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包括動力機構、伺服機構、電腦控制機構,其中:動力機構中的電機與油泵形成傳動連接,該油泵入口與油箱內腔相通,油泵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單向閥、電磁閥連通;伺服機構中的電磁閥同時與兩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連通,其中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設有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另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設有多個短定時加油點;電腦控制機構中的微電腦主控板分別通過電機電源線、電磁閥采樣線與電機、電磁閥形成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與使用成本低,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能對多個潤滑點同時進行潤滑,能夠調節潤滑油的加注量、加注周期,充分保證潤滑效果,提高生產效率和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加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機械設備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機械設備的潤滑油加注一般采用人工作業,按照標準要求的加注量、加注時間、加注周期,通過手動油槍、手動油壺或者氣動加注設備對加油點逐一進行加注潤滑油的操作。存在的不足是:
[0003]對機械設備加注潤滑油不僅需耗費操作者的體力、腦力,提高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而且加注量也難以準確控制;潤滑油加注太少,達不到潤滑效果,易造成發熱和磨損,影響運轉精度,縮短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維修成本和生產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潤滑油加注過多,又會造成浪費,影響產品質量。
[0004]另外,有些機械設備和各種生產線處于連續運行狀態,人工加注時存在安全隱患;停機加注潤滑油,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目前現有的智能潤滑系統主要針對大型機械設備,結構復雜,成本較高,配件損壞后難以配套,對工作環境如溫度、濕度、振動等要求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上述不足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結構簡單合理,制造與使用成本低,能夠調節潤滑油的加注量、加注周期,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能夠對多個潤滑點同時進行潤滑以及對各種生產線進行集中潤滑,充分保證潤滑效果,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8]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包括動力機構、伺服機構、電腦控制機構,其中:動力機構包括電機、油泵、油箱、單向閥;其連接關系如下:電機與油泵形成傳動連接;油泵的入口與油箱內腔相通,該油泵的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單向閥、電磁閥連通;伺服機構包括電磁閥、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1、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多個短定時加油點;其連接關系如下:電磁閥同時與兩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連通,其中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設置有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另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設置有多個短定時加油點;電腦控制機構包括微電腦主控板,該微電腦主控板分別通過電機電源線、電磁閥采樣線與電機、電磁閥形成電連接。
[0009]所述動力機構還包括過濾器,該過濾器設置在油泵入口處,且位于油箱內腔中。
[0010]所述動力機構還包括溢流閥、壓力表,該溢流閥和壓力表設置在單向閥與電磁閥之間的管路上;該溢流閥的入口與單向閥連通,該溢流閥的出口與油箱的內腔相通。
[0011]所述電腦控制機構還包括聲光告警器,該聲光告警器與微電腦主控板形成電連接。[0012]所述電腦控制機構還包括壓力開關I,該壓力開關I通過壓力開關采樣線I與微電腦主控板形成電連接;該壓力開關I與電磁閥和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之間的管路連通。
[0013]所述電腦控制機構還包括壓力開關II,該壓力開關II通過壓力開關采樣線11與微電腦主控板形成電連接;該壓力開關II與電磁閥和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之間的管路連通。
[0014]所述長定時加油點為2?20個。
[0015]所述短定時加油點為2?20個。
[0016]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采用電腦智能控制技術,能夠對機械設備的各個潤滑點根據需求設定程序,精確設定加注量、加注時間、加注周期,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能夠對多個潤滑點同時進行加油潤滑以及對各種生產線的集中加油潤滑,從而完全代替了人工走動加油的模式,省時省力,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節省了加油時間,減少了設備的停機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8]通過對各個潤滑點定時、定量、定點地強制潤滑,實現了對機械設備的精確潤滑,充分保證了潤滑效果。
[0019]加注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進行調整,消除了因加油不足而造成的設備磨損以及加油量過大時引起的原料浪費和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和維修成本。
[0020]本實用新型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與現有的智能潤滑系統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制造與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可靠性好,節能降耗,對工作環境要求低等優點,可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礦山、石材、環保等機械設備以及各種機械設備生產線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腦控制原理方框圖。
[0023]圖1中部件說明:
[0024]1、聲光告警器;2、微電腦主控板;3、油箱;4、過濾器;5、油泵;6、溢流閥;7、壓力表;8、單向閥;9、電機;10、電磁閥;11、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 ;12、壓力開關I ;13、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 ;14、壓力開關II ;15、長定時加油點I ;16、長定時加油點II ;17、長定時加油點III ;18、短定時加油點I ;19、短定時加油點II ;20、短定時加油點III。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包括動力機構、伺服機構、電腦控制機構,其中:
[0027](一 )動力機構:參照圖1。
[0028]如圖1所示,動力機構包括電機9、油泵5、油箱3、單向閥8、過濾器4、壓力表7、溢流閥6 ;其連接關系如下:
[0029]電機9與油泵5形成傳動連接,在油泵5的入口處設置有過濾器4,該過濾器4位于潤滑油液面以下的油箱3內腔中;該油泵5的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單向閥8、電磁閥10連通,在單向閥8與電磁閥10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壓力表7、溢流閥6。該溢流閥6的入口與單向閥8連通,該溢流閥6的出口與油箱3的內腔相通。
[0030]在電機9的帶動下油泵工作,油泵5能將油箱3中經過過濾器4的潤滑油輸送到管路中。當經過單向閥8后的油壓超過壓力表7設定的壓力值時,溢流閥6的閥門會被打開,使管路中的潤滑油重新流回到油箱3中,達到了泄壓的目的,溢流閥6能夠有效防止因壓力過高而損壞系統的結果發生。過濾器4能夠過濾潤滑油中的雜質,防止管路堵塞。
[0031 ] (二)伺服機構:參照圖1。
[0032]如圖1所示,伺服機構包括電磁閥10、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11、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113、長定時加油點115、長定時加油點1116、長定時加油點II 117、短定時加油點118、短定時加油點Π19、短定時加油點III20 ;其連接關系如下:
[0033]電磁閥10同時與兩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連通,其中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ll設置有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另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Π13設置有多個短定時加油點。電磁閥的作用是實現管路中潤滑油的流向控制。
[0034]每一臺設備需要潤滑的加油點不只一個,對潤滑油的加注量要求也不同。針對一臺設備中不同加油點的加注周期不同,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兩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分別對應設置有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多個短定時加油點,以滿足加油點的數量和流量的需求。本實施例中共設置有6個加油點,即3個長定時加油點、3個短定時加油點;在實際應用時,根據設備的具體潤滑要求可以進行增減。長定時加油點、短定時加油點的數量可以在2?20個之間任意選擇。
[0035](三)電腦控制機構:參照圖1、圖2。
[0036]如圖1所示,電腦控制機構包括微電腦主控板2、聲光告警器1、壓力開關112、壓力開關Π14 ;其中:
[0037]微電腦主控板2為PLC,其通過電機電源線與電機9形成電連接,又通過電磁閥采樣線與電磁閥10形成電連接,還通過壓力開關采樣線I與壓力開關112形成電連接,以及通過壓力開關采樣線II與壓力開關Π14形成電連接。
[0038]該壓力開關112與電磁閥10和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ll之間的管路連通;該壓力開關Π14與電磁閥10和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113之間的管路連通。
[0039]聲光告警器I具有應對特殊情況下加注潤滑油不成功的提示功能。壓力開關112、壓力開關Π14能夠提示加注潤滑油。當各加油點加注潤滑油不成功時,壓力開關112、壓力開關1114能通過微電腦主控板2控制聲光告警器I發出告警信號,提醒操作者恢復正常加油。
[0040]電腦控制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按照設定程序,在適當時間給電機和電磁閥供電,并接收來自壓力開關112、壓力開關1114的信號,以確定加油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從而代替人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保質保量地完成潤滑油的加注過程。
[0041]如圖2所示,微電腦主控板PLC的功能是:
[0042](I)控制電機、電磁閥動作;
[0043](2)接受兩個壓力開關的采樣信號;
[0044](3)輸出告警信號;[0045](4)控制加注時間、間隔周期、加注量。
[0046](5)實現電源管理、休眠控制、工作狀態設置;
[0047](6)保護電路。
[0048](四)本實用新型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0049]第一步,動力機構輸出具有一定壓力的潤滑油。
[0050]電機9加電啟動后,動力由電機主軸傳遞給油泵5,先經過過濾器4過濾后的潤滑油,又經過油泵5加壓,再通過單向閥8保壓后,分成三支輸出;其中第一分支流向溢流閥6,當輸出壓力過高時,溢流閥6動作,把多余潤滑油流回油箱3,使輸出始終保持穩定壓力;第二分支連接壓力表7,作為指示;第三分支輸送到伺服機構。
[0051]第二步,伺服機構將動力機構提供的潤滑油進行分配,并輸送到長定時加油點和短定時加油點。
[0052]伺服機構中的電磁閥10加電,潤滑油流向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ll給3個長定時加油點加注潤滑油,同時壓力開關112動作,米樣信號輸入微電腦主控板2 ;保持一定時間后,電磁閥10斷電,潤滑油流向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113,給3個短定時加油點加注潤滑油,同時,壓力開關1114動作,米樣信號輸入微電腦主控板2,保持一定時間,電機9斷電,加油結束。
[0053]第三步,伺服機構對短定時加油點進行再次加油。
[0054]間隔一定時間后,電機9加電運轉,電磁閥10不加電,潤滑油流向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113,再次給3個短定時加油點加注潤滑油,電機9斷電,加油結束。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進入微功耗待機休眠狀態,等待下次加油程序開始。
【權利要求】
1.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 a、包括動力機構、伺服機構、電腦控制機構,其中: b、動力機構包括電機(9)、油泵(5)、油箱(3)、單向閥⑶;其連接關系如下:電機(9)與油泵(5)形成傳動連接;油泵(5)的入口與油箱(3)的內腔相通,該油泵的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單向閥(8)、電磁閥(10)連通; C、伺服機構包括電磁閥(10)、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 (11)、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 (13)、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多個短定時加油點;其連接關系如下:電磁閥(10)同時與兩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連通,其中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l)設置有多個長定時加油點,另一個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 (13)設置有多個短定時加油點; d、電腦控制機構包括微電腦主控板(2),該微電腦主控板(2)分別通過電機電源線、電磁閥采樣線與電機(9)、電磁閥(10)形成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動力機構還包括過濾器(4),該過濾器設置在油泵入口處,且位于油箱內腔中。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動力機構還包括溢流閥(6)、壓力表(7),該溢流閥(6)和壓力表(7)設置在單向閥(8)與電磁閥(10)之間的管路上;該溢流閥(6)的入口與單向閥⑶連通,其出口與油箱(3)的內腔相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腦控制機構還包括聲光告警器(I),該聲光告警器與微電腦主控板(2)形成電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腦控制機構還包括壓力開關I (12),該壓力開關I (12)通過壓力開關采樣線I與微電腦主控板(2)形成電連接;該壓力開關1(12)與電磁閥(10)和可調式節流分配器I(Il)之間的管路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腦控制機構還包括壓力開關II (14),該壓力開關II (14)通過壓力開關采樣線II與微電腦主控板(2)形成電連接;該壓力開關11(14)與電磁閥(10)和可調式節流分配器11(13)之間的管路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長定時加油點為2?20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潤滑油自動加注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短定時加油點為2?20個。
【文檔編號】F16N7/38GK203615034SQ201320743956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孫銘浩, 曹存德 申請人:孫銘浩, 曹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