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減震調節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5665775閱讀:307來源:國知局
一種減震調節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震調節裝置,包括上震源連接端、下震源連接端、絲杠、飛輪、彈性裝置和蓄能塊,其中,絲杠與下震源連接端螺紋連接,且可轉動的設置在上震源連接端上,飛輪固定在絲杠上,飛輪設置有徑向孔,蓄能塊可滑動的設置在徑向孔中,彈性裝置的一端與徑向孔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蓄能塊固定連接。使用時,將上震源連接端與位于上方的震源連接,將下震源連接端與位于下方的震源連接,絲杠將直線運動轉為旋轉運動,位于絲杠上的飛輪轉動,那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蓄能塊拖拽彈性裝置產生形變,通過蓄能塊產生可變的彈性勢能和動能,可以有效的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利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在減震的同時,減少能量的浪費。
【專利說明】—種減震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減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減震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慣性質量力是機械在運行過程中,當產生一定運動加速度時,所產生的一種質量力。慣性質量力將增大運動附件的摩擦力,傳統裝置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在不確定外界載荷作用下,很難滿足結構安全的要求。
[0003]通過產生可變的慣性質量力可以釋放動能,一些設計采用了可調節的半自動減震器,通過輸入少許控制能量調節減震器自動化運行。例如,現有技術中采用的變剛度減震器,通過調節減震器的剛度特性來減震。
[0004]這些裝置的設計主要是利用調節可變慣性質量力的方法,使動能以慣性質量力的方式得以釋放,這不僅浪費了其驅動力,而且無法有效地利用其振動的動力能源。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減震調節裝置,以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利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在減震的同時,減少能量的浪費,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震調節裝置,以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利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在減震的同時,減少能量的浪費。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減震調節裝置,包括上震源連接端、下震源連接端、絲杠、飛輪、彈性裝置和蓄能塊,其中,所述絲杠與所述下震源連接端螺紋連接,且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上震源連接端上,所述飛輪固定在所述絲杠上,所述飛輪設置有徑向孔,所述蓄能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徑向孔中,所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徑向孔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上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徑向孔的孔底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
[0010]優選的,上述徑向孔的孔口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
[0011]優選的,上述彈性裝置為彈簧。
[0012]優選的,上述蓄能塊為鋼柱。
[0013]優選的,上述絲杠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上震源連接端上。
[0014]優選的,上述軸承包括兩個圓錐滾子軸承,所述兩個圓錐滾子軸承的小徑孔相對設置。
[0015]優選的,上述上震源連接端上設置上連接拉環,所述上連接拉環的內圈中設置有彈性膠套。
[0016]優選的,上述下震源連接端上設置有下連接拉環,所述下連接拉環的內圈中設置有彈性膠套。[0017]優選的,上述徑向孔為多個。
[0018]本發明提供的減震調節裝置,包括上震源連接端、下震源連接端、絲杠、飛輪、彈性裝置和蓄能塊,其中,所述絲杠與所述下震源連接端螺紋連接,且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上震源連接端上,所述飛輪固定在所述絲杠上,所述飛輪設置有徑向孔,所述蓄能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徑向孔中,所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徑向孔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使用時,將上震源連接端與位于上方的震源連接,將下震源連接端與位于下方的震源連接,例如,重型汽車的大梁與輪軸,其中大梁為上震源,輪軸為下震源,當外力作用時,例如重型汽車的大梁與輪軸兩者的距離靠近或者遠離時,絲杠將直線運動轉為旋轉運動,此時,絲杠在上震源連接端上轉動,但是沒有直線移動,絲杠與下震源連接端發生相對轉動并且發生相對直線移動,與此同時,位于絲杠上的飛輪轉動,那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蓄能塊拖拽彈性裝置產生形變,通過蓄能塊產生可變的彈性勢能和動能,一方面使之具有自適應的特點,一方面利用慣性質量釋放了動能,原理簡單,從而將大量的振動能通過勢能的方式來進行轉化,一方面通過慣性質量力消耗動能,一方面通過彈性勢能維持自適應及可變的慣性質量力,通過采用自適應可變系統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利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在減震的同時,減少能量的浪費,并且,自身的阻尼和剛度能夠自適應調節,即根據所受振動大小和波動情況進行自調節,使減震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減震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上圖1中:
[0022]絲杠1、飛輪2、上震源連接端3、下震源連接端4、軸承5、彈性裝置6、蓄能塊7、徑向孔8、上連接拉環9、下連接拉環10、彈性膠套11。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減震調節裝置,以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利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在減震的同時,減少能量的浪費。
[0024]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25]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減震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減震調節裝置,包括上震源連接端3、下震源連接端4、絲杠
1、飛輪2、彈性裝置6和蓄能塊7,其中,絲杠I與下震源連接端4螺紋連接,且可轉動的設置在上震源連接端3上,飛輪2固定在絲杠I上,飛輪2設置有徑向孔8,蓄能塊7可滑動的設置在徑向孔8中,彈性裝置6的一端與徑向孔8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蓄能塊7固定連接。使用時,將上震源連接端3與位于上方的震源連接,將下震源連接端4與位于下方的震源連接,例如,重型汽車的大梁與輪軸,其中大梁為上震源,輪軸為下震源,當外力作用時,例如重型汽車的大梁與輪軸兩者的距離靠近或者遠離時,絲杠I將直線運動轉為旋轉運動,此時,絲杠I在上震源連接端3上轉動,但是沒有直線移動,絲杠I與下震源連接端4發生相對轉動并且發生相對直線移動,與此同時,位于絲杠I上的飛輪2轉動,那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蓄能塊7拖拽彈性裝置6產生形變,通過蓄能塊7產生可變的彈性勢能和動能,一方面使之具有自適應的特點,一方面利用慣性質量釋放了動能,原理簡單,從而將大量的振動能通過勢能的方式來進行轉化,一方面通過慣性質量力消耗動能,一方面通過彈性勢能維持自適應及可變的慣性質量力,通過采用自適應可變系統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實現對慣性質量力的利用,實現自適應運作,在減震的同時,減少能量的浪費,并且,自身的阻尼和剛度能夠自適應調節,即根據所受振動大小和波動情況進行自調節,使減震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0027]例如,當有外力作用時,飛輪2首先開始正向旋轉,然后速度逐漸減小至0,而后逆向旋轉,如此循環。與此同時,蓄能塊7在彈性裝置6的作用下,也發生從正向速度為0,逐漸增大為正向速度最大,然后逐漸減小為0,隨之逐漸增大為逆向速度最大,最后逆向速度為O的循環過程。在此過程中,蓄能塊7所產生的慣性質量也相應從O變為正向最大,然后變為0,之后變為逆向最大,進而產生自適應可變慣性質量。
[0028]其中,徑向孔8可以為多個,每個徑向孔8中均設置蓄能塊7和彈性裝置6,能夠提高調節的極限,并且使用效果更好。
[0029]具體的,彈性裝置6在與徑向孔8固定連接時,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彈性裝置6的一端與徑向孔8的孔底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蓄能塊7固定連接。另一種是徑向孔8的孔口設置有固定板,彈性裝置6的一端與固定板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蓄能塊7固定連接。顯然,第二種方式拆裝更加容易,只需要將蓄能塊7固定在彈性裝置6的一端,然后將固定板與彈性裝置6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然后將蓄能塊7和彈性裝置6伸入到徑向孔8中后,將固定板固定在徑向孔8的孔口即可。
[0030]其中,彈性裝置6可以為彈簧,造價低,使用方便。而蓄能塊7則可以為鋼柱,體積小,密度大,質量高,從而提高了調節極限。
[0031]其中,絲杠I通過軸承5設置在上震源連接端3上,提高絲杠I的使用壽命,而且,軸承5可以包括兩個圓錐滾子軸承,兩個圓錐滾子軸承的小徑孔相對設置,即兩個圓錐滾子軸承反向安裝,如圖1中所示,當絲杠I承受壓力時,那么壓力是通過下面的圓錐滾子軸承來傳遞的,當絲杠承受拉力時,那么壓力是通過上面的圓錐滾子軸承來傳遞的。
[0032]其中,上震源連接端3上設置上連接拉環9,上連接拉環9的內圈中設置有彈性膠套11,下震源連接端4上設置有下連接拉環10,下連接拉環10的內圈中設置有彈性膠套,上連接拉環9在使用時與上震源直接連接,下連接拉環10在使用時與下震源直接連接,那么兩者的彈性膠套11都能夠起到緩沖、降噪和減少摩擦的作用。
[0033]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震源連接端、下震源連接端、絲杠、飛輪、彈性裝置和蓄能塊, 其中,所述絲杠與所述下震源連接端螺紋連接,且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上震源連接端上, 所述飛輪固定在所述絲杠上,所述飛輪設置有徑向孔,所述蓄能塊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徑向孔中,所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徑向孔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徑向孔的孔底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孔的孔口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彈性裝置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蓄能塊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為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塊為鋼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上震源連接端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包括兩個圓錐滾子軸承,所述兩個圓錐滾子軸承的小徑孔相對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震源連接端上設置上連接拉環,所述上連接拉環的內圈中設置有彈性膠套。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震源連接端上設置有下連接拉環,所述下連接拉環的內圈中設置有彈性膠套。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孔為多個。
【文檔編號】F16F7/104GK103697100SQ201310731656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6日
【發明者】李川, 倪茂飛, 楊帥, 喻其炳, 朱榮榮 申請人:重慶工商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玛沁县| 泌阳县| 阳泉市| 米林县| 阜城县| 高雄市| 晴隆县| 平和县| 蒙自县| 台北市| 富民县| 阳春市| 敦化市| 深州市| 沁源县| 双峰县| 襄汾县| 万荣县| 当雄县| 阆中市| 泸定县| 明光市| 嵊州市| 萨嘎县| 安宁市| 宁安市| 敦化市| 商城县| 犍为县| 雅安市| 阿图什市| 元江| 从化市| 河源市| 商洛市| 石景山区| 双鸭山市| 嘉兴市| 太仆寺旗|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