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鉆機應用領域,特別關于鉆機上的可調節旋轉接頭。
背景技術:
旋轉接頭是連接鉆機與泥漿泵的重要連接件,在現有技術中,一旦施工中出現漏水現象時,通常是將其整個拆卸下來,對其進行拆解,更換其內部的夾布圈。但是往往更換新的夾布圈后,仍無法解決漏水的問題,必須通過重新更換一個新的旋轉接頭,來解決漏水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由于旋轉接頭的拆卸與安裝時間較長,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反復拆卸,容易造成旋轉接頭與主軸的聯接處螺紋損傷。同時,拆卸與安裝旋轉接頭時間過長,往往還會造成孔道內的泥漿變硬,鉆桿無法在孔洞內運轉與前行,使整個施工工程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無須整體拆卸或更換旋轉接頭、防漏性能高、節省時間與成本的可調節旋轉接頭。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旋轉接頭,其包括有主軸、套設于主軸上的殼體、分別設置于所述主軸和所述殼體之間的夾布圈和分別設置于所述殼體兩端的端蓋,所述夾布圈分別設于所述主軸兩側,所述端蓋將所述殼體密封。其還包括有壓板和調節螺栓,所述壓板包括有兩塊,其一側分別套設于所述主軸上與所述夾布圈的外側相接觸。所述調節螺栓活動設置于所述端蓋上,且其穿過所述端蓋與所述壓板的另一側相接觸或靠近。
進一步地,所述壓板設置有第一臺階面和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二臺階面與所述夾布圈相接觸,所述第一臺階面與所述殼體上的臺階相配合。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臺階面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臺階面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螺栓在每個端蓋上設有4個,其呈同心圓均布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壓板在所述端蓋的一側設置有第三臺階面,所述第三臺階面向所述壓板內側凹陷,所述第三臺階面與所述端蓋上的凸起面相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結構簡單、設計巧妙,便于大范圍工業制造和推廣。
二、防漏水性能好,通過調節螺栓調節使得夾布圈變緊,不易漏水,且不需要整體拆卸旋轉接頭。
三、無需整體更換旋轉接頭,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生產成本。
四、多次調節,使用壽命長,減少旋轉接頭與主軸的摩擦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和達到的技術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調節旋轉接頭,其包括有主軸1、殼體2、夾布圈3、端蓋4、壓板5和調節螺釘6。其中殼體2套設于主軸1上,夾布圈3設置于主軸1和殼體2之間且夾布圈3分別設置于主軸1的兩側,端蓋4分別設置于殼體2的兩端且將殼體2密封。
壓板5分別套設于主軸1的兩側,且其一側分別與夾布圈3的外側相接觸。調節螺栓6活動設置于端蓋4上,且其穿過端蓋4與壓板5的另一側接觸或靠近。調節螺栓6在每個端蓋上都設置有4個,且其呈同心圓均布設置。壓板5上設置有第一臺階面52、第二臺階面51和第三臺階面53,第一臺階面52與殼體2上的臺階相配合,第二臺階面51與夾布圈3相接觸,第一臺階面52的直徑大于第二臺階面51的直徑。第三臺階面53設置于靠近端蓋4的一側端面,且其向所述壓板5內側凹陷,第三臺階面53與端蓋4上的凸起面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結構簡單、設計巧妙,便于制造和大范圍推廣使用。
2.可主動調節夾布圈漏水,并且能夠多次使用,無需整體拆卸旋轉接頭,省時省力,節省的時間也可防止孔道內的泥漿變硬,導致施工無法進行。
3.無法調節夾布圈時,拆下旋轉接頭更換夾布圈即可,無需更換新的旋轉接頭,減少旋轉接頭與主軸的摩擦損傷,節省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安全。
上文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足夠詳細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屬領域內 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實施例中的描述僅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真實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是由所述的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實施例中的上述描述來限定的。