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全自動機械差速鎖的差速器。
背景技術:
差速器是汽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主要用于保證車輛兩側車輪在行程不等時能以相應的轉速旋轉,保證行駛運動學的基本要求。普通開式差速器由于本身設計原因,只能起到差速作用。當某一側車輪因地面附著系數降低而出現滑轉時,另一側車輪也不能傳遞扭矩,車輛無法駛出壞路面,通過性變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全自動機械差速鎖的差速器。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帶有全自動機械差速鎖的差速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中部安裝有行星齒輪,行星齒輪的兩端通過斜齒輪與差速軸連接,所述差速軸的外壁上設置有齒圈,所述齒圈上安裝有限速機構,所述殼體在限速機構的兩端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與殼體同端內壁間安裝有導桿上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殼體為分為上下兩部,兩部合并后其兩端均依次向外安裝有從動齒輪和外支撐軸承,所述從動齒輪還連接有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與從動齒輪咬合的傳動齒輪,傳動齒輪安裝在傳動軸上,傳動軸通過傳動齒與主動軸上的主動齒連接,主動齒為菱形雙排斜齒,其另一斜齒面上水平連接有相同的傳動機構。
所述限速機構包括作動齒輪、擬螺紋套、滑塊,所述作動齒輪裝配在差速軸上的齒圈處,作動齒輪上安裝有擬螺紋套,擬螺紋套上安裝有滑塊。
所述作動齒輪上環形等間距設置有若干梯形凸臺,梯形凸臺上開有若干緩沖槽,所述緩沖槽在梯形凸臺上同向均勻設置,緩沖槽在作動齒輪上整體組成螺旋形。
所述滑塊的上端安裝在導桿中間,其兩端設置有復位彈簧,滑塊內圈上設置有螺紋。
所述擬螺紋套內安裝有螺紋柱,螺紋柱上安裝有限位彈簧。螺紋柱在擬螺紋套上整體組成與緩沖槽相同螺距的螺紋。
所述差速軸與行星齒輪接觸處設置有定位軸承,所述差速軸在擋塊的內端設置有支撐軸承。
所述緩沖槽為條形孔。
所述主動齒的另一端還可以增加聯動軸,在聯動軸的另一端安裝相同的傳動機構使主動軸能夠同時驅動多個差速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將傳動齒輪安裝在差速器兩端,使差速器殼體可以通過傳動齒圈鎖緊,避免差速器在安裝時使用螺栓固定,增加了差速器的體積和重量;
2、限定差速器內滑塊的位移使汽車在剎車時不會直接鎖死,防止車輪抱死發生交通事故;
3、作動齒輪上的緩沖槽留給汽車轉向時的轉向余量,調節汽車轉向時車輪的速度;
4、主動軸通過雙排斜齒兩端直接驅動差速器兩端的齒輪,較少了分動箱的使用,使車身整體重量減輕。
5、使車輛重心降低,車輛穩定性增加,防止車輪打滑的同時也消除了車輛側滑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限速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是限速機構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的限速機構局部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傳動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行星齒輪,3-差速軸,31-齒圈,4-限速機構,41-滑塊,42-導桿,43-復位彈簧,44-作動齒輪,441-緩沖槽,442-梯形凸臺,45-擬螺紋套,451-螺紋柱,452-限位彈簧,5-定位軸承,6-支撐軸承,7-擋塊,8-外支撐軸承,9-從動齒輪,91-驅動機構,911-傳動齒輪,912-傳動軸,913-傳動齒,92-主動齒,93-主動軸,94-聯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種帶有全自動機械差速鎖的差速器,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中部安裝有行星齒輪2,行星齒輪2的兩端通過斜齒輪與差速軸3連接,所述差速軸3的外壁上設置有齒圈31,所述齒圈31上安裝有限速機構4,所述殼體1在限速機構4的兩端設置有擋塊7,所述擋塊7與殼體1同端內壁間安裝有導桿42上安裝有復位彈簧43,所述殼體1為分為上下兩部,兩部合并后其兩端均依次向外安裝有從動齒輪9和外支撐軸承8,所述從動齒輪9還連接有驅動機構91。在車輪停止旋轉時,差速軸3帶動作動齒輪44旋轉,當作動齒輪44上的緩沖槽441旋轉到螺紋柱451下方時,螺紋柱451被梯形凸臺442頂出其上端伸出進入滑塊41內的螺紋內,緩沖槽441卡住螺紋柱451使螺紋柱451帶動擬螺紋套45旋轉,螺紋柱451旋轉過程中相當于螺栓,滑塊41相當于螺帽沿擬螺紋套45左右移動,當滑塊41移動到擋塊7或者殼體1內壁處便鎖住差速軸3停止其旋轉,實現差速鎖止。當車輪轉動后螺紋柱451退出緩沖槽441內,螺紋柱451不在與滑塊41配合,復位彈簧43推動滑塊41復位。
所述驅動機構91包括與從動齒輪9咬合的傳動齒輪911,傳動齒輪911安裝在傳動軸912上,傳動軸912通過傳動齒913與主動軸93上的主動齒92連接,主動齒92為菱形雙排斜齒,其另一斜齒面上水平連接有相同的傳動機構91。主動軸通過雙排斜齒兩端直接驅動差速器兩端的齒輪,較少了分動箱的使用,使車身整體重量減輕,在主動齒傳動后端繼續連接傳動軸,就可以解決多軸車的驅動。
所述限速機構4包括作動齒輪44、擬螺紋套45、滑塊41,所述作動齒輪44裝配在差速軸3上的齒圈31處,作動齒輪44上安裝有擬螺紋套45,擬螺紋套45上安裝有滑塊41。
所述作動齒輪44上環形等間距設置有若干梯形凸臺442,梯形凸臺442上開有若干緩沖槽441,所述緩沖槽441在梯形凸臺442上同向均勻設置,緩沖槽441在作動齒輪44上整體組成螺旋形。
所述滑塊41的上端安裝在導桿42中間,其兩端設置有復位彈簧43,滑塊41內圈上設置有螺紋。通過在滑塊41和左擋塊7及右邊殼體之間設置一定間隙,使車輛在轉向時車輪不會鎖止,保證車輛正常轉彎。
所述擬螺紋套45內安裝有螺紋柱451,螺紋柱451上安裝有限位彈簧452。螺紋柱451在擬螺紋套45上整體組成與緩沖槽441相同螺距的螺紋。
所述差速軸3與行星齒輪2接觸處設置有定位軸承5,所述差速軸3在7的內端設置有支撐軸承6。
所述所述緩沖槽441為條形孔,使螺紋柱451在被頂出時與滑塊41內的螺紋不會硬接觸,損壞41內的螺紋。
所述主動齒92的另一端還可以增加聯動軸94,在聯動軸94的另一端安裝相同的傳動機構91使主動軸93能夠同時驅動多個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