卡放在葉片卡槽43內,所述葉輪4中央還設有與轉軸3配合的軸孔41,所述葉輪4內部還設有兩個腔室,分別為配重腔室44和頂桿腔室45。
進一步的,所述耐磨塊5的面積大于葉輪4的正投影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耐磨塊凹槽51的橫截面形狀為平行四邊形,且凹槽51內的表面上涂覆有磁性材料511。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44內設有配重桿442,所述配重桿442頂端連有配重球441,底端連有配重片443,所述配重腔室44內還設有上擋片444和下擋片445,所述頂桿腔室45內設有葉片頂桿451,所述葉片頂桿451底端連有頂桿片452,所述頂桿腔室45內還設有上限位擋片453和下限位凸臺454。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44內位于配重片443和下擋片445之間的配重桿442上套有限位彈簧446。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44和頂桿腔室45部分連通,由配重片443、下擋片445和頂桿片452圍成一公共的油液腔室447,所述的油液腔室447內盛放有液壓油。
進一步的,所述上擋片444和下擋片445分別固定于配重腔室44內壁上,配重桿442從上擋片444和下擋片445的中央穿過。
進一步的,所述葉片頂桿451頂端與葉片42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球441為鋼球或鉛球,其表面經過防腐處理。
進一步的,所述配重腔室44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所述頂桿腔室45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90°。
在離心泵啟動之前,在彈簧446的作用下配重片443抵合在配重腔室44的最底部,同時保證了葉片42靠近軸孔41,在離心泵啟動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配重球441逐漸克服彈簧446的彈力,帶動配重桿442及配重片443遠離配重腔室44最底部斜向上方做離心運動,此時在油液腔室447內的液壓油受到壓力進而帶動葉片頂桿451運動,從而使得葉片42呈遠離軸孔41的散開式運動,隨著電機轉速的增加達到最大值時,葉片42也位移到距離最大處,此時離心泵葉輪4的排水能力最大,若降低電機1的轉速,其各部件的運動狀態與上述形式剛好相反,進而實現了往復循環操作,在離心泵工作時,由于在泵頭殼體2內壁上設置了耐磨塊5,有效改善了葉輪4轉動與泵頭殼體2的磨損特性,又有效避免了多余的處理操作,節省了生產成本,同時在耐磨塊5上設置了凹槽51,在凹槽51的表面上涂覆了一層磁性材料511,可降低工作時產生碎屑的擴散率,減小了對零件的破壞,延長了整體的使用壽命和穩定性,推廣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