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離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11831閱讀:777來源:國知局
離合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于將通過原動機旋轉驅動的原動軸的旋轉驅動力向驅動被動體的從動軸傳送及將該旋轉驅動力自從動軸斷開的離合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上,兩輪機動車或四輪汽車等車輛中,使用有離合裝置,該離合裝置配置在引擎等原動機與車輪等被動體之間,用來將原動機的旋轉驅動力向被動體傳送及將該旋轉驅動力自從動軸斷開。一般而言,離合裝置中,是將通過原動機的旋轉驅動力而旋轉的摩擦板與連結于被動體側的離合器板彼此面對配置,并且可通過使這些摩擦板與離合器板密接及離開,而任意進行旋轉驅動力的傳送及斷開。

例如,下述專利文獻1即揭露有一種離合裝置,其中,鏈接于離合器板而使被動體旋轉驅動的從動軸(驅動軸)形成有油供給孔,該油供給孔是用以將離合器油供給到離合裝置內的油供給孔。在此情況中,從驅動軸端部供給的離合器油經由控制室而供給至摩擦板及離合器板,該控制室通過室蹼板(web)及攔油蹼板而形成在與驅動軸一體式旋轉驅動的內側突柱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1-82504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離合裝置中,因構成控制室的壁狀室蹼板延伸形成于內側突柱部的徑向,所以自從動軸端部供給的離合器油接觸室蹼板時的反作用力(阻力)甚大,驅動力的傳送效率會降低,并且接觸室蹼板的一部分離合器油容易被引導至內側突柱部的徑向內側,有離合器油的潤滑性能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研發,其目的在提供可使離合器油有效率地引導至摩擦板及離合器板,以分別提升驅動力的傳送效率及離合器油的潤滑性能的離合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特征為在將原動軸的旋轉驅動力向從動軸傳送及將該旋轉驅動力自從動軸斷開的離合裝置中,具備:環狀摩擦板,通過原動軸的旋轉驅動而進行旋轉驅動;環狀離合器板,與摩擦板面對配置,并通過接觸于該摩擦板而旋轉驅動;離合器中心件,分別具備連結于從動軸的連結部、及在連結部的外側具有嚙合于離合器板的內周部并且具有導油孔通過以將離合器油引導至該離合器板的嚙合部;以及推壓板,設置成可分別對離合器中心件朝接近及離開的方向位移,以推壓摩擦板或離合器板;離合器中心件設有離合器油引導體,其由豎起于連結部與嚙合部之間的壁體所構成,并且該壁體的嚙合部側形成為相對于連結部側朝離合器中心件的旋轉驅動方向后方延伸。

若依以此方式構成的本發明特征,離合裝置在經由鏈接部而連結于從動軸的離合器中心件的該連結部與嚙合部之間形成有向離合器中心件的旋轉驅動方向后方延伸的壁狀離合器油引導體,所以,從從動軸供給的離合器油接觸到離合器油引導體時的反作用力(阻力)會減低,并且可將離合器油引導到嚙合部側。通過此作用,離合裝置可將從從動軸供給的離合器油有效率地引導到摩擦板及離合器板,而分別使驅動力的傳送效率及離合器油的潤滑性能提升。

再者,本發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前述離合裝置中,沿離合器中心件的圓周方向設有多個離合器油引導體。

若依以此方式構成的本發明另一特征,由于離合裝置沿離合器中心件的圓周方向形成有多個離合器油引導體,所以可將自從動軸供給的離合器油有效率地引導至摩擦板及離合器板。

而且,本發明的又一特征在于,前述離合裝置中,離合器油引導體形成為分別接連于連結部及嚙合部。

若依以此方式構成的本發明又一特征,離合裝置使離合器油引導體形成為分別接連于連結部及嚙合部,所以可補強嚙合部而提高剛性。即,離合器引導體通過壁體的一側端部連結于嚙合部以引導離合器油之外,也可作為嚙合部的補強肋而發揮功能。

此外,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在于,前述離合裝置中,離合器中心件沿著從動軸的軸線方向形成有多個導油孔,并且離合器油引導體接連于嚙合部的多個導油孔形成范圍內。

若依以此方式構成的本發明其它特征,由于離合裝置使離合器油引導體在形成于嚙合部的多個導油孔的形成范圍內接連于嚙合部,所以從從動軸供給的離合器油可以良好精確度引導全部導油孔,而能有效率的引導到摩擦板及離合器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所涉及的離合裝置的整體構成概略剖面圖。

圖2為概略顯示組裝于圖1所示離合裝置內的離合器中心件的外觀平面圖。

圖3為本發明變化例所涉及的離合裝置的整體構成概略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另一變化例所涉及的離合裝置的整體構成概略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又一變化例所涉及的離合裝置的整體構成概略剖面圖。

圖6為本發明的其它變化例所涉及的離合裝置的整體構成概略剖面圖。

圖7為概略顯示組裝于圖6所示離合裝置內的離合器中心件的外觀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發明的實施形態]

以下,一面參照附圖,一面就本發明所涉及的離合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圖1為示意性顯示本發明所涉及的離合裝置100的整體概略構成剖面圖。此外,本說明書所參照的各圖中,為了容易了解本發明,而將一部分構成要素以夸張呈現方式等作示意性表示。因此,各構成要素間的尺寸或比例等有不同的情況。該離合裝置100是用以將兩輪機動車(摩托車)中作為原動機的引擎(未圖示)的驅動力向作為被動體的車輪(未圖示)傳送及將該驅動力自被動體的車輪斷開的機械裝置。同時,該離合裝置100配置于該引擎與變速器(Transmission)(未圖示)之間。

(離合裝置100構成)

離合裝置100具備鋁合金制成的離合器外殼101。離合器外殼101為構成離合裝置100的一部分機殼的構件,主要由筒狀部101a及外殼部101b所構成。筒狀部101a為隔著軸襯102旋轉自如地嵌合于后述從動軸114外周部的圓筒狀部分。

再者,外殼部101b形成為從筒狀部101a的一側(圖示右側)端部朝徑向外側延伸后,再朝筒狀部101a的軸線方向延伸的杯狀。該外殼部101b在內側區域以可沿外殼部101b的軸線方向位移,且可與該外殼部101a(即,離合器外殼101)一體旋轉的狀態通過花鍵嵌合分別保持有多片(本實施形態中為5片)摩擦板103。

摩擦板103為可推抵在后述離合器板107的環狀平板零件,由SPCC(冷軋鋼板)材制薄板材沖制成形為環狀所制成。這些摩擦板103的各兩側面(表背面)形成有用以保持離合器油而其深度為數μm~數十μm的未圖示油溝,并且基于提升耐摩耗性的目的而分別施加有表面硬化處理。

該離合器外殼101的圖示左側側面隔著轉矩阻尼器104a利用鉚釘104b固裝有輸入齒輪104。輸入齒輪104是嚙合于與通過引擎的驅動而旋轉驅動的原動軸(未圖標)鏈接的驅動齒輪(未圖標)而旋轉驅動。此外,離合器外殼101的外殼部101b的內部區域分別設有離合器中心件105及后述的推壓板109。

離合器中心件105為用以保持離合器板107的鋁合金制零件,主要由具備鏈接部105a、突緣部105b及嚙合部105c所構成。連結部105a為連結于從動軸114的筒狀部分,其通過沿著離合器中心件105的軸線方向形成在內周面的多數花鍵槽而花鍵嵌合于從動軸114。在此情況中,連結部105a利用螺帽106b隔著墊片106a鎖緊固定在從動軸114。

突緣部105b為連接連結部105a和嚙合部105c的圓板狀部分,其形成為自連結部105a的一側(圖示右側)端部朝徑向外側延伸。該突緣部105b形成有供推壓板109的突柱部貫通的貫通孔。

嚙合部105c是形成為從突緣部105b的外緣部沿著連結部105a的軸線方向延伸的筒狀,其外周面則以可挾持前述摩擦板103的狀態沿著嚙合部105c的軸線方向位移,且以可與該嚙合部105c(即,離合器中心件105)一體旋轉的狀態利用花鍵嵌合分別保持有多片(本實施形態中為4片)離合器板107。該嚙合部105c在與離合器板107花鍵嵌合的部分形成有導油孔105d。

導油孔105d是用來將從從動軸114供給的未圖示的離合器油分別引導至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的貫通孔,且沿嚙合部105c的長邊方向(軸線方向)形成有多個導油孔。此外,該嚙合部105c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徑向外側彎曲而形成環狀的座部105e。座部105e是與推壓板配合挾持摩擦板103和離合器板107的部分。

離合器板107為可被推抵于前述摩擦板103的環狀平板零件,由SPCC(冷軋鋼板)材制薄板材沖制成形為環狀。這些離合器板107的構成是在各兩側面(表背面)貼設有未圖示的多張紙片制摩擦件并且各摩擦件間形成有未圖示的油溝。此外,離合器板107的內周部形成有用來與離合器中心件105花鍵嵌合的內齒狀花鍵。

離合器中心件105的突緣部105b上的連結部105a和嚙合部105c之間,與離合器中心件105一體地形成有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如圖2所示,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是用以將供給自從動軸114的離合器油(未圖示)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導油孔105d的部分,其以分別接連于連結部105a及嚙合部105c的狀態以壁狀豎起形成在突緣部105b上。

在此情況中,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形成為其嚙合部105c的一側相對于其連結部105a側向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旋轉驅動方向(參照圖標中的虛線箭號)后方呈直線狀延伸。再者,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形成為從連結部105a側擴開(參照圖1),使其包含嚙合部105c的導油孔105d的形成范圍。而且,該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在突緣部105b上沿著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圓周方向形成有多個(本實施形態中為4個)。

推壓板109為用以通過推壓摩擦板103而使該摩擦板103與離合器板107密接的零件,其構成為由鋁材成形為其外徑和離合器板107的外徑大略相同大小的大致環狀。該推壓板109為以外緣部推壓摩擦板103的部分,內周部則沿著軸線方向滑動自如地嵌合于離合器中心件105的連結部105a外周部。

此外,推壓板109在圓盤面上沿著圓周方向朝離合器中心件105的軸線方向突出形成有4個突柱部109a。各突柱部109a是供環狀平板形的推壓板109通過螺栓109b以固定式安裝的部分,其形成為穿通形成于離合器中心件105的突緣部105b的貫通孔的柱狀。這些4個突柱部109a的各外周部,在升降板110和離合器中心件105的突緣部105b之間分別設有彈簧111。彈簧111為用來通過將升降板110相對于突緣部105b推壓而使推壓板109推壓摩擦板103的彈性體,在本實施形態中,是由彈簧鋼卷成螺旋狀的螺旋彈簧所構成。

在升降板110的中央部,隔著軸承112穿通有釋放銷113。釋放銷113為在將離合裝置100的旋轉驅動力傳送狀態切換為斷開狀態時用以推壓升降板110的桿狀零件,其一側(圖示右側)端部連接于未圖示離合器釋放機構,同時,另一側(圖示左側)端部則以滑動自如的狀態嵌合于設在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此處,所稱離合器釋放機構是通過搭載有離合裝置100的自走式車輛的駕駛人操作離合器操作桿(未圖示),而將釋放銷112向從動軸114側推壓的機械裝置。

從動軸114為用以將通過離合裝置100傳送的旋轉驅動力傳送到被動體,并且將離合器油(未圖示)供給到離合裝置100內的零件,由鋼材成形為中空軸體所構成。更具體而言,從動軸114的內部沿軸線方向形成有供離合器油流通的油供給孔114a。而且,該從動軸114中,離合器中心件105花鍵嵌合于其一側(圖示右側)端部,并且使釋放銷113的一部分以分別朝軸方向及圓周方向滑動自如的狀態嵌合于油供給孔114a。

在此情況中,開口于從動軸114的一側(圖示右側)的油供給孔114a形成為以松嵌尺寸公差嵌合于釋放銷113,使油供給孔114a內的離合器油得經由油供給孔114a和釋放銷113的間隙漏出。另一方面,從動軸114的另一側(圖示左側)端部則分別連結在自走式車輛的未圖示變速器及離合器油供給泵。另外,從動軸114的內部形成有自油供給孔114a分支而將一部分離合器油供給到軸襯102的油分流孔114b。

(離合裝置100的動作)

接著,就依上述方式構成的離合裝置100的動作進行說明。該離合裝置100以前述方式配置于車輛的引擎與變速器之間,并通過車輛駕駛人對離合器操作桿的操控而進行引擎驅動力往變速器的傳送及自變速器斷開。

具體而言,離合裝置100在車輛駕駛人(未圖示)不操作離合器操作桿(未圖示)的情況中,因離合器釋放機構(未圖示)不會推壓釋放銷113,所以推壓板109會通過彈簧111的彈力而推壓摩擦板103。通過此機制,離合器中心件105即因摩擦板103和離合器板107位移到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座部105e側而彼此推抵,形成摩擦連結狀態,換言之,通過推壓板109和座部105e挾持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而旋轉驅動。即,原動機的旋轉驅動力會傳送到離合器中心件105,使從動軸114進行旋轉驅動。

在此情況中,如圖1的虛線箭號所示,離合器油會經常少量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和釋放銷113的間隙漏出。因此,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的端部開口漏出的離合器油有一部分向圖示下方落下,并且另一部分則沿著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流動。而且,沿著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流動的一部分離合器油又因旋轉驅動的各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的離心力而朝徑向外側飛甩。

分別自從動軸114、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脫離的離合器油,是一部分直接到達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嚙合部105c,同時,另一部分則碰撞到旋轉驅動中的離合器中心件105的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在此情況中,因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形成為其嚙合部105c的一側相對于其連結部105a側朝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旋轉驅動方向后方延伸,所以,相較于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朝半徑向延伸設置的情況,離合器油碰撞引導體108的反作用力可以抑制得很小,并且,附著的離合器油可以良好精確度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一側。然后,到達或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離合器油會經由導油孔105d而引導到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以潤滑及冷卻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

另一方面,在車輛駕駛人(未圖示)操控離合器操作桿(未圖示)的情況中,離合裝置100的離合器釋放機構(未圖示)因會推壓釋放銷113,故使推壓板109抵抗彈簧111的彈力而向離開座部105e的方向位移。通過此動作,離合器中心件105即因摩擦板103和離合器板107的摩擦連結形成被解除的狀態,而成為旋轉驅動衰減或旋轉驅動停止的狀態。亦即,原動機的旋轉驅動力從離合器中心件105斷開。

在此情況中,離合器油如圖1的虛線箭號所示經常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和釋放銷113的間隙一點一點地漏出。因此,在從動軸114旋轉驅動的情況中,與前述同樣的,經由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流動的一部分離合器油會因旋轉驅動的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的各個的離心力而朝徑向外側飛甩。接著,分別自從動軸114、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脫離的離合器油中,一部分會直接到達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嚙合部105c,同時,另一部分則與前述同樣經由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一側。

此外,從動軸114的旋轉驅動停止時,從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的端部開口漏出的離合器油一部分會向圖示下方落下而直接到達嚙合部105c,同時另一部分沿著螺帽106b、墊片106a及連結部105a流動后,再流經突緣部105b或離合器油引導體108等而引導至嚙合部105c。接著,到達或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離合器油會經由導油孔105d引導至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以潤滑并冷卻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

由上述動作說明可以了解,若依上述實施形態,離合裝置100中,藉由連結部105a連結于從動軸114的離合器中心件105,因在連結部105a與嚙合部105c之間形成有向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旋轉驅動方向后方延伸的壁狀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所以可一邊將供給自從動軸114的離合器油接觸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時的反作用力(阻力)減低,一邊將離合器油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一側。通過此作用,離合裝置100可將從從動軸114供給的離合器油有效率的引導到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而使驅動力的傳送效率及離合器油的潤滑性能分別提升。

再者,實施本發明時,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形態,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目的的范圍內,仍可作種種的變更。另外,下述揭示的各變化例中,與上述實施形態的離合裝置100的構成相同的部分,均附注與離合裝置100所附注的符號相同的符號,或附加有「’」的符號,其說明則容予省略。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沿著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圓周方向形成多個離合器油引導體108。但,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只要沿著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圓周方向至少形成1個即可。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是形成直線狀,但嚙合部105c的一側也可相對于連結部105a側朝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旋轉驅動方向后方延伸形成曲線狀。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是形成為分別接連于連結部105a及嚙合部105c的壁狀。通過此設計,離合器油引導體108除了將離合器油引導到嚙合部105c之外,可發揮作為連接并補強連結部105a及嚙合部105c的肋板的功能,并且通過引導體108連接于突緣部105b來形成而發揮作為突緣部105b的補強肋的功能。但,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只要形成為豎起于連結部105a與嚙合部105c之間的壁狀,則不必一定要限定于上述實施形態。

因此,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可分別例如圖3及圖4所示,采取接連于連結部105a但不接連于嚙合部105c的構成、或不接連于連結部105a但接連于嚙合部105c的構成。若依這些構成,可使連結部105a或嚙合部105獲得補強,且使離合器中心件105輕量化。此外,通過采取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延伸至嚙合部108附近但不接連于嚙合部108的構成,則積留于嚙合部105c的一側的離合器油的流動性可獲得確保。

再者,離合器油引導體108也可采取分別不接連于連結部105a及嚙合部105c的構成。此外,離合器油引導體108采取分別接連于連結部105a及嚙合部105c的構成時,也可采取在與突緣部105b之間設置間隙而不接連于突緣部105b的構成。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形成為從連結部105a側擴開,以使其包含形成有嚙合部105c的導油孔105d的范圍。通過此方式,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可將離合器油分別引導到形成在嚙合部105c的多個導油孔105d。但,離合器油引導體108也可形成為朝形成于嚙合部105c的多個導油孔105d中的一部分導油孔105d。例如,離合裝置100中,會有因來自引擎的熱而使離合裝置100中的引擎側部分的溫度較高的情形。因此,離合器油引導體108也可以例如圖5所示,通過朝向溫度升高傾向側(例如,輸入齒輪104側)形成導油孔105d,而使離合器油極力地引導至導油孔105d。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是將本發明應用在所謂拉動型(也稱“內接型”)離合裝置100,該離合裝置100藉由透過未圖示離合器釋放機構推壓升降板110而斷開引擎旋轉驅動力的傳送狀態。但,本發明也可應用在所謂拉動型(也稱“內接型”)以外形式的離合裝置100。例如,對于透過直接推動或引拉推壓板109來斷開引擎旋轉驅動力的傳送狀態的所謂推動型(也稱“外接型”)離合裝置100,本發明也可適用。

所謂推動型離合裝置100’,例如圖6及圖7所分別顯示,主要分別具備:離合器外殼101’、摩擦板103’、離合器中心件105’、離合器板107’、離合器油引導體108’、推壓板109’、釋放銷113’及從動軸114’。因該離合裝置100’與上述實施形態的離合裝置100是屬同樣的構成,所以,與上述離合裝置100對應的零件均附注以“’”的符號,并且僅對與上述離合裝置100不同的特征部分加以說明。

離合器中心件105’分別具備與上述實施形態中的連結部105a、突緣部105b、嚙合部105c、導油孔105d及座部105e同樣的連結部105a’、突緣部105b’、嚙合部105c’、導油孔105d、座部105e’及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在此情況中,座部105e’設置在離合器外殼101’中形成為杯狀的外殼部101b’的底部側(圖示左側)。而且,離合器中心件105’的突緣部105b’在4個離合器油引導體108’間分別形成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的4個突柱部109a對應的4個突柱部109a’。此外,該離合器中心件105’通過螺帽106b鎖緊固定于從動軸114’的外周部。

推壓板109’是用以通過推壓摩擦板103而使該摩擦板103和離合器板107密接的零件,由鋁材成形為外徑和離合器板107的外徑大致相同大小的略圓盤狀所構成。該推壓板109’的板面沿著圓周方向形成有4個長孔狀收容部109b’。收容部109c’為向著離合器中心件105’側(圖示左側)突出的筒狀部分。該收容部109c’內,于該前述突柱部109’的外周部以下述狀態設有彈簧111’:該彈簧111’是挾持于突柱部109a’的底部與配置在突柱部109a’的前端部的座墊片109d’之間的狀態,而前述突柱部109a’嵌合于該彈簧111’,并且該彈簧111’對應于上述實施形態的彈簧111。

座墊片109d’是用以限制推壓板109’朝離開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方向位移的量的金屬制環狀平板構件,其通過螺栓109b’安裝于突柱部109a’的前端部。通過此方式,推壓板109’即被安裝成可朝接近及離開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方向位移的狀態,且可通過彈簧111’推壓摩擦板103的狀態。

釋放銷113’是通過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離合器釋放機構(未圖示)而朝離開從動軸114’的方向(圖示右側)引拉而將推壓板109’拉向圖示右側的軸狀零件,其一側(圖示左側)端部以松嵌尺寸公差滑動自如地嵌合于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同時,釋放銷113’的另一側(圖示右側)端部形成有用以鉤住離合器釋放機構(未圖示)的突緣狀返勾部113a’。此外,離合裝置100’不需要升降板110。

依此方式構成的離合裝置100’中,與上述實施形態的離合裝置100同樣的,離合裝置100在車輛駕駛人(未圖示)未操控離合器操作桿(未圖示)時,因離合器釋放機構(未圖示)不會引拉釋放銷113’,所以,推壓板109’會通過彈簧111’的彈力而推壓摩擦板103’。通過此動作,離合器中心件105’中,摩擦板103’和離合器板107’會向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座部105e’側位移,而彼此推抵并且形成摩擦連結狀態,故可將原動機的旋轉驅動力傳送到離合器中心件105’,使從動軸114’進行旋轉驅動。

在此情況中,如圖5的虛線箭號所示,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和釋放銷113’的間隙會經常有離合器油少量漏出。因此,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的端部開口漏出的離合器油,會一部分向圖示下方落下,同時,另一部分沿著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流動。而且,沿著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流動的一部分離合器油則通過旋轉驅動的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各個的離心力而朝徑向外側飛甩。

分別自從動軸114’、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脫離的離合器油,其一部分會直接到達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嚙合部105c’,另一部分則碰撞到旋轉驅動中的離合器中心件105’的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在此情況下,離合器油引導體108’中,因為相對于連結部105a’側,嚙合部105c’側形成為朝向離合器中心件105’的旋轉驅動方向后方延伸,所以,相較于離合器油引導體108’延伸設置于半徑方向的情況,離合器油碰撞的反作用力可以抑制得很小,并且附著的離合器油可以良好精確度引導到嚙合部105c’側。而且,到達或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離合器油可經由導油孔105d’而引導到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以潤滑并冷卻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

另一方面,在車輛駕駛人(未圖示)操控離合器操作桿(未圖示)的情況中,因離合器釋放機構(未圖示)引拉釋放銷113’,故離合裝置100’的推壓板109’會抗拒彈簧111’的彈力而朝離開座部105e’的方向位移。通過此動作,由于摩擦板103’和離合器板107’的摩擦連結成為被解除的狀態,故離合器中心件105‘成為旋轉驅動衰減或旋轉驅動停止的狀態。即,原動機的旋轉驅動力從離合器中心件105’斷開。

在此情況中,如圖5的虛線箭號所示,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和釋放銷113’的間隙會經常漏出少量離合器油。因此,在從動軸114’進行旋轉驅動的情況中,與前述同樣的,沿著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流動的一部分離合器油會因旋轉驅動的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的各離心力而朝徑向外側飛甩。隨后,分別自從動軸114’、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脫離的離合器油中,一部分會直接到達離合器中心件105’的嚙合部105c’,同時,另一部分則與前述同樣經由離合器油引導體108’而引導到嚙合部105c’側。

再者,從動軸114’停止旋轉驅動的情況中,自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的端部開口漏出的離合器油,而一部分向圖示下方落下并直接到達嚙合部105c’,另外一部分則在流經螺帽106b’及連結部105a’后,再經過突緣部105b’或離合器油引導體108’等,而導至嚙合部105c’。接著,到達或引導到嚙合部105c’的離合器油會經由導油孔105d’而引導到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將摩擦板103’及離合器板107’潤滑并冷卻。即,離合裝置100’可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的離合裝置100同樣的作用效果。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離合裝置100構成為從形成在從動軸114的油供給孔114a供給離合器油(離合裝置100’也同樣)。亦即,上述實施形態中,從動軸114構成為具有用以將離合器油供給到離合裝置100內的油供給孔114a(離合裝置100’也同樣)。但,本發明可廣用在離合裝置100內存在有離合器油的所謂濕式離合裝置。因此,離合裝置100、100’不必一定要自從動軸114、114’供給離合器油,也可構成為自其它部分(另行設置的離合器油供給用管路)供給離合器油,或者也可構成為在離合裝置100、100’內封入預定量的離合器油。在這些情形中,離合裝置100、100‘可將飛甩或霧化在離合裝置100、100‘內的離合器油通過離合器油引導體108、108’引導到嚙合部105c、105c’側。

附圖標記說明

100、100’離合裝置 101、101’離合器外殼 101a、101a’筒狀部 101b、101b’外殼部 102、102’軸襯 103、103’摩擦板 104、104’輸入齒輪 104a、104a’轉矩阻尼器 104b、104b’鉚釘 105、105’離合器中心件 105a、105a’連結部 105b、105b’突緣部 105c、105c’嚙合部 105d、105d’導油孔 105e、105e’座部 106a墊片 106b、106b’螺帽 107、107’離合器板 108、108’離合器油引導體 109、109’推壓板 109a、109a’突柱部 109b、109b’螺栓 109c’收容部 109d’座墊片 110升降板 111、111’彈簧 112、112’軸承 113、113’釋放銷 113a’返勾部 114、114’從動軸 114a、114a’油供給孔 114b、114b’油分流孔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长垣县| 兴化市| 凭祥市| 志丹县| 嘉禾县| 汝南县| 百色市| 安塞县| 拜泉县| 中牟县| 贡山| 宝山区| 北京市| 大宁县| 丰台区| 广水市| 罗平县| 邹平县| 南汇区| 子洲县| 甘洛县| 曲松县| 犍为县| 方城县| 法库县| 共和县| 云阳县| 拜泉县| 建水县| 新蔡县| 绥中县| 三都| 久治县| 五河县| 淅川县| 周至县| 沁阳市| 东兴市| 突泉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