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換鏡頭數碼照相機擴展俯仰、搖擺、移軸功能的座架的制作方法
可換鏡頭數碼照相機擴展俯仰、搖擺、移軸功能的座架
技術領域:
:在攝影領域,服務于數碼可換鏡頭相機,使在攝影圈占有龐大數量的數碼單反和可換鏡頭數碼相機的持有者。輕易地享有“座機”(中大畫幅相機包括個別也有類似技術調整功能的裝置。下同)才具有的藝術構思創意和技術操控的樂趣。
二、背景技術:①、數碼單反和可換鏡頭相機相對于傳統單反相機;由于數碼技術的迅速發展,高像素的CCD、CMOS等光學傳感器的成像質量越來越接近于膠片的效果。即拍即影的便利和強大的后期處理能力。越發彰顯了它的優越性。但是拍攝時它不能作各種技術調整。至多只能在某些方面通過昂貴的鏡頭作有限的技術調整。(移軸鏡頭,大光圈鏡頭,近攝鏡頭)②、座機是技術型相機。它在拍攝時能作各種技術調整。比如控制變形,調整清晰度等。使它在畫面透視的表現力,主體的震憾力和視覺的沖擊力等方面的表達能力更強,以及更暢的操控性。讓攝影人感到每攝影一張照片是一次深沉構思的創作,一次藝術表現的體驗。但是座機不具有便攜性。它太大,太笨重,室外拍攝時更缺乏穩定性。膠片的沖印,擴印即便經濟上承受得起,在許多中小城市甚至無法實現。后期暗房工作更不及(PHOTOSHOP)簡單方便。如果使用數碼后背,那更是天價。
三、發明內容:就是將數碼單反或可換鏡頭數碼照相機在操控性,經濟性,適用性方面優越的特點與傳統座機優良的技術調整能力和藝術創作方面的隨意性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數碼單反或可換鏡頭數碼相機充分得到俯仰、搖擺、左右上下移軸的光學調整功能。由于數碼相機CCD、CMOS等光學傳感器像素數限制。更多的早期的數碼單反相機僅具有400萬-600萬像素。使成像質量受限制。座機采用前后鏡架互換結構。使數碼單反和可換鏡頭相機按焦點透視法在同一焦平面上具有“數字接片”功能。使像素數輕易地得到了數倍提高。后鏡座蓋板12采用轉體前伸E位置和轉體180度后延F位置的結構。解決了近攝和用長焦鏡頭時要求主體過長,用短焦鏡頭時法蘭距過短凹鏡板過近的困難。擴展了本裝置的適用性能。為了使用攜帶更方便,座機采用了中間支撐塊28。通過調整中間支撐塊的位置,使整機使用時重心合理平衡穩固。由于與機身垂直的滑塊的結構形式不便于攜帶,采用了滑軌可旋轉的結構。轉90度機身與滑軌方向一致,方便了攜帶。
四
:說明書附圖一是整機
說明書附圖二是前組鏡架前鏡架I—安裝可以裝配各種規格鏡頭的鏡板。皮腔2——連接前鏡架與適合各種相機的卡口。后鏡座3—安裝相機。按焦點透視法在同一焦平面上進行數字接片時安裝鏡頭。鏡板4——適合安裝各種鏡頭的鏡板。卡口 5——適合各種相機的卡口。主體6—連接前鏡座8和后鏡架11,使相機和鏡頭作相對的移動實現攝影時的對焦功能。調節鈕7—在前鏡架上的調節鈕7位于水平A位置時調節鏡頭的俯仰,當旋轉到垂直B位置時調節鏡頭的搖擺。前鏡座8——左右移軸滑軌9——左右移軸水平調節鈕14——右移軸螺桿10——上升下降后鏡架11—調節焦距蓋板12-安裝后鏡座3,前置后置兩種安裝。鎖緊鈕13、17、19、21——鎖緊作用平衡調節鈕20—保持全部裝置前后平衡卡簧22——定位鏡頭板定位珠23——定位卡簧支撐塊28——平衡座機的重心五、俯仰、移軸、搖擺功能的具體實施方法:(一 )上下左右移軸功能,鏡頭俯仰搖擺功能:主體:由前鏡板4、前鏡架1、前鏡座8、滑軌9、升降調節鈕26和水平調節鈕14。前鏡座通過升降調節鈕26、水平調節鈕14、鏍桿10、滑軌9實現對前鏡架的上升下降,左右移動。通過前鏡架上的旋鈕7在A位置時實現鏡板4的俯仰調節,在B位置時實現鏡板的搖擺調節。依據沙姆定律法則進行三個功能的調整。同時利用此結構實施鎖緊。由前鏡架上旋紐7實施前鏡板4的俯仰或搖擺的調節和鎖緊13,使相機作垂直方向上的沙姆定律的調整更方便。后鏡架11:通過獨特的襯圈、壓圈24結構形式和四氟乙烯25材料使后鏡架11與滑軌的配合簡單,可靠,手感舒服操作順暢。又不傷及座架的外觀。由齒輪齒條控制后鏡架前后滑動進行手動調焦。后鏡架11上簡潔的搖擺結構實施后鏡座3的左右搖擺,使本機比只具有前鏡架搖擺功能的座機更便于作沙姆定律的調整。蓋板12:安裝時根據長焦距短焦距鏡頭的法蘭距不同,選擇E位置前伸、轉180度F位置后延。解決使用短焦距鏡頭時法蘭距過短、凹鏡板過凹;使用長焦距鏡頭及近攝時要求主體過長的困境。節約了座機的長度空間,解決了攜帶的困難。后鏡座3:左右搖擺的鎖緊裝置既是調整結構又是鎖緊結構。同一結構具有二個功能,簡潔突出。( 二)數字接片功能:前后鏡座:是相同規格的結構,上面用于安置鏡頭的前鏡架和相機可互換,當相機和前鏡架從前后鏡座上互換后,可實現鏡頭取代相機的位置,相機取代鏡頭的位置把整個座機的位置180°前后互換。這樣拍攝時鏡頭不動,數碼相機(光學傳感器或膠片)在焦平面作上下左右的逐步移動,達到逐幅逐禎的暴光,用來進行數字接片。這樣可以輕易地提升相機原來的像素數。(三)前鏡座便攜結構:絲桿10和絲桿10上面的前鏡座及滑軌,隨著固定栓27松開絲桿上的鍵槽,旋轉90度的結構。(四)整機平衡結構:座機在使用時避免后鏡架調整到極端位置時,座機在三腳架上重心失去平衡。整機為得到拍攝時平穩主體采用了支撐塊28的調整結構。本專利的優勢是突出了數碼單反或可換鏡頭相機和大畫幅相機的各自特點。使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前景:1、座機攝影的樂趣和藝術構思的創意是攝影人的追求。2、數碼單反或可換鏡頭相機具有的優勢和發展前景已是不爭的同實。
權利要求
1. 可換鏡頭數碼照相機擴展俯仰、移軸、搖擺功能的座架 其特征是:前鏡架I主軸采用一軸雙控上升下降、左右移軸的技術結構.
2.前鏡框29通過球形結構主軸旋鈕7在A水平位置時俯仰和轉到B垂直位置時搖擺,或在水平和垂直之間的任何位置時的操控實現搖擺和俯仰的調整,以及鎖緊的結構。
3.卡簧22和定位珠23組成鏡頭板裝卸定位結構。
4.后鏡架11和主體6的配合用四氟乙烯材料作內襯圈,用壓圈24調整配合的結構。
5.后鏡座3左右搖擺和鎖緊7的結構。
6.后鏡座蓋板12采用可前伸(E位置)旋轉后延(F位置)安裝的結構。
7.絲桿10和絲桿10上面的前鏡座及滑軌,隨著固定栓27松開絲桿上的鍵槽,旋轉90度的結構。
8.座機在使用時避免后鏡架調整到極端位置時,座機在三腳架上重心失去平衡。整機為得到拍攝時平穩主體采用了支撐塊28的調整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要旨。是賦予可換鏡頭數碼照相機具有俯仰,移軸,搖擺功能的座架。具有按焦點透視法在同一焦平面上的接片功能。本專利具有結構簡潔,功能完善,操作方便,鎖緊可靠的性能。具有適合各款可換鏡頭數碼相機的卡口。適合各種規格鏡頭的鏡板。1.前鏡架1采用一軸雙控結構。在水平A位置時對鏡板4進行俯仰調整。旋轉90°,在垂直B位置時對鏡板4進行搖擺調整。使鏡頭板操作更快捷,更順暢,更可靠。2.獨特的鎖緊結構,簡單快速可靠。3.獨特的卡簧結構,安裝鏡頭板快捷可靠。4.主體6特有的軸和后鏡架11的配合(用耐磨,潤滑,富有彈性的四氟乙稀材料)使操作手感更暢,而不使外觀拉傷,磨損,變色。5.前后鏡架互換結構,擴展了可換鏡頭相機在同一焦平面上的接片功能。6.后鏡座蓋板12采用轉體前伸E位置和轉體180度后延F位置的結構。解決了近攝和用長焦鏡頭時要求主體過長,用短焦鏡頭時法蘭距過短凹鏡板過近的困難。擴展了本裝置的適用性能。
文檔編號F16M11/16GK103207503SQ20121000930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單祥太 申請人:單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