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和使用該裝置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以及使用該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的生 物質氣化反應系統。
背景技術:
生物質氣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最初的氣化反應器產生于1883年,它以木炭 為原料,氣化后的燃氣驅動內燃機。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大力發展了用于民用汽車的 車載氣化器,并形成了與汽車發動機配套的完整技術。當時的生物質氣化主要采用固定床 氣化反應器,其技術水平達到了相當完善的程度。生物質氣化是指將生物質原料加工處理后,送入氣化爐中,在缺氧的條件下進行 氣化裂解,得到可燃氣體,有時根據應用需要還要對產出氣經行凈化處理從而得到優質的
廣品氣。生物質氣化原理是在一定的熱力學條件下,借助于氣化介質如空氣、氧氣或水蒸 氣等的作用,使生物質的高聚物發生熱解、氧化、還原、重整反應,熱解伴生的焦油進一步熱 裂化或催化裂化成為小分子碳氫化合物,獲得CO、H2和CH4等可燃氣體。生物質氣化主要 包括氣化反應、合成氣催化變換和氣體分離凈化過程(直接燃用的不用分離凈化)。以空氣 為氣化介質為例,生物質氣化化學反應通式可以表示為CH1 400 6+0· 402+1. 5N2 = 0. 7C0+0. 3C02+0. 6H2+0. IH2O+(1. 5N2)一般而言,生物質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惰性灰等組成,含氧量和揮發份 高,焦炭的活化性強,因此生物質與煤相比,具有更高的氣化活性,更適合氣化。從所采用的氣化爐的角度來看,生物質氣化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固定床 氣化爐技術,一類是流化床氣化爐技術。其中,固定床氣化爐又可以分為上吸式固定床氣化 爐、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橫吸式固定床氣化爐、以及開心式固定床氣化爐等;流化床氣化 爐又可以分為流化床氣化爐、雙流化床氣化爐、以及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等。無論采用何種氣化爐,其目的都是進行生物質氣化反應,進而產生燃氣。這些燃氣 通過燃氣管道送到下游用戶處。目前常見的用于燃氣管道的閥門或者容易泄露燃氣,進而 導致爆炸、人員中毒等安全事故;或者開啟或關閉的阻力大,切換速度慢,影響工作效率。除了上述問題外,目前所使用的氣化爐還存在如下問題(1)氣化爐氣化效率低。生物質原料不能很好地被氣化,能量利用率低,能源浪費 較嚴重,易使氣化爐積灰及結渣較多;(2)燃氣發熱量偏低。較低的發熱量不僅造成儲氣成本升高,而且造成每戶用氣量 升高,增加了用戶支出,限制了用戶用氣的積極性;(3)雜質含量高。焦油和灰塵沉積嚴重,集中供氣系統不能進行長期安全運行。不 僅影響了生產的連續性,而且造成廠房內火焰上竄,管道形成負壓回火爆炸;(4) 二次污染問題。市場上部分生物質氣化機組采用濕式凈化技術,這樣不可避免地向外界排放洗滌過的冷卻水,導致冷卻水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酚、氨等。它們對動植 物生長及安全構成危害,從而造成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達到既能防止燃氣泄露, 又能快速切換;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上述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的生物質氣 化反應系統,以達到避免燃氣導致的危險事故同時,提高氣化效率和燃氣發熱量,減少焦油 和灰塵等雜質的生成,減少二次污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的生物質可燃氣 水封裝置,該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包括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以及連接于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 燃氣管道;該水封裝置包括第一水容器,其底部開有一個通孔,燃氣管道從該通孔穿過,其底部的通孔與燃氣 管道的結合部密封,以避免燃氣泄漏;外殼,其罩于第一水容器上部,其下部置有多個通水孔;其上設有燃氣出口,其頂 部設有供拉桿穿過的通孔;燃氣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水容器和外殼包圍的空間內,且高 于第一水容器內的水面;第一鐘罩,其位于外殼之內,罩在燃氣管道的出口端,其底端位于第一水容器內的 水面以下;第二水容器,位于外殼的頂部,其底部開有一個通孔,該通孔處設有管道,且該通 孔與外殼頂部的通孔重合;拉桿,拉桿底端連接于第一鐘罩的頂部,并從外殼頂部的通孔穿出;第二鐘罩,其連接于拉桿,且罩在第二水容器管道的頂端,其底端位于第二水容器 內的水面以下。氣化反應進行時,不停地向第一水容器內注水。當不需要燃氣供應時,拉桿落下, 帶動第一鐘罩落下,罩在燃氣管道的出口端上,此時第一鐘罩的底端位于水面以下,燃氣管 道內的燃氣便被第一鐘罩和第一水容器內的水封住;當需要燃氣供應時,拉桿拉起罩在燃 氣管道的出口端的第一鐘罩,燃氣便可從外殼上的燃氣出口通過。第二水容器內的水位較 深,同時第二鐘罩較長,無論拉桿拉起或落下,第二鐘罩的底端始終位于第二水容器內的水 面以下。由于第一水容器內會落灰,時間久了會堵塞外殼下部的通水孔,進而使第一水容 器內的水進入燃氣管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第一水容器側壁下部設置用于注入 高壓水進行吹掃的高壓水入口和用于排污的高壓水出口。高壓水從高壓水入口注入,將第 一水容器內的落灰從高壓水出口排出,實現了第一水容器內的清潔。為了避免第一水容器內的水位過高,同時便于第一水容器內的水回收利用,在第 一水容器側壁上部置有溢流孔。基于同樣的原因,在第二水容器側壁上部也置有溢流孔。另一方面,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上述生物質可 燃氣水封裝置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該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可包括用于制備生物質燃氣的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為流化床氣化反應器提供反應原料的生物質原料供給系統;以及
設置于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之外、并對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之反應產物進行分離的兩 級以上的分離裝置,該兩級以上的分離裝置至少包括第一分離裝置和第二分離裝置;為流化床氣化反應器提供氣化介質的氣化介質供給系統;其中,第二分離裝置的 燃氣出口設置有上述的水封閥優選地,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包括設置于其中 部區域的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設置于其底部的氣化介質入口和廢棄物出口、以及設 置于其上部區域的物料出口 ;其中,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一進料口與生物質原料供給系 統相接合,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氣化介質入口與氣化介質供給系統相接合;第一分離裝置 包括設置于其上部區域的物料入口、設置于其中部區域的物料出口以及設置于其底部的循 環出口 ;其中,第一分離裝置的物料入口與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物料出口相接合,第一分離 裝置的循環出口通過第一輸送裝置與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二進料口相接合;以及第二分 離裝置包括設置于其頂部的燃氣出口、設置于其上部區域的物料入口、設置于其底部的循 環出口 ;其中,第二分離裝置的物料入口與第一分離裝置的物料出口相接合,第二分離裝置 的循環出口通過第二輸送裝置和第一輸送裝置與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二進料口相接合。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生物質原料如顆粒狀的生物質原料在流化床 氣化反應器與氣化介質發生反應,生物質的聚合物如纖維素等發生熱解、氧化、還原、重整 等復雜的系列反應,得到C0、H2和CH4等燃氣,其中,熱解伴生的焦油進一步熱裂化或催化裂 化成為小分子碳氫化合物。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可以是氣化爐,例如可以是塔狀的氣化塔;氣化介質可以空氣, 也可以是在空氣中添加了其它成分的氣化介質,或者是對空氣中各成分進行了調節的氣化 介質,例如,根據不同的生物質原料、場合以及目的,可以適當地增加或減少氧氣、氮氣、水 蒸氣、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以控制轉化率、產率以及產物如燃氣的組成。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氣化介質供給系統可以包括風送裝置,如鼓 風機,風送裝置通過管道連接于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底部的氣化介質入口,將氣化介質從流 化床氣化反應器的底部吹入。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可以進一步包括熱交換裝置,其中,來自第二 分離裝置燃氣出口的燃氣和來自氣化介質供給系統的氣化介質流經該熱交換裝置,并發生 熱交換,氣化介質被預熱,燃氣被冷卻;之后,被預熱的氣化介質則經由流化床氣化反應器 的氣化介質入口,送入流化床氣化反應器,而被冷卻的燃氣則送至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的 下游裝置。這種設計一方面可以使離開反應系統的產物如燃氣降溫,以便其進一步被利用;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溫燃氣預熱氣化介質,使得進入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氣化介質達到 一定溫度,便于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中的反應平穩進行,充分回收產物所攜帶的熱量。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其生物質原料供給系統可以包括爐前儲料裝 置和爐前送料裝置;其中,爐前儲料裝置包括緩沖倉和工作倉,緩沖倉和工作倉分別包括進 料口和出料口,工作倉的進料口與緩沖倉的出料口接合;爐前送料裝置將來自工作倉出料 口的原料送入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一進料口。例如,上述的緩沖倉和工作倉可以上下排布,工作倉的頂部進料口位于緩沖倉的 底部出料口的下方;爐前送料裝置的進料端位于工作倉的底部出料口下方,其出料端通入 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一進料口。
緩沖倉內存有生物質原料如生物質顆粒狀原料,工作時,緩沖倉內暫存的生物質 顆粒先進入工作倉,通過工作倉落入爐前送料裝置。這種設計可以防止反應系統如流化床 氣化反應器中熱的反應氣體由工作倉外泄。由于反應氣體包含C0、H2和CH4等易燃、易爆成 分,其外泄的危險性不言而喻。優選地,在緩沖倉和工作倉的底部出料口處均設有閥門,如 旋轉閥、球閥、滾筒閥等,而且這些旋轉閥起到一種鎖氣裝置的作用,例如,當工作倉向流化 床氣化反應器中供料時,則工作倉的旋轉閥處于打開狀態,而緩沖倉的旋轉閥處于閉合狀 態;而當緩沖倉向工作倉加料時,則工作倉的旋轉閥處于關閉狀態,而緩沖倉的旋轉閥處于 打開狀態。這樣的設計可以很好地解決向反應系統中加料時防止反應氣體外泄的問題。進 一步地,緩沖倉可以是多個,例如,可以有多個平行的緩沖倉,每個都與工作倉直接相連,但 其旋轉閥依次打開,這樣的設計可以適應連續進料的反應系統;或者,多個緩沖倉是串聯連 接,其中,只有一個靠近工作倉的緩沖倉與工作倉直接連接,這樣的設計是一種多級鎖氣裝 置,進一步降低反應氣體外泄的可能性;當然,多個緩沖倉的設計方案也可以是既包括平行 連接,也包括串聯連接。優選地,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第一輸送裝置、第二輸送裝置和/或 爐前送料裝置為螺旋輸送裝置。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中還包括料倉及送料裝置,其中,料倉 包括頂部進料口和底部出料口,送料裝置包括水平輸送帶和大傾角輸送帶;水平輸送帶位 于料倉的底部出料口下方,大傾角輸送帶的起始端與水平輸送帶末端相接合,大傾角輸送 帶的末端位于緩沖倉的頂部進料口上方。生物質顆粒狀原料從料倉頂部的進料口進入料 倉,從料倉底部的出料口落到水平輸送帶上,再由水平輸送帶轉至大傾角輸送帶,由大傾角 輸送帶最終完成向緩沖倉加料。由于流化床氣化反應器會產生一些固體廢棄物,若不及時排除會影響氣化反應的 正常進行。因而,本發明的生物質反應系統還可以包括排渣裝置,該排渣裝置可以為一螺旋 輸送裝置,而且該螺旋輸送裝置的出料端高于其進料端,以防止反應氣體經由該排渣裝置 外泄。由于本發明的氣化系統是一微正壓系統,這種傾斜設計可以很好地起到鎖氣作用。進 一步地,可以在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底部的廢棄物出口處和排渣裝置的出料端均設有閥門, 如旋轉閥、球閥、滾筒閥等,而且這些旋轉閥起到一種鎖氣裝置的作用,例如,當排渣裝置向 外排渣時,則排渣裝置出料端的旋轉閥處于打開狀態,而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底部的廢棄物 出口的旋轉閥處于閉合狀態;而當流化床氣化反應向排渣裝置排渣時,則排渣裝置出料端 的旋轉閥處于關閉狀態,而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底部的廢棄物出口的旋轉閥處于打開狀態。進一步優選地,排渣裝置出料端設置有裝有水的水容器,以便在排渣裝置出料端 形成水封。為了增加生物質顆粒的流化效果,在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底部置有多個通風管 道,通風管道的進風口與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氣化介質入口相通,通風管道的出風口上罩 有斗笠形的風帽,風帽上置有多個小孔,用于噴出空氣同時避免通風管道的出風口被生物 質顆粒堵塞。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由于使用拉桿連接的第一鐘罩控制燃氣的開關,開啟或 關閉的阻力小,切換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同時在水封裝置外殼頂端的通孔處設置了第二水 容器和第二鐘罩,即在拉桿穿過的通孔處又設置了一個二級水封裝置,避免了燃氣從該通孔泄露到空氣中引發的爆炸及人員中毒等危險;通過設置多級分離裝置,使生物質顆粒能 夠充分反應,提高了氣化效率,節約了能源,產生了更多燃氣,提高了燃氣發熱量;由于生物 質顆粒反應充分,減少了焦油和灰塵的產生,避免了焦油和灰塵在流化床氣化反應器內形 成的安全隱患,同時減少了處理焦油和灰塵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任 何在本發明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圖1是本發明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包括第一水容器123、 外殼121、第一鐘罩122、拉桿124、第二水容器131、第二鐘罩132。其中,第一水容器123內盛有水,第一水容器123側壁上部置有溢流孔127,第一 水容器123側壁下部設置高壓水入口 125和高壓水出口 126 ;第一水容器123底部開有一 個通孔,燃氣管道從該通孔穿過,第一水容器123底部的通孔與燃氣管道的結合部密封;外 殼121罩于第一水容器123上部,外殼121下部置有多個通水孔;外殼上121設有燃氣出口 128 ;燃氣管道上設置有豎直的放散管道111。外殼121頂部設有一供拉桿124穿過的通孔;燃氣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水容器 123和外殼121包圍的空間內,且高于第一水容器123內的水面;第一鐘罩122罩在燃氣管 道的出口端上,第一鐘罩122頂部設有一拉桿124,該拉桿124從外殼121頂部的通孔穿出, 拉桿124與外殼121頂部通孔的結合部密封,以避免燃氣泄漏。第二水容器131的底部開有一個通孔,該通孔處設有管道,且該通孔與外殼121頂 部的通孔重合;第二鐘罩132連接于拉桿124,且罩在第二水容器131管道的頂端。第二水 容器131內的水位較深,同時第二鐘罩132較長,無論拉桿124拉起或落下,第二鐘罩132 的底端始終位于第二水容器131內的水面以下。氣化反應進行時,不停地向第一水容器123內注水。當不需要燃氣供應時,第一鐘 罩122落下,罩在燃氣管道的出口端上,此時第一鐘罩122的底端位于水面以下,燃氣管道 內的燃氣便被第一鐘罩122和第一水容器123內的水封住;當需要燃氣供應時,拉桿124拉 起罩在燃氣管道的出口端的第一鐘罩122,燃氣便可從外殼121上的燃氣出口 128通過;當 氣化反應系統的下游用戶需要的燃氣量少于反應生成的燃氣量時,多余的燃氣可進入放散 管道111,并在放散管道111的出口端被點燃。如圖2所示,本發明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的具體實施例,包括流化床氣化反應器 如流化床1、第一分離裝置如旋風分離器2、第二分離裝置如旋風分離器3、氣化介質供給系 統、熱交換裝置5、生物質原料供給系統、料倉8、水平輸送帶91、大傾角輸送帶92、廢棄物管 道101、排渣裝置如螺旋輸送機102、廢棄物存儲裝置103、放散管道111、水封裝置如水封閥 12。其中,料倉8的頂部具有進料口,底部具有出料口 ;水平輸送帶91位于料倉8的底
8部出料口下方,大傾角輸送帶92的起始端與水平輸送帶91的末端相接合,大傾角輸送帶91 的末端位于緩沖倉61的頂部進料口上方。生物質原料供給系統包括緩沖倉61、工作倉62、爐前送料裝置(如螺旋輸送機7)。 緩沖倉61的頂部具有進料口,底部具有出料口 ;工作倉62的頂部具有進料口,底部具有出 料口 ;緩沖倉61和工作倉62上下排布,工作倉62的頂部進料口位于緩沖倉61的底部出料 口的下方;緩沖倉61的底部出料口處設有旋轉閥。爐前送料裝置如螺旋輸送機7的起始端 位于工作倉62的底部出料口下方,其終端通入流化床1的第一進料口。流化床1中部具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 ;其底部具有氣化介質入口和廢棄物 出口 ;其上部具有物料出口。廢棄物出口連接廢棄物管道101,廢棄物管道101出口處置有 排渣裝置如螺旋輸送機102。螺旋輸送機102向上傾斜,即其出料端高于其進料端。螺旋輸 送機102的出料端置有廢棄物存儲裝置103。第一分離裝置如旋風分離器2的上部具有物料入口,該物料入口與流化床1的物 料出口通過管道相連;其中部具有物料出口 ;其底部具有循環出口 ;該循環出口通過管道 連接一回收物暫存裝置21,回收物暫存裝置21的底部出口外具有通向流化床1第二進料口 的第一輸送裝置如螺旋輸送機。第二分離裝置如旋風分離器3的上部具有物料入口 ;其頂部具有燃氣出口,燃氣 出口連接燃氣管道;其底部具有循環出口 ;循環出口外具有通向回收物暫存裝置21的第二 輸送裝置如螺旋輸送機。熱交換裝置5包括燃氣入口、燃氣出口及空氣入口、空氣出口 ;燃氣入口和燃氣出 口分別連接燃氣管道;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分別連接空氣管道。第二分離裝置如旋風分離器3的燃氣出口設有水封閥12,水封閥12位于熱交換裝 置5之前。水封閥12上設有一個放散口,該放散口連接放散管道111。本實施方式中,氣化介質供給系統為與熱交換裝置5相連的風送裝置(如鼓風機 4)及相應的管道;當然,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完全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氣化介質供給系統。 風送裝置如鼓風機4通過空氣管道連接于熱交換裝置5的空氣入口,熱交換裝置5的空氣 出口連接于流化床1底部的氣化介質入口,將空氣從流化床1的底部吹入。如圖2及圖3 所示,流化床1的底部置有多個通風管道,通風管道的進風口與流化床1的空氣入口相通, 通風管道的出風口上罩有斗笠形的風帽,風帽上置有多個小孔。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生物質顆粒從料倉8經水平輸送帶91及大傾角輸送帶92進入緩沖倉61,經緩沖 倉61進入工作倉62,然后經螺旋輸送機7進入流化床1。鼓風機4向流化床1中送風。在 流化床1中生物質顆粒與空氣作用生成CO、H2和CH4等燃氣和固體廢棄物。固體廢棄物經 廢棄物管道101及螺旋輸送機102進入廢棄物存儲裝置103。燃氣和未完全反應的生物質顆粒進入旋風分離器2,經分離后燃氣和較輕的生物 質顆粒進入旋風分離器3,較重的生物質顆粒通過螺旋輸送機返回流化床1繼續參加反應。在旋風分離器3內,燃氣和較輕的生物質顆粒進一步分離,燃氣進入燃氣管道,通 過熱交換裝置5加熱用于反應的空氣,同時燃氣被冷卻,被冷卻的燃氣送至生物質氣化反 應系統的下游裝置。多余的燃氣進入放散管道111,在放散管道111的端部點燃。
權利要求
一種用于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的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所述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包括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以及連接于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燃氣管道;所述水封裝置包括第一水容器,其底部開有一個通孔,所述的燃氣管道從該通孔穿過,其底部的通孔與燃氣管道的結合部密封,以避免燃氣泄漏;外殼,其罩于所述第一水容器上部,其下部置有多個通水孔;其上設有燃氣出口,其頂部設有供拉桿穿過的通孔;所述燃氣管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水容器和外殼包圍的空間內,且高于所述第一水容器內的水面;第一鐘罩,其位于所述外殼之內,罩在所述燃氣管道的出口端,其底端位于所述第一水容器內的水面以下;第二水容器,位于所述外殼的頂部,其底部開有一個通孔,該通孔處設有管道,且該通孔與所述外殼頂部的通孔重合;拉桿,拉桿底端連接于所述第一鐘罩的頂部,并從所述外殼頂部的通孔穿出;第二鐘罩,其連接于所述拉桿,且罩在所述第二水容器管道的頂端,其底端位于所述第二水容器內的水面以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裝置的第一水容器側壁下部 設有用于注入高壓水進行吹掃的高壓水入口和用于排污的高壓水出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容器側壁上部置有溢流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設有放散口。
5.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水封裝置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包括用于制備生物質燃氣的流化床氣化反應器; 為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提供反應原料的生物質原料供給系統; 設置于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之外、并對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之反應產物進行分離 的兩級以上的分離裝置,該兩級以上的分離裝置至少包括第一分離裝置和第二分離裝置; 以及為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提供氣化介質的氣化介質供給系統; 其中,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的燃氣出口設置有所述的水封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氣化反應器 包括設置于其中部區域的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設置于其底部的氣化介質入口和廢棄 物出口、以及設置于其上部區域的物料出口;其中,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一進料口與 所述生物質原料供給系統相接合,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氣化介質入口與所述的氣化介 質供給系統相接合;所述的第一分離裝置包括設置于其上部區域的物料入口、設置于其中部區域的物料出 口以及設置于其底部的循環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分離裝置的物料入口與所述流化床氣化 反應器的物料出口相接合,所述第一分離裝置的循環出口通過第一輸送裝置與所述流化床 氣化反應器的第二進料口相接合;以及所述的第二分離裝置包括設置于其頂部的燃氣出口、設置于其上部區域的物料入口、設置于其底部的循環出口 ;其中,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的物料入口與所述第一分離裝置的物 料出口相接合,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的循環出口通過第二輸送裝置和第一輸送裝置與所述流 化床氣化反應器的第二進料口相接合。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 統進一步包括熱交換裝置,其中,來自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燃氣出口的燃氣和來自所述氣化 介質供給系統的氣化介質流經該熱交換裝置,并發生熱交換,氣化介質被預熱,燃氣被冷 卻;之后,被預熱的氣化介質則經由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氣化介質入口,送入所述流化 床氣化反應器,被冷卻的燃氣則送至所述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的下游裝置。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質原料供給系 統包括爐前儲料裝置和爐前送料裝置;其中,所述爐前儲料裝置包括緩沖倉和工作倉,所述 緩沖倉和所述工作倉分別包括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工作倉的進料口與所述緩沖倉的出料 口接合;所述爐前送料裝置將來自所述工作倉出料口的原料送入所述流化床氣化反應器的 第一進料口 ;所述緩沖倉和工作倉的底部出料口處均設有旋轉閥。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質氣化反應系 統進一步包括排渣裝置,該排渣裝置為一螺旋輸送裝置,而且該螺旋輸送裝置的出料端高 于其進料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質可燃氣水封裝置,其包括第一水容器,其底部開有一個通孔;外殼,其罩于第一水容器上部,其下部置有多個通水孔;其上設有燃氣出口,其頂部設有供拉桿穿過的通孔;燃氣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水容器和外殼包圍的空間內,且高于第一水容器內的水面;第一鐘罩,其位于外殼之內,罩在燃氣管道的出口端,其底端位于第一水容器內的水面以下;第二水容器,位于外殼的頂部,其底部開有一個通孔,該通孔處設有管道,且該通孔與外殼頂部的通孔重合;拉桿,拉桿底端連接于第一鐘罩的頂部,并從外殼頂部的通孔穿出;第二鐘罩,其連接于拉桿,且罩在第二水容器管道的頂端,其底端位于第二水容器內的水面以下。本發明的應用能很好的解決生物質可燃氣因氣壓不穩定、產氣量不穩定等原因易造成爆炸、泄漏等問題,是生物質氣化反應系統最有效的安全保障系統。
文檔編號F16J15/00GK101974352SQ201010528029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明者劉安慶, 常厚春, 覃勇付, 趙廣健, 陳平, 陳燕芳, 馬革 申請人:廣州迪森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