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的制作方法
—圈變多圈轉換裝置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為一種用于動力傳輸的動力傳輸裝置,涉及動力傳輸領域。現有的傳輸裝置中,比如前方的大齒盤帶動后方的小齒盤一起轉動,前方大齒盤的線速度和后方小齒盤的線速度一樣,但是后方小齒盤的角速度大于前方大齒盤的角速度,所以前方的大齒盤轉一圈,后方的小齒盤可以轉多圈。但是,在需要將后方的小齒盤進一步提高轉速的時候,就需要加大前方大齒盤的直徑,或者進一步減小后方小齒盤的直徑,在實際應用中不方便。現有以大齒盤帶動小齒盤的裝置中,正常工作時,產生阻力的小齒盤需要大齒盤以相應的動力來帶動,這樣在實際應用中浪費力。
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通過增加所述轉齒的個數來提高后方轉盤的轉速。這樣不用增加太大體積就能使轉盤的轉速有效地提高。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連桿2、連桿I、和小活塞之間采用杠桿結構設置。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動力臂大于阻力臂(連桿I與固定支架2的交點到連桿I與連桿2的交點)大于(連桿I與固定支架2的交點到連桿I與小活塞的交點)這樣在正常工作中,動力小于阻力就達到了省力的效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包括轉動裝置、三棱柱活動體、轉盤以及用于將驅動力由轉動裝置傳輸至轉盤的傳輸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連接軸和兩個安裝盤,兩個所述安裝盤通過所述連接軸連接,且兩個安裝盤與所述連接軸共軸設置;兩個所述安裝盤上相互靠近的兩個面的邊緣都均勻分布有一圈轉齒,所述轉齒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安裝盤的軸向平行,且位于一個所述安裝盤上的轉齒的延長線在相鄰的“位于另一個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轉齒的延長線”的中間,且到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延長線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底面和頂面為面積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到底邊的距離和位與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延長線之間的
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設在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之間;所述三棱柱活動體中對應于所述頂面的兩腰的兩個側面,其中一個側面和一個所述轉齒相接觸,當其中一個側面和一個所述轉齒相切完成后剛好另一個側面和另一個轉齒相接觸。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底面和頂面均為等腰三角形;如果在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自由端上各作一條垂直線,則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的一半等于兩條垂直線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傳輸裝置包括包括連桿2、連桿I、連桿3、固定支架2、小活塞和曲軸。所述連桿2和連桿I相連,所述連桿I和固定支架2相連,所述固定支架2和小活塞相連,所述連桿I和小活塞相連,所述小活塞和連桿3相連,所述連桿3和曲軸相連,所述曲軸和所述轉盤相連,所述連桿2通過連桿I、小活塞、連桿3、曲軸和所述轉盤連接,并帶動所述轉盤轉動。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還包括轉動桿,所述轉動桿設在所述連桿2和所述連桿I之間、所述連桿I和所述小活塞之間、所述小活塞和所述連桿3之間、所述連桿I和所述固定支架2之間。所述連桿2通過所述轉動桿和所述連桿I連接,所述連桿I通過轉動桿和所述固定支架2連接,所述連桿I通過轉動桿和所述小活塞連接,所述小活塞通過轉動桿同所述連桿3和曲軸連接,帶動所述轉盤轉動。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轉齒的一端為與所述安裝盤固定的固定端,另一端為活動端;所述轉齒的活動端設有滾珠,所述滾珠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轉齒中,一部分突出所述轉齒,并可與相鄰的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一個側面相接觸,并沿著該側面滑動。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等腰三角形兩個腰所對應的兩個底角的角度均為40度-60度,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之外的第三條邊和所述轉齒平行。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還包括固定所述連桿2的固定支架I和固定所述連桿I及小活塞的固定支架2。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固定支架I上帶有條形孔,所述連桿2穿過所述條形孔。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條形孔的內側設有兩排滾動球。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連桿2通過條形孔處設有長方體,進一步地,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轉齒為圓柱形。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還具有以下積極效果I.所述轉齒的活動端上設有滾珠,所述滾珠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轉齒中,一部分突出所述轉齒,并可與相鄰的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一個面相接觸,并沿著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一個側面滑動。所述滾珠能夠減小所述轉齒和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2.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等腰三角形底面的兩個腰所對應的兩個底角的角度均為40度-60度,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之外的第三條邊和所述轉齒平行。當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的角度范圍在40度-60度之間時,所述轉齒推動所述三棱柱活動體運動時,其相互間的作用力相對較小。3.固定所述連桿I及小活塞的固定支架2,能夠固定住小活塞和使得所述連桿I再受到力后做圓弧運動。固定所述連桿2的固定支架1,能夠使得所述連桿2不至于在使用過程中來回晃動,因所述連桿2和三棱柱活動體相連,從而能夠通過連桿2固定住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位置。4.所述固定支架I上帶有條形孔,所述連桿2穿過所述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能夠使得連桿2通過該孔,并能在預定的方向上運動,而且不會偏移方向。 5.所述條形孔的內側設有兩排滾動球,滾動球可以減小連桿2和條形孔相接觸時的摩擦力。6.所述連桿2通過條形孔處設有長方體,長方體可使連桿2在所述兩排滾動球中間做水平反復運動。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以下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所示實施例得到其它的實施例及附圖。圖I為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I.安裝盤2.轉齒3.滾珠4.三棱柱活動體5.(連桿2) 6.(連桿I) 7.小 活塞8.(連桿3) 9.曲軸10.轉盤11.(固定支架2) 12.(固定支架I)圖2為本發明中所述轉動裝置的其中一個安裝盤的示意圖I.轉齒2.滾珠3.連接軸4.安裝盤圖3為本發明中轉動裝置平視圖的部分示意圖I.三棱柱活動體2.滾珠3.轉齒4.(連桿2) 5.轉動桿圖4為本發明中傳輸裝置的部分示意圖I.(連桿2) 2.(連桿I) 3.小活塞4.(固定支架2) 5.(連桿3)6.轉動桿
7.(固定支架I)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如圖I所示,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包括轉動裝置、三棱柱活動體、轉盤以及用于將驅動力由轉動裝置傳輸至轉盤的傳輸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連接軸和兩個安裝盤,兩個所述安裝盤通過所述連接軸連接,且兩個所述安裝盤與所述連接軸共軸設置;兩個所述安裝盤上相互靠近的兩個面的邊緣都均勻分布有一圈轉齒,所述轉齒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安裝盤的軸向平行,且位于一個所述安裝盤上的轉齒的延長線在相鄰的位于“另一個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轉齒的延長線”中間,且到兩個所述轉齒的延長線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底面和頂面均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到底邊的距離和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延長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底面和頂面均為等腰三角形;如果在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自由端上各作一條垂直線,則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的一半等于兩條垂直線之間的距離所述三棱柱活動體設在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之間;所述三棱柱活動體中對應于所述頂面的兩腰的兩個側面,其中一個側面和一個所述轉齒相接觸,當其中一個側面和一個所述轉齒相切完成后剛好另一個側面和另一個轉齒相接觸。所述傳輸裝置包括連桿2、連桿I、小活塞、連桿3、曲軸和固定支架2。所述連桿2和所述連桿I連接,所述連桿I和所述小活塞連接,所述連桿I和固定支架2相連,所述固定支架2和小活塞相連。所述小活塞和所述連桿3連接,所述連桿3和所述曲軸連接,所述曲軸和所述轉盤相連。所述連桿2通過所述連桿I、所述小活塞、所述連桿3、所述曲軸和所述轉盤連接,并帶動所述轉盤轉動。轉動裝置上設有兩排所述轉齒,三角柱活動體設在位于不同安裝盤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之間,三角柱活動體通過所述傳輸裝置和所述轉盤相連。轉動裝置轉動時,所述三角柱活動體被所述轉齒推動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動,進而通過所述傳輸裝置帶動所述轉盤轉動,此時,三角柱活動體進行一次左右移動時,所述轉盤就進行一次旋轉運動。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傳輸裝置包括連桿
2、連桿I、小活塞、連桿3、固定支架2和曲軸;所述連桿2和所述連桿I連接,所述連桿I和所述小活塞連接,所述連桿I和固定支架2相連,所述固定支架2和小活塞相連,所述小活塞和所述連桿3連接,所述連桿3和所述曲軸連接,所述曲軸和所述轉盤相連。所述連桿2通過所述連桿I、所述小活塞、所述連桿3、所述曲軸和所述轉盤連接,并帶動所述轉盤轉 動。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轉齒的一端為“與所述安裝盤固定”的固定端,另一端為活動端;所述轉齒的活動端設有滾珠,所述滾珠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轉齒中,一部分突出所述轉齒,且可與相鄰的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一個側面相接觸,并沿著該側面滑動。所述滾珠能夠減小所述轉齒和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等腰三角形底面的兩個腰所對應的兩個底角的角度均為40度-60度,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之外的第三條邊和所述轉齒平行。當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的角度范圍在40度-60度之間時,所述轉齒推動所述三棱柱活動體運動時,其相互間的作用力相對較小。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固定所述連桿I及小活塞的固定支架2,能夠固定住所述小活塞和使得所述連桿I在受到來自連桿2的力后做圓弧運動。固定所述連桿2的固定支架1,能夠使得所述連桿2不至于在使用過程中來回晃動,因所述連桿2和三棱柱活動體相連,從而能夠通過連桿2固定住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位置。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固定支架I上帶有條形孔,所述連桿2穿過所述條形孔。所述條形孔能夠使得連桿2通過該孔,并能在預定的方向上運動,而且不會偏移方向。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條形孔的內側設有兩排滾動球。滾動球可以減小連桿和條形孔相接觸時的摩擦力。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作為優選方案,前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所述連桿2通過條形孔處設有長方體,長方體可使連桿2在所述兩排滾動球中間做水平反復運動。
具體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包括I安裝盤、2轉齒、3.滾珠、4三棱柱活動體、5(連桿2)、6(連桿I)、7小活塞、8(連桿3)、9曲軸、10轉盤、11.固定支架2、12.固定支架
Io所述安裝盤I上設有兩排所述轉齒2,所述轉齒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齒盤I上,并繞所述齒盤I的邊緣設置一圈,所述轉齒2在所述安裝盤I上均勻分布,兩排所述轉齒2交叉設置,其中一排所述轉齒中的一個轉齒的延長線在“相鄰的另一排轉齒上兩個相鄰轉齒的延長線”中間,且到所述兩個轉齒的延長線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4的底面和頂面為面積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所述三棱柱活動體4設在位于不同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2之間,所述三棱柱活動體4的等腰三角形的腰所在的一個側面,可與其相鄰的所述轉齒2的活動端相切;所述三棱柱活動體4通過所述5 (連桿2)、6 (連桿I)、7小活塞、8 (連桿3)和所述 轉盤10相連。所述轉盤10上設有曲軸9,所述連桿3的一端和所述曲軸9活動連接,帶動所述轉盤10轉動。所述轉齒2的活動端上設有滾珠3,所述滾珠3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轉齒2中,一部分突出所述轉齒2,并可與相鄰的所述三棱柱活動體4的一面相切,沿著所述三棱柱活動體4的一個側面滑動。所述轉動桿設在所述連桿2和所述連桿I之間、所述連桿I和所述小活塞之間、所述小活塞和所述連桿3之間、所述連桿I和所述固定支架2之間。所述連桿2通過所述轉動桿和所述連桿I連接,所述連桿I通過轉動桿和所述固定支架2連接,所述連桿I通過轉動桿和所述小活塞連接,所述小活塞通過轉動桿同所述連桿3和曲軸連接,帶動所述轉
盤轉動。該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上還設有用于穩固所述連桿2和三棱柱活動體的固定支架1,和用于穩固所述連桿I及小活塞的固定支架2。本發明提供的各種實施例可根據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組合,通過這種組合得到的技術方案,也在本發明的范圍內。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對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裝置、三棱柱活動體、轉盤以及用于將驅動力由轉動裝置傳輸至轉盤的傳輸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連接軸和兩個安裝盤,兩個所述安裝盤通過所述連接軸連接,且兩個安裝盤與所述連接軸共軸設置;兩個所述安裝盤上相互靠近的兩個面的邊緣都均勻分布有一圈轉齒,所述轉齒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安裝盤的軸向平行,且位于一個所述安裝盤上的轉齒的延長線在相鄰的“位于另一個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轉齒的延長線”中間,且到所述兩個轉齒的延長線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底面和頂面為面積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到底邊的距離和位與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延長線之間的垂直距離相等;所述三棱柱活動體設在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之間;所述三棱柱活動體中對應于所述頂面的兩腰的兩個側面,其中一個側面和一個所述轉齒相接觸,當其中一個側面和一個所述轉齒相切完成后剛好另一個側面和另一個轉齒相接觸;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底面和頂面為面積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如果在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裝盤上且相鄰的兩個所述轉齒的自由端上各作一條垂直線,則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長的一半等于兩條垂直線之間的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中“連桿2、連桿I、連桿3、固定支架2、小活塞和曲軸”采用杠桿結構設置;所述連桿2和連桿I相連,所述連桿I和小活塞相連,所述連桿I和固定支架2相連,所述固定支架2和小活塞相連,所述小活塞和連桿3相連,所述連桿3和曲軸相連,所述曲軸和所述轉盤相連,所述連桿2通過連桿I、小活塞、連桿3、曲軸和所述轉盤連接,并帶動所述轉盤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還包括轉動桿,所述轉動桿設在所述連桿2和所述連桿I之間、所述連桿I和所述小活塞之間、所述小活塞和所述連桿3之間、所述連桿I和所述固定支架2之間,所述連桿2通過所述轉動桿和所述連桿I連接,所述連桿I通過轉動桿和所述固定支架2連接,所述連桿I通過轉動桿和所述小活塞連接,所述小活塞通過轉動桿同所述連桿3和曲軸連接,帶動所述轉盤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齒的一端為與所述安裝盤固定的固定端,另一端為活動端;所述轉齒的活動端設有滾珠,所述滾珠的一部分嵌入所述轉齒中,一部分突出所述轉齒,并可與相鄰的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一個側面相接觸,并沿著該側面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活動體的等腰三角形底面的兩個腰所對應的兩個底角的角度均為40度-60度,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之外的第三條邊和所述轉齒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所述連桿2的固定支架I和固定所述連桿I及小活塞的固定支架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I上帶有條形孔,所述連桿2穿過所述條形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孔的內側設有兩排滾動球。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齒為圓柱形。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2通過條形孔處設有長方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包括由兩個安裝盤和連接軸組成的轉動裝置和由連桿2、連桿1、小活塞、固定支架、連桿3、曲軸和轉盤組成的傳輸年裝置。其中所述傳輸裝置采用杠桿結構組合,且動力臂大于阻力臂,這樣在正常工作時,動力就可以相應的小于阻力。本發明提供的一圈變多圈轉換裝置,前方轉動裝置轉一圈,后方的轉盤就可以轉多圈。也可以通過增加所述轉齒的個數來提高后方轉盤的轉速,這樣不用增加太大體積就能提高轉盤的轉速。
文檔編號F16H37/12GK102966713SQ20121036115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7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