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負荷轉矩閉鎖器以及具有負荷轉矩閉鎖器的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獨立權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背景技術:
這樣的負荷轉矩閉鎖器從本申請人的后來公布的DE 10 2009 000 563 Al中得到公開。已知的負荷轉矩閉鎖器具有推動器元件,該推動器元件通過推動器撥爪與構造為扭轉彈簧的制動元件共同作用。在此所述推動器撥爪以旋轉角間隙從驅動輪的空隙中穿過,所述驅動輪通過構造在該驅動輪上的外螺紋由驅動馬達來驅動,用于將轉矩比如傳遞給布置在后面的車窗玻璃升降機構或者座椅調節機構。在導入來自有待驅動的元件的轉矩時,所述負荷轉矩閉鎖器在此用于鎖住驅動輪。有待從推動器撥爪傳遞到扭轉彈簧上的閉鎖轉矩越大,所述推動器撥爪中的彎曲負荷或者說彎曲應力也越大。由此對于較大的有待傳遞的閉鎖轉矩來說這些推動器撥爪要么必須設計得比較大,要么不過必須由較硬的或者說堅硬的材料制成。
發明內容
從所描述的現有技術出發,本發明的任務是,如此改進按權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從而在導入閉鎖轉矩時減小作用于所述推動器的機械的負荷。尤其應該降低作用于所述推動器撥爪的彎曲負荷。該任務在具有權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負荷轉矩閉鎖器上得到解決。在此本發明以這樣的構思為基礎,即如此將所述推動器構造為雙構件的結構,使得所述推動器的與扭轉彈簧共同作用的接觸區域在所述扭轉彈簧的平面中布置在第一推動器元件上,所述第一推動器元件與布置在所述驅動輪的上方的第二推動器元件共同作用。由此所述推動器撥爪可以構造用于連接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由此能夠實現大面積的連接,所述連接降低了所述推動器撥爪中的彎曲負荷。所述按本發明的負荷轉矩閉鎖器的有利的改進方案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得到說明。由至少兩個在權利要求、說明書和/或附圖中所公開的特征構成的所有組合屬于本發明的范圍。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提出,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在殼體元件中徑向支承在所述驅動輪的背向第一推動器元件的一面上或者說徑向支承在所述驅動輪上。由此以較小的開銷實現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的相對于所述第一推動器元件的徑向的定向并且將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的徑向的導向的功能和與所述第一推動器元件之間的連接分開。為了實現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的相對于彼此的所定義的位置,該位置除此以外在安裝時避免錯誤定位,此外提出,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尤其口袋狀的空隙,該空隙用于形狀配合連接地接納所述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在此能夠實現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的特別可靠且牢固的連接,如果所述與空隙共同作用的推動器撥爪沿軸向的方向構造為縱向開槽的結構并且在所述推動器撥爪與所述空隙之間構成壓配合。尤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所述推動器撥爪的縱向開槽的構造以簡單的方式對所述空隙與所述推動器撥爪之間的構件公差進行補償。為了能夠在結構上最佳地設計所述相對于制動元件的接觸區域并且將其與所述推動器撥爪的支承結構分開,除此以外提出,所述相對于制動元件的接觸區域在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上構造為至少一個尤其筋條狀的造型結構,并且所述造型結構以相對于所述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徑向偏置的方式來布置。在這種情況下特別優選的是,所述造型結構與保護元件相連接,所述保護元件則直接與所述制動元件共同作用。通過這樣的保護元件尤其降低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的接觸面上的磨損或者說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可以最佳地與將轉矩傳遞到所述制動元件上這個過程相匹配。因此,在這種實施方式的一種特別優選的變型方案中提出,至少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由塑料構成,并且所述保護元件由比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硬的材料制成尤其由金屬制 成。通過所述尤其構造為扭轉彈簧的制動元件的引導來獲得所述負荷轉矩閉鎖器的特別高的運行可靠性,如果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尤其一體地成形在該第二推動器元件上的壓片,所述壓片在朝向所述驅動輪的一側上將所述制動元件覆蓋。由此尤其避免所述扭轉彈簧與所述驅動輪之間的接觸,所述接觸否則可能導致所述驅動輪卡住。為了避免所述推動器或者說所述制動元件的不受控制的引起噪聲的運動,除此以外在本發明的另一種設計方案中提出,所述驅動輪在朝向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的一面上具有至少一個摩擦面,該摩擦面提高了驅動輪與制動元件之間的摩擦或者說驅動輪與下面的推動器元件之間的摩擦。本發明也包括一種尤其用于機動車應用方案的具有按本發明的負荷轉矩閉鎖器的機組。這樣的機組能夠以比較緊湊的結構尤其沿閉鎖方向傳遞較高的轉矩。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特征和細節從以下對優選的實施例所作的說明中并且借助于附圖來獲得。其中
圖I是具有按本發明的負荷轉矩閉鎖器的部分打開的機組的透視 圖2是按本發明的負荷轉矩閉鎖器的主要的組成部分的分解 圖3是部分安裝的無驅動輪及上面的推動器元件的負荷轉矩閉鎖器的透視 圖4是按圖3的具有已安裝的驅動輪的裝置的透視 圖5是按圖3的具有已安裝的上面的推動器元件但是沒有驅動輪的裝置的透視圖;并
且
圖6是所述驅動輪的仰視圖。相同的構件或者說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構件在附圖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了用于機動車應用方案的構造為車窗玻璃升降器驅動裝置的形式的機組10。也可以取代車窗玻璃升降器驅動裝置而將所述機組10構造為馬達、電機、駐車驅動裝置、滑動天窗驅動裝置、電氣的機動車轉向機構或者類似機構,這也屬于本發明的范圍。所述機組10在該實施例中具有一個由多個部件以注塑法或者以金屬壓鑄法制造的殼體11。在所述殼體11上在側面用法蘭連接了構造為電動機的驅動馬達12。在側面在所述驅動馬達12的旁邊,在所述殼體11中集成了一個未示出的控制電子裝置,該控制電子裝置能夠通過插接件14比如與機動車的電纜束相連接。通過所述插接件14也將所需要的用于所述驅動馬達12的能量導入到所述機組10中。在所述殼體11中布置了在圖2中能夠看出的盆狀的殼層16。在一個孔中朝所述尤其由塑料制成的殼層16中壓入一根短軸17,該短軸用于支承驅動輪18以及推動器20。在此,所述驅動輪18具有一個尤其構造為斜齒部21的驅動齒部,該驅動齒部與在附圖中看不出的布置在所述驅動馬達12的同·樣看不出的傳動軸上的齒部相嚙合。通過所述驅動馬達12導入到所述驅動輪18中的驅動轉矩通過所述推動器20來傳遞,該推動器為此具有齒部22,這個齒部尤其與車窗玻璃升降機構的未示出的元件的配對齒部在形狀配合連接的情況下共同作用。為此將該元件以其配對齒部軸向推到所述齒部22上。通過所述齒部22,由此可以將從所述驅動馬達12上導入的轉矩傳遞到所述在與機組10的作用連接中布置的車窗玻璃升降機構上,所述車窗玻璃升降機構用于提升或者說降低車窗玻璃。如尤其能夠從圖2到5的一覽圖中看出的一樣,所述推動器20構造為雙構件的結構。在此該推動器20具有一個上面的或者說第一推動器元件24,該第一推動器元件也擁有外齒部22。該第一推動器元件24通過直通孔25 (必要時用布置在其中的軸承)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短軸17上。在所述第一推動器元件24的下側面上布置了四個推動器撥爪26,所述推動器撥爪優選一體地成形在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推動器元件24上。所述推動器撥爪26從所述驅動輪18中穿過,所述驅動輪為此在該實施例中具有四個穿孔27。重要的還有,相對于所述推動器撥爪26來如此設計所述穿孔27的尺寸,使得所述第一推動器元件24的推動器撥爪26以旋轉角間隙布置在所述驅動輪18或者說穿孔27中。所述四個推動器撥爪26分別具有一條連貫的沿徑向的方向伸展的縱向縫隙28。所述推動器撥爪26在所述驅動輪18的下方形狀配合連接地嚙合到下面的第二推動器元件30的口袋狀的空隙29中。所述下面的(第二)推動器元件30優選同樣由塑料以注塑法來制成。相對于所述口袋狀的空隙29來如此設計所述推動器撥爪26的尺寸,使得所述推動器撥爪26在推入到所述空隙29中時可能稍許發生變形,這能夠通過所述縱向縫隙28來實現。由此在連接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24、30時在所述上面的(第一)推動器元件24與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之間構成了擠壓連接。此外,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具有兩根沿縱向方向在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的整個高度的范圍內延伸的傳動筋條32,所述傳動筋條在該實施例中大致對置地布置。所述兩根傳動筋條32分別被一個尤其由金屬制成的構造為保護罩33的形式的保護元件所遮蓋。所述保護罩33在此可以卡夾到所述傳動筋條32上或者以其它的方式與所述傳動筋條32相連接。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的徑向的支承通過一個一體地成形在所述驅動輪18的下側面上的僅僅在圖6中能夠看出的徑向環繞的接片狀的軸環31上,該軸環嚙合到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的孔34中。作為替代方案或者補充方案,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的徑向的支承通過一個成形在所述殼層16中的軸承凸肩35來進行,該軸承凸肩同樣嚙合到所述孔34中。
在所述殼層16的內部還布置了一個固定的尤其由板材制成的制動鼓36。為了以轉矩固定的方式將所述制動鼓36布置在所述殼層16或者說殼體11中,所述制動鼓36在該實施例中具有三個彼此間以均勻的角距布置的徑向向外伸出的止動舌38。所述制動鼓36是按本發明的負荷轉矩閉鎖器100的組成部分。所述負荷轉矩閉鎖器100此外包括一個構造為扭轉彈簧40的制動元件,該制動元件在徑向上在所述制動鼓36的內部以相對于該制動鼓的微小的徑向的間距來布置。從所述扭轉彈簧40的兩個端部上各有一個彈簧端部42、43在徑向上向里突出。所述兩個彈簧端部42、43相應地緊靠著所述傳動筋條32或者說保護罩33來布置,并且在導入有待阻止的轉矩時與所述傳動筋條32共同作用。此外,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具有兩個作為用于所述扭轉彈簧40的壓片起作用的徑向向外伸出的并且一體地成形在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上的接片44、45,所述接片靠近所述兩根傳動筋條32來布置。通過所述接片44、45尤其可以避免所述扭轉彈簧40與所述驅動輪18之間 的接觸。從所述驅動輪18的在圖6中示出的仰視圖中能夠看出,這個驅動輪在其下側面上具有兩個一體地成形在該驅動輪18上的具有不同的高度的摩擦接片46、47,所述摩擦接片46,47分別分配給所述扭轉彈簧40的彈簧端部42、43之一,所述摩擦接片具有徑向的里面的第一摩擦面48、49以及徑向的外面的第二摩擦面50、51。所述第一摩擦面48、49以與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處于作用連接中的方式布置,用于能夠通過摩擦使該下面的推動器元件的旋轉變得困難。所述軸環31的外表面52也可以有助于這一點,其中該軸環同樣以與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的孔34處于提高摩擦的作用連接中的方式來布置。此外,所述第二摩擦面50、51以與所述扭轉彈簧40的內圓周處于作用連接中的方式來布置,用于同樣阻止所述扭轉彈簧的旋轉運動。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摩擦面48到51以及所述外表面52用于防止所述扭轉彈簧40或者說推動器撥爪26的不受控制的引起噪聲的運動。所述負荷轉矩閉鎖器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將來自所述驅動輪18的驅動轉矩通過所述推動器撥爪26傳遞到所述推動器20的上面的推動器元件24上時,所述扭轉彈簧40在所述制動鼓36的內部以相對于該制動鼓的微小的徑向的間隙松弛地布置,從而可以傳遞驅動力矩。在此所述扭轉彈簧40與所述推動器20同步地轉動,其中所述傳動筋條32如此以與所述彈簧端部42、43處于作用連接中的方式來布置,使得它們如此相對于彼此扭轉,從而沒有進行所述扭轉彈簧40的徑向擴張。而如果尤其從有待調節的元件(比如車窗玻璃)通過所述推動器20的上面的推動器元件24來將有待阻止的或者說有待鎖止的轉矩傳遞到所述負荷轉矩閉鎖器100上,那就將所述轉矩首先通過所述推動器撥爪26傳遞到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上。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而后由于所述轉矩而轉動,其中所述傳動筋條32或者說保護罩33如此與所述扭轉彈簧40的彈簧端部42、43進行作用連接,使得所述傳動筋條32使所述兩個彈簧端部42、43相互扭轉,其中所述扭轉彈簧40的外直徑得到擴大,使得所述扭轉彈簧40的單個螺旋以其外圓周抵靠在所述制動鼓36上并且阻止通過所述傳動筋條32導入的轉矩。由此阻止所述驅動輪18的旋轉。大體上所描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100可以以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來改動或者說修改,而不偏離發明構思。發明構思尤其在于雙構件的由上面的推動器元件24和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構成的推動器20的使用,其中所述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具有用于傳遞有待阻止的轉矩的傳動筋條32,所述傳動筋條局部地與所述推動器撥爪26分開地布置。
權利要求
1.負荷轉矩閉鎖器(100),具有一個為了阻止轉矩而在摩擦連接的情況下與制動本體(36)共同作用的尤其構造為扭轉彈簧的制動元件(40)以及一個優選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在軸(17)上的驅動輪(18),所述驅動輪為了傳遞來自驅動馬達(12)的轉矩而與至少一個與該驅動輪(18)共同作用的推動器(20)相耦合,其中所述推動器(20)具有至少一個相對于所述制動元件(40)的接觸區域(32),利用所述接觸區域能夠將有待鎖止的轉矩通過所述制動元件(40)導入到所述制動本體(36)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動器(20)由第一推動器元件(24)和構造為單獨的構件的尤其盤形的第二推動器元件(30)構成,所述第一或第二推動器元件(24、30)具有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26),所述推動器撥爪穿過所述驅動輪(18 )中的穿孔(27 ),并且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24、30 )除了所述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26)之外布置在所述驅動輪(18)的不同的側面上。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布置在所述制動元件(40)的內部,并且所述相對于制動元件(40)的接觸區域(32)分配給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并且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24、30)彼此相連接。
3.按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在殼體元件(16)中徑向支承在所述驅動輪(18)的背向第一推動器元件(24)的一面上和/或徑向支承在所述驅動輪(18)上。
4.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具有至少一個尤其口袋狀的空隙(29),該空隙用于形狀配合連接地接納所述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26 )。
5.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與空隙(29)共同作用的推動器撥爪(26)沿軸向的方向構造為縱向開槽的結構并且在所述推動器撥爪(26 )與所述空隙(29 )之間構成壓配合。
6.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對于制動元件(40)的接觸區域在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上構造為至少一個尤其筋條狀的造型結構(32),并且所述造型結構(32)以相對于所述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26)尤其相切地徑向偏置的方式來布置。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型結構(32)與保護元件(33)相連接,所述保護元件則直接與所述制動元件(40)共同作用。
8.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由塑料構成,并且所述保護元件(33)由比所述第二推動器兀件(30)硬的材料制成尤其由金屬制成。
9.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具有至少一個尤其一體地成形在該第二推動器元件上的壓片(44、45),所述壓片在朝向所述驅動輪(18)的一側上將所述制動元件(40)覆蓋。
10.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驅動輪(18)在朝向所述第二推動器元件(30)的一面上具有至少一個摩擦面(48到52),所述摩擦面提高了驅動輪(18)與制動元件(40)之間的摩擦或者說驅動輪(18)與下面的推動器元件(30)之間的摩擦。
11.尤其用于機動車應用方案的機組(10),尤其馬達、電機、調節驅動裝置、滑動天窗驅動裝置、車窗玻璃升降器驅動裝置、電氣的助力轉向機構,具有按權利要求I到10中任一項所述的負荷轉矩閉鎖器(1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負荷轉矩閉鎖器(100),該負荷轉矩閉鎖器具有一個為了阻止轉矩而在摩擦連接的情況下與制動本體(36)共同作用的尤其構造為扭轉彈簧的制動元件(40)以及一個優選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在軸(17)上的驅動輪(18),所述驅動輪為了傳遞來自驅動馬達(12)的轉矩而與至少一個與該驅動輪(18)共同作用的推動器(20)相耦合,其中所述推動器(20)具有至少一個相對于所述制動元件(40)的接觸區域(32),利用所述接觸區域能夠將有待鎖止的轉矩通過所述制動元件(40)導入到所述制動本體(36)中。按本發明提出,所述推動器(20)由第一推動器元件(24)和構造為單獨的構件的第二推動器元件(30)構成,所述第一或第二推動器元件(24、30)具有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26),該推動器撥爪穿過所述驅動輪(18)中的穿孔(27),并且所述兩個推動器元件(24、30)除了所述至少一個推動器撥爪(26)之外布置在所述驅動輪(18)的不同的側面上。
文檔編號F16D41/20GK102822554SQ20118001785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6日
發明者M.克維爾, T.米利, P.庫澤羅, P.博爾, P.施洛澤爾, H.特內 申請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