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附屬設備領域,特別是指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絞盤減速器上的內齒是采用與殼體為一體結構,這一結構雖然保證了內齒同殼體的結合好,但存在著內齒的強度受到殼體材料的限制,若采用齒輪鋼做殼體成本較高,而且殼體較厚,很難減輕重量,尤其是當內齒圈發生損壞時,必需要更換整個殼體,維修的成本也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動絞盤減速器上的內齒采用同殼體為一體結構所存在的減速器上的內齒強度及精度不高,殼體過重對原料的要求較高,加工工序復雜,維修時需要更換整個殼體的缺陷提出改進方案。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包括殼體,內齒圈和蓋板;殼體和內齒圈為插接式結構,在殼體與內齒圈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凸凹幾何形狀,內齒圈插接在殼體的空腔內,蓋板上設置有一圈凸起,該凸起的寬度略小于內齒圈齒根至最外圈的寬度,蓋板通過緊固件同殼體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對變速器殼體的選擇上沒有嚴格的要求,內齒圈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鋼材制造,殼體的厚度減少同時加工工序也相應減少,并且當內齒圈需要更換時不需要更換整個殼體。
圖1,本發明減速箱體側視圖;圖2,本發明內齒圈結構示意圖;圖3,蓋板結構示意圖。1,殼體2,凹槽3,凸起5,內齒圈6,蓋板7,圓環狀凸起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部件。下面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如圖1和圖2所示,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包括殼體1,內齒圈5和蓋板6 ;殼體I和內齒圈5為插接式結構,在殼體I與內齒圈5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凸凹幾何形狀,在實施例中,可以將殼體I設置為帶凹槽2也可以在殼體上設置為帶凸起,優選是將殼體加工為帶凹槽2,在本實施例中,將殼體加工為帶有均勻分布的六個凹槽,與之相配合的是在內齒圈的外圈加工有六個凸起3,內齒圈插接在殼體的空腔內,在本實施例中選擇六個凸凹幾何形狀,但其它實施例中可以選擇四個凸凹幾何形狀;蓋板7上設置有一圈圓環狀凸起7,該凸起的寬度略小于內齒圈齒根至最外圈的寬度,蓋板通過緊固件同殼體連接。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包括殼體,內齒圈和蓋板;其特征在于殼體和內齒圈為插接式結構,在殼體與內齒圈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凸凹幾何形狀,內齒圈插接在殼體的空腔內,蓋板上設置有一圈凸起,該凸起的寬度略小于內齒圈齒根至最外圈的寬度,蓋板通過緊固件同殼體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與內齒圈上的凸凹幾何形狀為四個或六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電動絞盤內齒圈插接式減速器箱體,包括殼體,內齒圈和蓋板;殼體和內齒圈為插接式結構,在殼體與內齒圈上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凸凹幾何形狀,內齒圈插接在殼體的空腔內,蓋板上設置有一圈凸起,該凸起的寬度略小于內齒圈齒根至最外圈的寬度,蓋板通過緊固件同殼體連接。
文檔編號F16H57/02GK102996762SQ2012103778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蔡叢榮 申請人:蔡叢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