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龍頭,具體涉及一種防誤開冷熱水龍頭。
背景技術:
冷熱水龍頭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已被普遍應用,然而,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在不需要熱水的情況下誤開了熱水,會導致大量的熱水與能源浪費;并且,對于兒童來說,在玩耍時誤開熱水更是容易造成燙傷的危險,因此,設計一種防止誤開熱水的冷熱水龍頭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防誤開冷熱水龍頭,該水龍頭克服現有水龍頭容易誤開熱水造成能源浪費甚至燙傷的缺陷,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簡單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誤開冷熱水龍頭,包括筒體、帽蓋、連桿、球閥、熱水管、冷水管、出水管、手柄,所述的筒體內部設有半球形的球閥腔,所述的球閥的外徑與球閥腔的內徑相匹配,球閥安裝于球閥腔中,球閥腔的上端設有球閥蓋;所述的球閥蓋中間設有孔Ⅱ,球閥蓋的底部設有半球形凹槽,所述的半球形凹槽的內徑與球閥的外徑相匹配,球閥與球閥蓋和球閥腔的組合結構形成滑動配合;所述的帽蓋設于筒體上部,所述的帽蓋中間設有孔Ⅰ;所述的孔Ⅰ、孔Ⅱ的內徑大于連桿的外徑;所述的連桿上部與手柄連接,下部依次穿過孔Ⅰ、孔Ⅱ與球閥連接,通過手柄控制球閥的轉動;所述的出水管一端穿過筒體的側壁與球閥腔連通,另一端與大氣連通;所述的熱水管、冷水管出口分別位于球閥腔中的不同位置;所述的球閥上設有導流槽,隨著球閥的旋轉,所述的導流槽能夠連續切換與熱水管和冷水管的出口的連通狀態;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的限位裝置設于手柄的運動軌跡上,能夠伸縮,當其伸展時,卡住手柄,使得球閥無法轉動切換至熱水管與出水管連通的狀態。
優選地,所述的手柄包括手柄壓手、手柄尾桿,所述的手柄壓手的中部與連桿連接;所述的手柄壓手的后端與手柄尾桿的上端連接,所述的手柄尾桿的下端向下延伸。
優選地,所述的限位裝置為自鎖開關Ⅰ,所述的自鎖開關設于筒體的側部,能夠伸縮;當手柄處于使得熱水管與出水管連通的方位,自鎖開關伸展時位于手柄尾桿下降運動的軌跡上,恰好和手柄尾桿相接觸,限制手柄尾桿的下降運動。
優選地,所述的限位裝置為自鎖開關Ⅱ,所述的自鎖開關Ⅱ設于筒體的側部,能夠伸縮,其末端設有U形限位部,當其伸展時,U形限位部卡緊手柄尾桿的兩側,限制手柄尾桿的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需要開出熱水時,按動限位裝置,使得限位裝置收縮,不再對手柄尾桿進行限位,轉動手柄帶動球閥轉到對應于導通熱水管與出水管的方位,抬起手柄壓手,球閥隨著手柄壓手向上轉動,導通熱水管與出水管,熱水從出水管流出;
不需要熱水時,按動限位裝置,使得限位裝置伸展,對手柄尾桿進行限位,手柄尾桿無法向下運動或者手柄無法轉動,即限制了手柄壓手的向上運動或是轉動至使得球閥導通熱水管與出水管的方位,防止誤開熱水。
本實用新型采用限位裝置對手柄尾桿進行限位,通過手柄尾桿實現對手柄進行限位,使得在不需要熱水的情況下,手柄壓手無法向上抬起或是手柄無法轉動到對應熱水的方位,進而避免了開出熱水造成燙傷的情況發生;按動限位裝置即可便捷的實現手柄的鎖定與解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誤開冷熱水龍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誤開冷熱水龍頭的結構側面示意圖(除去出水管延伸部分)
圖3為實施例1提供的防誤開冷熱水龍頭的結構示意圖(限位狀態)
圖4為實施例2提供的防誤開冷熱水龍頭的結構示意圖(限位狀態)
圖5為實施例2提供的U形限位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部分名稱及序號如下:
1為筒體,2為帽蓋,3為連桿,4為球閥,5為熱水管,6為冷水管,7為出水管,8為手柄,9為導流槽,10為自鎖開關Ⅰ,11為自鎖開關Ⅱ,12為U形限位部,21為球閥腔,22為球閥帽,23為孔Ⅰ,24為孔Ⅱ,81為手柄壓手,82為手柄尾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防誤開冷熱水龍頭,包括筒體1、帽蓋2、連桿3、球閥4、熱水管5、冷水管6、出水管7、手柄8,所述的筒體1內部設有半球形的球閥腔21,所述的球閥4的外徑與球閥腔21的內徑相匹配,球閥4安裝于球閥腔21中,球閥腔21的上端設有球閥蓋22;所述的球閥蓋22中間設有孔Ⅱ24,球閥蓋22的底部設有半球形凹槽,所述的半球形凹槽的內徑與球閥4的外徑相匹配,球閥4與球閥蓋22和球閥腔21的組合結構形成滑動配合;所述的帽蓋2設于筒體1上部,所述的帽蓋2中間設有孔Ⅰ23;所述的孔Ⅰ23、孔Ⅱ24的內徑大于連桿3的外徑;所述的連桿3上部與手柄8連接,下部依次穿過孔Ⅰ23、孔Ⅱ24與球閥4連接,通過手柄8控制球閥4的轉動;所述的出水管7一端穿過筒體1的側壁與球閥腔21連通,另一端與大氣連通;所述的熱水管5、冷水管6出口分別位于球閥腔21 中的不同位置;所述的球閥4上設有導流槽9,隨著球閥4的旋轉,所述的導流槽9能夠連續切換與熱水管5和冷水管6的出口的連通狀態;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的限位裝置設于手柄8的運動軌跡上,能夠伸縮,當其伸展時,卡住手柄8,使得球閥4無法轉動切換至熱水管5與出水管7連通的狀態;
所述的手柄8包括手柄壓手81、手柄尾桿82,所述的手柄壓手81的中部與連桿3連接;所述的手柄壓手81的后端與手柄尾桿82的上端連接,所述的手柄尾桿82的下端向下延伸;
所述的限位裝置為自鎖開關Ⅰ10,所述的自鎖開關Ⅰ10設于筒體1的側部,能夠伸縮;當手柄8處于使得熱水管5與出水管7連通的方位,自鎖開關Ⅰ10伸展時位于手柄尾桿82下降運動的軌跡上,恰好和手柄尾桿82相接觸,限制手柄尾桿82的下降運動。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
需要開出熱水時,按動自鎖開關Ⅰ10,使得自鎖開關Ⅰ10收縮,不再對手柄尾桿82進行限位,轉動手柄8帶動球閥4轉到對應于導通熱水管5與出水管7的方位,抬起手柄壓手81,球閥4隨著手柄壓手81向上轉動,導通熱水管5與出水管7,熱水從出水管流出;
不需要熱水時,按動自鎖開關Ⅰ10,使得自鎖開關Ⅰ10伸展,對手柄尾桿82進行限位,手柄尾桿82無法向下運動,即限制了手柄壓手81的向上運動,防止誤開熱水。
實施例2
如圖1、2、4-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防誤開冷熱水龍頭,包括筒體1、帽蓋2、連桿3、球閥4、熱水管5、冷水管6、出水管7、手柄8,所述的筒體1內部設有半球形的球閥腔21,所述的球閥4的外徑與球閥腔21的內徑相匹配,球閥4安裝于球閥腔21中,球閥腔21的上端設有球閥蓋22;所述的球閥蓋22中間設有孔Ⅱ24,球閥蓋22的底部設有半球形凹槽,所述的半球形凹槽的內徑與球閥4的外徑相匹配,球閥4與球閥蓋22和球閥腔21的組合結構形成滑動配合;所述的帽蓋2設于筒體1上部,所述的帽蓋2中間設有孔Ⅰ23;所述的孔Ⅰ23、孔Ⅱ24的內徑大于連桿3的外徑;所述的連桿3上部與手柄8連接,下部依次穿過孔Ⅰ23、孔Ⅱ24與球閥4連接,通過手柄8控制球閥4的轉動;所述的出水管7一端穿過筒體1的側壁與球閥腔21連通,另一端與大氣連通;所述的熱水管5、冷水管6出口分別位于球閥腔21中的不同位置;所述的球閥4上設有導流槽9,隨著球閥4的旋轉,所述的導流槽9能夠連續切換與熱水管5和冷水管6的出口的連通狀態;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的限位裝置設于手柄8的運動軌跡上,能夠伸縮,當其伸展時,卡住手柄8,使得球閥4無法轉動切換至熱水管5與出水管7連通的狀態;
所述的手柄8包括手柄壓手81、手柄尾桿82,所述的手柄壓手81的中部與連桿3連接;所述的手柄壓手81的后端與手柄尾桿82的上端連接,所述的手柄尾桿82的下端向下延伸;
所述的限位裝置為自鎖開關Ⅱ11,所述的自鎖開關Ⅱ11設于筒體1的側部,能夠伸縮,其末端設有U形限位部12,當其伸展時,U形限位部12卡緊手柄尾桿82的兩側,限制手柄尾桿82的轉動。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
需要開出熱水時,按動自鎖開關Ⅱ11,使得自鎖開關Ⅱ11收縮,不再對手柄尾桿82進行限位,轉動手柄8帶動球閥4轉到對應于導通熱水管5與出水管7的方位,抬起手柄壓手81,球閥4隨著手柄壓手81向上轉動,導通熱水管5與出水管7,熱水從出水管7流出;
不需要熱水時,按動自鎖開關Ⅱ11,使得自鎖開關Ⅱ11伸展,U形限位部12對手柄尾桿83進行限位,使得手柄尾桿83無法轉動,即限制了手柄壓手81帶動球閥4轉到對應于導通熱水管5與出水管7的方位,防止誤開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