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扣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呼吸管扣具,安裝于一支導氣管與一支輸氣管之間,該導氣管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外徑的外周面,該輸氣管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對應于該外徑的內徑的內周面,該導氣管連接于一個呼吸面罩,該呼吸管扣具包含一支套管與一支扣合件。該套管固接于該導氣管外部,并具有一個相對于該外周面的內側面、一個相反于該內側面的外側面及一個設置于該外側面的卡合部,該扣合件具有一支固接于該輸氣管的接管及一對能擺動且連接于該接管的扣板,所述扣板各具有一個連接于該接管的連接部、一個位于該連接部一側的操作部及一個相反于該操作部且對應該卡合部的扣合部,該扣合部與該卡合部呈凹凸互補且能互相卡扣。本發明能達到使用方便以及該輸氣管定位性佳的目的。
【專利說明】
呼吸管扣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輔助呼吸器材,特別是涉及一種呼吸管扣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一種呼吸面罩(中國臺灣證書號M424954號),是在一個罩殼上安裝有一支導氣管,該導氣管呈L型,且可再連接一支輸送正壓空氣至該罩殼內部的輸氣管。
[0003]依照IS05356-1的規定,該導氣管與該輸氣管的插接口徑必須符合22/15mm的標準,且該導氣管與該輸氣管的連接方式一般是借著緊配合方式直接套接,這種連接方式雖然可以不需要解扣就能解除連接關系,一些使用者或操作者或許覺得方便,但是當經常的拆裝后就會影響緊配合效果,且有太過于輕易就能將輸氣管拔除的缺點,也會造成使用者或操作者可靠度不佳的疑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符合規定標準且能達到操作方便、可靠度佳的呼吸管扣具。
[0005]本發明的呼吸管扣具,安裝于一支導氣管與一支輸氣管之間,該導氣管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外徑的外周面,該輸氣管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對應于該外徑的內徑的內周面,該導氣管連接于一個呼吸面罩,該呼吸管扣具包含一支套管與一支扣合件,該套管固接于該導氣管外部,并具有一個相對于該導氣管外周面的內側面、一個相反于該內側面的外側面及一個設置于該外側面的卡合部,該扣合件具有一支固接于該輸氣管的接管及一對能擺動且連接于該接管的扣板,所述扣板各具有一個連接于該接管的連接部、一個位于該連接部一側的操作部及一個相反于該操作部且對應該卡合部的扣合部,該接管可分離地套接該套管,該扣合部與該卡合部呈凹凸互補且能互相卡扣。
[0006]本發明的呼吸管扣具,該套管的卡合部呈環溝狀,該扣合件的所述扣板的扣合部呈凸塊狀。
[0007]本發明的呼吸管扣具,該套管還具有一個由該外側面向外凸出的凸環,該卡合部位于該凸環一側。
[0008]本發明的呼吸管扣具,該導氣管還具有一個彎管段、一個直管段、一個設置于該彎管段與該直管段之間的凸緣及一個設置于該凸緣與該直管段銜接處的肩面,該外周面設于該直管段,該套管固設于該直管段,且該卡合部介于該肩面與該凸環之間。
[0009]本發明的呼吸管扣具,該扣合件的接管具有一個迫緊于該輸氣管的內周面的小徑段、一個連接于該小徑段一側并套接該套管的大徑段及一個設于該小徑段與該大徑段銜接處的擋止部,所述扣板連接于該大徑段。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該套管固接于該導氣管外部,并具有該卡合部,以及利用該扣合件固接于該輸氣管,且利用所述扣板的扣合部能與該卡合部互相卡扣的作用,能使得該呼吸管達到符合規定標準的原則下,還具有拆裝方便、連接穩固及操作可靠度佳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呼吸管扣具的一個平面分解圖;
[0012]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另一個平面分解示意圖,說明一支套管固接于一支導氣管外部以及一支扣合件固接于一支輸氣管內部;
[0013]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個組合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15]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呼吸管扣具的一個較佳實施例,安裝于一支導氣管100與一支輸氣管200之間,該導氣管100連接于一個呼吸面罩300,并具有一個彎管段110、一個直管段120、一個設置于該彎管段110與該直管段120之間的凸緣130及一個設置于該凸緣130與該直管段120銜接處的肩面140,該直管段120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外徑D的外周面150,該輸氣管200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對應于該外徑D的內徑d的內周面210。該呼吸管扣具包含一支套管10與一支扣合件20。
[0016]該套管10固接于該導氣管100,并具有一個相對于該外周面150的內側面11、一個相反于該內側面11的外側面12、一個設置于該外側面12的卡合部13及一個由該外側面12向外凸出的凸環14,該卡合部13呈環溝狀且位于該凸環14 一側,當該套管10固設于該直管段120外部時,該卡合部13介于該肩面140與該凸環14之間。
[0017]該扣合件20具有一支固接于該輸氣管200的接管21及一對能擺動且連接于該接管21的扣板22,該接管21呈階梯管狀,并具有一個迫緊于該輸氣管200的內周面210的小徑段211、一個連接于該小徑段211 —側的大徑段212及一個設于該小徑段211與該大徑段212銜接處的擋止部213。所述扣板22連接于該大徑段212,并各具有一個連接于該接管21的連接部221、一個位于該連接部221 —側的操作部222及一個相反于該操作部222且對應該卡合部13的扣合部223,該扣合部223與該卡合部13呈凹凸互補且能互相卡扣,本實施例的扣合部223呈凸塊狀。該大徑段212的內徑配合該套管10的外徑。
[0018]在使用之前,使用者或操作者可以選購該套管10與該扣合件20,且該套管10及該扣合件20分別能與現有具有規定標準的外徑D的導氣管100及具有規定標準的內徑d的輸氣管200配合。
[0019]如圖1所示,在尚未組配的狀態下,該套管10與該導氣管100呈分離狀,該扣合件20也與該輸氣管200呈分離狀。且所述扣板22在自然狀態下,所述扣合部223偏向該接管21內部,所述操作部222與該大徑段212之間有一個操作空間。
[0020]如圖2所示,要使用時,使用者或操作者可以將該套管10固設于該導氣管100的直管段120外部,使該套管10的內側端抵止于該凸緣130,且該內側面11與該外周面150呈緊配合,并將該扣合件20的小徑段211迫緊且固設于該輸氣管200的內周面210上。
[0021]再如圖3所示,再將該套管10套入該接管21的大徑段212內部,且使得該套管10的外側端趨近于該擋止部213上,利用所述扣板22本身具有的偏動彈性,能使所述扣合部223嵌扣于該卡合部13中,并利用該凸環14對所述扣合部223產生的阻擋作用,能使該套管10與該扣合件20達到結合目的,不會輕易分離。
[0022]當要拆卸該輸氣管200時,使用者或操作者只需按壓所述扣板22的操作部222,利用所述操作部222與該大徑段212之間的操作空間,允許所述扣合部223能朝該大徑段212外部偏動,并自該卡合部13中脫離,就能輕易地解開該套管10與該扣合件20 (呈如圖2的狀態)。當釋放對所述扣板22的按壓力時,利用所述扣板22本身具有的偏動彈性,所述扣板22就能回復至圖2的狀態。
[0023]因此,現有已有的符合規定標準的導氣管100及該輸氣管200,使用者或操作者可以另外選購該套管10與該扣合件20分別組裝于該導氣管100與該輸氣管200上,并能使該呼吸管既達到符合規定標準,還具有拆裝方便、連接穩固及操作可靠度佳的優點。
[0024]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或操作者能以單手的兩支手指同按壓所述扣板22的操作部222,所以只需利用單手就能完成解扣的操作。且當所述扣合部223嵌扣于該卡合部13中時,該輸氣管200能相對于該導氣管100或該面罩300產生360度轉動,使用上更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呼吸管扣具,安裝于一支導氣管與一支輸氣管之間,該導氣管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外徑的外周面,該輸氣管具有一個能產生一個對應于該外徑的內徑的內周面,該導氣管連接于一個呼吸面罩,該呼吸管扣具的特征在于包含: 一支套管,固接于該導氣管外部,并具有一個相對于該導氣管外周面的內側面、一個相反于該內側面的外側面及一個設置于該外側面的卡合部; 一支扣合件,具有一支固接于該輸氣管的接管及一對能擺動且連接于該接管的扣板,所述扣板各具有一個連接于該接管的連接部、一個位于該連接部一側的操作部及一個相反于該操作部且對應該套管的卡合部的扣合部,該接管可分離地套接該套管,該扣合部與該卡合部呈凹凸互補且能互相卡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管扣具,其特征在于:該套管的卡合部呈環溝狀,該扣合件的所述扣板的扣合部呈凸塊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管扣具,其特征在于:該套管還具有一個由該外側面向外凸出的凸環,該卡合部位于該凸環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管扣具,其特征在于:該導氣管還具有一個彎管段、一個直管段、一個設置于該彎管段與該直管段之間的凸緣及一個設置于該凸緣與該直管段銜接處的肩面,該外周面設于該直管段,該套管固設于該直管段,且該卡合部介于該肩面與該凸環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管扣具,其特征在于:該扣合件的接管具有一個迫緊于該輸氣管的內周面的小徑段、一個連接于該小徑段一側并套接該套管的大徑段及一個設于該小徑段與該大徑段銜接處的擋止部,所述扣板連接于該大徑段。
【文檔編號】F16L37/133GK104421557SQ201310372764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張二郎 申請人:新廣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