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與第二機匣,第一機匣的第一安裝面上開設有圓環槽,于圓環槽內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第二機匣的第二安裝面上設置有與圓環槽相配合的錐形凸起;第一機匣的第一安裝面與第二機匣的第二安裝面對應連接,錐形凸起的錐尖部嵌入金屬密封圈內。錐形凸起的錐尖部嵌入軟質的金屬密封圈內,金屬密封圈發生變形與膨脹,使金屬密封圈能夠與圓環槽的內壁貼緊形成密封。金屬材質的密封圈具有較高的熔點,能夠用于高溫機匣的密封連接,而且不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連接結構,特別地,涉及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背景技術】
[0002]燃氣輪機的機匣內部為壓力較高的氣腔或者油腔,為防止機匣內部的氣體、燃油或者潤滑油泄露,要求燃氣輪機的機匣具有密封性。每臺燃氣輪機一般具有多個機匣,各相鄰機匣之間需要密封連接。燃氣輪機的機匣之間為剛性連接,同時必須具備密封性。機匣之間的剛性連接由連接螺栓或螺釘將兩個機匣的法蘭安裝面緊固連接。機匣間的密封性主要靠在兩個機匣的安裝面之間設置密封膠圈或提高兩個機匣的安裝面的表面光滑度,使兩個安裝面緊密配合形成密封。在兩個機匣安裝面設置膠圈密封,能夠使機匣間形成密封連接,但膠圈不能用于高溫機匣的連接,適用范圍有限;通過提高兩個機匣的安裝面的表面光滑度來形成緊配密封,可以用于高溫機匣的連接,但對于安裝面的表面光滑度要求很高,需要很高的機械加工精度,加工成本高昂,而且安裝時需要較高的連接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兩個機匣安裝面采用膠圈密封不能用于高溫機匣的連接,適用范圍有限;而通過提高兩個機匣的安裝面的表面光滑度來形成緊配密封,需要很高的機械加工精度,加工成本高昂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與第二機匣,第一機匣的第一安裝面上開設有圓環槽,于圓環槽內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第二機匣的第二安裝面上設置有與圓環槽相配合的錐形凸起;第一機匣的第一安裝面與第二機匣的第二安裝面對應連接,錐形凸起的錐尖部嵌入金屬密封圈內。
[0005]進一步地,第一安裝面上開設的圓環槽為截面呈錐形的圓環槽。
[0006]進一步地,圓環槽的深度大于錐形凸起的高度。
[0007]進一步地,金屬密封圈圈體的直徑不小于圓環槽的深度與錐形凸起的高度之差的兩倍。
[0008]進一步地,金屬密封圈為銅質密封圈或鋁質密封圈。
[0009]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與第二機匣,第一機匣的第一安裝面與第二機匣的第二安裝面為相配合的一級或者多級的階梯面;第一安裝面上相鄰的兩階梯面上,其中一階梯面上開設有圓環槽,另一階梯面上設置有錐形凸起;第二安裝面上相鄰的兩階梯面上,其中一階梯面上對應第一安裝面上的圓環槽設置有錐形凸起,另一階梯面上對應第一安裝面上的錐形凸起開設有圓環槽;第一安裝面與第二安裝面上的圓環槽內均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第一機匣的第一安裝面與第二機匣的第二安裝面對應連接,第一安裝面與第二安裝面上的錐形凸起的錐尖部分別嵌入金屬密封圈內。
[0010]進一步地,第一安裝面與第二安裝面上開設的圓環槽均為截面呈錐形的圓環槽。
[0011]進一步地,第一安裝面上的圓環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安裝面上的錐形凸起的高度;第二安裝面上的圓環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安裝面上的錐形凸起的高度。
[0012]進一步地,第一安裝面的圓環槽內設置的金屬密封圈圈體的直徑,不小于第一安裝面上的圓環槽的深度與第二安裝面上的錐形凸起的高度之差的兩倍;第二安裝面的圓環槽內設置的金屬密封圈圈體的直徑,不小于第二安裝面上的圓環槽的深度與第一安裝面上的錐形凸起的高度之差的兩倍。
[0013]進一步地,金屬密封圈為銅質密封圈或鋁質密封圈。
[0014]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錐形凸起的錐尖部嵌入軟質的金屬密封圈內,金屬密封圈發生變形與膨脹,使金屬密封圈能夠與圓環槽的內壁貼緊形成密封。金屬材質的密封圈具有較高的熔點,能夠用于高溫機匣的密封連接,而機匣間的密封也不是通過第一安裝面與第二安裝面的緊貼實現,對于第一安裝面與第二安裝面的光滑度沒有很高要求,不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001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優選實施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a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優選實施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1]圖4是圖3中b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01、第一機匣;102、第二機匣;103、第一安裝面;104、第二安裝面;105、圓環槽;106、金屬密封圈;107、錐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5]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101與第二機匣102,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上開設有圓環槽105,于圓環槽105內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 ;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上設置有與圓環槽105相配合的錐形凸起107 ;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對應連接,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嵌入金屬密封圈106內。
[0026]在第一機匣101與第二機匣102固定連接后,通過擰緊兩者間的連接螺栓(圖未示),連接螺栓產生的束緊力使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嵌入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內,金屬密封圈106發生膨脹與圓環槽105的內壁貼緊形成密封。此種密封結構,金屬密封圈106具有較高的熔點,能夠用于高溫機匣的密封連接,而機匣間的密封也不是通過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的緊貼實現,對于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的光滑度沒有很高要求,不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0027]優選地,為使金屬密封圈106與圓環槽105的內壁形成更為封閉的緊貼結構,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第一安裝面103上開設的圓環槽105為截面呈錐形的圓環槽;圓環槽105的深度h2大于錐形凸起107的高度hi ;金屬密封圈106圈體的直徑d不小于圓環槽105的深度h2與錐形凸起107的高度hi之差的兩倍。
[0028]優選地,金屬密封圈106為銅質密封圈或鋁質密封圈。銅材料與鋁材料質地較軟,便于密封圈發生形變與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嵌入;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熔點,能用于高溫機匣的密封連接。
[0029]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問的密封結構可以設置多組,即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可以設置多條,每一圓環槽105內對應的設置一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而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也對應的設置多個,通過多重密封,來提高機匣間的密封效果。
[0030]請參閱圖3與圖4,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二提供了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101與第二機匣102,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為相配合的一級或者多級的階梯面;第一安裝面103上相鄰的兩階梯面上,其中一階梯面上開設有圓環槽105,另一階梯面上設置有錐形凸起107 ;第二安裝面104上相鄰的兩階梯面上,其中一階梯面上對應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設置有錐形凸起107,另一階梯面上對應第一安裝面103上的錐形凸起107開設有圓環槽105 ;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上的圓環槽105內均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對應連接,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分別嵌入金屬密封圈106內。
[0031]此種密封結構,較第一實施例所述的密封結構,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的接觸面積更大,而且第一安裝面103上間隔的設置有圓環槽105與錐形凸起107,第二安裝面104與其配合,可以形成交叉的多重密封,密封效果更佳。
[0032]優選地,為使金屬密封圈106與圓環槽105的內壁形成更為封閉的緊貼結構,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上開設的圓環槽105均為截面呈錐形的圓環槽;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大于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第二安裝面104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大于第一安裝面103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第一安裝面103的圓環槽105內設置的金屬密封圈106圈體的直徑,不小于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與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之差的兩倍;第二安裝面104的圓環槽105內設置的金屬密封圈106圈體的直徑,不小于第二安裝面104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與第一安裝面103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之差的兩倍。[0033]優選地,金屬密封圈106為銅質密封圈或鋁質密封圈。銅材料與鋁材料質地較軟,便于密封圈發生形變與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嵌入;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熔點,能用于高溫機匣的密封連接。
[0034]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35]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嵌入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內,金屬密封圈106發生變形與膨脹,使金屬密封圈106能夠與圓環槽105的內壁貼緊形成密封。金屬材質的密封圈具有較高的熔點,能夠用于高溫機匣的密封連接,而機匣間的密封也不是通過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的緊貼實現,對于第一安裝面103與第二安裝面104的光滑度沒有很高要求,不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己,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101)與第二機匣(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上開設有圓環槽(105),于所述圓環槽(105)內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 所述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上設置有與所述圓環槽(105)相配合的錐形凸起(107); 所述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與所述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對應連接,所述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嵌入所述金屬密封圈(106)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開設的圓環槽(105)為截面呈錐形的圓環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圓環槽(105)的深度(h2)大于所述錐形凸起(107)的高度(h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屬密封圈(106)圈體的直徑(d)不小于所述圓環槽(105)的深度(h2)與所述錐形凸起(107)的高度(hi)之差的兩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屬密封圈(106)為銅質密封圈或鋁質密封圈。
6.一種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機匣(101)與第二機匣(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與所述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為相配合的一級或者多級的階梯面; 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相鄰的兩階梯面上,其中一階梯面上開設有圓環槽(105),另一階梯面上設置有錐形凸起(107); 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相鄰的兩階梯面上,其中一階梯面上對應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設置有錐形凸起(107),另一階梯面上對應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的錐形凸起(107)開設有圓環槽(105); 所述第一安裝面(103)與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的圓環槽(105)內均設置有軟質的金屬密封圈(106),所述第一機匣(101)的第一安裝面(103)與所述第二機匣(102)的第二安裝面(104)對應連接,所述第一安裝面(103)與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錐尖部分別嵌入所述金屬密封圈(106)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裝面(103)與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開設的圓環槽(105)均為截面呈錐形的圓環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 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面(103)的圓環槽(105)內設置的金屬密封圈(106)圈體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與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之差的兩倍; 所述第二安裝面(104)的圓環槽(105)內設置的金屬密封圈(106)圈體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二安裝面(104)上的圓環槽(105)的深度與所述第一安裝面(103)上的錐形凸起(107)的高度之差的兩倍。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氣輪機的機匣密封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屬密封圈(106)為銅質 密封圈或鋁質密封圈。
【文檔編號】F16J15/08GK203604639SQ201320744010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呂程程, 趙林, 黃譚喜, 袁靖, 謝衛紅 申請人: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