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動執(zhí)行器,尤其涉及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氣動執(zhí)行器傳動機構分為齒輪齒條式和撥叉式,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是通過活塞桿作直線運動而帶動撥叉做旋轉運動,從而帶動主軸或閥桿轉動。普通的氣動執(zhí)行器結構較復雜、運動過程中部件很容易變形,耐磨效果不好,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成本,其次也降低了其使用壽命,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包括箱體、氣缸端蓋、活塞和活塞桿,箱體內腔的活塞桿一端設有導向軸,氣缸端蓋內腔的活塞桿另一端連接有活塞,箱體和氣缸端蓋端面上設有減振限位軸,箱體內腔上橫穿有一滑軸,活塞桿上設有主軸,主軸和活塞桿之間通過主軸套滑動連接,主軸內設有撥叉組件,撥叉組件由撥叉板和滑塊組成,各撥叉板之間互相垂直。所述的導向軸和滑軸之間設有一銅滑套。所述的箱體上的滑軸通過一螺釘固定鎖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減少了體積,提高了其使用壽命;耐磨耐腐蝕、密封效果好,避免了泄漏問題;維修更方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撥叉組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包括箱體1、氣缸端蓋2、活塞3和活塞桿4,箱體I內腔的活塞桿4 一端設有導向軸5,氣缸端蓋2內腔的活塞桿4另一端連接有活塞3,箱體I和氣缸端蓋2端面上設有減振限位軸6,箱體I內腔上橫穿有一滑軸7,活塞桿4上設有主軸8,主軸8和活塞桿4之間通過主軸套9滑動連接,主軸8內設有撥叉組件10,撥叉組件10由撥叉板11和滑塊12組成,各撥叉板11之間互相垂直,所述的導向軸5和滑軸7之間設有一銅滑套13,所述的箱體I上的滑軸7通過一螺釘14固定鎖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減少了體積,提高了其使用壽命;耐磨耐腐蝕、密封效果好,避免了泄漏問題;維修更方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包括箱體(I)、氣缸端蓋(2)、活塞(3)和活塞桿(4),其特征在于,箱體(I)內腔的活塞桿(4) 一端設有導向軸(5),氣缸端蓋(2)內腔的活塞桿(4)另一端連接有活塞(3),箱體(I)和氣缸端蓋(2)端面上設有減振限位軸(6),箱體(I)內腔上橫穿有一滑軸(7),活塞桿(4)上設有主軸(8),主軸(8)和活塞桿(4)之間通過主軸套(9)滑動連接,主軸(8)內設有撥叉組件(10),撥叉組件(10)由撥叉板(11)和滑塊(12)組成,各撥叉板(11)之間互相垂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軸(5)和滑軸(7)之間設有一銅滑套(13)。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I)上的滑軸(7 )通過一螺釘(14)固定鎖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撥叉式氣動執(zhí)行器,包括箱體、氣缸端蓋、活塞和活塞桿,箱體內腔的活塞桿一端設有導向軸,氣缸端蓋內腔的活塞桿另一端連接有活塞,箱體和氣缸端蓋端面上設有減振限位軸,箱體內腔上橫穿有一滑軸,活塞桿上設有主軸,主軸和活塞桿之間通過主軸套滑動連接,主軸內設有撥叉組件,撥叉組件由撥叉板和滑塊組成,各撥叉板之間互相垂直,所述的導向軸和滑軸之間設有一銅滑套,所述的箱體上的滑軸通過一螺釘固定鎖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減少了體積,提高了其使用壽命;耐磨耐腐蝕、密封效果好,避免了泄漏問題;維修更方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F16K31/44GK203051918SQ2013200468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fā)明者陳鐘壽, 王義全, 吳協(xié), 沈漢民 申請人:浙江康賽特閥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